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_第1页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_第2页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_第3页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_第4页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浅谈初中生物第一课教学河南省南阳市实验中学 谢丰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浅谈初中生物第一课教学473000河南省南阳市实验中学 谢丰丽(手机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学科课程里多了一门生物学,心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同时也不排除偏科思想带来的排斥与歧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第一堂课的价值,精心备课,在初次与学生接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许多教师往往不太注意第一堂课的效应,认为“路遥知马力,第

2、一堂课无足轻重,何况绪论的内容在考试中并不重要,所以对第一堂课并不重视。殊不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堂课至关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一、提升专业素养,制定个性化课堂对于学生来说,第一次碰到一位陌生的教师,最想了解的就是教师的个性。因此,教师在上第一堂课时,应制定出个性化的课堂制度,这对于今后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师在第一堂课中流露个性,学生更易接受,并易顺化。同样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让不同个性的教师来教,其效果相差很大。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性对年幼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让学生了解你是怎

3、样的人,是第一堂生物课的重要内容,是不可缺少的,它直接影响到今后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和喜爱程度。因为个性化教学能以教师的个性影响、同化学生的个性,甚至与学生的个性产生共鸣,构建起师生之间理解的桥梁,大大降低师生之间的“熵值(无序化程度)。洛克说过:“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这里的自然发生作用的“习惯,并不仅指行为上的习惯,学生认同教师的个性后,会在心目中接受“习惯的个性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也同样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自然地发生作用,并且是可持续的。二、课前精心备课,师生共同准备绪论的作用是什么?就是为本册教学内容提供线索或对本册教学内容作简略的介绍。本

4、人在上第一课之前布置给学生一项任务:同桌的两位学生,其中一位准备一种生物带进课堂,另一位收集一项生物学成果信息。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寻找生物,从教师提供的资料、自己的知识库及课外书籍、父母的经验中搜集生物学信息!学生接到这项任务后先是惊奇,而后兴趣盎然,全班儿乎沸腾起来,有的争着要完成两项,有的议论着带什么生物过来,有人在介绍抓小动物的经验,竟还有学生在谈“克隆”这项课前任务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三、课堂活力四射,内容趣味无穷1学生举例,情景教学,形成生命科学的观念态度 你知道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有哪些生物?“猪、牛、马、羊、花、草、虫、鱼”学生抢着回答。把学生最熟悉的生物体作为切入口组

5、织教学,立刻点燃了他们强烈的学习火花。再让学生就水中陆地热带、寒带、高山、沙漠等具体环境举例,把形象思维稍作逻辑整理。学生的举例中涉及微生物较少,我提酲到:“我们为什么要在饭前便后洗手?”大家从生活习惯中联想到微生物类群的存在。接着播放了一段多姿多彩的生物录像片,在这种情景下,学生形成了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的印象,对生物产生了积极态度,实事求是地对待生物界的观念。2、观察归纳,发现教学初具生命科学的探索方法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的一般研究方法是:自然观察提出问题假设推论实验验证小结归纳。探索生物学的科学方法教学不是一两节课能完成的,但在第一课的教学中就

6、渗透给学生研究生物学的科学方法,对学生学法的影响实在是深远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指出,“人在早期确立起的对科学的态度及价值观念,对其成年在科学素养方面所能达到的境界则会有决定性的影响。”有四名学生没有带任何生物,当我问及原因时三名学生说没有找到。我提醒到:“一只鸡蛋、一个苹果都是生物呀?”大家又愕然了,我让学生们对照生物的基本特征。讨论是否符合生物的基本特征看似不经意的安排,却使学生应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3资料交流,合作教学,了解生命科学的应用价值 根据学生的座位,每四人一个组,把全班学生分成15个小组,先进行小组交流,而后每组推选1名资料使用价值明显、声音洪亮、吐字清楚的学生在全班交流。十二、三岁的少年表现欲和集体荣誉感都很强一个个不甘示弱,交流气氛高涨。有的组在合作学习中进行了“嫁接”,甲的好资料和乙的好声音融合在一起。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到现代医学的基因疗法;从试管婴儿到克隆器官;从法医验尸到亲子鉴定;从杨柳扦插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虽然有的资料只有两三句话,但集体的小脑袋里装的知识真丰富,使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内涵,寄予“有志不在年高”的期望。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