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导线测量报告_第1页
控制导线测量报告_第2页
控制导线测量报告_第3页
控制导线测量报告_第4页
控制导线测量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概述 01.1 工程概况 01.2 控制网布置概况 02作业执行的规范、技术标准及文件 13控制网布置 13.1 平面控制测量 13.1.1 导线测量控制网技术要求 13.1.2 导线网的设计、选点与埋埋石 33.1.3导线测量观测步骤 43.1.4数据处理 63.2 高程测量 73.2.1 技术要求 73.2.2 观测 83.2.3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数据处理 93.3资料整理、上报、归档4控制网复核测量成果表5、全站仪检定证书 106、人员资质证书 07、原始记录手簿 18、平差计算表 11 概述1.1 工程概况中国葛洲坝集团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一隧洞出口至永庄水库箱涵段位于 海口市

2、秀英区,从隧洞出口幵始,横穿工业园区的火炬路、创新路、高速路及G224国道至永庄水库处结束,里程为K23+785K26+800.907m,全长3015.907m。 本工程主要包括箱涵、交水点消力池等,其中箱涵为矩形,内部四周设置0.25mX 0.25m倒角,尺寸净空为 2.0mx 2.8m,底部设有C15混凝土垫层。1.2 控制网布置概况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控制网布置是由华东设计勘测有限公司建立,平面 控制网为二等边角网,高程网分别有一等水准、二等水准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 组成,所有网点均采用带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隧洞出口至永庄水库箱涵段施工已知的控制点共计三个,已知3个控制点点名编号为CK2

3、 CK3 GL05,根据已知控制点情况,本次导线网测设只能采用 支导线的方式,以隧洞出口处控制点CK3和CK2作为已知边及起始方位角。在本程沿线分别布置 Y1、Y2、Y3、Y4 Y5埋石点,最后一点与 GL05相接,其两 两相互通视。其中Y1埋石点布置在东城水库的大坝上,Y2埋石点布置在海口国家高新区内的火炬路人行道上,Y3埋石点布置在海口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路人行道上,丫4埋石点布置在金鹿工业园区内的预制承插管厂靠本工程施工的箱涵幵 挖线边,Y5埋石点布置在G224国道路边(竹缘山庄斜对面)。控制埋石点布置 时间从2016年6月19日幵始到6月27日外业测量结束,外业完后立刻进行内 业计算。2作

4、业执行的规范、技术标准及文件本次作业执行的规范技术标准及文件:(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2)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 _17942-2000)(3)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4)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3控制网布置3.1 平面控制测量3.1.1 导线测量控制网技术要求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3.1.1的规定。表 3.1.1等级导 线 长 度平均 边 长测角中误 差(秒测距 中误 差 (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秒级仪2秒级6秒级kmkm)器仪器仪器(秒)三1431.8

5、201/15006103.6等00亦1/55000四91.52.5181/8000465历等01/350001/300040.55152410*n级01/15000二2.40.28151/14001316(n级501/10000三1.20.112151/70001224如级1/5000注:(1)表中n为测站数(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 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3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3.1.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3.1.1规定长度的1/3时,导

6、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 cm0(4)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3.1.1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本次支导线测量控制简图如下:3.1.2 导线网的设计、选点与埋埋石3.1.2.1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且宜联测2个已知 方向。(2) 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3) 结点间或结点与已知点间的导线段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 相差过大,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3.1.2.2 导线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

7、相对幵阔, 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2)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幵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4)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5)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3.1.3导线测量观测步骤根据总包项目部已移交的控制网的等级及点位,我部测量人员在经现场踏勘后结合已知控制点的位置,拟定以下布置方案:为确保测绘成果质量,本次施测拟定以一级导线测量的方式布置控制点,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根据控制点情况,以控制点 CK2为起点,构成 CKA CK3- Y1Y2Y3

8、Y4Y5GL05支导 线。(1)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符合下列规定。表3.1.3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精度等光学测微器两半测回一测回内同一方向级次重合读数之归零差2C互差值各测回差(秒)(秒)(秒)较差(秒)四等及1秒级仪器1696以上2秒级仪器38139一级及以下2秒级仪器1218126秒级仪器1824注;(1)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2)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土 30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 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2)当观测方向不多于 3个时,可不归零。(3)当观测方向多于6个

9、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 方向(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 差的2倍。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4)水平角的观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数作为测站成果。(5)导线边长测量用南方全站仪 NTS352LL进行测量。(6)导线转折角测量采用全站仪用测回法测量,分为两测回施测,两个以上方向组成的角也可用方向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需进行连接测里。3.1.4数据处理(1) 坐标反算根据两已知点的坐标(Xg=204774.093 , Yck2=189785.836 )和(Xck3=204865.091 ,

10、 YCk3=189841.712 ),计算 CK2CK3边的边长Dt cK3=l06.784m和坐标方位角a cka ck=221 33 05。注意:用上式计算坐标方位角会出现负值,所以一般先按照下式计算其象限角,再将象限角转化为坐标方位角。(2) 支导线的坐标计算步骤:支导线(本次控制点)只涉及坐标增量支差的计算和调整。支导线的起始 点和终点坐标已知。支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的代数和理论上等于终点和始点 的坐标差。fx. , fy的调整原则:fx= EAx计算-EAx理论fy= Ay计算-Ay理论平差:采用卡西欧5800计算。3.2 高程测量321 技术要求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宜在平面控制

11、点的基础上布设成三角高程网或高程导线。控制点复核高程测量采用电磁波测距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 高程测量使用南方NTS352LL测量及配套的棱镜,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 要技术要求符合下表规定。表3.2.1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每km咼差全中边长观测方对向观测高差附合或环形闭级误差mmkm式t.y.、八 较差m合差mm四10三1对向观40行20J D等测五15三1对向观40 JD30、厂D等测注:(1) D为测距边的长度(km)(2)起讫点的精度等级,四等应起讫于不低于三等水准的高程点上,五等应起讫于不低于四等的高程点上。(3)路线长度不应超过相应等级水准路线的长度

12、限值。表322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观测的主要技术要等垂直角观测边长测量级仪器精度测测回较仪器精度观测次指标差较差等级回(秒)差(秒)等级数数四2 级仪3 7 710mm级仪往返各等器器一次五2 级仪2 10 1010mm级仪往一次等器器注:当采用2秒级光学经纬仪进行垂直角观测时,应根据仪器的垂直角检测精 度,适当增加测回数。3.2.2 观测(1)垂直角的对向观测,当直觇完成后应即刻迁站进行返觇测量。(2)仪器、反光镜或觇牌的高度,应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并精确至1伽,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度。323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数据处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直返觇的高差,

13、应进行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改正。(2) 平差前,应计算每 km高差全中误差。(3) 各等级高程网,应按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并计算每km高差含中误差。(4) 高程成果的取值,应精确至1伽。3.3 资料整理、上报、归档(1) 原始记录手簿,见附件(2) 平差计算表,见附件(3) 平差计算成果资料(4) 仪器检验资料(NTS-352LL)及人员资质证书4控制网复核测量成果表表4.1控制网布置成果表点号类别X(m)丫 (m)H(m)备注CK3移交成果204865.091189841.71260.644CK2移交成果204774.093189785.83662.744Y1布置成果204896.058189524.14665.566Y2205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