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16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17/42334b93-4c35-4e80-8cc6-e1b129cc1407/42334b93-4c35-4e80-8cc6-e1b129cc14071.gif)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16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17/42334b93-4c35-4e80-8cc6-e1b129cc1407/42334b93-4c35-4e80-8cc6-e1b129cc14072.gif)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16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17/42334b93-4c35-4e80-8cc6-e1b129cc1407/42334b93-4c35-4e80-8cc6-e1b129cc14073.gif)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16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17/42334b93-4c35-4e80-8cc6-e1b129cc1407/42334b93-4c35-4e80-8cc6-e1b129cc14074.gif)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16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17/42334b93-4c35-4e80-8cc6-e1b129cc1407/42334b93-4c35-4e80-8cc6-e1b129cc140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16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密押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分类模拟题16一、单项选择题问题:1. 由于大气降水使表层土壤中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以饱和状态渗流形式进入含水层,这种污染属于_污染。A.间歇入流型B.连续入渗型C.含水层间越流型D.径流型答案: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下水污染途径的分类。考生务必理解记忆,为重要知识点、高频考点。地下水污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归为四类:间歇入渗型。大气降水或其他灌溉水使污染物随水通过非饱水带,周期性地渗入含水层,主要污染对象是潜水。固体废物在淋滤作用下,淋滤液下渗
2、引起的地下水污染,也属此类。连续入渗型。污染物随水不断地渗入含水层,主要也是污染潜水。废水渠、废水池、废水渗井等和受污染的地表水体连续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即属此类。越流型。污染物是通过越流的方式从已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咸水层)转移到未受污染的含水层(或天然淡水层)。污染物或者是通过整个层间,或者是通过地层尖灭的天窗,或者是通过破损的井管,污染潜水和承压水。地下水的开采改变了越流方向,使已受污染的潜水进入未受污染的承压水,即属此类。径流型。污染物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含水层,污染潜水或承压水。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含水层,即属此类。问题:2. 地下水的入渗是以_方式实现的。A.非饱和渗流B.淋溶
3、C.稳定渗流D.水动力弥散答案: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下水污染途经的过程。考生务必理解记忆,为重要知识点、高频考点。其必须通过包气带入渗,一定是非饱和渗流。降雨产流过程主要在包气带,包气带中的毛细水和结合水运动,主要受毛细管力和骨架吸引力的控制,属非饱和渗流。问题:3. 降雨产流过程中的地下水入渗方式是_。A.水动力弥散B.淋溶C.稳定渗流D.非饱和渗流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降雨产流过程中的地下水入渗方式。其必须通过包气带入渗,一定是非饱和渗流。降雨产流过程过程主要在包气带,包气带中的毛细水和结合水运动,主要受毛细管力和骨架吸引力的控制,属非饱和渗流。问题:4. 污染物通过地下岩溶孔道进入
4、含水层造成地下水污染,按污染途径判断该污染类型属于_。A.间歇入渗型B.连续入渗型C.径流型D.含水层间越流型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下水污染途径的分类。考生务必理解记忆,为重要知识点、高频考点。该知识点已考过多次。问题:5. 关于地下水含水层中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A.渗透速度等于实际速度B.渗透速度小于实际流速C.渗透速度大于实际流速D.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无关答案:B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地下水含水层中渗透速度与实际流速之间关系。必须注意,渗透速度v不是孔隙中单个水质点的实际流速。它是在流量相同而过水断面全部被水充满状况下的平均流速,而实际的断面中充填着无数的砂粒,水流
