第二章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2012春)_第1页
第二章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2012春)_第2页
第二章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2012春)_第3页
第二章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2012春)_第4页
第二章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2012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讲教师:高金波主讲教师:高金波 主讲教师主讲教师 高金波高金波 本章主要介绍本章主要介绍: l光学分析法定义光学分析法定义 l光学分析的三个主要过程光学分析的三个主要过程 l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 l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l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一、定义(光学分析法)一、定义(光学分析法) 1. 1.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电磁波(光是其中的一部分)电磁波(光是其中的一部分) 它是一种以极高的速度传播的光子流它是一种以极高的速度传播的光子流 在传播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的物质作为传在传播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的物质作为传 播媒介播媒介 它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2、它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三、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三、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 (1) (1) 波动性表现在波动性表现在: : 每种电磁辐射都有确定不变的频率每种电磁辐射都有确定不变的频率 1 , c hc c hhE (2) (2) 粒子性表现在粒子性表现在: : 每个粒子都具有能量每个粒子都具有能量 E 2. 2. 电磁波谱电磁波谱: : 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而成电磁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而成 五、光学分析法分类五、光学分析法分类 四、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四、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五、光学分析法分类五、光学分析法分类 光学分析法光学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非光谱分析法非光谱分析法 原子光谱

3、分析法原子光谱分析法分子光谱分析法分子光谱分析法 原原 子子 吸吸 收收 光光 谱谱 原原 子子 发发 射射 光光 谱谱 原原 子子 荧荧 光光 光光 谱谱 X X 射射 线线 荧荧 光光 光光 谱谱 折折 射射 法法 圆圆 二二 色色 性性 法法 X X 射射 线线 衍衍 射射 法法 干干 涉涉 法法 旋旋 光光 法法 紫紫 外外 光光 谱谱 法法 红红 外外 光光 谱谱 法法 分分 子子 荧荧 光光 光光 谱谱 法法 分分 子子 磷磷 光光 光光 谱谱 法法 核核 磁磁 共共 振振 波波 谱谱 法法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 吸收光谱法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发射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原子光谱法分子光

4、谱法分子光谱法 原原 子子 发发 射射 原原 子子 吸吸 收收 原原 子子 荧荧 光光 X X 射射 线线 荧荧 光光 原原 子子 吸吸 收收 紫紫 外外 可可 见见 红红 外外 可可 见见 核核 磁磁 共共 振振 紫紫 外外 可可 见见 红红 外外 可可 见见 分分 子子 荧荧 光光 分分 子子 磷磷 光光 核核 磁磁 共共 振振 化化 学学 发发 光光 原原 子子 发发 射射 原原 子子 荧荧 光光 分分 子子 荧荧 光光 分分 子子 磷磷 光光 X X 射射 线线 荧荧 光光 化化 学学 发发 光光 第十章第十章 可见可见-紫外吸收光度法紫外吸收光度法 可见光区和紫外光区的划分可见光区和

5、紫外光区的划分: l200400nm为紫外光区为紫外光区 l400760nm为可见光区为可见光区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定义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定义 l根据物质的分子对根据物质的分子对200760nm这一光区电磁这一光区电磁 辐射的吸收特性进行的物质成分分析与分子结辐射的吸收特性进行的物质成分分析与分子结 构分析的方法构分析的方法 第一节第一节 紫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见分光光度法 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转动能级差转动能级差 0.0050.05V 振动能级差振动能级差 0.051eV 外层价电子能级差外层价电子能级差 120eV 电子光谱电子光谱 25025 m 250001250

6、nm125060nm 吸收光谱吸收光谱分子光谱分子光谱 预备知识:预备知识: 图示图示 b 1S H 1S H * 一、一、 饱和烃(甲烷,乙烷)饱和烃(甲烷,乙烷) E 很高,很高,n * *n * 续前续前 1 吸收光谱(吸收曲线):吸收光谱(吸收曲线): 不同波长光对样品作用不同,吸收强度不同不同波长光对样品作用不同,吸收强度不同 以波长以波长吸光度吸光度A作图,所描绘的曲线为作图,所描绘的曲线为 2 吸收光谱特征:定性依据吸收光谱特征:定性依据 吸收峰吸收峰最大最大 吸收谷吸收谷最小最小 肩峰肩峰 sh 末端吸收末端吸收靠近靠近200nm的呈现的呈现 图示图示 3 生色团(发色团):生

