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5篇_第1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5篇_第2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5篇_第3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5篇_第4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o one lives easier than anyone else.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5篇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抉择、实践”等词语。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 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从钓鱼中会得到什

2、么启示?(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过渡语:那么,钓鱼能得到什么启发呢?2、请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分别是哪几小节?3、检查自学情况。(1 )出示幻灯片1(识读生字)鲈鱼 鱼腮 鱼饵 鱼钩捕捞 溅起 操纵 翕动告诫 实践 抉择 诱惑小心翼翼 筋疲力尽 不容争辩 依依不舍a、读一读。b、随机识字,解词。读音: 翕 字形:指导翼的书写 理解:不容争辩 翕动(动作演示)(2)谁能告诉大家,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1)课文写了我和父亲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和父亲去钓鱼,钓到了一条很大的鲈鱼,但是父亲让我把鱼放了,我很难受,最后写

3、了我得到的启示。(3):那么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吗?哪几小节分别写了这些内容呢。(课文先写了我和父亲去钓鱼,再写了父亲让我放鱼,最后写我得到的启示。一至三节写钓鱼,四至九节写放鱼,十至十一节写启示)请你们拿起笔在书本上作上记号,划上两竖。(师板书:钓鱼 放鱼 启示)三、品读词句,以读促情:(一)、品读“钓鱼”部分:1、过渡语:三十四年前月光如水的夜晚,我钓到了一条大鱼,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呢?请大家自由朗读写钓鱼部分1至3节,划出有关句子,体会我钓到这条鱼的特点。2、交流描写写鱼的句子。提问:(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呢?(大)你是怎么知道的?(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

4、大的鲈鱼。)屏幕出示幻灯片21: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师:我发现这个感叹号放的位置好像不对呀!(这是在突出鱼的大)师:能用你的朗读告诉我,这条鱼大得很吗?(生读个别读生齐读)(2)这是一条大鱼,仅仅是大吗?它还是一条怎么样的鱼?(漂亮)说说理由。屏幕出示幻灯片22: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师: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这是一条漂亮的鱼(抓住翕动这个词体会到它的美丽,在银色的月光下鱼腮一张一合得动,可爱极了)能用你的朗读告诉我,这条鱼漂亮极了吗?(生读师范读生齐读)(3)钓到这样一条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我和父亲的心情会怎么样?(

5、得意、高兴、喜悦、喜出望外、欣喜)板书:得意,用高兴的心情读二两句。你们想看看这条又大又美丽的鲈鱼吗?出示幻灯片23(鲈鱼图)(4)我钓到这条鱼容易吗?(不容易)怎么不容易?请找出文中的句子来说说理由。(抓主第二自然段写钓鱼过程的句子和好长时间去体会钓到这条鱼多么不容易)二、品读“放鱼”部分:(15分钟)过渡语:,为钓到这条鲈鱼,我是等了很久,而且颇费了一番功夫呀,的确不易。更何况钓到这样又大又漂亮的鱼时,可是父亲却要把它放走,这是为什么?1、请默读第2节和第4节找出文中的句子来回答。(1):为什么父亲一定要我放掉呢?(。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

6、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2):什么是鲈鱼开放日?为什么在这之前就不能捕捞呢?老师查到了一些资料,在这里介绍给大家。屏幕出示幻灯片3:鲈鱼:鱼名。鳍科。体长(可长达60多厘米),侧扁,口大,下颌突出。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以鱼虾为食,生长快,肉嫩味鲜。栖息于近海,也进入淡水,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地方产卵。为了保证鲈鱼的繁衍,产卵期间禁捕。)(自由读资料)读了这段资料你明白了什么?2、小结:是的,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物种都是因为人类没有节制地捕杀而绝种的呀。人类再也不能无节制地捕杀它们了。3、父子俩钓到的鲈鱼是在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因此,是放是留,父子俩

