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资料_第1页
4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资料_第2页
4路基过渡段监理实施细则资料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绵阳至成都至乐山铁路客运专线眉山至乐山(峨眉山)段 CMLJL-5标路基过渡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四川铁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成绵乐铁路工程监理项目部二o 一 o年十月一日a新建绵阳至成都至乐山铁路客运专线眉山至乐山(峨眉山)段 CMLJL-5标路基过渡段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四川铁科编制审核批准四川铁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成绵乐铁路工程监理项目部二o 一 o年十月一日1工程概况 61.1 项目简介 61.2. 工程地质条件 61.3. 工程特点 72. 编制目的 83. 编制依据 84. 过渡段技术要求 103、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 114.1 桥台过渡段设计 115. 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 205.1 监

2、理工作范围 205.2 过渡段主控重点: 206 监理工作流程 217.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质量控制手段 297.1 填料设计标准 29(3)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材料性能 302、基床底层 303、路堤本体 307.2 过渡段填筑质量控制要点 318. 监理工作目标 38388.1 监理的监控手段8.1.1 测量或量测监控手段 388.1.2 现场监控手段 398.2 监理的工作方法及措施 398.2.1 监理工作方法 398.2.1.1 旁站监督 398.2.2.2 见证 398.2.2.3 平行检验 398.2.2.4 巡视 398.2.2.5 指令文件 408.2 2.6 支付控制手段

3、 408.2.2.7 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408.3 监理工作措施 408.3.1 事前控制措施 408.3.1.1 审查施工队伍资质及施工人员的素质 418.3.1.2 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41831 3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418.3.1.4 严格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 418.3.1.5 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 421、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熟悉施工图 428.3.2 事中控制措施 428.3.3 事后控制措施 438.4 旁站监理具体工作内容 438.4.1 旁站监理准备工作 438.4.2 旁站监理的内容 448.4.3 旁站监理人员职责 448.4.4 旁站监

4、理的记录要求 458.4.5 旁站制度 461工程概况1.1 项目简介眉山东车站进站端至天下名山车站 (DK232+500D3K318+400 ),线路长 85.8Km 。线路自成绵乐 客运专线眉山市东坡区 DK232+500 引出,跨眉洲大道后高架设 眉山东车站, 出站后线路三跨小碾河, 绕避味聚特食品厂盐渍池, 之后于新丰泰造纸厂东侧小碾河对岸设 R-8000 曲线线路折向西 南,穿老丰泰造纸厂后上跨大件路( S103 ),经万牌造纸厂和丰 华造纸厂后跨眉青公路进入思蒙镇。 线路在跨成乐高速张坎连接 线后沿思蒙河西侧行进至观金乡据青神县西侧约 6Km 处设青神 车站,之后沿岷江西侧南行进入

5、乐山市中区后于柏香坡设乐山车 站,线路出站后折向西南跨青衣江, 乐宜高速、 乐雅高速 (在建) 至峨眉山市工业集中区, 在上跨既有成昆线设峨眉山车站后线路 沿峨眉秀湖大道 (已建段及在建段) 北侧行进至峨秀湖西北侧设 天下名山车站。CMLJL-5 标路基工程(含战场路 基)折合成双线 长度 22.242Km, 占全线 25.9 .1.2.工程地质条件眉山东至青神段:多为冲积平原地貌,上覆15m、28m厚的粉质黏土、黏土(局部为粉土)和 525m厚的粗圆砾土夹 砂土,基岩为泥岩、砂质泥岩。地下水对砼多无侵蚀性,地下水 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氯盐环境时,水中SO42- 一般对混凝土结构侵蚀

6、等级为H1H2,眉山东特大桥侵蚀等级达到H3,水田、水塘表层分布 03m厚的松软土,局部厚约 1m, 对线路影响较小,思蒙河东北侧及西南侧高台地表层分布厚 2 8m 的弱至中等膨胀土,对路堑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段内局部 粉细砂属地震液化砂土,对线路有一定影响。青神至乐山段:多浅丘台地及低山丘陵地貌。浅丘台地上部 为110m厚的黏土夹砂砾石和粉质黏土,下部为粗圆砾土夹透镜状砂土, 厚大于 20m ,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弱硫酸型酸性侵蚀 和弱溶出型侵蚀。 水田、水塘表层分布 3m 厚的软土、 松软土, 对线路影响较小, 上部黏土局部具有若膨胀性, 对路堑工程有一 定影响;低山丘陵上零星覆土,丘间槽地

