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第五章第五章 物理因素及其危害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Physical Agents P0.05;与对照组女工比,与对照组女工比, P0.05, P0.05, P0.01 P0.01 4 4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1 1)食欲减退)食欲减退 2 2)消化不良)消化不良 3 3)胃肠道疾患增多)胃肠道疾患增多 三、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三、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5 5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高温作业时高温作业时CNSCNS出现抑制,肌肉工作能力低出现抑制,肌肉工作能力低 下,机体产热量因肌肉活动减少而下降,负荷下,机体产热量因肌肉
2、活动减少而下降,负荷 得以减轻得以减轻保护性反应保护性反应。 CNSCNS受抑制,导致注意力、肌肉工作能力、受抑制,导致注意力、肌肉工作能力、 动作的准确性与协调性及反应速度降低,易发动作的准确性与协调性及反应速度降低,易发 生工伤事故生工伤事故。 三、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三、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6 6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高温作业时,大量水份经汗腺排出,高温作业时,大量水份经汗腺排出,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 有时达有时达85%90%。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如不及时补充水分, 最终可致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
3、红最终可致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 细胞、管型。细胞、管型。 三、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三、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四、热适应四、热适应 热习服(热习服(heat acclimatizationheat acclimatization):): 是指人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是指人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 生适应的现象。热适应的形成一般生适应的现象。热适应的形成一般需需1-21-2周周时间可时间可 分为分为3 3个阶段:个阶段: 1.1.不适应期:不适应期:需需1-41-4天,刚进入热环境,体温天,刚进入热环境,体温 明显升高明显升高, ,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温度升高
4、, ,心率加快。心率加快。 2.2.稳定期:稳定期:第第4-84-8天,体温升高不明显,皮温天,体温升高不明显,皮温 有所下降,出汗均匀。有所下降,出汗均匀。 3.3.适应期:适应期:第第8-108-10天,进入适应期。天,进入适应期。 四、热适应四、热适应 适应期:适应期: 1 1)体温调解能力提高,出汗能力增强,从事)体温调解能力提高,出汗能力增强,从事 同等强度的劳动:同等强度的劳动: 汗量可增加汗量可增加30%30%甚至甚至1 1倍倍 汗液中无机盐含量减少汗液中无机盐含量减少1/101/10 皮温和中心体温先后降低皮温和中心体温先后降低 心率明显下降。心率明显下降。 四、热适应四、热适
5、应 适应期:适应期: 2 2)醛固酮分泌增加,使)醛固酮分泌增加,使Na+Na+重吸收增加,重吸收增加,Cl-Cl-随随Na+Na+ 被动重吸收增加。汗液中被动重吸收增加。汗液中NaClNaCl的含量由正常的的含量由正常的0.3-0.3- 0.5%0.5%降至降至0.1%0.1%,每日随汗丧失的盐量由,每日随汗丧失的盐量由20-25g20-25g降至降至 3-5g3-5g。 3 3)心血管紧张性下降,血压稳定性增强,每博输出)心血管紧张性下降,血压稳定性增强,每博输出 量增加,心率减慢。量增加,心率减慢。 4 4)对热的耐受性增强,作业能力提高。)对热的耐受性增强,作业能力提高。 热适应状态不
6、稳定,停止接触热适应状态不稳定,停止接触 热热1 1周左右返回到适应前状态,即脱周左右返回到适应前状态,即脱 适应。适应。病愈病愈及及重返工作岗位者重返工作岗位者应注应注 意意重新适应重新适应。 是高温环境下由于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热平衡和和/ /或或水盐代水盐代 谢紊乱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和/ / 或或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 病(病(acute heat-induced illnessacute heat-induced illness)。)。 五、中暑五、中暑(heat strokeheat s
7、troke) o1 1致病因素:致病因素: o(1)(1)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风速小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风速小; ; o(2)(2)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 诱发因素:诱发因素: o(1 1)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体弱、肥胖;)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体弱、肥胖; o(2 2)尚未产生热适应都易诱发中暑。)尚未产生热适应都易诱发中暑。 五、中暑五、中暑(heat strokeheat stroke) 2 2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 热射病(热射病(heat strokeheat stroke) 人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人在热环境下,
