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_第1页
大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_第2页
大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_第3页
大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_第4页
大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 庆 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大庆市环境保护局 第一章 总则 一、编制目的及意义2006-201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替代产业发展的着力推进以及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全面建设,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十五”期间取得工业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显著的前提下又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编制和实施大庆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对促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良性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对我市构筑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保障我市的环境安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贯彻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为全面建设和谐大庆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以及推动可持续发

2、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黑龙江省环保局的统一布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具体要求,为了巩固环境保护规划的地位,保证“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编制我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是十分必要和势在必行的。二、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规划200479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十一五”规划工作的通知2、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3115号关于启动“十一五”环保规划编制前期工作的通知3、黑龙江省环保局关于做好“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4、大庆市“十五”环境保护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5、大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6、大庆市生态市建

3、设规划7、大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及2021年远景目标编制大纲。8、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三、规划的时限和组织实施1、环境保护计划和规划时限大庆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现状基准年为2004年,“十一五”规划时限为2006年-2010年。2、规划的组织实施本规划由市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各县(区)政府负责本地区规划目标的实施,并对本地区环境质量负责。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规划目标的实施,进行统一监督管理。各综合部门负责将规划目标纳入其年度计划,并积极争取国内投资、贷款、有关优惠政策及国外贷款、赠款。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规划目标的实施。四、规划原则1、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4、的原则。2、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原则。在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优先抓好一批重点区域、重点工程的建设,集中力量解决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原则。4、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根据我市不同区域环境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科学规划、合理规划、合理配置、注重实效、分区推进。5、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谁破坏、谁恢复、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大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广开投资渠道,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工业污染防治投入力度。五、规划的指标体系根据大庆市的地域特点、环境特点及经济发展状况

5、,确定本规划的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质量指标包括空气、水、噪声环境质量指标。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包括水、气、固体废物排放指标及其污染治理指标,噪声污染治理指标等。3、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包括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指标。4、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包括集中供热、烟尘控制区、机动车尾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等指标。5、环境管理能力指标包括环境管理机构队伍,法规体系建设,监测与信息系统建设等指标。第二章 全市环境形势分析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于“十五”初期完成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工作目标,并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工作。全面实施了

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进工业污染企业排放达标,以及重点区域(断面)环境质量达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环境质量,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工作任务。(一)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控制。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全面完成,在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大于8%的情况下,2005年全市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和水中的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按照国家的要求取缔、关停、淘汰了一大批污染严重、没有治理前景,以及科技含量低、技术落后的“十五小”企业和新五小企业,通过严把环境影响评价关,预防了一批污染重、效益低的引资项目落户我市,有效地消减了污染物排放总量。全市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全部实现了主要

7、污染物达标排放,实现了大气质量按功能分区达标和地表水质量按功能分区达标。(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在推进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实施了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加快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步伐。采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划区轮牧等措施,加强“三化”草原治理力度。对油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提上议事日程,重点实施了油田区草原植被恢复工程、西部风口生态林建设工程等。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市累计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5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2469.03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63%。农村环境保护受到关注,开展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和地质灾害

8、综合治理及“一退三还”工作。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以生态园建设为中心的生态示范小区建设得到重视和推广。(三)环境法制工作取得进展并进一步规范。严格执行国家及省颁布的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制订了适合我市特点的地方性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组织人大代表和有关执法部门,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和视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关停“十五小”,“新五小”及建设项目管理等执法行动,推动了黑龙江省油气田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地方性环保法规的制订工作。加快了我市环保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四)环境保护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环境保护投入进一步增加。“十五”期间,累

9、计环境保护投资达到99.13亿元,占GDP的1.52%,高于“九五”期间0.02个百分点。实施了大庆市西城区污水处理厂、乘风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庆石化公司除尘器改造工程等一大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工业污染防治项目,为改善我市环境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五)环境宣传教育日益深入。按照省环保局的统一布署,我市全民环境教育活动方兴未艾,以创建绿色家园为主线,推动宣传工作全面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已经纳入9年义务教育内容,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企业、绿色医院活动蔚然成风,各级党校全部开设了环保教学课程。结合“四五”普法,开展了环境法制教育,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日益贴近群众。“环保世纪行”活动