7、覆盖 28m 厚的松软 土、软土及粉质黏土,基岩为泥岩、砂质泥岩及泥质砂岩,差异 性风化较严重, 分化带界线变化较大, 局部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砼 结构具有侵蚀性。于 DK286+363 +447 段发育一滑坡, DK284+100 DK284+250 段左侧发育危岩落石。 工程地质条件 一般。乐山至峨眉山段: 丘陵间夹冲积平原地貌, 丘包上零星覆土, 丘间槽地覆盖 28m 的粉质黏土, 平原区为厚约 2545m 的粗 圆砾土夹砂土,峨眉段覆盖层厚度达 60m 以上,且夹数层厚度 及埋深均不等的松软土层,基岩为泥岩、砂质泥岩及泥质砂岩, 地下水无侵蚀性。 DK289+429.94 +900 段左侧

8、路堑边坡属顺 层,对路堑影响较大, DK302+000 +200 右侧 10110m 存在 人为坑洞,丘间槽地中水田、水塘表层分布2 7m 厚的软土,对路基工程影响较大,工程地质条件一般。1.3. 工程特点1)眉山乐山 (峨眉山) 段需与 2009 年 7 月开工建设的江油 -眉山段同步开通,站前工程需在 2011 年 10 月 30 日前完工, 施工期仅为 14 个月;工期异常紧张,路基、无砟轨道板铺设均 比正常施工要增加很多工作面,设备、人力等资源投入是关键。2)沿线地形和地质结构复杂,路基软基处理预应力管桩、CFG 桩及支挡结构形式多,并存在软质岩石路堑、陡坡路基等 特殊工点,软土路基段

9、填筑和沉降期长,对架梁、轨道、四电工 程的施工工期影响大。3)线路需经过乐山、峨眉山、青神等市、县附近,征地拆迁 工作量较大,永久征地 7746.6 亩,临时征地 1808.8 亩。4)按成绵乐客运专线统筹考虑,共用既有成都东编组站峰前 到达场右侧的铺轨基地。 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 长轨的运 输、铺设、现场焊接、应力放散及锁定都要采用全新的施工方法 与工艺,以及现代化自动控制技术和大型施工设备, 质量标准高、 施工技术新、施工难度大。2. 编制目的为了明确本专业施工期间的理监要点与控制重点,根据本专 业设计图纸、现行规范、验收标准,形成规范的监理技术文件, 用于指导以后的施工理监工作,

10、确保工程质程量及检测结果符合 设计文件及规范的要求。3. 编制依据1 、 高 速 铁 路 设 计 规 范 ( 试 行 )( TB10621-2009J971-2009 )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题啊是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 2008 158 号,局部修订:铁建设 2007 150 号、 铁建设 2006 147 号)3、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 2005 140 号简称4、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 TB10001-2005 ),简称路规局 部修订:铁建设 2007 104 号、铁建设 200 62 号)5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 (TB10035 2006 ,局部修

11、订: 铁建设 2009 62 号)6 铁 路 路 基 支 挡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 TB10025 2006J127-2006 局部修订:铁建设 200 22 号)7、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 TB10118 2006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20111 2006)(2009 )年 版9、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工程 (TB10106 2010 )10、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 GB50111 2006 )(2009 ) 年版11、铁路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设计补充规定( 铁建设2009 172 号)12、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 (铁建技 20037 号)13、铁路

12、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 (铁建技 20037 号)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02 ) 15铁路混凝土及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TB10210-2001 )16 、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技 2005157 号)17 铁路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设计补充规定 、铁路边坡 防护及防排水工程管理补充规定 、铁路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规定 (铁建技 2009172 号)1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 技2005160 号,局部修订:铁建设2007 159 号、铁建设2008 147 号)19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