5、仅从砂粒的孔隙断面中通过。设u为通过孔隙断面的水质点的实际平均流速,n为岩土的孔隙度,则:因此,地下水的实际流速u大于渗流速度v。问题:6. 下列关于含水层渗透系数K和介质粒径d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A.d越小,K越大B.d越大,K越大C.K与d无关,与液体黏滞性相关D.K与d相关,与液体黏滞性无关答案:B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含水层渗透系数K和介质粒径d之间的关系。d越大,K越大。由达西定律可知:当水力坡度i=1时,则v=K,即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渗流速度。由于水力坡度是无量纲的,因此K值具有和v相同的单位,一般用m/d或cm/s等单位。 渗透系数是表征含水介质透水性能的重要参数,K值的大
6、小一方面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如粒度成分、颗粒排列等,粒径越大,渗透系数K值也就越大;另一方面还与流体的物理性质如流体的黏滞性有关。不过,实际工作中,由于不同地区地下水的黏性差别并不大,在研究地下水流动规律时,常常可以忽略地下水的黏性,即认为渗透系数只与含水层介质的性质有关,使得问题简单化。 问题:7. 降雨初期的地下水入渗方式主要是_。A.水动力弥散B.淋溶C.稳定渗流D.非饱和渗流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降雨初期的地下水入渗方式。必须通过包气带入渗,一定是非饱和渗流。问题:8. 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的底部与潜水面之间的岩土层一般为_。A.饱水带B.非饱和带C.天然隔水层D.人工合成材料防渗层
7、答案:B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地下水的基本知识。潜水面之上均为非饱和带,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的底部与潜水面之间的岩土层一般为非饱和带,考生务必理解。问题:9. 潜水含水层较承压含水层易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A.潜水循环慢B.潜水含水层的自净能力弱C.潜水含水层渗透性强D.潜水与外界联系密切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的差别。由于上部受到隔水层或弱透水层的隔离,承压水与大气圈、地表水圈的联系较差,水循环也缓慢得多。因此,承压水不像潜水那样容易污染,但是一旦污染后很难使其净化。所以,潜水含水层较承压含水层易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潜水与外界联系更密切,直接接受大气降雨及受地表污水入渗污染
8、。问题:10. 关于含水层易污染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_。A.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大,渗透性越差,含水层越易污染B.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小,渗透性越好,含水层越易污染C.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大,渗透性越好,含水层越不易污染D.含水层介质颗粒越小,渗透性越差,含水层越不易污染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含水层易污染特征。一般来说,含水层中介质颗粒越大、裂隙或溶隙越多,渗透性越好,污染物的衰减能力越低,防污性能越差。反之亦然。问题:11. 水文地质试验的目的是_。A.获取水文资料B.确定影响预测范围C.评价地下水质量D.获取水文地质参数答案: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文地质试验的目的。环境水文地质试验是地下水环境现状
9、调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许多水文地质资料皆需通过环境水文地质试验才能获得。因此,水文地质试验的目的是获取水文资料。获取水文地质参数只是其中一项,例如抽水试验。问题:12. 水动力弥散系数是反映一定流速下,某种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_的参数。A.弥散过程B.弥散方向C.弥散能力D.弥散速度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动力弥散系数的概念。水动力弥散系数是表征在一定流速下,多孔介质对某种污染物质弥散能力的参数,它在宏观上反映了多孔介质中地下水流动过程和空隙结构特征对溶质运移过程的影响。问题:13. 为预防拟建项目对地下水的污染,环境影响评价中应优先进行的是_。A.合理选址B.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C.基础