7、色团(发色团): 续前续前 本身无紫外吸收,但可以使生色团吸收本身无紫外吸收,但可以使生色团吸收 峰加强,同时使吸收峰长移的基团峰加强,同时使吸收峰长移的基团 有机物:连有杂原子的饱和基团有机物:连有杂原子的饱和基团 例 :例 : O H , O R , N H 2 , SR, X 4 助色团助色团 续前续前 续前续前 6 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 结构发生变化时结构发生变化时 增色效应:吸收强度增强的效应增色效应:吸收强度增强的效应 减色效应:吸收强度减小的效应减色效应:吸收强度减小的效应 7 强带和弱带:强带和弱带: 104 强带强带 102 弱带弱带 三、吸收带类型和分子结构

8、的关系三、吸收带类型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1 R 带:由含杂原子的不饱和基团的带:由含杂原子的不饱和基团的 n *跃迁产生跃迁产生 CO ; CN ;NN , NO, NO2 特点:特点:E 小,小, max250400nm,最大 最大200nm, ,最大 最大104 ( CH CH )n , CH C CO 共轭体系增长,共轭体系增长,最大 最大红移, 红移,最大 最大 溶剂极性溶剂极性,最大 最大红移 红移 续前续前 3 B 带:由带:由*跃迁产生跃迁产生 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特征吸收带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特征吸收带 最大 最大 =254nm,宽带,具有精细结构; ,宽带,具有精细结构; 最大 最

9、大=200 极性溶剂中,或苯环连有取代基,其精细结构消极性溶剂中,或苯环连有取代基,其精细结构消 失失 三、吸收带类型和分子结构的关系三、吸收带类型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精细结构精细结构 图示图示 续前续前 4 E 带:由苯环的环形共轭系统中的带:由苯环的环形共轭系统中的*跃迁跃迁 产生的产生的 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 见图见图 E1 180nm最大 最大104 (常观察不到) (常观察不到) E2 200nm最大 最大= 7000 强吸收 强吸收 苯环有发色团取代且与苯环共轭时,苯环有发色团取代且与苯环共轭时, E2 带与带与 K 带合并一起红移(长移)。带合并一起红移

10、(长移)。 三、吸收带类型和分子结构的关系三、吸收带类型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图示图示 图示图示 *下列化合物下列化合物 K 带的吸收波长最大的是:带的吸收波长最大的是: A: H2C=CH-CH= CH2 ; B:H2C=CH2; C:H2C=CH-CH=CH-CH=CH2; D : H2C=CH-C=O R 带是由带是由_跃迁引起,其特征是波长跃迁引起,其特征是波长_。 K 带是由带是由_跃迁引起,其特征是波长跃迁引起,其特征是波长_。 *丙酮能吸收丙酮能吸收 280nm, 187nm和和 154nm的紫外光,其中最长的紫外光,其中最长 波长的吸收所对应的电子跃迁类型为波长的吸收所对应的电子跃

11、迁类型为_,该吸收带为,该吸收带为_ 带。带。 *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峰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峰 A上移;上移; B 下移;下移;C 左移;左移;D 右移右移 *在分光光度法中,吸收曲线指的是:在分光光度法中,吸收曲线指的是: A. A一一c 曲线;曲线; B. A一一曲线;曲线;C. T一一c曲线;曲线; D. A一一T 曲线曲线 练习:练习: 续前续前 1 1 溶剂效应:溶剂效应: 对对最大 最大影响 影响: n-n-* *跃迁:溶剂极性跃迁:溶剂极性,最大最大蓝移蓝移 -* *跃迁:溶剂极性跃迁:溶剂极性,最大最大红移红移 见图解

12、见图解 对吸收光谱精细结构影响对吸收光谱精细结构影响 溶剂极性溶剂极性,苯环精细结构消失,苯环精细结构消失 溶剂的选择溶剂的选择极性;纯度高;截止波长极性;纯度高;截止波长E2, A值减少,产生负误差值减少,产生负误差; E2E1, A值增大,产生误差值增大,产生误差 续前续前 l3 反射光和散色光的影响:反射光和散色光的影响: l4 非平行光的影响:非平行光的影响: 。 影响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两个因素:影响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两个因素:T和和T lE T lE A ClCETA lg lg TT T C C lg 434. 0 浓浓度度的的相相对对误误差差 续前续前 1 )暗噪音)暗噪音与检测