13、准 (铁 建技 200785 号,局部修订:铁建设 2007 104 号、铁建设 2008 147 号、铁建设 2009 62 号)20 客 运 专 线 铁 路 路 基 施 工 技 术 规 范 ( 试 行 ) ( Q/ZTG21200-2006 )21、铁路路基施工规范 (TB102022002)22、铁路路基电缆槽 (通知( 2010 )8401)23、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参考图 (通号 2009 9301)24新建铁路成都至绵阳至乐山客运专线眉山至乐山(峨眉 山)段初步设计的批复 (铁鉴涵 2010 818)25、已批准监理规划;26、已批准的指导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27

14、、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的其他有关专业管理规定。4. 过渡段技术要求1、路基过渡段的形式主要有桥路过渡段、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 (立交框构、箱涵)过渡段、路堤路堑过渡段、隧路及桥隧相连 地段刚性过渡段和半挖半填路基横向过渡等, 各种过渡段分别存 在地基的沉降过渡和本体及基床的过渡问题。 详见新建铁路沪 昆客运专线杭州至长沙段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图集 。2、路堤与桥台连接处、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路堤与路堑连接处、路基与隧道连接处地段应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类型、 设置位置及设置方式详见“眉乐段是路专-05 ”图3、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值轨道类型工后沉降过渡段工后沉降造成的路

15、基的折角沉降速率(mm/ 年)一般地段(mm)桥隧路过渡段(mm)无碴轨道1551/1000/有碴轨道00100/150Mpa、Ev2淞0Mpa、Evd药0Mpa 和 n150MPa/mEd 50MPaE 80MPa(无碴轨道)n50MPa日80MPa(无碴轨道)n50MPaE 80MPa(无碴轨道)n80MPa(无碴轨道)n28%_d不小于。软式透水管直径100mm软式透水管桥桥过渡段形式四(短路基地段摩擦板)twl-k:irA B C组填料或改良土!LTLLLTL* Ate厲LA B C组填料或改良土讣14 IK0A150MPa/m EdA50MPaEV A80MP(无碴轨道n80MP(无

16、碴轨道: n o150MPa/m5d50MPaE 80MP(无碴轨道) n28%桥桥过渡段(短路基地段摩擦板)3、桥头过渡段进入路堑,应保证端刺摩擦板的设置。过渡段长度不小于56m。详见下图。基床表层标准摩擦板及端刺结构挖除换填级配碎石掺3%水泥a、sa填料或改良土级配碎石掺360MPa/m。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图(涵顶距路肩高度)1-1 断面图L=a+(H-h1) Xn2、基床结构过渡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需满足前述基床表层的有关要求,并在过渡段两端各延长5m范围(含构筑物以上部分)且单侧长度不 小于20m的长度范围内掺入5 %水泥。3、地基处理过渡采用强于正线路基的处理方案,由过渡段至正线路基

17、逐渐过 渡,其长度不宜小于过渡段长度且不小于30m。过渡段地基处理要注意与涵洞地基处理相协调。三、路堤与路堑过渡段1、路堤与土质、强风化软质岩及全风化硬质岩路堑过渡段A .路基本体过渡:当路堤与土质、强风化软质岩石、全风化 硬质岩石路堑连接时,应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 每级台阶原坡 面的挖入深度不应小于,台阶高度。其开挖部分填筑 要求应与路堤相应位置相同。 并在堑堤过渡分界处路堑侧基床底 层以下设置横向排水砂沟内置高强度丝状RCP内支撑渗排水网管,见下图。B .基床结构过渡: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应满足前述基床 表层的有关要求,并在衔接处两端各不小于 10m的范围内掺 入5%水泥。路堤侧向路堑侧基

18、床厚度采用渐变式过渡型式。C .地基处理过渡:对于不良地基(谷地相软土)一般采 用挖除换填、复合地基实现过渡,并与正线路基地基加固措 施合理衔接;良好地基时需加强表层换填处理。2、路堤与强风化及以下硬质岩、弱风化软质岩路堑过渡A .路基本体过渡: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坚硬岩石路堑 时,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每级台阶自原坡面 的挖入深度不应小于 ,台阶高度。并应在路堤一 侧设置过渡段,过渡段基床表层20m范围内填筑级配碎石掺 5%水泥,表层以下自路堤一侧分层填筑级配碎石掺3%水泥。材质及压实标准应满足有关要求,并在堑堤过渡分界处 路堑侧基床表层以下设置横向排水砂沟内置高强度丝状 RCP内