7、将面临一个道德难题,大家默读课文的49自然段,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描写父子俩对这件事不同态度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1)研读描写父亲态度的句子。出示幻灯片41:“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a、这里的得可以换成哪些词?(一定、必须)换上去读一读。b。得写出了爸爸对待这条鲈鱼是什么态度?(坚决地把它放走)c。你还从课文的中的哪些词句读出了父亲对待鲈鱼的态度是那么坚决?出示幻灯片42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d、将这两个词作为提示语放在父亲说的那句话中再读一读。 出示幻灯片5父亲 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2)当面临着这个难题,父亲当时的心情如

8、何,难道他就不在乎这条又大又漂亮的鲈鱼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盯”这个眼神你能否看穿父亲当时的内心挣扎着一个什么想法?(是放还是留)为什么盯了好一会儿”?(父亲虽有犹豫,有矛盾,但最终作出的选择却是理智的,坚决的)是呀,所以他那一句“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是经过再三考虑的,虽有犹豫,有矛盾,但最终还是做出了正确、理智的选择,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经过深思熟虑而又语重心长的话语。(齐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4、过渡:面对父亲的决定,我又有何感想,持什么态度,大家再轻声朗读课文的49自然段,找出有关我心情变化的句子。(1)交流反

9、馈,屏幕出示幻灯片61(1)“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2)“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4)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他放回湖里。(2):完成课后第二道思考题的填空。(允许有不同填法)屏幕出示幻灯片7: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的心情变化。得意( 急切 )(伤心) (乞求 )( 依依不舍 )(3)导读激情:当父亲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时,我急切地问生读第(1)句;当父亲不容争辩说:“孩子,你必须把它放回湖里去,”时,我伤心说生读第(2)句;当父亲没有商量余地说:“孩子,你非把它放

10、回湖里去不可,”时,我乞求着生读第(3)句;可是父亲无动于衷,仍然要放走时,我只好无可奈何,依依不舍放走生读第(4)句。5、引导辩论。师引:父亲放鱼有他的理由,我不愿放也有我的想法。如果我是儿子,我肯定会想方设法说服父亲同意把鱼留下,如果我是爸爸,我肯定会语重心长地教育孩子把鱼放掉。请同桌合作,分别想象他们之间展开的一次争论。交流反馈。三、课堂小结,留下悬念。师:尽管没有外人知晓,父亲还是做出了放掉的选择。父亲的选择就是我最后的选择,那条我辛辛苦苦才钓到的漂亮的大鲈鱼最终还是被放掉了。11岁的我极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当然也就不能真正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三十四年后呢,他是否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呢?

11、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板书设计13、钓鱼的启示我 父亲钓鱼 得意放鱼 依依不舍 不容争辩启示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2【课前谈话】1、学生介绍自己。2、了解学生学情:你读了几篇课文?(大部分学生说68遍)【教学过程】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指名读,及时纠正学生错误。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质疑,了解学习需求:(师导:有位人曾说过:有大问题有大的进步,小问题有小的进步,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你提了什么问题?4、研读品味,聚焦核心问题:为何作者记住了34年前的那个夜晚?(这次钓鱼和以前钓鱼有何不同?) 学生默读思考,播放音乐。 反馈。研读重点句:啊,好大的

12、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腮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你觉得有多大,用手势比画一下。学生朗读 如果此时此刻,你是作者,你最想干什么? 此时此刻,你是怎样的心情?作者的心情怎样?板书:遇到鲈鱼,得意洋洋。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父亲让我把大鲈鱼放掉,我愿意吗?从哪里看出我不愿意? 朗读指导,抓住大声争辩。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跟父亲说,来留住这条鱼? 在作者的大声争辩下,在作者的苦苦乞求下,父亲同意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父亲肯定不同意?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

13、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他在想些什么?请你写下来。 反馈交流,板书:放回鲈鱼,得到诚实。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中。 朗读指导,读出作者的依依不舍。 你就是作者,你得到了什么? 作者的选择题有没有做完?学生板书:面对选择,进退两难。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5、写读结合,内化学生行为:

