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_第1页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_第2页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_第3页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_第4页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第二章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一、标准与环境标准一、标准与环境标准 二、环境标准体系二、环境标准体系 三、我国主要的环境标准三、我国主要的环境标准 本节重点:环境标准的概念、分类;本节重点:环境标准的概念、分类; 我国主要的环境标准。我国主要的环境标准。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一、标准与环境标准一、标准与环境标准 标准是对经济、技术、科学及其管理中需要协调标准是对经济、技术、科学及其管理中需要协调 统一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统一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它以科学、

2、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 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规定的对象规定的对象本质本质 客观基础客观基础制作过程制作过程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标准的划分标准的划分 按使用范围划分有按使用范围划分有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区域标区域标 准准、专业标准专业标准、企业标准企业标准; 按内容划分有按内容划分有基础标准基础标准、产品标准产品标准、辅助产品标辅助产品标 准准、原材料标准原材料标准、方法标准方法标准; 按成熟程度划分有按成熟程度划分有法定标准法

3、定标准、推荐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试行标 准准、标准草案标准草案。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保行业标准环保行业标准 建筑行业标准建筑行业标准 化工行业标准化工行业标准 旅游行业标准旅游行业标准 土地行业标准土地行业标准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又称环境保护标准。又称环境保护标准。 国家为了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实 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法 规,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 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规定环境中污染物 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 时间和速度以及监测方法和其他有关技术规范。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主要组成

4、部分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主要组成部分 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 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 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 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 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向导作用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向导作用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二、环境标准体系二、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标准体系是指各种不同的环境标准依环境标准体系是指各种不同的环境标准依 其性质功能及其间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其性质功能及其间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 依存、相互衔

5、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 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境标准的分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环境标准的分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 排放标准、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 样品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标准的分级:国家环境标准、环境保环境标准的分级:国家环境标准、环境保 护部标准、地方环境标准。护部标准、地方环境标准。 环境评价工作中涉及到的环境标准主要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评价工作中涉及到的环境标准主要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

6、课件 环境标准体系框架图环境标准体系框架图 地方环境标准 环境保护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环境基础标准 五类 国家环境标准 三级 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 境标准。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环境标境标准。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环境标 准引用,也必须强制执行。准引用,也必须强制执行。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1 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是指为了保障人群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环境质量标准是指为了保障人群健康和社会物质财富、 维护生态平衡,并考虑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对维护生态平衡,并考虑技术

7、条件、经济条件,对环境环境 中有害物质和因素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所作的限制性规定限制性规定。 环境质量标准是对污染物质的环境质量标准是对污染物质的最高允许含量最高允许含量的要求,的要求, 是使是使人体不受损害人体不受损害的最小值。的最小值。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2 2)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础,为实现环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础,为实现环 境质量标准,考虑污染治理技术和经济的承受能力,境质量标准,考虑污染治理技术

8、和经济的承受能力, 对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和有害因素所作出的限制性规定。对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和有害因素所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是对污染源(污染物)进行控制的标准。是对污染源(污染物)进行控制的标准。 我国既有污染物的综合排放标准,也有行业的污染物我国既有污染物的综合排放标准,也有行业的污染物 排放标准。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62971996)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版修改版) 二类区二类

9、区 污染因子污染因子 标准限值标准限值(mg/Nm3) 时平均时平均日平均日平均年平均年平均 SO20.500.150.0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二类区 污染物污染物SO2时段时段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900(燃煤)(燃煤)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0.001 0.001 0.001 0.001 0.003 0.003 0.005 0.007 0.009 最大落地点: x=-812.5,y= 0,浓度为0.0108 mg/Nm3最大落地点: x=-812.5,y= 0,浓度为0.0108 mg/Nm3 -1

10、000-50005001000 -3000-2500-2000-1500-1000-5000500 分布图 图案浓度 0.001-0.003 0.003-0.005 0.005-0.007 0.007-0.009 0.009 面积 7.36E05 5.20E05 2.00E05 1.04E05 5.24E04 最大值: 1.0800E-02 最小值: 0.0000E+00 平均值: 8.7305E-04 高宽: 5.7110.00 cm 比例尺: 1: 35,000 1 2 1 标志图例 关心点 1-北面农居 2-南面农居 污染源 1-二氧化硫 主导风向主导风向E、D类稳定度下类稳定度下SO2