10、防渗D.优化生产工艺答案: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预防拟建项目对地下水污染的措施。应优先考虑的是合理选址,其次是优化生产工艺,然后是基础防渗。环保措施均应遵循“先避后控”的顺序。问题:14. 地下水影响半径(R)计算公式中,H代表的物理意义是_。A.地下水水位降深B.潜水含水层厚度C.承压含水层厚度D.地表水距抽水井的距离答案: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下水影响半径(R)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H代表潜水含水层厚度,S代表水位降深,K代表含水层渗透系数。承压含水层的影响半径(R)与含水层厚度无关。问题:15. 地下水量均衡法适用于_。A.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污染的预测评价B.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位的
11、预测评价C.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污染的预测评价D.类和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污染及地下水水位的预测评价答案: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下水量均衡法适用范围。水量均衡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类项目(如矿井涌水量,矿床开发对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等)的地下水评价与预测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问题:16. 按照越流系数的概念,1m厚渗透系数为10-7cm/s黏土相当于_。A.1mm厚渗透系数为10-10cm/s HDPE膜B.1mm厚渗透系数为10-9cm/s HDPE膜C.1mm厚渗透系数为10-8cm/s HDPE膜D.1mm厚渗透系数为10-7cm/s HDPE膜答案: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越流系数概念的应用
12、。越流系数表示当抽水含水层和供给越流的非抽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头差为一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两含水层之间弱透水层的单位面积的水量。由1m=103mm可得,1m厚渗透系数为10-7cm/s黏土相当于1mm厚渗透系数为10-10cm/s HDPE膜。厚度与渗透系数成反比关系。问题:17. 在以下公式中,_是计算无限长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量L的公式。A.L=a(r-r0)/100B.L=-10lg1/(3+20N1)C.L=5lg(r/r0)D.L=10lg(r/r0)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无限长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量L的公式。D项为最基本的噪声公式之一,无指向性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量L的公式为:
13、L=20lg(r/r0),无限长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量公式为L=10lg(r/r0),两者相差2倍,考生务必理解记忆。 某冷却塔位于城市的区域环境噪声2类区域,现测的距离塔5m处的昼、夜噪声级别分为72dB和68dB,距离冷却塔20m处有一居民楼。 18. 距离该塔5m至20m处间的几何发散衰弱量为_。A.10dBB.12dBC.14dBD.16dB答案: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弱量。距离该塔5m至20m处间的几何发散衰弱量为:L=20lg(r/r0)=20lg(20/5)=12(dB)。19. 根据上题的结果,预测20m处的居民楼的昼间A声级为_。A.58dBB.60dBC.5
14、4dBD.62dB答案: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弱量。预测20m处的居民楼的昼间A声级为:72-12=60(dB)。20. 根据第2题的结果,预测20m处的居民楼夜间A声级为_。A.58dBB.56dBC.54dBD.52dB答案: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弱量。预测20m处的居民楼的夜间A声级为:68-12=56(dB)。21. 由以上两个小题的预测结果表明:20m处居民楼声环境_相应功能区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A.昼夜均符合B.昼夜均不符合C.昼夜符合夜间不符合D.夜间符合但昼间不符合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噪声达标评价。由第3题、第4题预测结果表
15、明:20m处的居民楼昼间、夜间A声级分别为60dB、56dB。很显然,昼夜符合、夜间不符合。问题:22. 在泵房设备运行时,某住宅小区户外环境监测点环境噪声级为67dB。当泵房设备停止运行时,环境背景噪声为60dB。经计算,该测点的泵房设备运行噪声值为_。A.60dBB.62dBC.64dBD.66dB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噪声级的相减与相加。相减与相加是相辅相成的。由于L60dB+L66dB=L67dB,相加时相差6dB增加1dB。考生务必理解并灵活运用。问题:23. 距某无限长线声源7.5m处噪声级为71dB。若为自由声场,衰减至距声源120m处某学校教室外噪声级为_。A.18dBB.