19、支撑渗排水网管,见下图。土质、软质岩石、强风化硬质岩石路堤与强风化及以下硬质岩路堑连接方式B. 基床结构过渡: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应满足前述基床表层 的有关要求,并在不小于 20m 的范围内掺入 5水泥。基床表 层过渡采用渐变式过渡型式。C. 地基处理过渡:对于不良地基(谷地相软土)一般采用挖 除换填、 复合地基实现过渡, 并应与正线路基地基加固措施合理 衔接;良好地基时加强表层换填处理和压实。四、半填半挖路基在靠山侧根据岩层情况换填。硬质岩半填半挖过渡段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 3%水泥)填 筑,碎石的级配及压实标准同桥路过渡段标准; 土质及软质岩路 堑连接处过渡段采用台阶方式过渡并回填与路堤

20、相同的填料, 压 实标准应符合相应要求。 半填半挖设计应同时考虑纵向的堑堤过 渡,以保证路基横、 纵向刚度的均匀性和过渡效果。 在有条件时, 地面应尽量挖平,以保证路基横断面的沉降均匀。五、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连接地段 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连接地段,应考虑轨道结构过渡,即在有砟轨道一侧设置长度不小于 30m 的过渡段。六、桥台、隧道与路堑连接过渡段 在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路堑与隧道连接地段,在路堑基床范围内设置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 8%水泥或回填 C15 混凝土过渡,其长度不小于 20m ,过渡段以外 20m 范围基床表 层级配碎石掺 5% 水泥。桥台台尾路基为软质岩、强风化的硬质岩及土质

21、路堑时,桥路过渡段采用混凝土或级配碎石掺8%水泥填筑,长度不小于20m。在过渡段以外 20m范围内的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掺5%水泥。当桥台台尾路基为硬质岩路堑时,桥台基坑采用混凝土回填。七、过渡段范围的基床表层、表层以下的级配碎石填筑压实 标准应满足下表中的要求。过渡段路基填筑压实标准表轨道类型填料类型填筑部位压实标准地基系数K30(MPa/m)动态变形模Evd(MPa)孔隙率nEv2 (MPa )无砟级配碎石+5%水基床表层19050v 18%.120泥或级配碎石基床表层以下.150.50v 28%.805. 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监理工作范围本标段过渡段类型的主要工作范围有:桥路过渡段、隧路过渡段

22、、路堤与横向构造物过渡段、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半填 半挖路基及不同岩土组合的横向过渡段等多种形式, 本标段施 工结构类型多,施工工序复杂,需加强施工质量控制;过渡段主控重点:1. 过渡段基底处理。2. 基坑回填。3. 原材料质量控制。4. 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及A、B组填料填筑质量控制5. 路基过渡段施工工艺控制。6. 路基过渡段沉降观测控制。6监理工作流程1质量控制检查程序2原材料监理工作程序3单位工程质量控制检查程序4工程停工、复工程序5施工放样测量6施工过程进度控制程序7安全生产承包人提交施工安全方案安1、监理工程师审核是全全全否保措管有证施理安体是人全系否员应不同意同意监理工程师检查落实

23、情况发现问题监理工程师填写检查记录7.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质量控制手段 填料设计标准1、基床表层及过渡段无碴轨道地段路基基床表层和过渡段采用鸡胚碎石填筑。全线级配碎石均由河卵石制作,料源不属于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 行)条文说明(TB10621-2009 )中开山块是累,级配碎石均采 用渗水泥改善其性能。级配碎石全部采用厂制集中生产,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应符合表 6的规定,且其 不均匀系数Cu=D60/D10不得小于以下颗粒质量百 分率不得大于3%。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表6方孔筛孔边长(mm)45过筛质量百分率(%)0117321346417567918