14、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如果现在你就是作者,你会怎么做? 出示父亲曾告诫我的话,学生朗读。6、课堂延伸: 你还有什么新的问题? 什么叫启示呢?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32、拓展。就这样,我把大鱼放回了湖里。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我舍弃了大鲈鱼,是否也得到了什么呢?屏幕出示:生自学后文,圈点批划。【设计意图:设计悬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板书设计13钓鱼的启示启示教学反思:叶圣陶先生再三告诫我们: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就不需要教

15、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导工作,就是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逐渐深入地读书。千法万法,读是根本大法。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让他们爱读书呢?教师必须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任务是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人物内心的变化,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读中思,为下节课深入感悟启示打好基础。动情的教学语言,为情感的深入推波助澜。这节课除了利用图片创设情景外,还精心设计了过渡语言,以推进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对人物行为的感悟。如为了强化父亲的用意

16、,老师这样引导读:为了自学遵守规则,父亲掷地有声地说生读:孩子,你得把鱼放回去。为了让11岁的儿子从小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他不容争辩地说生读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能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能正确理解体会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心情的变化。教学难点:联系上下

17、文内容,体会“我”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教法学法:导读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面对这条大鲈鱼的诱惑作者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今天我们学习钓鱼的启示。二、问题引路,揭示课题。这个故事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到底是什么呢?揭示课题钓鱼的启示。读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三、初读课文,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注意生字词,边读边用笔画出来,可多读几遍。需要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相机引导理解。指名逐段检查朗读情况,边检查边指导,

18、对易错的字音相机领读,对难读的句子范读。快速浏览全文,画出文中描写月光的语句,月光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景下出现的?引导学生发现。第一次,“我”和父亲来到湖边时:月亮渐渐地爬出来,银色的水面第二次,“我”哀求父亲留下鲈鱼时:“我”向四周望去,月光下,没有一个垂钓者指导学生将这种美妙的情景读出来。自由练习读、指名读、配音展示读。引导学生划分层次。(钓鱼放鱼启示)作者在钓鱼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值得回忆的事呢?月光的描写在这里又起到什么作用呢?四、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默读1-3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从作者对月光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第一处对月光的描写表明在作者的记忆中,这件事情非常美好

19、,连那一天的月色都是这样美,还表明作者和爸爸一起钓鱼时轻松愉快的心情。2、除了能从月光的描写中体会出作者的喜悦心情,还有哪些描写也能体现出来?品读第3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3、我们跟随作者回到了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与作者一起分享钓到鲈鱼时的快乐。然而,作者和父亲没有得意多久,就遇到了难题,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研读“放鱼”部分。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激发兴趣。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在三十四年前,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作者和父亲去钓鱼,作者钓到了一条少见的大鲈鱼,父子二人欣喜异常。可是,父子二人没有得意多久,一道难题却出现在他们面前。那个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它像一

20、杯陈酿令作者三四十年间回味无穷?这节课咱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那个夜晚。二、朗读感悟,体会感情。自由读课文412自然段。了解父子二人面临的难题是什么。分角色读。在分角色朗读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验面对难题,“父亲”和“我”的态度有何不同,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到的?父亲:态度坚定,没有商量的余地。(1)“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从哪个字中你体会出父亲态度的坚决和不容争辩?父亲说这句话时语气会怎样?你能试着添加一个提示语吗?(2)“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你从爸爸的话语中读出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我”:不理解难过哀求依依不舍沮丧(3)“爸爸!”詹姆斯大叫起来。“可哪儿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呀!”儿子

21、大声抗议。从儿子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我”觉得委屈,与父亲大声争辩着。(5)“他又一次回头看着父亲”。你想象一下作者还想对父亲表达什么?(6)那条大鱼的身体在水中嗖地一摆就消失了。”(尽管是那样的舍不得,我还是把鲈鱼放回了湖里。假如是你,心里当时会是什么滋味?)(7) 再次分角色朗读,表达人物的情感变化。3、阅读1316自然段。(1)为什么虽然三十四年前“我”不理解父亲的严格要求,但三十四年后“我”不但理解了父亲,而且每当想起这件事就对父亲充满着崇敬之情?(2)再次品味父亲的教诲。(投影出示父亲告诫“我”的话)“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理解道德