11、正常排放时浓度贡献分布图正常排放时浓度贡献分布图 3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3 3)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样品处理、采样、样品处理、 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作的统一规定(是对指分析等所作的统一规定(是对指分析 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实验方法、检验方法等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实验方法、检验方法等 所作的统一规定)所作的统一规定) 环境中最常见的是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环境中最常见的是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 水质水质 氨氮的测定氨氮的测定 蒸馏蒸馏-中和滴定法中和滴定法HJ

12、 537-2009 水质水质 氨氮的测定氨氮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536-2009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 96-2003 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 HJ/T 48-1999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4)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 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 而研制的标准物质。而研制的标准物质。 氮气中二氧化硫氮气中二氧化硫GSB 07-1405-2001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13、HJ/T15-1996 环境监测用钠溶液环境监测用钠溶液 (500mg/L)GSB 07-1262-2000 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 芥子砜芥子砜GSB 07-1620-2003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5 5) 环境基础标准环境基础标准 对环境标准工作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性术对环境标准工作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性术 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量纲单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量纲单 位及信息编码等所作的统一规定。位及信息编码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水污染物名称代码水污染物名称代码HJ 525-2009 大气污染物名称代码大气污染物名称代码 HJ 524-2009 环环 境

14、境 保保 护护 图图 形形 标标 志志 排排 放放 口口 ( 源)源)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 的主体,是实现环境标准体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的主体,是实现环境标准体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 表现;表现; 环境基础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础,是环境标环境基础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础,是环境标 准的准的“标准标准”;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构成环境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构成环境 标准体系的支持系统。它们服务于环境质量标准标准体系的支持系统。它们服务于环境质量标准 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15、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境质量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环境质量基准是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 或其他生物等)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或其他生物等)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 量(无作用剂量)或浓度水平。量(无作用剂量)或浓度水平。 区别:区别: 环境质量基准是由污染物同特定对象之间的剂量环境质量基准是由污染物同特定对象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确定的,反应关系确定的, 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人为因素,不具有法律效力; 环境质量标准是以前者为依据,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经环境质量标准是以前者为依据,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

16、素,经 过综合分析制定的,由国家管理机关颁布,一般具有法律的强制性过综合分析制定的,由国家管理机关颁布,一般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联系:联系: 环境质量基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环境质量基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 污染物容许剂量或浓度原则上应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基准值。污染物容许剂量或浓度原则上应小于或等于相应的基准值。 大气中大气中SO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SO2浓度限值:年平均浓度浓度限值:年平均浓度0. 10mg/L(三级标准)(三级标准)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4、标准的实施、标准的实施 地方标准优先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优先

17、于综合标准。地方标准优先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优先于综合标准。 跨省河流、湖泊以及由大气传输引起的环境质量标准跨省河流、湖泊以及由大气传输引起的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方面的争议,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执行方面的争议,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协调解决,协调无效时,报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协调解决,协调无效时,报 国家环境保护总部协调解决。国家环境保护总部协调解决。 国家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部标准由国家环境保国家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部标准由国家环境保 护总部负责解释;国家环境保护总部可委托有关技术护总部负责解释;国家环境保护总部可委托有关技术 单位解释。单位

18、解释。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50 15 80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规模规模小型小型中型中型大型大型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1.51.21.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85%90%90% 山东省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山东省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三、我国主要的环境标准三、我国主要的环境标准 我国环境标准的历史我国环境标准的历史 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是与环境保护事业同时起步、我国的环境保护标准是与环境保护事业同时起步、 发展的。发展的。 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标准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标准工业工业“三废三废”排放排放 试行

19、标准试行标准,标准编号:,标准编号:GBJ4-73,自,自1974年年1 月月1日起实施。日起实施。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1974年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1982年 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环境保护局 1984年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998年 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年,国家环境保护部 制定国家环境保护标准300余项, 平均每年发布30余项标准。 现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数量已经突破1000项。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历年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名录 (截至2009 年12 月31 日)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大气环境质量

20、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996)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 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 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特定

21、工业区。三类区:特定工业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 物综合排放物综合排放 标准标准 ( GB16297- 1996)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

22、8-2002) 地表水功能区分类地表水功能区分类 I类:主要使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类:主要使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II类:主要使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类:主要使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 鱼虾产卵地等;鱼虾产卵地等; III类:主要使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及游泳类:主要使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及游泳 区;区; IV类:主要使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类:主要使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主要使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类:主要使用