24、2100100基床表层级配碎石与下部填土之间应满足D154d85的要求。(2)在粒径大于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不少于 30%3)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材料性能a、粒径大于颗粒的洛杉矶磨耗率不大于 30%。b、粒径大于颗粒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 6% 。c、颗粒小于的细颗粒的液限不大于 25%,塑性 指数小于 6。d、不得含有粘土及其他杂质。有碴轨道地段路基基床表层和过渡段采用 A 组填料填筑(砂 类 土 除 外 ), A 组 填 料 应 满 足 铁 路 路 基 设 计 规 范 (TB10001-2005 )规定。2、基床底层(1 )无碴轨道路堤基床底层采用 A.B 组填料,

25、基床底层 范围内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6cm。(2)有碴轨道地段路堤基床底层采用 A.B 组填料,摊铺 厚度的 35 cm 。3、路堤本体( 1 )路堤填料应级配良好,路堤填筑应分层填筑,分层压 实,不得倾填。(2)无碴轨道地段路基基床以下部分填料采用A.B 组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7.5cm.(3)有碴轨道地段路堤基床以下部分填料采用 A.B 组填料7.2 过渡段填筑质量控制要点1、路桥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桥台台尾为路堤时,路桥过渡段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 加 5% 水泥),并与桥台连接的 20m 范围内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 掺入 5% 的水泥。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

26、均匀性控制、 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1)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2)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3)在桥台及挡墙基础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 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4)过渡段路基应与其连接的路堤为同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 过渡段与其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5)各个特殊路桥过渡段台阶处必须沿台阶进行横向碾压。2、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质量控制要点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连接处,设置过渡 段,过渡段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掺加 5% 水泥),并与横向结 构连接的 20m 范围内基床

27、表层的级配碎石掺入 5% 的水泥。横向结构物顶到轨底高度小于1.5m (采用无砟轨道时为h2m )时,横向建筑物顶面以上路堤以及两侧 20m 范围内基床 表层填筑级配碎石, 并掺入适量的水泥。 过渡段的部分采用水泥 稳定级配碎石(掺加 5% 水泥)。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 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1 )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 并应与相邻 路堤同步施工。2)靠近结构物两侧 2m 以内及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 1m 时,必须使用小型振动机碾压。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质量控制要点路堤与路堑连接处,应顺原地面纵向挖成 1:2 的

28、坡面,坡面 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 0.6m 左右,开挖部分填筑要求同路堤。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 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1)过渡段填筑前,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并挖除堤堑 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2)靠近台阶部位的级配碎石,压实机械必须进行横向碾压, 确保压实质量。4、半挖半填路基过渡段质量控制要点 在半填半挖地段,路堑部分基床底层范围内挖除换填与路堤 相同且符合基床底层要求的填料 (并设置 4%向外排水坡),路堤 部分顺原地面挖台阶,台阶高度不小于 0.6m 。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 边

29、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1)挖除换填地基土底部以下为土质路基时应进行冲击压实; 存在软弱地层时应进行稳定、变形分析。2)挖除换填地基土的底部应设向外倾斜 4% 的横向排水坡。3)台阶连接处采取沿台阶纵向碾压, 大型机械不方便施工处 采用小型振动机施工。5、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1)施工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过渡段作为试验段,进行基床表 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摊铺压实工艺试验, 确定施工参数, 报监 理单位确认。2)过渡段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 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 筑并均匀压实。3) 基床表层以下对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除应

30、符合 客运专线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节的一般规定外,还 应符合以下规定:a. 桥台后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应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大型压路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范围内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b. 横向结构物两侧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与相邻路 堤同步施工。c. 涵背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宜采用大型压路机械 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 压实。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背壁而进行 横向碾压。d. 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 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 压路机进行碾压。e. 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 2h内使

31、用完毕。4)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碎 市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 ;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 ;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 2%,过渡 段用碎石的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过渡段用碎石级配范围级配范围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率)50403025201051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2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3-10095100-50803065205010302105)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的品种、 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6)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压实质量应按下表采 用地

32、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三项指标控制。项目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孔隙率n(%)压实标准羽5050v 287)在填筑压实工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8)填料应分层压实。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超过15cm ;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时,填料的虚铺厚度不应大于20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单位确认的 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应平整无积水现象。9)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剂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0+1.0%。10)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