22、的“正确”与“错误”。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觉得很困难?当年我放弃了那条大鲈鱼,却在人生路中收获了宝贵的财富,是什么?齐读父亲告诫“我”的这段话。4、理解“当遇到道德的问题时,这条大鱼就会出现在他的眼前。”指的是什么?(引导体会)这诱人的“鱼”还是海里的鱼吗?(对自己有利却违背道德的事物)在人生的旅途中,“我”还会遇到哪些与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如:金钱、名誉、地位等的诱惑)面对这些诱惑,“我”抵制住了吗?是什么力量让他战胜了诱惑?战胜了自我?三、作业根据_内容,写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将自己生活中类

23、似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注意环境衬托手法的灵活运用。板书设计:钓鱼的启示月光如水的夜晚钓鱼放鱼受益“我”(惊喜)(沮丧)(骄傲)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抓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诚信、公德在人生中的重大意义。2、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妥帖。3、掌握本课生字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公德的对人生的影响。教学难点:体会用词的准确。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孩子们不知道你对钓鱼了解多少?钓鱼的目的是什么?想钓到鱼容易吗?如果掉到了会是什么心情?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关于钓

24、鱼的故事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二、读通课文,梳脉络,抓梗概。1、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不知道文中的这些生词你能否读准确?分组出示词语,认读。组(1)读准字音组(2)重点理解翕动组(3)体会情绪变化2、最后的这一组词语都是形容什么的?他们同时出现在了一句话中,请你找出来读一读。3、一件钓鱼的事让作者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情绪呢,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认真的读一读课文,到文中的字里行间去找一找相关的语句,去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变化,并把你的感受标记在书中。三、精读课文,品细节,抓言行。(一)理解“兴高采烈”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具体找一找有什么值得作者“兴高采烈”呢?(1)(钓的不容易、鲈鱼大)从哪些句子当中知道的

25、鲈鱼很大?指导朗读“啊,好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这条鱼很大,你从这句体会到什么?是呀,从你们的话中有惊喜、有自豪。)钓到这条鱼,就好比你得到了盼望已久的芭比娃娃,读钓到这条鱼,就好比你用上了期待已久的电脑,读钓到这条鱼,就好比你终于考出的满分成绩,读(2)(钓的不容易)从哪些句子当中知道的钓的不容易?抓住“过了好长时间(联系上下文理解到底多久)、小心翼翼的一收一放、慢慢地”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这对11岁的我来说可真是一份惊喜,我是多么兴高采烈呀。(板书兴高采烈)(二)理解“无可奈何”与“沮丧至极”1、(再次出示第十自然段过度),那“我”又为什么变得无可奈何甚至是沮丧至

26、极了呢?2、父亲为什么要儿子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是因为他不喜欢鲈鱼吗?出示“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父亲也喜欢这鱼,为什么他还要我放了它?理由:“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3、是啊,正是出于对捕鱼时间的遵守,所以父亲才让儿子把鱼放回湖里。于是矛盾就这样产生了,谁来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也就是课文的四至七自然段?(读后评价、指导朗读,同桌练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4、虽然我哭了但此时的我还没死心,(课件出示下一句)我为什么还要向四周看一看?我的目的是什么?这乞求的目光让我们仿佛听到作者在对父亲说?父亲听到了儿子的心声,却仍然沉着脸,这又是为什

27、么?他似乎也在对儿子说?(课件出示)5、这深更半夜,最后短短两个小时,就有那么重要吗?这条鱼就一定得放吗?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生讨论:肯定大部分或全部都是说的应该放回去,关键是挖掘学生心中的诚实、良心、道德、诚信)是的,要遵守规定,父亲更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仍然遵守规定,这说明什么?(父亲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而且父亲是让我亲手放掉这条鱼,他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为了让我明白即使没有人看见,也要遵守原则,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当时“我”理解吗?是的,我不理解,是父亲的坚决致使我变得那么无可奈何,(板书无可奈何)我只好慢慢地。(引读第九段后面放鱼的部分)我看着那条我喜欢的,很大的鲈鱼又走了,此时我真