13、器和放大电路不确切性有关与检测器和放大电路不确切性有关 与光讯号无关与光讯号无关 0 )lg( )lg434. 0(434. 0 ) lg 434. 0 ( 2 TT TT TT T dT d 对对应应最最小小的的测测量量误误差差 , %80.36434. 0lgTT %5 . 0 %1%2 . 0 T T 今今假假设设 大大多多数数分分光光光光度度计计的的 适宜测量范围适宜测量范围 7 . 02 . 0 %20%65 : : A T 测定结果相对误差较小测定结果相对误差较小 续前续前 2 )讯号噪音)讯号噪音与光讯号有关与光讯号有关 表明测量误差较小的范表明测量误差较小的范 围一直可延至较高

14、吸围一直可延至较高吸 光度区,对测定有利光度区,对测定有利 第二节第二节 可见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 l分光光度计构成的主要部件分光光度计构成的主要部件 l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第二节第二节 紫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 l光路示意图 0.575 光源光源单色器单色器 吸收池吸收池 检测器检测器放大放大 显示器显示器 第二节第二节 紫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 一、主要部件 1.1.光源:光源:用于提供足够用于提供足够强度强度和和稳定稳定的的连续光谱。连续光谱。 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有热辐射光源有热辐射光源 ( (钨灯钨灯

15、) ) 和和气体放电光源气体放电光源 ( (氢灯氢灯) ) 两类。两类。 ( 1 1 )钨灯或卤钨灯)钨灯或卤钨灯 在在 350nm2500nm连续用于可见光区连续用于可见光区 ( 2 2 )氢灯或氘灯)氢灯或氘灯 在在 150nm400nm连续用于紫外光区连续用于紫外光区 配稳压器配稳压器 配稳流器配稳流器 第二节紫外第二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 :单色器是把复合光分散后,能获得:单色器是把复合光分散后,能获得 单色光的装置。单色光的装置。 作用:作用:将光源发出的复色光按波长顺序分离成单色光。将光源发出的复色光按波长顺序分离成单色光。 组成:组成:狭缝狭缝2 2、准直镜、准直镜

16、2 2、色散元件、色散元件( (棱镜、光栅棱镜、光栅) )。 入射狭缝入射狭缝 准直透镜准直透镜 棱棱 镜镜 聚焦透聚焦透 镜镜 出射狭缝出射狭缝 白光白光 红红 紫紫 1 1 2 2 800 600 500 400 单色器光路示意图单色器光路示意图 3 3 吸收池:吸收池: 玻璃玻璃能吸收紫外线光,仅适用于可见能吸收紫外线光,仅适用于可见 光区光区 石英石英不能吸收紫外光,适用于紫外和不能吸收紫外光,适用于紫外和 可见光区可见光区 要求:匹配性(对光的吸收和反射应一致)要求:匹配性(对光的吸收和反射应一致) 4 4 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 光电池

17、光电池 光电管光电管 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5 5 记录装置:讯号处理和显示系统记录装置:讯号处理和显示系统 1 1 、光电池: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光电池: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用得最多的是硒光电池。其结构和作用得最多的是硒光电池。其结构和作 用原理为:用原理为: 硒光电池硒光电池 l光电管:它是在抽成真空或充有惰性光电管:它是在抽成真空或充有惰性 气体的玻璃或石英泡内装上气体的玻璃或石英泡内装上 2 个电极个电极 构成,其结构如图:构成,其结构如图: 2. 2. 光光 电电 管管 1 2 3 4 红敏管红敏管 625-1000 nm 蓝敏管蓝敏管 200-

18、625 nm 光电管光电管 l光电倍增管:它是一个非常灵敏的光电器光电倍增管:它是一个非常灵敏的光电器 件,可以把微弱的光转换成电流其灵敏度件,可以把微弱的光转换成电流其灵敏度 比前比前 2 种都要高得多。它是利用九次电子种都要高得多。它是利用九次电子 发射以放大光电流,发射以放大光电流, 3.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 光光 电电 倍倍 增增 管管 1 个光电子可产生个光电子可产生 106 107 个电子个电子 讯号处理及显示系统讯号处理及显示系统 放大器放大器表头显示表头显示 荧屏显示荧屏显示 数字显示数字显示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一)单光