10、宣传了先进典型,披露了环保违法行为,促进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形成了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充分利用环境纪念日,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让环保气氛深入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六)自身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十五”期间,我市环境监测、监理及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得到有力加强。在实现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新建立了环境应急监测系统和1个地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配置一大批监测仪器及相关设备,基本满足了国家关于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监测人员业务素质进一步提升,土壤、生态、水质、空气、噪声、室内环境等各环境要素监测工作全面展开,有力的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援。环境监察工作进一步落实

11、到位,排污收费额度大幅度提高,环境信访处理及时准确,开展了重大工程环境监理和生态环境监察工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了环保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环境地理信息和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组建了大庆市环保局局域网,开通了大庆市环境信息网,做到了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二、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矛盾虽然我市环境和生态保护工作在“十五”期间取得了较大成就,并在“十五”初年创建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但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问题和矛盾还比较突出。(一)环境污染仍很严重。城市空气污染仍然较为突出,化工区排放废气、大范围的油改煤取暖、汽车尾气等导致城市低空大气污染还很突出;松嫩两江及城市主要排

12、水干渠水环境普遍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地表水中有机物质及氮、磷等指标一直呈较高水平,大量未经处理的生产假净水及生活污水排放加重了地表水体污染,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地下水水质有恶化趋势,中、小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处于空白。农业化肥与农药量的增加,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固体废物污染不容忽视,工业固体废物累计贮量逐年增加,占地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垃圾尚未得到彻底处理,处理水平仍显低级,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引起的“白色污染”还在加剧,对改善环境构成威胁;城市建筑施工和道路交通扬尘、油烟污染显著。城市局部社会噪声扰民现象较为明显,对居民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二)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我

13、市地处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带,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沙化面积逐年扩大,石油资源的加密开发,使油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机械性和利用性破坏;草原畜力超载严重,草原无序经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大面积草原出现退化症状;地下水位上升,污水浸灌以及盲目开垦荒地,使土壤表层产生次生盐渍化,破坏了植被资源;西部地区地下水超采,形成大面积降落漏斗,油田开发及石油化工生产所排放的大量废气、落地油、废渣、废液以及施用农药等,引起土壤结构成份和功能变化,造成土地污染严重;湿地生态环境局部恶化,生物多样性和天然生物链遭到一定破坏;化肥、农药、农膜使用不当及污染较重的中小企业盲目发展,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加重

14、;生态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城市大气污染、交通噪声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没有得到根本控制,城区绿化面积与绿化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管理体系不完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综合决策机制不健全,监测手段和信息系统,监测手段和信息系统落后等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使得我市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三、全市未来面临的环境形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新形势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同时,环境保护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仍是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替代产业为基础,切实提高自主发

15、展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使全市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更趋合理,也将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一定的机遇,同时由于其中一些环境问题十分敏感,也将给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十一五”期间不仅要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遗留的历史欠账、避免爆发大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维持基本的生态环境稳定,而且还要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污染物的排放量可能有所增加我市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加速期,某些产业的高能耗还将持续一段时期和占有一定的比重,各类新建项目增加较多,个别项目污染物总量难于平衡。若不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污染物排放量可能有所增加,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趋势

16、也将加快。2、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难度较大我市草原“三化”面积仍在扩大,水土流失治理难度加大,水资源短缺现象仍未得到缓解,土壤肥力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一些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产生量也将逐年增长;城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也将呈上升趋势;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的保护任务艰巨;人口密集区空气质量的改善较为困难;面源污染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有效遏制,将进一步加剧水体、土壤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退化,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较为严重。3、过去未引起重视的环境问题逐步显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过去未引起重视的环境问题已逐步显现。

17、工业污染所占比重下降,生活污染比重在上升;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引起的尾气污染呈加重趋势;大量的产品类废弃物和废水、废气处理产生的污泥等非传统废弃物正在增加;工艺异味和恶臭扰民时有发生;PM10等细颗粒物污染问题严重;受污染的土壤的程度和面积有加重和扩大的趋势。现有的技术和手段对这些环境问题,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必须加紧对策研究。4、区域性污染值得关注随着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一批新兴的工业小区建立起来,纸业、橡胶、皮革、大豆、毛纺、精细化工等小工业园区分布各地,上述园区大多数属传统产业,科技含量相对较低,污染物排放数量大、种类多,生产规模大小不一,且多归属县区管理,容易产生环境管理死角,加重