8、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 紊乱所致。其紊乱所致。其临床特点临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 体温可高达体温可高达40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无汗,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无汗, 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 统症状。统症状。 五、中暑五、中暑(heat strokeheat stroke) 五、中暑五、中暑(heat strokeheat stroke) 高温作业工人突然发生热射病高热昏迷高温作业工人突然发生热射病高热昏迷 五、中暑五、中暑(heat strokeheat stroke) 3 3发
9、病机理与临床表现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 热痉挛(热痉挛(heat crampheat cramp) 由于高温过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由于高温过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 其其临床特点临床特点是骨骼肌突然痉挛,并伴有收缩痛。痉是骨骼肌突然痉挛,并伴有收缩痛。痉 挛以腓肠肌等四肢肌肉和腹肌为多见。痉挛发作多挛以腓肠肌等四肢肌肉和腹肌为多见。痉挛发作多 对称性,自行缓解,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对称性,自行缓解,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 五、中暑五、中暑(heat strokeheat stroke) 西安高温持续导致多人发生热痉挛西安高温持续导致多人发生热痉挛 五、中暑五、中暑(hea
10、t strokeheat stroke) 3 3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 热衰竭(热衰竭(heat exhaustionheat exhaustion) 发病机制不明确。多数认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病机制不明确。多数认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 皮肤血流的增加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的相应皮肤血流的增加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的相应 增加,导致增加,导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发病一般迅速,而晕厥。发病一般迅速, 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 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继而晕厥,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11、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体温不高或稍 高高;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 五、中暑五、中暑(heat strokeheat stroke) 夏季作业工夏季作业工 人突然发生人突然发生 热衰竭进行热衰竭进行 救治救治 1 1. .中暑的诊断原则中暑的诊断原则 (1 1)高温作业人员的)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职业史 (2 2)体温升高、肌痉挛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或晕厥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等主要临床表现 (3 3)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 六、中暑的诊断与治疗六、中暑的诊断与治疗 六、中暑的诊断与治疗六、
12、中暑的诊断与治疗 2.2.中暑的分型及诊断中暑的分型及诊断 按临床症状的轻重分为:按临床症状的轻重分为: 先兆中暑先兆中暑 轻症轻症 热射病热射病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 热痉挛热痉挛 热衰竭热衰竭 六、中暑的诊断与治疗六、中暑的诊断与治疗 2.2.中暑的分型及诊断中暑的分型及诊断 先兆中暑先兆中暑 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 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 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 状。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六、中暑的诊断与
13、治疗六、中暑的诊断与治疗 2.2.中暑的分型及诊断中暑的分型及诊断 轻症中暑:轻症中暑: 出现先兆中暑的症状,且具备下列情况之一出现先兆中暑的症状,且具备下列情况之一 者,诊断为轻症中暑。者,诊断为轻症中暑。 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 有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大量出汗、有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大量出汗、 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 肛温升高达肛温升高达3838以上。以上。 六、中暑的诊断与治疗六、中暑的诊断与治疗 2.2.中暑的分型及诊断中暑的分型及诊断 重症中暑重症中暑 凡出现前述热射病、热
