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苏教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苏教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苏教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苏教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苏教版班级:_ 姓名:_1. 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练习。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_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_3.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_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句诗?_5.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句。_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7.体会“绝胜”二字在诗句中的作用。_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2、。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请在横线上写出这首诗的题目。2全诗3句,第1句提出_的现象,第2句描绘_的状况,第3句议论抒情:_。3这首诗通过对萁豆相煎的描写,揭露了_。4这首诗的作者是_,他的另一位兄弟是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_的场面,表现了将士们_的精神。2“_”一句写景,既交代了时间是在_,又烘托出了战前的_。3“_”一句写出敌人夜间的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_。4卢纶的塞下曲中还有一首:“林暗草惊风,_。_,没在石棱中。”这首诗写的是_的事。诗中表现了将军_的品质。5理解塞下曲一诗,并判断对错。(1)全诗

3、语言简洁,作者以雪的寒冷更加衬托出将士们杀敌的热情。(_)(2)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可以通过领悟诗意想象出一幅战争的画面来。(_)4. 课外阅读。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结合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汹涌:_深沉:_(2)作者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的原因是。(3)对文中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 )A.“我”爱这片土地,是因为这片土地能给“我”提供生活的必需品,所

4、以“我”感动哭了。B.“我”对这片土地的爱,也就是对祖国的爱,除了满眼含泪的方式,没有其他的方式表达“我”的爱。C.“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祖国爱得很深,当看到祖国有难的时候,心中的痛苦就十分强烈。(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友谊泥泞中一只扶持的手岔道口一个引导的箭头挫折时一句温暖的话迷惑时一个肯定的回答干渴时一杯清凉的水倦怠时一声惊蛰的春雷纯洁的友谊高山上的白雪生命的蜜和盐森林中的松柏1这首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友谊。在第一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成_、_,这是写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时,友谊会给我们_、_。在第二节中,作者将

5、友谊比喻为_、_,这是写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友谊能_。在第三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这是写当我们处于烦躁消沉时,友谊能_。在第四节中,“高山上的白雪”,是写友谊的_,“生命的蜜和盐”,写的是友谊的_,“森林中的松柏”,写的是友谊的_。2你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仿照第一节写一写。_6. 课内阅读。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_的事情,但他从_想象出_,感受到_,心情由_转为_。2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3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

6、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说明_的道理。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乙)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甲)诗与(乙)诗中都提到了“故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两句诗是_诗中的“故人”写的。2(甲)诗与(乙)诗表现送别的季节都是春季。(甲)诗中能反映这一时令特点的诗句是“_”;(乙)诗中能体现这一时令特点的诗句是“_”。3(甲)诗开篇就点明了诗人与友人惜别的

7、地点是_,“西辞”说明朋友要向_(方向)去往广陵;(乙)诗开篇就点明了诗人与友人惜别的地点是_,从全诗的最后一句看,友人要去的方向是_。4(甲)诗的第一、二句除了勾画出惜别的画面外,还描写了南方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环境,从中可体会到诗人内心的_之情;(乙)诗的第一、二句写了“雨”“柳”这些景物,用春寒料峭、凄清冷落的氛围烘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_心情。5(甲)诗中表现诗人长久翘首凝望的诗句是“_,_”,(乙)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分别后的牵挂与关怀的诗句是“_,_”。6(甲)诗与(乙)诗都有言外之意。(甲)诗的第一句的言外之意是_;(乙)诗的第二句的言外之意是_。8. 古诗阅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

8、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用“/”为这首词画出朗读停顿2写景的诗句是:_3点明作者送朋友离去的时间的诗句是:_4这首词写的是:_的事。5这首词表达了_9. 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_出来,又_回去,_在心间,然后又_一遍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_中。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_,夏让我_秋令我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三句话都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依次把“我”比作_、_、_。3对第一、二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

9、星从苍穹坠落在这里。B.花的样子很美,像大自然在说话,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4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 )的自然现象。A.花的纯洁神圣B.花在自然界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10. 诗词阅读。西江月夜行( xng hng)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社林边,路转( zhunzhun)溪桥忽见。1这是_代诗人辛弃疾写的词,词牌名是_2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下面描写雨的诗句表现了雨的哪些特点?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A.温柔润泽B.欢乐活泼 C.绵密繁多D.零落稀疏例:“两三点雨山前”

10、,勾勒了雨的_D_“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了雨的_“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绘了雨的_.11. 读诗词完成练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黑云/翻墨/未遮山B.白雨/跳珠/乱/入船C.卷地风/来忽/吹散D.望胡/楼下/水/如天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醉书:在大醉的情况下写的诗。B.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C.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D.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4选出下面翻译有误一项()A.黑云翻墨未遮山: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

11、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B.白雨跳珠乱入船: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C.卷地风来忽吹散: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D.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12.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山居秋暝中“春芳”的意思是_,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的意思是_。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的首联都

12、交代了时间、地点。B.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静雅致的环境。C.两首诗中的“空”字都写出了大自然的空旷之美。D.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13. 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从“落日残霞”可以看出曲中描写的是_(时候)的景色。2此曲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按照_的顺序,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前四行让我们感受到_,后两行中“青、绿、白、红、黄”这些描写色彩的词语又让我们感受到_。14. 阅读理解。竹石郑燮(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 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1从“认、咬”两词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