19、束分光光度计:(一)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0.575 光源光源单色器单色器 吸收池吸收池 检测器检测器显示显示 (二)单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二)单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比比 值值 光源光源 单色器单色器 吸收池吸收池 检测器检测器 显示显示 光束分裂器光束分裂器 光光 源源 单色单色 器器 单色单色 器器 检测检测 器器 切切 光光 器器 狭狭 缝缝 吸吸 收收 池池 (三)双光束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三)双光束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第三节第三节 紫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分析方法 l一、定性分析一、定性分析 l二、纯度检测二、纯度检测 l三、单组份的定量分析三、单组份的定量分析*

20、 l四、多组分的定量分析四、多组分的定量分析-同时测定法同时测定法* l五、结构分析五、结构分析 l六、比色分析法六、比色分析法* 定性鉴别的依据定性鉴别的依据吸收光谱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的形状吸收光谱的形状 吸收峰的数目吸收峰的数目 吸收峰的位置(波长)吸收峰的位置(波长) 吸收峰的强度(相应的吸光系数)吸收峰的强度(相应的吸光系数) 续前续前 1对比吸收光谱的特征值对比吸收光谱的特征值 续前续前 例:例: 45. 315. 388. 170. 1 550 361 278 361 550361278 12 A A A A VB , 三三处处最最大大吸吸收收, 定定性性鉴鉴别别:药药典典规规定定

21、 续前续前 3对比吸收光谱的一致性对比吸收光谱的一致性 续前续前 续前续前 2杂质限量的测定:杂质限量的测定: 例:肾上腺素中微量杂质例:肾上腺素中微量杂质肾上腺酮含量计算肾上腺酮含量计算 2mg/mL -0.05mol/L2mg/mL -0.05mol/L的的HCLHCL溶液,溶液,310nm310nm下测定下测定 规定规定 A A310 3100.05 0.05 即符合要求的杂质限量即符合要求的杂质限量0.06%0.06% %06. 0100 2 101 . 1 % /101 . 1 100/101 . 1 1435 05. 0 3 3 4 %1 1 肾上腺酮肾上腺酮 mlmg mlg l

22、E A C cm 1 吸光系数法吸光系数法 2 标准曲线法标准曲线法 3 对照法:外标一点法对照法:外标一点法 4 增量法增量法 lECA 定定量量依依据据: 三、单组分的定量方法三、单组分的定量方法 续前续前 1 吸光系数法(绝对法)吸光系数法(绝对法) 要要求求单单色色光光前前提提: lE A mLgCi %1 cm1 100/ l A LmolCi /或或 %100% 样样 C C i i 例:维生素例:维生素 B B12 12 的水溶液在 的水溶液在 361nm361nm处的百分处的百分 吸光系数为吸光系数为 207 207 ,用,用 1cm1cm比色池测得某维生比色池测得某维生 素素

23、B B12 12溶液的吸光度是 溶液的吸光度是 0.414 0.414 ,求该溶液的浓,求该溶液的浓 度度 解:解: mLgmLg lE A C/0 .20100/00200. 0 1207 414. 0 练习练习 例:精密称取例:精密称取 B B12 12 样品 样品 25.0mg25.0mg,用水溶液配用水溶液配 成成 100ml100ml,精密吸取,精密吸取 10.00ml10.00ml,又置,又置 100ml 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取此溶液在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取此溶液在 1 cm 1 cm 的吸收池中,于的吸收池中,于 361 nm 361 nm 处测定吸光度为处测定吸

24、光度为 0.507 0.507 ,求,求 B B12 12 的百分含量?。 的百分含量?。 解: mLgmLgCi/1045. 2100/1045. 2 1207 507. 0 53 mLgC/1050. 2 100 10 100 1050. 2 5 2 样样 %0 .98%100 1050. 2 1045. 2 %100% 5 5 12 样样 C C B i 续前续前 2 标准曲线法标准曲线法 条件条件前提:固定仪器和测定前提:固定仪器和测定 CACKA 过程:配制标准系列溶液过程:配制标准系列溶液 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收度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收度 绘制工作曲线绘制工作曲线CA曲线曲线求出方程求