16、54dBC.59dBD.62dB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无限长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量L的公式。此为最基本的噪声公式,无指向性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量L的公式为:L=10lg(r/r0)=10lg(120/7.5)=12dB,71-12=59(dB)。考生务必理解。问题:24. 在无限长线声源随距离衰减公式中,r1代表的意义是_。A.线声源的有效长度B.测点到线声源的距离C.受声点到线声源的距离D.受声点有效直径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无限长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量L公式的参数意义。此为最基本的噪声公式,r1代表的意义是受声点到线声源的距离。问题:25. 某噪声源可视为点声源,在距声源5m处测量
17、噪声级为75dB。若为自由声场衰减,噪声达到57dB的距离为_。A.10mB.20mC.40mD.80m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弱量。关键要理解几何发散衰弱量的公式:L=20lg(r2/r1=75-57=18dB,r2=40m。另外,考生务必理解记忆点声源的距离增加一倍,衰减6dB。3倍的距离即为40m,距离10m、20m、40m,衰减36=18dB。问题:26. 某建筑工地采用振捣棒作业时,距声源5m处的噪声级为84dB,距作业点40m处住宅楼户外环境噪声为67dB。当振动棒不作业时,该住宅楼外环境背景噪声是_。A.55dBB.60dBC.63dBD.66dB答案:B解析
18、 本题主要考查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弱量和噪声级的相减。距离该作业点5m至40m处间的几何发散衰弱量为:L=20lg(r/r0)=20lg(40/5)=18(dB),其实也是距离增加3倍,衰弱量为36dB=18(dB),噪声源在住宅楼户外噪声贡献值为84-18=66dB。L60dB+L66dB=L67dB,考生务必熟练,此为高频考点。问题:27. 无限长线声源10m处噪声级为82dB,在自由空间传播约至_处噪声级可衰减为70dB。A.40mB.80mC.120mD.160m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无限长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弱量。距离r处间的几何发散衰弱量为:L=10lg(r/r0)=10lg(r/
19、10)=82-70=12(dB),r=160m。其实也是衰弱量为12(dB),距离增加4倍,即20m、40m、80m、160m,考生务必熟练,此为高频考点。问题:28. 若已知室内各声源在室内产生的总声压级为L1(设室内近似为扩散声场),隔墙(或窗户)的传输损失为TL,则室外的声压级L2为_。A.L1TLB.L1TL6C.L1TL8D.L1TL+6答案: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室内和室外声级差的计算公式。关键是要减去6dB。本题为高频考点。室外的声压级L2=L1-TL-6。问题:29.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噪声防治措施中,应优选考虑_。A.声源控制B.声屏障C.线路与敏感目标的合理距离D.个人防
20、护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噪声防治措施。应优先考虑的是线路与敏感目标的合理距离,其次是声源控制,然后是声屏障,最后不得已是个人防护。同样应遵循“先避后控”的顺序。问题:30. 噪声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几何发散衰减与声波的_有关。A.周期B.频率C.传播距离D.波长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噪声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几何发散衰减与声波的关系。传播距离是几何发散衰减的主要参量,几何就是空间的概念,其公式主要就是传播距离r。问题:31. 在一开阔硬质地面上作业的大型挖掘机声功率级为95dB,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并忽略背景噪声情况下,利用点声源模式计算距挖掘机50m处噪声级为_。A.
21、70dBB.67dBC.53dBD.50dB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点声源声功率级的距离发散衰减。关键是要清楚声源处于半自由空间的衰减公式:LA(r)=LAW-20lg(r)-8。距挖掘机50m处噪声级为:95-20lg50-8=53dB。考生还要记忆自由空间的衰减公式:LA(r)=LAW-20lg(r)-11。问题:32. 已知某车间(近似扩散声场)窗户的传输损失TL为20dB,靠近窗户的室内声级为85dB,则关窗时靠近窗户的室外声级为_。A.59dBB.65dBC.71dBD.75dB答案: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室内和室外声级差的计算公式L2=L1-TL-6。关键是要减去6dB。考生务必记
22、忆,为高频考点。85-20-6=59(dB)。问题:33. 点声源A、B、C在某一预测点处的噪声叠加值为75dB,其中A、B两声源对预测点产生的噪声值分别为61dB和67dB,则C声源对预测点产生的噪声值为_。A.71dBB.72dBC.73dBD.74dB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点声源的相加与相减。A、B两声源叠加为L61dB+L67dB=L68dB(相差6dB增加1dB);再叠加C声源L68dB+L74dB=L75dB,考生务必熟练,此为高频考点。问题:34. 某平直公路段长5km,路宽7m,距中心线15m处噪声为64dB,不考虑背景噪声情况下,距公路中心线30m处噪声为_。A.55dB