33、及检 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纵向填筑长度不小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2纵向填筑坡度不大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计算11 )过渡段填筑的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 的规定: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中线至边缘距离+50mm每过渡段抽样检验 3点尺量0mm2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过渡段没检测层检验2占八、尺量3横坡).5%每过渡段抽样检验 2个断 面坡度尺量4平整度不小于15cm每过渡段抽样检验 5点长直尺量测5边坡坡率(偏陡量)3%设计值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6占八、坡度尺量6

34、、.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1)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应与相邻的路堤按水 平分层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2)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其 检验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第 521的规定。3)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表 222的规定。路床地层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 表的规定。4)在填筑压实工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 伤。5)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相邻路基及锥体填土与过渡段 级配碎石间应符合 Dl5 V 4d85的要求。6) 浸水路堤防护高程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F表的规定:

35、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防护高程+100mm0mm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 2点水准仪测或尺量7)过渡段两侧填土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客运专 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第 6.3.11 的规定。7.基床表层以下填料过渡段填层1)施工单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过渡段作为试验段, 进行基床 表层以下 A、B 组填料填筑摊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参 数,报监理单位确认。2)填料填筑过渡段应与级配碎石过渡段及相邻的路堤按一整 体同时施工, 并将各段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 填筑并均匀压实。3)填料填筑过渡段 A、 B 组填料压实质量应符合客运专线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

36、验收暂行标准第 8.1.6 条的规定。4)填料填筑过渡段 A、 B 组填料的检验应符合客运专线铁 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第 5.2.1 条的规定。5)填料填筑过渡段 A、 B 组填料压实质量应符合客运专线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第 8.1.6 条的规定。6)填料应分层压实。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最大压 实厚度不宜超过 35cm ,最小压实厚度不宜超过 10cm ;具体的 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单位确认的工 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应平整无积水现象。7)填料填筑过渡段填层的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应 符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37、第 6.3.10 条的规定。8)填料填筑过渡段的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第 6.3.11 条 的规定。8.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填土层1)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时, 应按设计要求 开挖纵向台阶。2)路堤与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过渡段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应符 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5.1 节的一 般规定。3)路堤与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过渡段基床底填筑应符合 客 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8.1 节的一般规定。4)路堤与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过渡段路堤填料的种类、 质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普通填料的检验

38、应符合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第 5.2.1 条的规定,物理改良土的填 料的检验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 准第 5.2.1 条和第 5.3.2 条的规定,化学改良土填料的检验应 符合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第 5.2.1 条和第 5.3.3 条的规定。5)路堤与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过渡段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 实质量的检验应符合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 标准第 5.2.2 条的规定。6)路堤与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过渡段基床底层路堤填筑压 实质量的检验应符合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 标准第 8.1.6 条的规定。7)路堤

39、与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过渡段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 质量检验应根据填料种类分别符合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第 5.2.7 条、 5.3.7 和 5.4.5 条的规定。8)路堤与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过渡段基床底层路堤填筑压实 质量的检验应根据填料种类分别符合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第 8.1.9 条、第 5.3.7 条和第 5.4.5 条的规9)路堤与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过渡段化学改良土掺料剂量的检验应符合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第5.3.8 条的规定。10)路堤与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过渡段基床以下路堤顶面中 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的

40、允许偏差应符合客运专 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第 5.2.12 条的规定。11)路堤与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过渡段基床以下路堤顶面中 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客运专 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第 8.1.12 条的规定。8.监理工作目标路基过渡段施工必须达到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要 求的目标值。8.1 监理的监控手段8.1.1 测量或量测监控手段1、监理站配备全站仪、水准仪、直尺等必要的测量仪器,对需要测量部位进行复核。2、监理有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 按验收标准对施工单位测量放线结果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要求施工单位重新测量并复核。3、对临近既有线式建筑