28、是沮丧至极。(板书沮丧至极)。四、联系生活,悟哲理,修品行。转眼间34年过去了,我已经是纽约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引读“我再也没有月光如水的夜晚。”a.孩子们,这一句中“旅途”指什么?是呀,在“我”的34年生活中,(引用事例理解“诱惑人的鱼”。)事例1:记得一次深夜,引读父亲的话。事例2:还有一次,引读父亲的话。b.孩子们,那无人的信号灯前,那购买设计图稿的巨款,不就是文中那加了引号的鱼吗?想想看这诱惑人的“鱼”还可能是什么?c.正是因为34年前,父亲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仍然按照原则要求我,所以我才能抵挡这些精神和物质上的诱惑,一次次地舍弃那些诱惑人的“鱼”,常言道“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那我又

29、得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填空“作者舍弃的是( ),得到的( )。”(板书:高尚品德)五、总结全篇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曾说过:“道德当身,不以物惑。”(课件出示)这句话是说人要以道德为行为准则,不为利益物质等所诱惑。这句话不正是这篇_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吗?老师希望你们记住这句话,今后在学校,当老师给你的考卷多算了分数时,请你记住(引读“道德当身,不以物惑。”)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请你记住(引读“道德当身,不以物惑。”)在人生的道路上,当你面临抉择时,请你记住(引读“道德当身,不以物惑。”)板书:兴高采烈无可奈何 钓鱼的启示 道德抉择沮丧至极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6教材简介:钓

30、鱼的启示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课文回忆了我十一岁时发生的一件事,从去钓鱼写到钓到一条罕见的大鱼,从不肯放鱼写到依依不舍把鱼放回湖里,最后写34年后的感悟。本设计是第一课时,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感受我的心情变化过程,为第二课时深入领悟启示打好基础。教学目标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相关的词语。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

31、体会爸爸的话语中所包含的对我的期望。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由钓你想到了哪个字?引导区分钓和钩,再书空写。)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教师用激情的语言,点出主题,为学习课文做好情感铺垫】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生字读音。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

32、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课件显示)分别指名读,纠正音。再齐读。识记字形。注意观察屏幕中的词语,粗体字都是本节课要学会的字,认真观察字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3、课文内容。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详细概括内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简练概括,并板书钓鱼放鱼启示)【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预习基础,让学生凭对课文的印象及语言的直觉感知,自由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既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品词析句,深入体验。感受我的依依不舍。1、品词。师:同学

33、们,我愿意把这条大鲈鱼放回湖里去吗?(不愿意)文中写到放鱼的细节中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依依不舍)谁能读出这个词语所包含的情感?(启发学生想其意,读出情)2、析句。屏幕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带着依依不舍之情,读这个句子。过渡:这种依依不舍之情还表现在哪些句子中,请迅速找出来。在学生汇报时相应出示相关句子,并引导学生多读,多感悟。如下:句一:引导:同学们,知道我在说出这句话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吗?(舍不得,伤心)再引导学生读出句子包含的情感。句二:引导:你觉得这句话告诉你什么样的心情?(乞求,还是依依不舍)再启发学生读出情感。句三:引导: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急切)带着这种感情读。师:急,文中人

34、之所急,入情入境,这就是读书的境界。全班同学一起再读这句。引导品读这三句。感受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中所包含的依依不舍。过渡:一句句,一声声,都是难舍之情。我为什么这样依依不舍?我的依依不舍有理由吗?从哪里找到我的依依不舍是有理由的?速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二)感受我为什么依依不舍1、理由一:分析理由一:这条鱼大,且漂亮。深入读,体会作者那种惊喜自豪之情。再启发读出情感。理由二: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理由二:作者从来到湖边到钓到这条大鱼共花了多长时间。再去体会,去感悟这条鱼来之不易。理由三:读读这两个句子,看看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分析理由三:这条鱼带回家去也不会有人知晓。过渡。刚才同学们这么