18、局部区域环境污染。5、环保监管能力急需加强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还缺乏强有力的统一环保监管机制,环境保护综合协调能力尚待进一步加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统计、环境信息等自身能力建设及管理手段落后的问题还比较显著,环境监测、调查取证、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反应等手段还不能达到依法行政的要求。环境监察队伍无论是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还是物资装备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化水平,环境统计手段还比较落后,环境信息机构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尚未健全,公众参与渠道不畅、能力偏弱。第三章 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19、人与自然和谐,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经济结构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替代产业发展及生态市建设战略,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根本,以强化执法监督、提高环境管理能力为核心,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二、规划目标巩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创建成果,为生态市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到2010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开始恢复;环境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能力得到加强。三、“十一五”期间主要任务(一)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1、加强环境管理,提高

20、污染防治力度(1)推进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提高企业环境绩效全面推行落实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严禁企业无证排污。完善排污申报制度,对污染源排污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将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与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相结合。实施总量控制定期考核和公布制度。建立基于环境会计和排放绩效的企业环境报告制度。(2)严格新建项目审批,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全面推行规划环评工作的开展,将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发展规划与决策阶段。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区域资源开发、各类开发区及工业小区、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过程中的落实。提高建设项目环评质量,建立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新建项目审批机制和工业类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标准。严

21、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建设项目中后期管理力度,强化验收环节管理,继续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管。(3)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从严处罚环境违法的有关责任人。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联合执法,充分发挥金融、工商、供电、供水等部门打击违法排污企业的积极性。加大专项工作和限期治理工作力度。2、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如危险废物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的建设,以加大城市防治污染能力,加快城市综合整治步伐,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3、突出重点流域治理,确保饮用水源

22、地安全(1)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因地制宜协调好供水、节水与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施建设,优先建设城市排水管网,结合大庆城市特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要同时考虑回用设施的建设,开展污水的深度处理。对于排入封闭水体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应有除磷、脱氮的要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必须进行无害化利用或处置。(2)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的水环境问题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地有影响的旅游、畜禽和水产养殖等活动。对已经污染的城市供水水库,要加快治理,改善水质。完善小流域治理机制。重点落实黎明河及东、西城区地区主要水域等水体水防治规划的各项任

23、务。并达到水体环境功能要求。4、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逐步减少城镇直接燃用原煤的用量,在人口稠密的区域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加强对城乡结合带及城中村的综合整治力度,控制燃料结构,采取有效措施,使城镇工业区和居民区适当分离。将PM10等细颗粒污染物作为改善空气质量的主要控制指标,重点消减PM10等细颗粒污染物。通过改造除尘治理设施、提高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的比例、减少道路和施工扬尘等,降低空气中PM10等细颗粒污染物的含量,改善城市的能见度和环境质量。严格新车准入制度,鼓励新车采用中国阶段和阶段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建立并强化在用车环境监管制度,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应尽快淘汰。要逐步提高油品质量标准,

24、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5、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高无害化水平(1)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的建设,优先进行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高标准建设城镇生活垃圾处置设施,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规范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系统,提高废弃产品环境无害化利用和处置水平。严格各级环保部门对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和危险废物进出口企业的监管,预防和打击废物非法进口和出口。(2)确保危险废物妥善处置以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经营许可证管理为核心,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和处置企业的监管,切实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对危险废物实行全过程管理。继续推进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完善危险废物集

25、中处理设施运行收费标准和办法。6、加强噪声防治,确保安居环境噪声防治应以固定声源治理为主,大力推放机外消音、隔音、防振措施。城市居民区的企业和锅炉房,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凡是噪声超标的,必须采用消声、隔声、防振等措施。逐步扩大城市交通车辆禁止鸣喇叭的路段范围,合理调整城区特别是交通密集的交通流量。大力控制建筑施工的振动与噪声污染。严格控制餐饮娱乐业、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噪声排放,防止扰民。7、确保辐射环境安全对工农业生产等人为活动所造成的电磁辐射和天然辐射的增高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新的危害。优化电磁环境布局,对电磁辐射在其立项阶段就要对设施产生的电磁辐射场强控制目标做出规定。(二)

