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治疗分析论文_第1页
不寐治疗分析论文_第2页
不寐治疗分析论文_第3页
不寐治疗分析论文_第4页
不寐治疗分析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寐治疗分析论文 1辨证论治 失眠即不寐,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在古医籍中也称为“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等。以往传统教科书将不寐按虚实两纲分型为心脾两虛、心胆气虚、肝气郁结、痰热内扰四型,吾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认为心肾不交、胃气不和亦是导致不寐的重要因素,将失眠分型为心脾两虛、心胆气虚、肝气郁结、痰热内扰、心肾不交、胃气不和进行辨证施治。 1.1心脾两虚吾师认为心主血,脾为气血化生之源,心脾亏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而致失眠。症见:不寐或多梦易醒,倦怠乏力,神疲懒言,心悸健忘,饮食无味,面色晦暗无华,舌淡有齿痕,苔薄,脉细弱。治以益气生血,健脾养心。方用补气养血安神

2、汤。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补脾益气;当归甘辛温合黄芪共奏养肝生心血之功,茯苓健脾安神,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 1.2.心胆气虚吾师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胆为少阳,乃中正之官,主决断。心胆两虚或暴受惊骇,情绪紧张,终日惕惕,渐致心虚胆怯。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曰:“有心胆惧怯,触事易惊,梦多不详,虚烦不眠。”症见:不寐,多梦易醒,心烦不眠,多思善虑,悲伤欲哭,心悸惊恐,舌淡,脉弦细。治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用补心壮胆安神汤,方中小麦微寒养心安神;大枣补益脾气,缓肝急治心虚;甘草甘缓和中,养心缓急;远志开心气,利心窍,止惊悸而安神定志;夜交藤养心安神。 1

3、.3肝气郁结血证论卧寐曰:“病不寐者,肝藏魂魂不入肝则不寐。”吾师认为肝为刚脏,主疏泄,主谋虑,性喜条达,藏血而舍魂。若七情过激,思虑过度,肝郁气滞,气血转枢不利,欲伸不达,内扰神志,魂不安藏,而致失眠。症见:不寐少寐,甚则彻夜不寐,多梦易醒,心烦易怒,坐卧不宁,目赤、耳鸣,口干而苦,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治以疏肝解郁,除烦安神。方用解郁安神汤加减,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郁金行气解郁;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香附疏肝理气;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夜交藤养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 1.4.痰火内扰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引徐东皋语:“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吾师认为思虑太过

4、或肝气郁滞导致脾运失健、聚湿生痰,或嗜食酒酪肥甘之品,脾胃受损,水谷精微运化失常,水液内停,湿聚郁化而火,炼液成痰,痰火上犯,阻遏心窍,扰动心神而致心神不安、阴阳失调产生失眠。症见:不寐头重,痰多胸闷,心烦,口苦目眩,恶心嗳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化痰,和中安神。方用温胆安神汤加减,二陈汤化痰燥湿,理气和中;竹茹清热化痰除烦,且清膈上之热;枳实除三焦痰壅;酸枣仁养心醒脾安神。 1.5心肾不交吾师认为心属火,肾属水,肾水上济于心,心火下温于肾,水火既济,阴阳相交,心肾交通而得眠。若因素体肾阴亏虚或久病之人,耗伤肾阴,肾水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则心火独亢,扰乱心神,或五志过极,心火炽盛,

5、不能下交于肾,火扰心神,则神志不宁而失眠。症见:不寐心烦,心悸不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少津,舌红,脉细数。治以交通心肾、安神定志。方以补肾清心安神汤加减,方中黄连清热泻火,反佐肉桂之温以入心肾,引火归原;熟地味甘,滋肾补水,滋润纯静,其性缓和,守而不走,补肾生精,封填骨髓;山茱萸酸温质润,不寒不燥,补肝肾、益精血、调肝气、通血脉、壮骨髓。酸枣仁质润甘酸,能补肝胆、益肝气、养肝血、醒脾气、除虚烦、安心神。地黄、知母滋阴清热;夜交藤养心安神。 1.6.胃气不和素问逆调论篇曰:“胃不和则卧不安”。吾师认为饮食不节、肠胃受伤、宿食积滞或积为痰热,引起胃气不和,升降受阻,卧不得安。症见:不寐,脘腹