14、痉挛或热衰竭的主要临凡出现前述热射病、热痉挛或热衰竭的主要临 床表现之一者,可诊断为重症中暑。床表现之一者,可诊断为重症中暑。 六、中暑的诊断与治疗六、中暑的诊断与治疗 3 3中暑的治疗原则中暑的治疗原则 (1 1)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应迅速离开高温作业)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应迅速离开高温作业 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补充含盐清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补充含盐清 凉饮料,必要时给予仁丹、解暑片、霍香正气水。凉饮料,必要时给予仁丹、解暑片、霍香正气水。 (2 2)对热痉挛者,及时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对热痉挛者,及时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 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点滴
15、。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点滴。 (3 3)对重症中暑者,应迅速送入医院进行抢救。)对重症中暑者,应迅速送入医院进行抢救。 七、中暑的预防七、中暑的预防 1.1.制定高温作业卫生标准制定高温作业卫生标准 车间内工作地点夏季空气温度规定车间内工作地点夏季空气温度规定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GBZ 1-2002) 当地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当地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 工作地点与室外温差工作地点与室外温差 () 22221010 232328289 94 4 292932323 3 33332 2 七、中暑的预防七、中暑的预防 1.1.制定高温作业卫生标准制
16、定高温作业卫生标准 高温作业场所总和温度容许限值高温作业场所总和温度容许限值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 2-2002GBZ 2-2002) 体力劳动体力劳动 强度指数强度指数 综合温度综合温度()() 30 252528282929 综合温度相当于湿综合温度相当于湿 球黑球温度指数球黑球温度指数 (WBGTWBGT) 七、中暑的预防七、中暑的预防 1.1.制定高温作业卫生标准制定高温作业卫生标准 空调车间室内空气至适温度空调车间室内空气至适温度 季节季节气温(气温() 夏季夏季24-2824-28 冬季冬季19-2219-22 o煤矿井下采掘地点气象条件煤矿井
17、下采掘地点气象条件 干球温度干球温度 ()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 (%)(%) 风速风速 (m/s)(m/s) 备注备注 2828不规定不规定0.5-1.00.5-1.0上限上限 2626不规定不规定0.3-0.50.3-0.5至适至适 1818不规定不规定0.30.3增加工作服增加工作服 保暖量保暖量 七、中暑的预防七、中暑的预防 1.1.组织措施组织措施 (1 1)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严格遵照国家有关 标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标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 2)根据气候特点,适当调节夏季高温作业劳)根据气候特点,适当调节夏季高温作业劳 动和休息制度。动和休息制
18、度。 七、中暑的预防七、中暑的预防 2 2防暑降温的技术措施防暑降温的技术措施 (1 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合理布置热源)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合理布置热源) A. A. 尽量布置在车间外面;尽量布置在车间外面; B. B. 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天窗下面;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天窗下面; C. C. 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尽量布置在夏季主导 风向的下风侧;风向的下风侧; D. D. 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 E. E. 使工作地点易于采用降温措施。使工作地点易于采用降温措施。 F. F. 热成品和半成
19、品应及时运出车间或堆放在下风侧。热成品和半成品应及时运出车间或堆放在下风侧。 七、中暑的预防七、中暑的预防 2.2.防暑降温的技术措施防暑降温的技术措施 (1 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根本措施: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根本措施:合理设计工艺流程 改进生产设备操作方法改进生产设备操作方法 具体措施具体措施: :生产自动化(钢水连铸、轧钢、生产自动化(钢水连铸、轧钢、 铸造、搪瓷等)铸造、搪瓷等) o热源布置的卫生学要求热源布置的卫生学要求 o1 1)尽量布置在车间外)尽量布置在车间外 o2 2)热压为主时尽量布置在天窗下面)热压为主时尽量布置在天窗下面 o3 3)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
20、,尽量布置在夏季)采用穿堂风为主的自然通风,尽量布置在夏季 主导风向下风侧主导风向下风侧 o4 4)对热源采用隔热措施)对热源采用隔热措施 o5 5)使工作地点易于采用降温措施,热源间可设隔)使工作地点易于采用降温措施,热源间可设隔 热墙(板);成品和半成品及时运出车间或堆放在热墙(板);成品和半成品及时运出车间或堆放在 下风侧下风侧 (2 2)隔热隔热:可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隔热材料。:可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隔热材料。 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 隔热绝缘硅胶片隔热绝缘硅胶片隔热绝缘塑料隔热绝缘塑料隔热绝缘陶瓷隔热绝缘陶瓷 (3 3)通风降温通风降温 A. A. 自然通