26、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初步遏止生态恶化1、全力推进生态市建设规划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在重点湿地保护区、重点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重点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等地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开展示范工程和监管能力建设。2、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质量对现有自然保护区的位置、保护目标、类型、范围和措施进行补充、完善和调整,优化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建设保护区管护站点和动植物救护设施,增加用于监督管理的仪器、车辆、通讯工具和其他必须的设备。3、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强化油田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管理,遏制新的重大生态破坏;逐步建立资源开发监管体系,提高水、草原等重要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能力,重点解决事关

27、生态安全的生态环境问题。4、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在开展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大庆市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加强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及其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等的收集保存库(园)的建设。(三)加强环境监管能力,提高环境管理水平1、加强环境监测、监管、信息网络建设环境监测系统是环境保护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环境决策与管理服务的功能,要本着统一布置、分布实施、突出重点、避免重复的基本原则,强化对市辖区域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十一五”期间,启动大庆地区地下水自动监测网络系统,按地下水质背景监测断面,污染控制监测断面,污染削减断面划分至少设置3个监测站位,组成大庆市地下水水质自

28、动监测网络系统,全面掌握地下水资源变化状况。在已经完成市辖五区建立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的基础上,拓展市辖四县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从而形成全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建立市区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对划定的噪声功能区进行实时现场自动监测,为我市实现噪声区域监测、控制、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为优化城市声环境提供可靠依据。继续强化对重点水源地、地表水控制断面的监测工作,与林业、农业、气象等部门共同组成全市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逐步开展多环境、多学科体系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加强对重点排污口的监管,全面建设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对排污水量在500t/a以上全市 个污水排放口,40t/h以

29、上的供热大型锅炉及所有燃煤电厂强制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保证全市重点污染源处于监控状态。结合突出环境问题,开展专项环境执法行动,强化现场检查工作,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打击各类主要环境违法行为建立环境违法的有奖举报制度。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监督机制,实行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制度。建立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部门协同机制。提升环境信息、网络化水平,集中力量继续建设和不断完善环保内网、环保外网和互联网并用的环境信息网络平台、环境管理业务应用平台和环境信息资源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服务于社会和大众的环境信息政府网站建设。建立健全环境信息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两个体系。加强环境信息标准化建设,实现环境信息网络安全和

30、系统安全。2、提高环境基础与科技支撑能力,重视新型环境问题预防。开展全市污染源调查等基础调查工作,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加强环境科技创新,重点培养和选拔一批各专业领域的学术或技术带头人,优化科研技术队伍结构,充分发挥科技专家的咨询和技术支持作用。加强环境规划、监测、统计、标准、评估与设计队伍建设,提高为环境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的规划、监测、统计、标准、评估、监督管理能力 。四、“十一五”期间重点工作1、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实施清洁生产,落实污染物削减总量为中心,全面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收费制度,以排污申报登记和许可证制度为保障,充分利用经济手段、管理手段调动总量控制的

31、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公布的淘汰落后工艺、产品和生产能力的有关规定,发展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工艺、新技术,依靠科技进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污染物总量要从目标总量控制转化到容量总量控制,充分利用环境容量将污染物排放水平控制到较低水平,对于我市环境容量较大的大气环境污染物采取有效控制,适当放宽的控制原则,对于环境容量趋于饱和的水污染物,采用在现有水污染物排放水平的基础上,继续有效削减的控制原则。2、生态市建设“十一五”期间正值生态市建设的第二阶段即推进阶段,在此期间的主要目标是:生态市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资源利用和更新达到

32、国内外先进水平,以生态产业为重点,绿色经济为目标,低耗、清洁、高效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资源、生态优势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并不断通过科技创新,使经济整体竞争能力达到国内较强水平;城市(镇)化进程及城市生态化进程明显加快,公众素质和生态意识明显提高,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3、环保模范城复检工作按照国家新调整的环保模范城指标水平,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作好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检工作的准备,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的复检验收,为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奠定良好基础。4、松花江流域大庆段污染控制工作控制大庆地区排入松花江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污染物量,确保松花江大庆

33、段水质达到黑龙江省环保局控制断面的要求,做好大庆市南线排水污染物削减和临江城镇污水排放达标工作。启动实施建设大庆市库里泡地区氧化塘建设工程和大庆肇源、肇洲县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5、控制土壤污染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开展全市土壤污染普查,研究和建立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治理模式。选取典型区开展污染土壤修复示范。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灌,加大对油田区受污染土地的修复和环境管理。第四章 指标体系一、环境质量规划指标1、空气环境常规污染物总体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下。即SO2小于0.040mg/m3,NO2小于0.050mg/m3。可吸入颗粒物小于0.090mg/m3