23、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级 l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功能区,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功能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限值分五类。限值分五类。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

24、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 2008)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 声环境功能区分类声环境功能区分类 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 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

25、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 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 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 重影响的区域,包括重影响的区域,包括 4a 类和类和 4b 类两种类型。类两种类型。 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

26、次干路、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 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各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相应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各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相应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一、污染源概述一、污染源概述 二、污染源调查二、污染源调查 三、污染源评价三、污染源评价 本节重点: 污染源的概念 污染源调查方法 污染源评价方法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一、污染源概述一、污染源概

27、述 污染物:以污染物:以不适当不适当的的浓度、数量、速度、形浓度、数量、速度、形 态和途径态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并对环境系统产生进入环境系统并对环境系统产生污污 染或破坏染或破坏的的物质或能量物质或能量。 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污染物发生源污染物发生源 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其物理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其物理 和化学性状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和化学性状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 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 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

28、新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 污染物。污染物。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2.污染源污染源 污染源:污染源:污染源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是指向环污染源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是指向环 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或装置场所、设备或装置。 按污染物产生属性:按污染物产生属性: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按排放污染的种类:有机污染源按排放污染的种类:有机污染源 、无机污染源、热污染源、噪声、无机污染源、热污染源、噪声 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等;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等;

29、按污染的主要对象:大气污染源、水体污染源和土壤污染源等;按污染的主要对象:大气污染源、水体污染源和土壤污染源等; 按污染产生行业:按污染产生行业: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和生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和生 活污染源等活污染源等。 按污染源的排放形式:按污染源的排放形式:点源、线源、面源、体源。点源、线源、面源、体源。 按移动特征:移动源、固定源。按移动特征:移动源、固定源。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火山爆发火山爆发 2009年1月17日,吉林市龙潭区龙兴村承德街道一化工厂发生爆炸。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二、污染源调查二、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调查是根据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质

30、量的要污染源调查是根据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要 求,对某一地区求,对某一地区(如一个城市或一个流域如一个城市或一个流域)造成污造成污 染的原因进行调查,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建立各类污染源档案建立各类污染源档案,在综,在综 合分析的基础上选定评价标准,估量并比较各污合分析的基础上选定评价标准,估量并比较各污 染源对环境的染源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及其潜在危险危害程度及其潜在危险,确定该地,确定该地 区的重点控制对象区的重点控制对象(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的 分布和控制方法分布和控制方法。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工业污染源工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31、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工业污染源调查工业污染源调查 工业污染源调查工业污染源调查 项目项目内容内容 企业概况企业概况 企业名称、位置、所有制企业名称、位置、所有制性质、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及构成、生产性质、占地面积、职工人数及构成、生产 规模、生产实践、产品结构、产量、生产水平、产值、利润、企业环保规模、生产实践、产品结构、产量、生产水平、产值、利润、企业环保 机构等。机构等。 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水平、设备水平,工艺生产过程中的产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水平、设备水平,工艺生产过程中的产 污环节。污环节。 原材料和能原材料和能 源消耗源消耗 原材料和燃料的种类、产地、成分

32、、消耗量、单耗资源利用率、电原材料和燃料的种类、产地、成分、消耗量、单耗资源利用率、电 耗、供水量、供水类型、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耗、供水量、供水类型、水资源循环利用率等等。 生产布局生产布局 原料、燃料、产品储存场所,车间、办公室、厂区、居住区、周围原料、燃料、产品储存场所,车间、办公室、厂区、居住区、周围 居民区、堆渣区、排污口、绿化带等的位置及面积,并绘制总平面布局居民区、堆渣区、排污口、绿化带等的位置及面积,并绘制总平面布局 图图等等。 管理状况管理状况 管理体制、编制、管理制度、管理水平管理体制、编制、管理制度、管理水平等等。 污染物污染物 产生排放产生排放 污染物产生与排放种类、数量、

33、浓度,污染物排放方式、排污口位污染物产生与排放种类、数量、浓度,污染物排放方式、排污口位 置、控制方法、事故排放等。置、控制方法、事故排放等。 污染防治污染防治 三废的处理处置方法、方法来源、投资运行费用,防治效果等。三废的处理处置方法、方法来源、投资运行费用,防治效果等。 污染危害污染危害 污染对人体、周围环境(水、气、声、土壤、生态等)的影响。污染对人体、周围环境(水、气、声、土壤、生态等)的影响。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农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调查农业污染源调查 项目项目内容内容 农药使用农药使用 情况情况 农药品种,使用剂量、方式、时间,施用总量、年限,有效成分含农药品种,使用