35、一说,这条鱼这么大,这条鱼那么来之不易,这条鱼带回家去也不会有人知道。难怪我会这样依依不舍。但纵有百般理由依依不舍,却又不得不舍,而且不得不舍的理由还只有一个,是为什么呢?(三)感受父亲的良苦用心启发学生找书中的句子说出原因。1、句一:引导分析原因之一:时间没到,不能违背规则。师:与捕捞开放相对的是禁渔期。老师这里收集到中国的部分禁渔期。大屏幕出示资料:分别找三名学生读资料,并算算禁渔期有多长。【设计意图:适时补充课外资料,进行拓展阅读使学生更深一步体会什么是禁渔期,感受资料中禁渔期之长,与文中捕捞鲈鱼开放时间只差两小时的时间对比,体会这两小时所包含的做人的道理。】师:刚才的资料可以看出,最短

36、也是一个多月。禁渔期这么长,这深更半夜,最后短短两个小时,就有那么重要吗?和你的同学讨论讨论。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两个小时意味着诚实,守信,意味着良好的道德。师评价:是的,父亲也是这样想的。大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衡量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这两个小时代表的就是同学们说的道德、品性。所以哪怕是提前一分钟,也应该生说(把鱼放回去。)过渡:为了让我做到这点,父亲的态度是怎样的?(不容争辩)父亲不容争辩的态度表现在哪些句子中呢?2、句二:引导:句子中哪个字表达出了这种不容争辩的态度?(得)父亲态度这样坚决,不容许我讨价还价,这条大鲈鱼是我好不容易才钓起来的,父亲这

37、样做,是不是不讲理,不爱我的表现?启发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父亲这样做恰恰是爱我的表现,他想让儿子从小就养成自学遵守规则的好习惯。)【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品词析句,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加深认识。】情感升华,自学探究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7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诱导学生写课文标题师:小朋友们好!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钓鱼的启示,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勇气,敢上黑板写课文标题,志愿者请闪亮登场、一展丰采!设计理念“黑板”使用权的易主,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表现自我的欲望,这种亲身体验是主体参与学习的一个重要表征。二、突出主体,指导学生读课

38、文师:请大家仔细读课文,用心体会。我相信你们经过十分钟的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设计理念让学生在练读中把课文逐步读正确、流利。具体做到:“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三、营造氛围,调动学生朗读兴趣师:你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读的内容和方式去读。设计理念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了自由朗读的空间,他们将更乐于参与读书。同桌、小组竞赛读书,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以发展的目标。四、自读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师:下面,咱们仔细读课文,将自己的疑难

39、问题写在黑板上。生:边默读,边思考,然后,陆续将问题写在黑板上。设计理念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五、钢笔描红,辅导学生练写生字师:仔细读一读课后生字,认真看一看字型结构,然后用钢笔描红、临写、注意书写姿式,做到头正、身正、臂开、脚平放;手离笔尖一寸、眼离本子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教师可以放渔舟唱晚的古筝曲,或其它轻音乐,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舒畅、愉悦地练字。)设计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练字的兴趣,培养其综合素质。第二课时一、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师:孩子们,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许多印刷的空白,这是有待咱们开发的“黄金地段

40、”,咱们可以充分利用,在此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欣赏、评价。设计理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二、交流“批注”,教师与学生对话师:孩子们,看了你们书本上密密麻麻的阅读批注,我知道你们的批注是“丰收”的。下面,大家和我一起交流批注成果,好吗?生:自由交流师:(创设对话情景,主持对话)设计理念教师跟着孩子的思路走,与学生真诚对话,学生就会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知识的甜蜜,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三、自由选择“自助餐”式作业1。小组间开展写字或默写比赛。(两天内完成)2。摘录文中优美词句。(当天完成)3。将文中某句话