25、出方程 样品溶液样品溶液 测定测定A值值由方程求出浓度由方程求出浓度 A A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440nm 2.2. 标准曲线法标准曲线法 max max C Cx x A Ax x A A 0 0 ConcentrationConcentration 要要 求求1. r 0.9991. r 0.999 2. n = 5-7 2. n = 5-7 3. 3.待测浓度尽量在标准曲线中间位置待测浓度尽量在标准曲线中间位置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 (A=aC+b,r)(A=aC+b,r) 续前续前 3 对照法对照法(外标一点法外标一点法) 注:当样品溶液与标准品溶液的注:当样

26、品溶液与标准品溶液的 稀释倍数相同时稀释倍数相同时 标标样样与与样样品品浓浓度度相相近近 ;截截距距为为 固固定定仪仪器器和和测测定定条条件件;前前提提: 0 标标样样和 和分分别别测测定定一一定定过过程程:AA S i Si A A CC s C i C C S i Si A A mm %100% m m i i ( (三三) )对照法对照法 待测样品待测样品 (Unknown sample)(Unknown sample) 标准样品标准样品 (Reference sample)(Reference sample) 要求要求- -标准溶液的浓度应尽量接近样品浓度标准溶液的浓度应尽量接近样品浓

27、度 = A A标 标 A A样 样 C C标 标 C C样 样 C C样 样= C C标 标 A A样 样 A A标 标 练习练习 例:维生素例:维生素 B B12 12 的含量测定 的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精密吸取 B B12 12 注射液 注射液 2.50mL 2.50mL ,加水稀释至加水稀释至 10.00mL 10.00mL ;另配制对照液,精密称定对照品另配制对照液,精密称定对照品 25.00mg25.00mg,加水稀释至加水稀释至 1000 1000 毫升在毫升在 361 nm 361 nm 处,处, 用用 1 cm 1 cm 吸收池,分别测定吸光度为吸收池,分别测定吸光度为 0.50

28、8 0.508 和和 0.518 0.518 ,求,求 B B12 12 注射液的浓度以及标示量的百分 注射液的浓度以及标示量的百分 含量(该含量(该 B B12 12 注射液的标示量为 注射液的标示量为 100g/100g/毫升)。毫升)。 : mLgCC ii /1 .98 518. 0 508. 0 1000 100000.25 10 5 . 2 %1 .98%100% 12 标标示示量量 标标示示量量 i C B 练习练习 2 2 )吸光系数法)吸光系数法 1207 508. 0 10 50. 2 ii C lE A C mLgC i /1 .98 %1 .98%100% 12 标标示

29、示量量 标标示示量量 i C B 续前续前 四、多组分的定量方法四、多组分的定量方法 cba AAAA总 总 定量依据:定量依据: 三种情况:三种情况: 1 两组分吸收光谱不重叠(互不干扰)两组分吸收光谱不重叠(互不干扰) 两组分在各自两组分在各自最大下不重叠最大下不重叠分别按单组分定量分别按单组分定量 a a aa aa E A CCEA 1 1 11 由由 b b bb bb E A CCEA 2 2 22 由由 bb aa AE AE 222 111 ;测定测定 ;测定测定过程:过程: 续前续前 2 两组分吸收光谱部分重叠两组分吸收光谱部分重叠 1 测测 A1 b 组分不干扰组分不干扰可

30、按单组分定量测可按单组分定量测 Ca 2 测测 A2 组分干扰组分干扰不能按单组分定量测不能按单组分定量测 Ca baba aa AEE AE 2222 111 ;和和测测定定 ;测测定定过过程程: a a aa aa E A CCEA 1 1 11 由由 b b a ababa CECEAAA 22222 由由 b a aba b E CEA C 2 22 续前续前 3 3 两组分吸收光谱完全重叠两组分吸收光谱完全重叠 混合样品测定混合样品测定 ( 1 )解线性方程组法)解线性方程组法 ( 2 )等吸收点法)等吸收点法 ( 3 )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 ( 4 )系数倍率法)

31、系数倍率法 (1 )解线性方程组法)解线性方程组法 l步骤:步骤: baba baba AEE AEE 2222 1111 ;和和测定测定 ;和和测定测定 b b a ababa CECEAAA 11111 b b a ababa CECEAAA 22222 baba bbabba a EEEE EAEA C 1221 1221 baba abaaba b EEEE EAEA C 1221 2112 等吸收点:两物质在某波长处等吸收点:两物质在某波长处 的吸收系数相等,该波长为的吸收系数相等,该波长为 b b ea a e b e a e ba e CECEAAA e b e a e EEE

