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过盈联接_第1页
机械设计,过盈联接_第2页
机械设计,过盈联接_第3页
机械设计,过盈联接_第4页
机械设计,过盈联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第六章 过盈联接、弹性环联接及铆、焊、粘接过盈联接、弹性环联接及铆、焊、粘接 6-1 过盈联接过盈联接 6-2 弹性环联接 6-3 铆、焊、粘接简介 6-16-1过盈联接过盈联接1 1 6-1 过盈联接 二、过盈联接的特点、应用及装配方法二、过盈联接的特点、应用及装配方法 过盈联接过盈联接:利用被联件间的过盈配合直接把被 联接件联接在一起。 优点:优点:构造简单、定心性好、承载能力高,在振动下能可靠地工作。 缺点:缺点:装配困难和对配合尺寸的精度要求较高。 过盈联接主要用于轴与毂、轮圈与轮芯、滚动轴承的装配联接。 一、过盈联接的工作原理一、过盈联接的工作原理 圆柱面过盈联接的装配方法圆柱

2、面过盈联接的装配方法主要有: 压入法: 胀缩法(也称温差法): 会擦伤配合表面。 不会擦伤配合表面。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孔与轴配合中,轴的实际尺寸 大于孔,两者装配后产生径向变形使配合面间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工作时载 荷就靠着相伴而生的摩擦力来传递。 过盈联接 三、圆柱面过盈联接的设计计算三、圆柱面过盈联接的设计计算 设计圆柱面过盈联接时,被联接件的材料、构造和尺寸一般都已初步确定, 联接的载荷也已求得。因此,设计的主要问题是: 1)选择具有所需要的承载能力的配合; 2)安排合理的结构; 3)确定对零件配合表面的工艺要求; 4)决定装配方法和提出装配要求等。 选择过盈联接的配合时,既要联接具有

3、足够的固持力以保证在载荷作用下不发 生相对滑动,又要保证到零件在装配应力下不损坏。 此外,还可用液压方法装拆过盈联接,见图6-3。 过盈联接主要用以承受轴向力、传递转矩,或者同时承受以上两种载荷。为 了保证过盈联接的工作能力,须作以下两方面的分析计算: 过盈联接过盈联接3 3 Fdlp 过盈联接 计算配合面间所需产生的压力和产生这个压力所需的最小过盈量; 在选定的标准过盈配合下,校核联接诸零件在最大过盈量时的强度。 1. 1. 所需最小径向压力所需最小径向压力 pmin 1)只传递轴向力F 时 保证联接不松动,应: 式中:d 配合面直径(mm); l 配合长度(mm); P 配合面的径向压力(

4、MPa); 配合面的摩擦因数,见表61。 则 dl F p min T d dlp 2 2)只传递转矩T 时 保证联接不松动,应: 过盈联接 ld T p 2 min 2 则 2 2 2 d T Fdlp 3)同时传递轴向力F 和转矩T 时 保证联接不松动,应: dl dTF p )/2( 22 min 则 2. 2. 所需的最小过盈量所需的最小过盈量 实际过盈量 (m)与接合面上产生的径向压力p(MPa) 之间 的关系为: 3 2 2 1 1 10 E C E C pd 过盈联接过盈联接4 4 过盈联接 式中: d 配合面的公称直径(mm); E1、E2 分别是被包容件和包容件材料的弹性模量

5、(MPa); 1、2 分别是被包容件和包容件材料的泊松比,见表62。 C1、C2 分别是被包容件和包容件的刚性系数。 1 2 1 2 2 1 2 1 dd dd C2 22 2 22 2 2 dd dd C 3 2 2 1 1 minmin 10 E C E C dp e 式中: d1、 d2分别是被包容件的内径和包容件的外径(mm); 所需最小实际过盈量 emin( )按下式计算: m 所需最小理论过盈量 min( )为: m 压入法装配:)(8 . 0 21minminzze RR 胀缩法装配:minmine 过盈联接过盈联接5 5 3. 3. 选择标准配合选择标准配合 过盈联接 所选标准