41、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4。你可以独立为自己设计一项作业。(本周内完成)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

42、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2、理解题目意思: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二、初步了解课文学习生字词:1、生字读音: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课件显示:放好鱼饵 抛出钓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鱼竿剧抖 大

43、鱼挣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鱼跃不已 筋疲力尽 拉鱼上岸 父子得意乞求无果 不容争辩 放鱼回湖 依依不舍月光如水 获得启示 遇到诱惑 思父告诫道德抉择 简单问题 道德实践 勇气力量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2、部分词语的意思: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3、课文内容: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板书:钓鱼放鱼启示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1、初步了解情感: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

44、。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但是,我们还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请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什么情感。2、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如:得意 依依 不舍 感激(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四、深入体验“我”的情感1、自读: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钓到大鲈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得到启示是。请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2、指导与交流: 出示语句: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学生说完,课件

45、显示有关语句。) 钓到大鱼时的心情:指导:在朗读种体会,联系江上渔者体会。(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指导:逐句指导,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语句:“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当父亲再次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时,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五、父亲的情感1、自读

46、: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2、交流与指导: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3、逐句指导: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指导:从“得”字你体会到什么?“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从中体会到什么?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指导:“不容争辩”什么意思?板书:不容争辩请看看课文中的

47、插图,体会体会。(课件显示插图)这是当时的情景。儿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领会到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正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里取下来。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师生合作表演。)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4、讨论:师: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六、课堂小结,留下悬念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

48、影响我的成长?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七、课外作业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个;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个。2、朗读课文。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4、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提出疑难问题。附板书设计钓鱼的启示我 父亲钓鱼 得意放鱼 依依不舍 不容争辩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生字词:启示 抛(出去) 剧烈 小心翼翼 操纵 跳跃 挣扎沮丧 纽约 抉择 曾经 实践 获得(听写完后对照大屏幕,那几个字写错了。一个字连词写2遍。)2、学习“钓鱼”部分的体会:师:从“我”钓到大鲈鱼到把它放回湖里的心理变化,你体会到什么?从父亲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态度的

49、坚决,你体会到什么?答题要点: 要把钓到的鱼放掉很难很难。 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二、学习课文后半部分1、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2、学生读书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三、交流与指导1、提问: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划上横线。2、轻声齐读带横线的句子。3、“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50、。)4、“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指导:刚满11岁那年,“我”在鲈鱼捕捞开禁之前2小时钓到一条大鲈鱼,是留下来还是放回湖里,是道德问题吗?(因为把还没到捕捞鲈鱼时间,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5、“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指导:“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

51、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这句话是说,从小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6、小结:用自己的话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7、指导朗读这段话。8、课件显示:拓展: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也就是像这位作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比如: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采,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四、课外拓展搜集有关道德修养

52、的名言警句。如:孟德斯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附板书设计钓鱼的启示严格教育道德实践勇气和力量【设计说明】钓鱼的启示是一篇比较深奥的课文,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选择这篇课文教学,是为了探索深文浅教的教学方法,即对蕴含深刻人文哲理的课文,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以及如何优选组合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释化疑点,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1、确定浅教的教学目标: 学段阅读教学特点是确定如何浅教的主要依据:第二学段,这时学生的朗读能力已基本形成,语言发展也初步规范,内部言语的心理机制也开始成熟。因此,应将教学重点放到以默读、感悟为主要方式的语段训练上,同时进行言语表达和语感训练。其中,言语表达主要是指用规范语言简要概括信息的表达能力,语感训练则是通过对典型语例的精致化教学,以课文的思想情感为背景,感悟体验不同言语表达形式的作用和差异。第二学段仍要加强朗读教学,但与第一学段不同,主要是通过典型语句的朗读比较,感悟句段内的语言组合规律,以发展良好的语感心理图式。 文本的重点与难点要根据浅教的原则确定:文本解读的重点和难点,不一定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钓鱼的启示,_的重点和难点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