34、。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标准天数大于340天/年,四县主城镇在现有基础有所改善,开展对其他县属城镇空气环境质量调查摸底工作。2、地表水环境主要地表水源地大庆水库,红旗水库、大龙虎泡水库以及中北引嫩来水干渠保持国家类水质标准。东湖、北湖、古恰入江口水质达到类水体水质要求,库里泡闸口水质符合V类水质要求,南引干渠及南引水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青肯泡闸口符合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新改扩二级标准,且CODcr小于100mg/l。3、声环境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6dB以下。交通噪声平均值控制在69dB以下。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1、废水废水排放量控制在1.423亿t/a,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0

35、.875亿t/a,生活污水排放量0.548亿t/a。废水中化学耗氧量排放量控制在6.06万t/a,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耗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91万t/a,生活废水中化学耗氧量排放量控制在4.15万t/a,废水中氨氮排放量控制在5871.84t/a。其中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控制在2046.84t/a,生活废水氨氮排放控制在3825 t/a。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发放率90%。单位GDP水耗41.32 t/万元,能耗1.33t/万元,COD排放量33.61kg/万元。2、废气废气排放量控制在1516.3亿标立方米/a,烟尘排放量控制在5.61万t/a.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控制在4.84万t/a,生活烟尘排放

36、量控制在0.77万t/a.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6.52万t/a,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5.61万t/a,生活二氧化硫控制在0.91万t/a.工业粉尘排放量控制在0.5万t/a.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发放率90%,单位GDPSO2排放量36.22kg/万元。3、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产生量控制在308万t/a,其中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控制在258万t/a,生活垃圾50万t/a。工业固体废物达到零排放。三、工业污染防治1、主要污染物排放(生产)量及治理指标(1)废水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在0.875亿t/a。工业废水中化学耗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91万t/a。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37、达到98%。(2)废气工业废气排放量控制在1389.9亿标立方米。工业烟尘排放量控制在4.84万t/a,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5.61万t/a,工业粉尘排放量控制在0.5万t/a。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100%,达标率97%。(3)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控制在258万t/a。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2、主要行业工业污染物排放(产生)及治理指标(1)采掘业加强油气开采过程中含油污水、钻井岩屑、废泥浆、含油污泥的回收治理工作,对整个生产构成所排放的污染物实施全程监控,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油田含油污水回注率达到100%。落地油、废泥浆回收率达到1

38、00%。含油污泥回收处理率达到70%。(2)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大力提高行业污染治理水平,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淘汰技术落后,能耗大、污染重的生产工艺及装置,做好资源回收与再利用工作。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理率达到90%以上。大庆石化公司,大庆炼化公司加工吨原油排水量控制在2.0吨以下,其他原油加工企业吨原油排水量控制在2.5吨以下。(3)电力、煤气及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大力支持热电联产,淘汰煤耗大,污染严重的发电机组,对该行业所排放的二氧化硫实施总量控制。各电厂平均除尘效率不低于99%。各电厂必须建有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贮灰场,服役期满的灰场必

39、须全部复垦或绿化,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冲灰水排放量控制在3.5立方米/兆瓦小时以下。鼓励企业进行炉前脱硫,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建材工业实施节能降耗综合工程,对该行业粉尘排放实施总量控制。推行清洁生产体系。水泥企业粉尘排放量控制在0.5公斤/吨(水泥)(5)机械工业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抓好污染源治理工作。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理率达到80%。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市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以上;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城市用气普及率达到100%;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3%;绿化覆盖率大于35%;人均绿地面

40、积达到11m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汽车尾气排放达标率80%;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6%;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五、农村和小城镇环境保护与建设1、发展目标以建设生态市为中心,进一步扩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强化管理,科学建设,建成一批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典型示范区。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力度,基本实现秆秸禁烧;加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初步建立起集约化养殖相适应的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治体系。2、主要计划指标创建生态示范县(国家级/省级)1个;创建生态示范小区(国家级/省级)5个;农村新能源比例达到25%;化肥农药递减率达到15%;农膜回收率达到90%;基本