23、B.57dBC.59dBD.61dB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关键是要记忆有限长线声源的传播距离增加一倍,衰减值为3dB,64-3=61(dB)。考生务必理解记忆,为高频考点。问题:35. 位于自由空间的点声源A声功率级为85dB,在仅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时,距声源10m处的A声级为_。A.85dBB.65dBC.57dBD.54dB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点声源声功率级的距离发散衰减。关键是要清楚声源处于自由空间的衰减公式:LA(r)=LAW-20lg(r)-11。距声源10m处的A声级为:85-20lg10-11=54dB。考生务必理解记忆。问题:36. 距某一线声源r
24、处的声级为50dB,2r处的声级为47dB,在r至2r距离范围内该线声源可视作_。A.点声源B.面声源C.有限长线声源D.无限长线声源答案: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限长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一般可依据预测点与线声源的距离和声源长度之间的关系,分为近场、远场、中场。由于距离增加一倍,衰减3dB,即为无限长线声源。问题:37. 某车间一窗户面积为20m2,已知室内靠近窗户处的声压级为90dB,靠近窗户处的室内和室外声压级差为15dB,等效室外声源的声功率级应为_。A.28dBB.75dBC.88dBD.103dB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效室外声源的声功率级的计算。关键是要加上透声面积10lg20
25、=13(dB),等效室外声源的声功率级应为90-15+13=88(dB)。其实心算推理即可。在室内近似为扩散声场时,按公式计算出靠近室外围护结构处的声压级。然后计算出所有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总倍频带声压级(按噪声级叠加计算求和),再将室外声级L2和透声面积换算成等效室外声源,计算出等效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 LW2=L2(T)+10lgS 式中:S透声面积,m2。 然后可按室外声源预测方法计算预测点处的A声级,等效声源的中心位置位于透声面积的中心。 问题:38. 某学校宿舍距高速公路中心线25m,预测的夜间声级为62dB(A),为满足2类区夜间标准,拟在高速公路边缘设置声屏障,声屏障
26、的实际降噪效果至少大于_。A.22dB(A)B.17dB(A)C.12dB(A)D.7dB(A)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声屏障的实际降噪效果。关键是考生要知道2类区夜间标准50dB(A),降噪效果就一目了然了,62-50=12dB(A)。二、不定项选择题问题:1. 按照水力学特点分类,地下水污染途径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污染物从上而下经包气带进入含水层的类型有_。A.间歇入渗型B.连续入渗型C.径流型D.含水层间越流型 A B C D答案:A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下水污染途径的类型。间歇入渗型和连续入渗型都是污染潜水,潜水之上为包气带,即污染物从上而下经包气带进入含水层的类型。地下水污染途径是
27、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归为四类: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径流型。问题:2. 当污染物由上而下包气带进入含水层,其对地下水污染程度取决于包气带的_。A.地质结构B.岩性C.厚度D.渗透性 A B C D答案:ABC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包气带的防护性能。污染物质能否进入含水层取决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显然,承压含水层由于上部有隔水顶板,只要污染源不分布在补给区,就不会污染地下水。如果承压含水层的顶板为厚度不大的弱透水层,污染物则有可能通过顶板进入含水层。潜水含水层到处都可以接受补给,污染的危险性取决于包气带的岩性与厚度。包气带中的细小颗粒可以滤去或吸附某些污染物质。土壤中的微生物则能将许多有机
28、物分解为无害的产物(如H2O、CO2等)。因此,颗粒细小且厚度较大的包气带构成良好的天然净水器。粗颗粒的砾石过滤净化作用弱。裂隙岩层也缺乏过滤净化能力。岩溶含水层通道宽大,很容易遭受污染。因此,其对地下水污染程度也取决于包气带的地质结构和渗透性。问题:3. 影响重金属污染物在包气带土层中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_。A.水的运移B.重金属的特性C.土层岩性D.含水层中水流速度 A B C D答案:B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重金属污染物在包气带土层中迁移的主要因素。显而易见,无非内外因素。A、D两项是在含水层中迁移。影响重金属污染物在包气带土层中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重金属的特性和土层岩性。问题:4. 岩土对污
29、染物的机械过滤作用主要取决于_。A.岩土层厚度B.岩土的孔隙直径C.岩土颗粒的粒径和排列D.污染物颗粒的粒径 A B C D答案:ABCD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岩土对污染物的机械过滤作用的主要因素。考生务必理解,机械过滤作用指污染物经过包气带和含水层介质过程中,一些颗粒较大的物质团因不能通过介质空隙,而被阻挡在介质中的现象。如一些悬浮的污染物经过砂层时,会被砂层过滤。机械过滤作用只能使污染物部分停留在介质中,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物。因此,岩土对污染物的机械过滤作用主要取决于岩土层厚度、岩土的孔隙直径、岩土颗粒的粒径和排列以及污染物颗粒的粒径。问题:5. 反映包气带防护性能的参数包括包气带_。A.
