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班级:_ 姓名:_1. 古诗欣赏。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词的上片描写了寂静的乡村夜景,却不见一个“静”字。说说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衬托夜“静”的?_2用自己的话描绘上片所描写的乡村夜景。_2. 课内阅读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2这首诗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_3生活中你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吗?写一写。_3. 课内阅读。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

2、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第三、四句写_,_则是转折。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_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_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_4.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两位诗人的目光都紧盯农村_这一特定时节,都运用了_手法勾勒出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形象再现了农忙的景象。2古代诗人在反映农村生活时,感情

3、往往比较压抑。但范成大、翁卷这两首诗却与之不同,读来有别样的滋味,试作赏析。_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北宋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排闼(t):闯进门来。闼,小门。1湖阴先生住的家和环境怎样?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_2两山排闼送青来与开轩面场圃(过故人庄)比较,写法有什么不同?_3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_4“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6. 阅读理解。清平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

4、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1词,又称长短句,极盛于_(朝代),“清平乐”是_名。2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初春春末夏初)时节。整首词以“_”这一句为总起,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寻觅。词中所写的“_”一句能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寻春不见的内心感受。(后两空用原文回答)3这首词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_7. 诗文赏析,韵无穷 。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1_(朝代)诗人_(作者)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这是第二首,除了这两首诗,我还知道他写的诗句有:_,_。2本

5、诗通过诗人归乡后发现改变的“_”和不变的“_”之间的对比,流露出作者_的思想感情。8. 读诗句,完成练习。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句中“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下列诗句与前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后两句诗驰骋想象,淘金者表示要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_的气概,同时寄托了淘金者心中对_的向往。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6、,家祭无忘告乃翁。1陆游是我国杰出的_诗人,他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歌。2示儿是陆游的_之作。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告诉儿子,即便是他死了,也不要忘记把国家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表达了作者的_之情。3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北定”指的是_。4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乃翁”指的是_。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_。_,南望王师又一年。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2诗中描写的“河”指(_),“岳”指(_)。A长江B黄河 C黄山D华山3诗的前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_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字则突出了山的高峻。这一句诗表现了。4从第三

7、句的“_、_”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第四句的“_南望、又一年_”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5诗中表达作者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和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的诗句是:“_。”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前两句诗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B.一个“入”字突出了山的高峻。C.诗题点明了时间是秋季的夜晚。D.全诗表达了诗人热切盼望朝廷收复失地的心情。7末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又”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乃:_ 发生:_潜:_润物:

8、_径:_花重:_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入(_)明(_)黑(_)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_4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_的诗,表达了作者的_之情。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_。_,遍插茱萸少一人。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作者是代的。2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_。13. 课内阅读。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给诗句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横线。晞(x xi) 衰(shui cu)焜(kn hn) 泽(z zh)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衰:_。 德泽:_。恐:_。 焜黄:_。3这是一首劝诫世人_的诗。4这首诗最后两句和岳飞满江红中的“_,白了少年 头,_。”所表达的意思相同。14. 诗歌欣赏,回答问题。丰乐亭游春(其一)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注释)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知州的第三年。1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