41、农田保护率达到90%以上;法定秸秆禁烧区秸秆禁烧率达到99%;重点地区集约化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率50%,粪便综合利用率70%。六、生态市建设1、目标与指标主城区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生态恢复和重建取得明显成效,生态退化趋势得到控制,污染防治、资源更新和持续利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生态产业为重点,通过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基本形成低耗、清洁、高效,具有较强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地域特色明显的和资源、生态优势的经济体系。城市化进程、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加强,科技、文化、教育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11.6%,退化

42、草原恢复率达到50%,沙化、盐渍化土地恢复率达到50%,绿色食品种植面积比例达到4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0平方米,受保护的重要生态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14%;自然保护区达到规范化建设的比例大于30%。草原“三化”比率降至40,城市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2级标准的天数保持在340天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保持7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65%;城市生命线系统完好率达到60%,城镇化水平达到50%,应当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的比例达到50%,规模化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比率

43、达到15%,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65%,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到94%以上。2、主要任务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恢复。进一步增加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全面推进西部风沙、干旱、盐碱区草原植被恢复和生态综合整治工程,草原“三化”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嫩江干流湿地恢复及洪水调蓄工程,油田区土壤污染治理和自然植被恢复工程。重点培育以清洁生产和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为主导的生态产业。进一步搞好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建立食品生产、加工、贮运全过程质量保证和规范管理系统,创建绿色产品品牌。突出绿色草业和畜产品资源,环境优势,突出绿色水产品和湿地经济特色

44、,扩大国内外影响,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继续依靠全市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力量,发展壮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科技园区,加强原始性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促进高新产业的发展。建立现代管理、决策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增强科技对生态市建设的推动作用。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生态建设进程。创建具有北方草原特色和石油文化内涵,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发挥自身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相互关联的城市群体效应,促进社会结构变革,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七、环保产业发展1、发展目标在现有经济规模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环保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与有关部门配合

45、,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动环保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初步形成以大中型环保企业为骨干,结构合理的环保产业产销体系、以环保企业和大专院校为主体的产学研体系、以第三方认证、市场制约、政府监管为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及统一开放,开等竞争、规模有序的环保产业市场体系,使环保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重点发展领域和产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技术经济优势,环保产业发展重点为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重点发展的环保产业领域: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清洁生产工艺和节能节水技术及清洁燃料技术;生态恢复和保护技术;资源再生和综合利用技术;环保科技的集成与转化、环保咨询和信息服

46、务等。重点发展的环保产业产品:性能先进、可知、经济的高效除尘设备;小型成套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成套设备,节能节水设备;绿色无污染环保产品及污染环境物质的替代产品,油烟净化设备。八、环境科技发展1、发展目标争取到2010年,全市环境科技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环保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培养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通过与省内外有实力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联合,开展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2、重点发展领域与优先发展项目(1)开展对本区域重大环境问题的研究,如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嫩江中下游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三次采油废水处理与再利用技术研究、大庆地区荒

47、漠化环境改善及综合治理研究、油田开发区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系统建设研究等。(2)开展治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如工业节水用水技术研究。工业废水资源化技术研究及推广,清洁能源研究和推广,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及催化剂研制,各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白色废物、农业废物、工业废物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推广。九、环境管理1、环保法制建设(1)发展目标要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制建设,把环境保护工作完全纳入法制轨道。对不适应市场体制要求和环境管理需要的地方环境保护文件、规定进一步清理和调整。(2)主要措施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和检查工作,提高执法效果;按照国家规定,继续开展环保执法检查;加强环境行政处

48、罚和行政复议工作;切实加强环境监理,加强监理队伍装备、机构、人员建设,使其达到国家标准化水平,提高现场执法的快速反应能力;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决策者和公众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配合司法机关打击破坏环境的犯罪行为。2、环境标准(2)发展目标到2010年我市要建立起完整的以国家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及行业标准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系列,强化标准的法制化管理;积极倡导绿色产品和绿色消费,建立起以ISO14000为基础的环境管理体系。(2)主要措施强化环境的监督执行,简化标准执行监督管理体系。大力宣传ISO14000系列标准,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重点在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较为完善的环境