34、剂量、方式、时间,施用总量、年限,有效成分含 量量(有机氯、有机磷、汞制剂、砷制剂等有机氯、有机磷、汞制剂、砷制剂等),稳定性等。,稳定性等。 化肥使用化肥使用 情况情况 使用化肥的品种、数量、方式、时间,每亩平均施用量。使用化肥的品种、数量、方式、时间,每亩平均施用量。 农业废弃农业废弃 物物 农作物秸杆、牲畜粪便的产生极其处理处置方式,农业地膜、农用农作物秸杆、牲畜粪便的产生极其处理处置方式,农业地膜、农用 机油渣产生及处理情况。机油渣产生及处理情况。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 情况情况 地理位置、地类、开发面积、时间、流失面积及强度、整地方式、地理位置、地类、开发面积、时间、流失面积及强度、整地

35、方式、 主要种植的作物等。主要种植的作物等。 农业机械农业机械 使用情况使用情况 汽车、拖拉机台数,耗油量,行驶范围和路线,其他机械的使用情汽车、拖拉机台数,耗油量,行驶范围和路线,其他机械的使用情 况等。况等。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生活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调查生活污染源调查 项目项目内容内容 城市居民人口调城市居民人口调 查查 城市居民人口调查:总人数、总户数、流动人口、人口构成、城市居民人口调查:总人数、总户数、流动人口、人口构成、 人口分布、密度、居住环境。人口分布、密度、居住环境。 城市居民用水和城市居民用水和 排水调查排水调查 用水类型用水类型(城市集中供水、自备水源城市集

36、中供水、自备水源)、不同居住环境每人用水、不同居住环境每人用水 量、办公楼、旅馆、商店、医院及其它单位的用水量,下水量、办公楼、旅馆、商店、医院及其它单位的用水量,下水 道设置情况道设置情况(有无下水道、下水去向有无下水道、下水去向),机关、学校、商店、,机关、学校、商店、 医院有无化粪池及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医院有无化粪池及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生活垃圾调查生活垃圾调查 垃圾种类、成分、数量,垃圾收集,输送方式、垃圾场的分垃圾种类、成分、数量,垃圾收集,输送方式、垃圾场的分 布等。布等。 民用燃料调查民用燃料调查 燃料构成燃料构成(煤、煤气、液化气煤、煤气、液化气),燃料来源、成分、供应方式,燃

37、料来源、成分、供应方式, 燃料消耗情况燃料消耗情况(年、月、日用量,每人消耗量、各区消耗量年、月、日用量,每人消耗量、各区消耗量)。 城市污水和垃圾城市污水和垃圾 及处理处置及处理处置 调查调查 城市污水总量,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厂的个数、分布、处城市污水总量,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厂的个数、分布、处 理工艺、投资、运行和维护费用,处理后水质等。理工艺、投资、运行和维护费用,处理后水质等。 城市垃圾总量,垃圾处理厂的个数、分布、处理工艺、投资城市垃圾总量,垃圾处理厂的个数、分布、处理工艺、投资 和运行费用等。和运行费用等。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方法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方法 物料

38、衡算法物料衡算法 排污系数法(经验系数法)排污系数法(经验系数法) 实测计算法实测计算法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物料衡算法物料衡算法 物料平衡法的原理物料平衡法的原理 用质量平衡法建立污染物发生模型,是物质不灭用质量平衡法建立污染物发生模型,是物质不灭 定律在污染源评价中的应用,该模型的推导来自定律在污染源评价中的应用,该模型的推导来自 于物质总体的质量平衡。于物质总体的质量平衡。 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量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量G投入 投入等于产品所 等于产品所 含这种物料的量含这种物料的量G产品 产品与这种物料流失量 与这种物料流失量G流失 流失 的总和。的总和。 =+GGG 流失产品

39、 投入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 可按照总物料衡算公式进行计算:可按照总物料衡算公式进行计算: =GGGGG G G G G G G G 处理转化 排放投入回收产品 排放 投入 产品 回收 处理 转化 其中: 某污染物的排放量 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进入产品结构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的总量 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的总量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例例1 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A总量为总量为 9000t,进入回收产品中的,进入回