6、胀痛,嗳气不舒,胸膈满闷,舌苔腻,脉滑。治以行气和胃安神。方用和胃安神汤,方中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焦术健脾益气,陈皮理气化滞;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菖蒲味辛性温,气味芳香,入胃经而开心窍,祛湿浊,利五脏,通九窍,既兴奋神志,又能镇静安神;茯苓健脾安神。 2病案举要 女,54岁,以“不寐反复发作七年余,加重3个月”为主诉,于20060807就诊,患者诉其于7年多前因与别人吵架生气后出现彻夜不寐,于多家医院就诊,口服安定片后每晚可入寐34h,3个月前复因生气而再次出现不寐,寐则多梦易醒,甚则彻夜不寐而来诊。现症见:不寐,寐则12h,多梦易醒,甚则彻夜不寐,头脑昏沉,记忆力明显减退,周身倦怠,

7、疲乏无力,心烦易怒,坐卧不宁,太息则舒,耳鸣,纳差,二便可。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查:BP165/85mmHg神疲,面色萎黄无华,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脉弦细。脑血流图检查示:大脑前动脉、椎-基底动脉痉挛,供血不足。治则:益气解郁安神。处方:益气解郁安神汤加减,黄芪50g,太子参25g,酸枣仁20g,夜交藤25g,生龙齿30g。柴胡、当归、白芍、川楝、郁金、当归、远志、菖蒲、茯苓、甘草各15g。7剂,水煎口服,3次/d。20060814复诊:患者每晚可入寐45h,梦少,心烦易怒、倦怠疲乏、纳差减轻,仍有耳鸣,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处方:上方加阿胶15g(烊化兑服),白术15g,薄荷10g,

8、路路通15g。继服15剂。20060828三诊:患者每晚可入寐57h,无心烦易怒、耳鸣、倦怠乏力,纳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略细。处方:继服20060814方7剂,并嘱其勿恼怒,规律饮食,忌生冷及油腻之品。 男,36岁,以“不寐反复发作二年”为主诉,于20070307就诊,症见:不寐,每日入寐34h,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口干,腰痠,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证属心肾不交。治以交通心肾,安神定志。方以补肾清心安神汤加减。处方:黄连、肉桂、熟地、山茱萸、知母、远志、菖蒲、莲子心各15g,酸枣仁、夜交藤各20g,生龙齿30g。7剂,水煎口服3次/d。20060314复诊:夜可入寐56h,五心烦热、头晕耳鸣

9、、口干、腰痠减轻,舌质红少苔,脉细数。处方:上方加阿胶15g(烊化兑服),生地黄15g,继服7剂。20060321三诊:夜可入寐6h左右,无其他不适症状,继服上次复诊方7剂。不寐痊愈。 3体会 吾师认为,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使得患失眠者愈加增多,初病时往往被人们忽视,以单一证型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为顽固性失眠,虚实夹杂,故应抓住主要矛盾及致病的关键,谨守病机,不囿于以上治法,而是根据证候精于辨证,灵活施治。吾师认为久病致郁致虚,长期不寐则耗伤心血,常伴见周身疲乏无力,心烦易怒,坐卧不宁等,随证治以益气、养血、宽胸、解郁等,如见心烦口苦,口舌生疮,舌尖红赤者加黄连、栀子;胸闷气短重者加瓜蒌、薤白、厚朴;消化不良者加神曲、麦芽、山楂;病久者可酌加重镇安神之品如生龙齿、磁石等;兼大便秘结者,酌加大黄引火下行,腑气得通,神窍得开,心神得安等。同时吾师非常注重心理治疗,患者就医时,即为他们消除顾虑,缓解紧张情绪,解开心结,找到致病关键,并嘱其注意生活规律及生活习惯的调整,遇事不乱不惊,保持心情舒畅,不过度劳累操心,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减少精神和躯体的紧张,按时服药,治疗并施,使患者得到全身心的调整。临证治疗,每每收效。 【摘要】介绍了马智教授对失眠辨治的经验,即在以往传统教科书中心脾两虛、心胆气虚、肝气郁结、痰热内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