49、管理体系。完成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实施ISO14000标准认证。3、环境监测(1)发展目标我市环境监测工作要紧紧围绕政府环境保护目标,深化改革、加强队伍建设,为强化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区域环境管理做好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到2010年,要使我市形成能与国际接轨的环境监测体系,实现组织网络化、技术规范化、方法标准化、装备现代化、质量保证系统化。(2)主要措施a、加强法制建设,理顺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完善法制建设,建立监测行为规范化体系,加强条条管理力度;遵循分级管理和分类指导原则,强化市区(县)两级监测站的重点职能;贯彻执行全国环境监测资质认证制度和全国监测站规范化建设指南。b、进一步完善全市环境监

50、测网络体系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其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重点企业污染源连续监测系统,完善城市环境监测网;联合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的生态监测力量,建设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巩固和扩大运行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组织建立和进一步加强全市环境应急监测系统。c、完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化建设执行国家的环境监测技术路线,拟定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环境监测技术路线;加快环境监测基础科学研究和超前技术研究。d、强化污染源例行监测和监督监测,掌握排污状况组织开展重点流域和重点企业污染源连续监控系统示范工程及推广工作,使所有重点污染源的污染浓度和总量排放情况处于受控状态;实施重点污染源月报制度,不具备监测能力的单位可委托有

51、污染源监测许可证的单位监测;组织开展对重点污染源治理效果监督性监测。e、加强监测队伍建设,开展监测能力考核与认证执行全国环境监测站资质认证管理规定,开展对级环境监测站的资质认证;开展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监测信息管理,提高监测信息传输及应用水平积极参加全省环境监测信息数据传输网络建设,优化统一的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库和应用软件,与地理信息系统和有线微机传输相配合;形成具有高水平的信息传递能力。4、环境信息建设(1)发展目标到2010年,形成独立建制、配置先进的市环境信息中心,建立比较完整的环境信息化体系,为环境管理、环境决策和全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环境信息服务。(2)主要措施a、加快

52、信息网络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信息网络范围,形成我市特色的环保系统的信息系统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全面实现环境信息资源共享。b、加强环境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加强环境统计和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工、传输和管理,实现其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切实做好环境信息需求分析,充分利用最新发展的信息技术,开发先进实用的应用软件。C、完善环境信息和环境信息系统的规范化管理要建立健全环境信息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制定信息管理办法,实行信息的统一归口管理,为环境信息共享及信息系统的网络建设和高速运转奠定基础。d、培养和建设环境信息化专业队伍环境信息化建设技术

53、性和政策性较强,要充分重视人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组织管理队伍,并培养一大批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科技人才。5、宣传教育(1)发展目标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网络和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在全社会形成遵守环境法律法规、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组建大庆市环保宣传教育中心。(2)主要措施建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与机制和监督机制。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实行目标管理,列入各级政府和党委宣传部门的工作日程。继续扩大环境保护在全社会的影响,协调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各级政府都要有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或人员,担负对社会进行环境保护宣传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全民环境教育体系,普及环境教育,普及面达1

54、00%,加强企业职工的环境教育培训工作,重点污染源企业环境保护设施管理人员的环境教育培训率达100%。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提高全民的环境道德水准,进一步提高全市各级决策者的环境意识和综合决策能力。继续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和舆论监督作用。要充分利用好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阵地,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系统的环境宣传。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自身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现代化手段,建立环境新闻中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建立宣传教育基金。发挥计算机在环境宣传中的作用,建立快速信息传递系统。第五章 环保投资及重点项目一、环境保护投资需求为实现本规划提出的环境保护目标

55、和指标“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共需投资147.7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值1.62.0%,比“十五”提高约0.3个百分点,主要投资去向为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业污染防治和基础能力建设等四大方面。1、生态环境建设结合生态市建设,重点实施草原建设、林业建设、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示范区建设及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等工程共50项,总投资75.34 亿元。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十一五”期间重点主城区绿化建设系统工程,生态园建设工程重点泡沼干渠治理工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低空大是污染控制工程等共20项,总投资62.61亿元。3、工业污染防治重点实施燃煤电厂烟气除尘系统升级改造,燃煤电厂防渣低氮燃煤技术改造,炼油废水深处理后回用,炼化公司危险废物填埋场,大庆油田粉煤灰烧结空心砖等工业污染防治工程23 个,共计投资7.75亿元。4、基础能力建设投资。“十一五”期间,为加强环境监测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生态状况调查、生态功能区划和流域、区域等环保规划,以及信息、宣教、执法能力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