21、风(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natural ventilation) 经济、简便,能形成较大换风量经济、简便,能形成较大换风量 气流受到限制,送风未经处理气流受到限制,送风未经处理 B. B.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mechanical ventilation)mechanical ventilation) 局部通风:单体式风机局部通风:单体式风机/ /冷风机组、喷雾风扇冷风机组、喷雾风扇 全面通风:不经济全面通风:不经济 3.3.加强高温的测量与监测加强高温的测量与监测 o测量仪器:测量仪器: o1 1)液体温度计)液体温度计 o普通干湿球温度计普通干湿球温度计 o通
22、风干湿球温度计通风干湿球温度计 o黑球温度计黑球温度计 o2 2)数字显示式温度计)数字显示式温度计 o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 o半导体温度计半导体温度计 oWGBTWGBT指数仪指数仪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 o1 1)现场调查)现场调查 o了解每年或工作其内最热月分温度变化幅度和规律了解每年或工作其内最热月分温度变化幅度和规律 o工作场所面积、空间、作业和休息区域划分和隔热工作场所面积、空间、作业和休息区域划分和隔热 设施、热源分布和作业方式等,绘制简图设施、热源分布和作业方式等,绘制简图 o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工作地点停留时间、 工作方式、频
23、度及持续时间等工作方式、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o2 2)测量前准备)测量前准备 o仪器校正仪器校正 o湿球储水槽加蒸馏水湿球储水槽加蒸馏水 o检查及更换电池检查及更换电池 o仪器稳定性检查仪器稳定性检查 o3 3)测点选择)测点选择 o无热源的场所,选无热源的场所,选3 3个测点,取均值;有热个测点,取均值;有热 源的场所,选源的场所,选3-53-5个点,取均值。个点,取均值。 o工作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环境或通风环境,工作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环境或通风环境, 每个区域内设每个区域内设2 2个测点,取均值。个测点,取均值。 o4 4)测点位置)测点位置 o应包括温度最高和通风最差的地点。应包括温度最高
24、和通风最差的地点。 o工人工作地点不固定时,对工作地点分别进工人工作地点不固定时,对工作地点分别进 行测量,计算时间加权行测量,计算时间加权WGBTWGBT指数。指数。 o5 5)测量高度)测量高度 o立姿作业立姿作业 1.5m1.5m o坐姿作业坐姿作业 1.1m1.1m o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应分别测量头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应分别测量头 部、腹部、踝部;立姿作业为部、腹部、踝部;立姿作业为1.7m1.7m、1.1m1.1m、 0.1m0.1m;坐姿作业分别为;坐姿作业分别为1.1m1.1m、0.6m0.6m、0.1m0.1m。 o WGBT=WGBT=(WGBTWGBT头头+2+2
25、WGBTWGBT腹腹+WGBT+WGBT踝)踝)/4/4 o6 6)测量时间)测量时间 o长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月测量;不定期接长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月测量;不定期接 触,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最热触,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最热 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 o作业环境热源稳定时,每天测作业环境热源稳定时,每天测3 3次(工作班开始后次(工作班开始后 及结束前及结束前0.5h0.5h分别测分别测1 1次,工中测次,工中测1 1次),取均值。次),取均值。 如规定时间内停产,测量时间可提前或推后。如规定时间内停产,测量时间可提前或推后。 o作业环境热源不稳定,生产工艺周期性变化较大时,作业环境热源不稳定,生产工艺周期性变化较大时, 分别测量并计算时间加权平均分别测量并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GBTWGBT指数。指数。 o测量时间取决于所使用的测量时间取决于所使用的WGBTWGBT测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简易店铺转让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建设设计与实施合同
- 心电监护仪器使用流程
- 恋爱婚姻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疼痛护理常规
- 2025亚马逊美容个护市场深度洞察报告
- 三晋卓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质量检测卷(25-X-635C)历史(B)
- 浙江省六校(杭州二中 温州中学 金华一中 绍兴一中 舟山中学 衢州二中)联盟2025届高三5月模拟预测卷英语试卷+答案
-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
- 医学伦理学情景剧
- 风电场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测试
- 人工智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 《几何画板教程》课件
- 派出所民警培训课件
- 医院培训课件:《ERAS在胃肠外科的应用》
- (新版)滑雪指导员技能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小红书食用农产品承诺书示例
- 流式细胞术-原理、操作及应用
- 中外合作办学可行性方案
- 新会陈皮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