41、物应进行沉降变形位移观测。4、试验监控手段1)进行见证试验和平行试验抽监。2)对各原材料进场前必须检查其合格证及其质量证明文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送样试验,必要时进行平行抽检。8.1.2 现场监控手段现场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 施工规范、 技术方案进行监控工 作。8.2 监理的工作方法及措施8.2.1 监理工作方法8.2.1.1 旁站监督在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 由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 监督的活动。8.2.2.2 见证 由监理人员现场监督每一道工序全过程完成的活动。8.2.2.3 平行检验 监理项目部利用一定的检查和检验手段,在承包单位自监基础上, 对一项分项工程或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 预应

42、力刚绞线和 混凝土施工质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独立的检查和检验的活动。8.2.2.4 巡视现场监理人员对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进行定时或不定时 的监督活动,总监理工程师会经常巡视工地。8.2.2.5 指令文件 监理工程师适用于监理合同赋予指令控制权,对施工提出书 面指示和要求。8.2 2.6 支付控制手段 质量监理以计量支付控制权为保障手段。8.2.2.7 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监理工程师利用口头和书面通知,对任何事项发出指示,并督促承包商严格遵守和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1、口头通知:对一般工程质量问题和注意事项,口头通知 承包商整改和执行。2、监理工作联系单:有经验的监理工程师提醒承包商注意 的事项

43、,用监理工作联系单形式。3、监理工程师联系单:监理工程师在巡视旁站等各种检查 时发现的问题,用监理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商,并要求承包商 整改后再报监理工程师复查。4、工程暂停令:对承包商违规施工监理工程师预见到会发 现重 大质量隐患,应及时下全部或局部的暂停令。8.3 监理工作措施8.3.1 事前控制措施在各工程正式施工活动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和有关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的 重点,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8.3.1.1 审查施工队伍资质及施工人员的素质审查承包单位承担该项任务的施工队伍及人员资质与条 件是否符合要求,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方可进场施工。8.3.

44、1.2 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对重点部位的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工前报详细的施工 方案。监理工程师应着重审查: 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健全, 主要技术组织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 是否安全有效; 施工程序 是否合理。经监理方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8.3.1 3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机械、设备,如压路机、平 地机、挖掘机等,应审查设备的选型是否恰当;审查承包单位 提供的技术性能报告中所表明的机械性能是否满足质量要求 和适合现场条件;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能使用。8.3.1.4 严格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未经监理方检查认可和经查不能保证施工的分包单位,不得进场施工;督促、检

45、查各分包单位建立质量保证体系。8.3.1.5 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1、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认真熟悉施 工图 纸 及有关设计说明和技术资料,了解设计意图和各项技术要求; 2、 核对全套图纸(如设计边施工,则应该对已有的正 式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图中尺寸、坐标、标高及管 线是否准确一致。8.3.2 事中控制措施1.协助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工序控制体系。把影响工序质 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状态。对重要工序应建立质量管理点,及 时检查和审核个分包单位提交的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 制图表。2.监理办应按质量计划目标要求, 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施工工 艺管理,认真执行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以提高

46、项目质量的稳 定性;加强工序控制,对隐蔽工程实行验收签证制,对关键部 位进行旁站监理,中间检查和技术复核,防止质量隐患。各专 业监理工程师还要做好工作日记, 认真做好数据统计和数理分 析,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提出专题报告,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 送业主和施工单位。 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图 纸要求进行施工。监理工程师应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施工质量, 如发现有不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而影响工程质量时, 应及 时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提出口头整改意见和工地巡视单, 如整改 不力和坚持不改, 由总监理工程师直接向施工单位签发书面整 改通知单。3监理办在接到隐蔽工程报验单后应及时派监理工程师做 好验收工作,在验收过程中如发现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必要时应以整改通知书形式通知施工单位, 待其整改后重新进 行验收,未经复验签证一律不得进行隐蔽。4监理工程师认真履行监督职责,深入施工现场,达到 预控为主,及时发现,早期处理,防止漏监和失监。5组织现场质量协调会。及时分析、通报工程质量、安 全情况,并协调有关单位间的工作。6 坚持记好质量监理日记。 认真做好统计数据处理分析, 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提出报告,加以处理。8.3.3 事后控制措施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竣工验收的各项资料, 做好竣工验收前各项 准备工作。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