6、配合的最小过盈量 应满足: min minmin 所选配合的可能最大实际过盈量 emin( )为: m 压入法装配:)(8 . 0 21maxmaxzze RR 胀缩法装配:maxmax e 所选配合可能产生的最大径向压力 pemin( )按下式计算: PMa min min max max pp e e 4. 4. 被联接件的强度计算被联接件的强度计算 由厚壁圆筒的应力分析理论可知:在配合面的径向压力作用下,被包容件上产 生径向压应力 r1 和周向压应力 t1 ;包容件上产生径向压应力 r2 和周向拉应 力 t2 ,见图66。 过盈联接过盈联接6 6 1max 2 1 2 2 2 s p d

7、d d 被联接件为塑性材料时,按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其强度;为脆性材料时,按 第一强度理论计算强度。 过盈联接 在可能的最大径向压力pman作用下,两被联接 件的强度条件确定如下: 被包容件为塑性材料时: 被包容件为脆性材料时: S p dd d b1 max 2 1 2 2 2 式中:s1 、 b1 分别是被包容件的屈服点 和强度极限(MPa); S 安全系数,一般 S=23。 包容件为塑性材料时: s2max 22 2 44 2 3 p dd dd 包容件为脆性材料时: S p dd dd b2 max 22 2 44 2 3 过盈联接过盈联接7 7 式中:s2 、b2 分别是包容件的屈服点和

8、强度极限(MPa); S 安全系数,一般 S=23。 过盈联接 4. 4. 装拆压力和装配温度装拆压力和装配温度 1)采用压入法装配时 最大压入力最大压入力 maxi dlpF 3 1 0max 01 10 d tt 最大压出力最大压出力 io 5 . 13 . 1 (FF) 2)采用胀缩法装配时 被包容件的冷却温度被包容件的冷却温度 3 2 0max 02 10 d tt 包容件的加热温度包容件的加热温度 式中:t0 装配环境的温度(); 0最小装配间隙(m); 1 、2 分别是被包容件和包容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查表62。 过盈联接过盈联接8 8 6-2 弹性环联接 弹性环联接 :靠具有圆锥

9、形结合面的内、外弹性 钢环挤紧在轴与轮毂之间构成的可拆联接。 装配时,使各结合面相互压紧,并产生径向压力, 工作中,靠由此产生的摩擦力传递外载荷。 优点:装拆容易,装配中不会损伤接合面;可多次重 复使用;对加工精度的要求低。 缺点:结构比较复杂,沿轴向和径向占用空间比 较大。 分为: 单向压紧: 双向压紧: 弹性环对数一般不超过4对。 弹性环对数一般不超过8对。 6-36-3铆接、焊接、铆接、焊接、 占接简介占接简介 一、铆一、铆 接接 铆接:将铆钉穿过被联接件的预制孔中经铆合而成的联接方式。 铆缝的结构通常以下面三个方面来分类: 6-3 铆接、焊接、粘接简介 铆缝的结构分类:铆缝的结构分类:

10、 分分 类类 按接头型按接头型 式分式分 双双 排排 按铆缝性按铆缝性 能分能分 -满足强度要求满足强度要求 -满足强度和紧密性要求满足强度和紧密性要求 -满足紧密性要求的。满足紧密性要求的。 搭接缝搭接缝 单盖板对接缝单盖板对接缝 双盖板对接缝双盖板对接缝 按铆钉排按铆钉排 数分数分 单单 排排 多多 排排 强固铆缝强固铆缝 强密铆缝强密铆缝 紧密铆缝紧密铆缝 铆接铆接2 2 铆接、焊接、粘接简介 热铆接热铆接-直径直径 d12mm 的钢制铆钉;的钢制铆钉; 铆接工艺分冷铆和热铆:铆接工艺分冷铆和热铆: 冷铆接冷铆接-直径直径 d 12mm 的钢制铆钉、塑性较好的钢制铆钉、塑性较好 的有色金

11、属及其合金制成的铆钉。的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制成的铆钉。 特点:特点: 因此,在承受严重冲击和振动载荷的金属结构的联接中,如桥梁、建筑、因此,在承受严重冲击和振动载荷的金属结构的联接中,如桥梁、建筑、 造船、重型机械及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中得到应用。造船、重型机械及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中得到应用。 工艺过程比较容易控制,工艺过程比较容易控制, 质量稳定质量稳定; ; 工艺设备简单工艺设备简单; ; 铆接结构抗振、耐冲击,联接牢固可靠。铆接结构抗振、耐冲击,联接牢固可靠。 铆接、焊接、粘接简介 工件工件2 2 1 焊接:利用局部加热(或加压)的方法使被联接件接头处的材料熔融联接成 一体。 二、焊接二、焊