32、b b a ababa CECEAAA 11111 )( 11a b a a CCECE 总总 总总 C E A CC e ba e ba 3 等吸收双波长法等吸收双波长法 l步骤:步骤: 消除消除a的影响后测的影响后测 b baba baba AAA AAA 222 111 bbbbababa AAAAAA )( 2121 aa AAa 2121 和和的的等等吸吸收收点点选选 bb b bb bbba CE CEE AAA )( 21 21 b ba bb ba b E A EE A C 21 a b 续前续前 消去消去 b 的影响,测定的影响,测定a组分组分 注: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注:须满

33、足两个基本条件 选定的两个波长下干扰组分具有等吸收点选定的两个波长下干扰组分具有等吸收点 选定的两个波长下待测物的吸光度差值应足够大选定的两个波长下待测物的吸光度差值应足够大 bb AAb 2 1 2 1 和和的的等等吸吸收收点点选选 aa a aa aaba CE CEE AAA )( 21 2 1 a ba aa ba a E A EE A C 2 1 a b 五、有色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五、有色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光电比色法光电比色法 l(一)显色反应和显色剂:(一)显色反应和显色剂: l1.1.显色反应:显色反应: l在光度分析中将试样中的待测组分转变在光度分析中将试样中的待测组分转变 成有

34、色化合物的反应叫显色反应。成有色化合物的反应叫显色反应。 l显色反应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配位显色反应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配位 反应;另一类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另一类是氧化还原反应。 lFe3 SCN =FeSCN2+ ; ; lMn2 5e4H2O =MnO4 8H l在这两类反应中,用得较多的是配位反在这两类反应中,用得较多的是配位反 应。应。 (2 2)有机显色剂)有机显色剂: l1)有机显色剂的优点:)有机显色剂的优点: lA.具有鲜明的颜色,具有鲜明的颜色,都很大(一般可达到都很大(一般可达到 104 以上),所以测定的灵敏度很高;以上),所以测定的灵敏度很高; lB.生成的一般

35、为螯合物,稳定性很好,一生成的一般为螯合物,稳定性很好,一 般离解常数都很小;般离解常数都很小; 2.显色剂:显色剂: (1 1)无机显色剂:)无机显色剂: lC.C.选择性好选择性好 lD.D.有些有色配合物易溶于有机溶剂,有些有色配合物易溶于有机溶剂, 可进行萃取光度分析,提高了测定的可进行萃取光度分析,提高了测定的 灵敏度和选择性。灵敏度和选择性。 ( 3 3 )常见的有机显色剂:)常见的有机显色剂: 1 1)磺基水杨酸:)磺基水杨酸: 其结构式如下:其结构式如下: OH COOH SO 3H l2 2 )邻二氮菲(邻菲罗啉):)邻二氮菲(邻菲罗啉): 结构式为:结构式为: 直接在直接在

36、 PH = 3 PH = 3 9 9 时时 与与 FeFe2+ 2+生成红色 生成红色 螯合物用于铁的螯合物用于铁的 测定测定。 NN l3 3 )双硫腙:也叫二苯)双硫腙:也叫二苯- -硫腙结构式为:硫腙结构式为: 测定很多重金属离子,如:铅、锌、铜、测定很多重金属离子,如:铅、锌、铜、 银、汞、镉等。银、汞、镉等。 SC NH N NH N (二)对显色反应的要求:(二)对显色反应的要求: 1 定量反应;有色化合物的组成要恒定,定量反应;有色化合物的组成要恒定, 2 化学性质稳定。化学性质稳定。 3 显色剂的颜色与有色化合物的颜色差别要大显色剂的颜色与有色化合物的颜色差别要大 4 灵敏度要高;灵敏度要高; 要足够大要足够大103 105 5 选择性要好:反应的条件要易于控制。选择性要好:反应的条件要易于控制。 (三)反应的条件:(三)反应的条件: 1.显色剂用量:显色剂用量: 显色反应就是将待测组分转变成有显色反应就是将待测组分转变成有 色化合物的反应,其反应一般可用下式色化合物的反应,其反应一般可用下式 代表:代表: MR = MR 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当加大反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当加大 R 的用量时,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的用量时,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