30、岩性B.厚度C.渗透性D.贮水系数 A B C D答案:ABC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包气带防护性能的参数。贮水系数是含水层的参数,考生务必理解记忆。包气带防护性能评价: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按照包气带的岩性、厚度和渗透系数,结合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的连续性,确定包气带的防护性能级别。包气带的防护性能分为弱、中、强三类,分类标准见下表。 包气带的防污性能分类标准 分类 包气带岩土的渗透性能 弱 黏性土单层厚度Mb1.0m或包气带岩层饱和渗透系数K10-4cm/s,并且建设项目场地和废水排放区域内黏性土层不连续 中 黏性土单层厚度1.0mMb2.0m,并且包气带岩层饱和渗透系数10-7cm/sK
31、10-4cm/s,同时建设项目场地和废水排放区域黏性土层分布较连续 强 黏性土单层厚度Mb2.0m,并且包气带岩层饱和渗透系数K10-7cm/s,同时在建设项目场地和废水排放区域黏性土层分布连续、稳定 问题:6. 岩溶地面塌陷多发生于_。A.裸露型岩溶地下水主径流带B.浅覆盖型岩溶地下水主径流带C.裸露型岩溶地下水排泄带D.浅覆盖型岩溶地下水排泄带 A B C D答案:AB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溶地面塌陷的发生机制。大量塌陷事件表明,岩溶塌陷主要发生在覆盖型岩溶和裸露型岩溶分布区,部分发育在埋藏型岩溶分布区。地下水的流动及其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是岩溶塌陷形成的最重要动力因素,地下水径流集中和强烈的
32、地带,最易产生塌陷,这些地带有:岩溶地下水的主径流带;岩溶地下水的(集中)排泄带:地下水位埋藏浅、变幅大的地带(地段);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段;双层(上为孔隙、下为岩溶)含水介质分布的地段,或地下水位急剧变化的地段;地下水与地表水转移密切的地段。问题:7. 对于一个选址符合环保要求的拟建垃圾填埋场,控制和预防地下水污染的措施包括_。A.防渗工程B.渗滤液输导、处理工程C.雨水载流工程D.渗滤液系统监测系统 A B C D答案:ABCD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拟建垃圾填埋场控制和预防地下水污染的措施。高频考点,考生务必理解记忆,案例分析考试中经常涉及。拟建垃圾填埋场控制和预防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措施包括雨水载流工程、渗滤液输导处理工程、防渗工程、渗滤液系统监测系统等。问题:8. 为分析拟建项目对地下潜水层的污染,应关注_。A.污染途径B.选址合理性C.包气带特性D.防渗措施 A B C D答案:ABCD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分析拟建项目对地下潜水层的污染应关注的内容。一般分析拟建项目对地下水的污染,从污染源、污染途径、污染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颈椎手术术前护理
- 商业街环境管理
- 银行辅导保密协议书
- 六年级遵守纪律协议书
- 银行上门收款协议书
- 配套设施移交协议书
- 轻微工伤和解协议书
- 车辆租用解除协议书
- 护理用药安全培训
- 酒庄设备转让协议书
- 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物理)
- 2025年上海长宁区高三二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印刷企业管理制度汇编
- 2024年河南省机关单位工勤技能人员培训考核高级工技师《职业道德》题库
-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2024届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含解析
- DL/T 5352-2018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 《守株待兔》“课本剧”背景PPT
- 主动脉夹层PPT课件
- 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共10页)
- ENSO事件对甘肃省夏季旱涝的影响
- CNS4158H2040表面处理用盐水喷雾试验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