12、接 在机械制造中最常用的是电弧焊。电弧焊是 利用焊条与焊件间产生电弧热将金属加热并 熔化的焊接方法。 分类:分类: 熔化焊熔化焊 压力焊压力焊 钎焊钎焊 - - 电弧焊、气焊、电渣焊。电弧焊、气焊、电渣焊。 -电阻焊、摩擦焊、爆炸焊。电阻焊、摩擦焊、爆炸焊。 -锡焊、铜焊。锡焊、铜焊。 接焊接接焊接 发电机发电机 工件工件1 1 焊枪、焊条焊枪、焊条 搭铁搭铁 利用电焊机的低压电流,通过点 焊条与被焊件之间形成的电路, 在两极间引起电弧,融化被焊部 分的金属和焊条,使熔融的金属 混合并填充解缝面而形成焊缝。 与铆接相比较,焊接结构重量轻,节约金属材料,施工方便,生产率高,易 实现自动化,且焊接

13、结构的成本低,应用很广。 焊接焊接2 2 2. 电弧焊缝的基本形式 焊接件经焊接后形成的结合部分叫做焊缝。电弧焊常见的焊缝有:对接焊缝 和角焊缝两类。 在机械制造中,最常用的被焊件材料是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如Q215、Q235、 15、20、16Mn等) 。焊条的材料最好与被焊件的材料相同。 3. 焊接件常用材料 铆接、焊接、粘接简介 焊接焊接3 3 2) 在满足强度条件下,焊缝的长度应按实际结构的情况尽可能地 取得短些或 分段进行焊接,并应避免焊缝交叉; 3) 在焊接工艺上采取措施,使构件在冷却时能有微小自由移动的可能; 4) 缝在焊后应经热处理(如退火),消除残余应力; 5) 在焊接厚度不同

14、的对接板件时,应使对接部位厚度一致,以利于焊缝金属 均匀熔化; 6) 设计焊接件时,注意恰当选择母体材料和焊条; 7) 合理布置焊缝及长度; 8) 对于那些有强度要求的重要焊缝,必须按照有关行业的强度规范进行焊缝 尺寸校核,明确工艺要求和技术条件,并在焊后仔细进行质量检验。 铆接、焊接、粘接简介 1) 焊缝应按被焊件厚度制成相应坡口,或进行一般的侧棱、修边工艺。在焊 接前,应对坡口进行清洗整理; 4. 接件的工艺及设计注意要点 5. 焊接在机器零件中的应用焊接在机器零件中的应用 焊接焊接4 4 焊接的减速箱体焊接的齿轮结构 由于焊接具有强度高、工艺简单、因联接而增加的质量小等特点,焊接技术 的

15、应用日益广泛。 在技术革新、单件生产、新产品试制等情况下,采用焊接制造箱体、机架等, 一般比较经济。 随着焊接技术的发展,许多零件已改变了它们的传统制造方法。一向是铸造 出的机座、机壳、大齿轮等零件,已有很大一部分改用了焊接。 铆接、焊接、粘接简介 粘接粘接1 1 4)胶接件的缺陷有时不易发现。 5)有良好的密封性、绝缘性和防腐性。 三、三、粘粘 接接 与铆接、焊接相比,胶接的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1)联接件的材料范围宽广; 2)联接后的重量轻,材料的利用率高; 3)成本低; 4)在全部胶接面上应力集中小,故耐疲 劳性 能好; 1)抗剥离、抗弯曲及抗冲击振动性能差; 2)耐老化及耐介质(如酸、碱等)性能差; 3)胶粘剂对温度变化敏感,影响胶接强度; 铆接、焊接、粘接简介 1. 粘接的特点 粘接是用胶粘剂直接把被联接件联接在一起构成的联接。 粘接粘接2 2 2. 2. 常用粘接剂常用粘接剂 应根据粘接件的使用要求及环境条件等选择综合性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