40、收产品中的A总量为总量为2000t,经净,经净 化处理掉的化处理掉的A总量为总量为500t,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 化的某污染物总量为化的某污染物总量为100t,A的排放量为的排放量为5000t, 则进入产品中的则进入产品中的A总量为(总量为( ) 14000t 5400t C. 6400t D. 1400t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在可研文件提供的基础资料比较翔实或对在可研文件提供的基础资料比较翔实或对 生产工艺熟悉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物料生产工艺熟悉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物料 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讲,该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讲,该 方法是最精确的。方法是最

41、精确的。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排污系数法(经验系数法)排污系数法(经验系数法) l排污系数的概念排污系数的概念 指在典型工况生产条件下,指在典型工况生产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生产单位产品(使(使 用单位原料)所产生的污染物量经末端治理设用单位原料)所产生的污染物量经末端治理设 施削减后的施削减后的残余量残余量,或生产单位产品(使用单,或生产单位产品(使用单 位原料)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量。位原料)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量。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产污系数产污系数,即污染物产生系数,指在典型工况生产,即污染物产生系数,指在典型工况生产 条件下,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使用单位原料等)所产生

42、产单位产品(或使用单位原料等)所产 生的污染物量。生的污染物量。 排污系数与产污系排污系数与产污系 数何时相等?数何时相等? l排污系数与产污系数的区别排污系数与产污系数的区别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进行计算。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进行计算。 kg/kg/ kg Q= KW/ K/ W/ (污染物 年) (污染物 吨产品) (吨产品 年) 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污染物 吨产品 某种产品的单位时间产量,吨产品 年 排污系数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各地区,各单位由排污系数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各地区,各单位由 于生产技术条件的不同,污染物排放系

43、数和实际排放于生产技术条件的不同,污染物排放系数和实际排放 系数可能有很大差别。系数可能有很大差别。 因此,在选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正。因此,在选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正。 学会利用产排污系数手册进行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计算学会利用产排污系数手册进行污染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计算 l排污系数法计算原理排污系数法计算原理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例例2 某厂上报的统计资料显示新鲜工业用水某厂上报的统计资料显示新鲜工业用水0.9万万t,但水,但水 费单显示新鲜工业用水费单显示新鲜工业用水1.2万万t,无监测排水流量,排污系数,无监测排水流量,排污系数 取取0.7,其工业废水排放(,其工业废水

44、排放( )万)万t。 A. 690B. 6900 C. 660 D. 6600 33/t,废气年排放量为( ,废气年排放量为( )万标)万标m3。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畜禽养殖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畜禽养殖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肥料流失系数手册肥料流失系数手册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45、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农药流失系数手册农药流失系数手册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农田地膜残留系数手册农田地膜残留系数手册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实测计算法实测计算法 通过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对重点污染源在有通过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对重点污染源在有 代表性的采样点上取样,测得废水、废气、废代表性的采样点上取样,测得废水、废气、废 渣中污染物的浓度及废水、废气的流量,废渣渣中污染物的浓度及废水、废气的流量,废渣 的排放量,经计算得出污染物排放量。

46、的排放量,经计算得出污染物排放量。 Q=C L C L 实测的污染物算术平均浓度 烟气或废水的流量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例例 某造纸厂使用矩形排水渠排水,现测得水渠宽度某造纸厂使用矩形排水渠排水,现测得水渠宽度0.6m,水深是,水深是 0.7m, 平均流速平均流速0.12m/s,COD浓度浓度 145mg/L(g/m3),求该厂年排放,求该厂年排放 COD总量。总量。 解:解: 1)计算体积流量)计算体积流量 3/s 3600s/h=181.44 (m3/h) 2)年排放)年排放COD总量总量 M=CQ =145(g/m3)181.44 (m3/h) =26309(g/h)24(h/d)365(d/a)10-6(t/g) = 230(t/a)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三、污染源评价三、污染源评价 污染源评价是在污染源和污染物调查的基础上进污染源评价是在污染源和污染物调查的基础上进 行的,是对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的鉴别和比较。行的,是对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的鉴别和比较。 通过把具有不同量纲的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通过把具有不同量纲的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 具有可比性,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具有可比性,然后进行分析比较。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课件 2.2.污染源评价方法污染源评价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法等标污染负荷法 l1)等标污染负荷等标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