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供给与需求_第1页
第二讲 供给与需求_第2页
第二讲 供给与需求_第3页
第二讲 供给与需求_第4页
第二讲 供给与需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 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重点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条件和 理论体系的框架 考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及有关的基本 概念微观分析的出发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需求曲线 第三节 供给曲线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 分析和动态分析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第八节 蛛网模型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经济单位 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 单个市场等。 分三个层次逐步深入 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 u“合乎理性的人” u

2、所谓的“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 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 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 三三 、微观经济学鸟瞰、微观经济学鸟瞰 第二节 需求曲线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影响价格变动的 因素和价格变动的规律是什么? 价格是“看不见的手”中的指挥棒,是反 映稀缺性的信号。 价格为什么会波动?经济学家认为,价格 波动是供给与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两个概念:供 给与需求。 一、需求曲线一、需求曲线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 的该商品的数量。 有效需求 什么影响到需求? (1)商品价格;(2)收入水平;(3)相

3、 关商品价格;(4)消费者偏好;(5)价 格预期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 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因而我 们一般将需求函数表示为价格函数。 公式表示:Qd =f(P) 其中,P为商品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 需求表 价格价格数量组合数量组合 ABCDEFG 价格(元)价格(元)1234567 需求量(单位需求量(单位 数)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某商品的需求表 需求曲线 在图中,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特征:向右下方倾 斜,即斜率为负值。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 一般呈负相关关系。 注意注意: 纵坐

4、标纵坐标 和横坐和横坐 标标 你能写出你能写出 该需求曲该需求曲 线对应的线对应的 需求函数需求函数 吗吗? 以上是个人的需求曲线。将市场中所有人 的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就得到市场需求曲 线。 市场需求曲线表示在所有影响消费者购买 数量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总 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如何在一个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个人需求曲 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形状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 非线性的。 不论形状如何,需求曲线的斜率都是负的。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 的价格上升,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 思考:非线性需求曲线是什么形状? 二、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量的变化:沿着需求曲线滑动

5、需求的变化:需求曲线移动 需求曲线右移即需求增加,左移即需求减 少 影响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 1、收入 正常物品(normal goods) 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s) 2、相关物品的价格 替代品(substitute) 互补品(complement) 3、嗜好或偏好 4、预期 5、市场规模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供给曲线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 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有效供给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生产成本; (3)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 (5)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 仅考

6、虑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 用公式表示:Qs=f(P) 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 供给表 价格价格数量组合数量组合ABCDE 价格(元)价格(元)23456 供给量(单位数)供给量(单位数)0200 400 600 800 某商品的供给表 供给曲线 在图中,供给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 右上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 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注意注意: 纵坐标纵坐标 和横坐和横坐 标标 注意注意:供给:供给 曲线与纵坐曲线与纵坐 标的交点标的交点 你能写出你能写出 该供给曲该供给曲 线对应的线对应的 供给函数供给函数 吗吗? 将个人供

7、给曲线水平相加就得到市场供给 曲线 供给曲线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 的,但它们的斜率一般为正。 思考:你能画出非线性的供给曲线吗? 二、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沿着供给曲线滑动 供给的变动:供给曲线移动 供给曲线右移即供给增加,左移即供给减 少 影响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 1、投入品价格 2、技术 3、预期 4、相关商品的价格 5、市场规模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u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务中有关 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 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u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u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 求量和市场供

8、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u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 均衡数量。 u均衡价格也被称为市场出清价格。 三、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第一,确定某事件导致需求曲线移动还是 导致供给曲线移动,抑或使两者同时移动 第二,确定移动的方向 第三,利用供求曲线图比较旧均衡与新均 衡,观察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 1、举例:需求变动 天气突然持续高温。这会如何影响西瓜市场? (1)天气突然持续高温,会影响需求,但不会 影响供给。需求曲线移动,供给曲线不动 (2)天气持续高温,人们想吃更多西瓜,需求 曲线向右移动 (3)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增加使均衡 价格和数量提高 西瓜西瓜 价格价格 西瓜数量西瓜

9、数量 2、举例:供给的变动 假设牛饲料的价格上升,这将如何影响牛奶市场 呢? 1 P 牛奶牛奶 价格价格 牛奶数量牛奶数量 2 P 1 q 2 q D 1 S 2 S 0 3、举例: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 假设突然爆发疯牛病。这将如何影响供给与需 求? 结果取决于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移动的相对幅 度 2 P 牛奶牛奶 价格价格 牛奶数量牛奶数量 0 1 P 2 q 1 q 1 S 2 S 2 D 1 D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市场组 织经济活动是通过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实 现的。 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引导供求。 市场正是通过价格信号,或者说价格机制, 来实现其组织经济活动的功能的。 第五节 经济

10、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 和动态分析 一、经济模型 所谓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 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经 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学的形式(包括几 何图形和方程式等)来表示。例如: d QP s QP ds QQ 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u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u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 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u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外 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本身不 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d QP 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 的常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也往 往被看

11、成是外生变量。 d QP 内生变量内生变量 参数和外生变量参数和外生变量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u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 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u比较静态分析:通过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 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 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u动态分析:指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 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为什么大米涨价了,但销售量却下降较少, 而轿车涨价了,销售量却下降较多? 为什么农业上会出现“丰产不丰收”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谷贱伤农”现象? 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u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

12、的反应的敏感程 度。 u弹性的一般公式: Y YX Y e X XY X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0 l i m x Y d YX Y e X d XY X 弹性系数弹性系数= =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 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 d Q QPQ e P PQ P 需求量变动率需求量变动率 价格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0 lim d P Q PdQ P e P QdP Q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 为什么为什么 会有一会有一 个负号个负号 呢?呢?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1.

13、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d Q QPQ e P PQ P 请分别计算请分别计算abab 之间在涨价和之间在涨价和 跌价两种情况跌价两种情况 下的价格弧弹下的价格弧弹 性性 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12 12 2 2 d PP Q e QQ P 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1 d e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1 d e 1 d e 0 d e d e 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 1.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 即利用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计算。 0 lim d P QPdQP e PQdPQ 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线性需求曲线的

14、点弹性 d dQPGBCGGBCBFO e dPQCGOGOGACAF 为什么把点弹性的代数形式转换成几何形 式呢? 不要不要“得得 意忘形意忘形” 通过点弹性的几何形式,我们不难发现,点弹性 具有如下特点: 1、线性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越高,相应的点弹 性系数值就越大;相反,则越小。这也说明,对 同一种商品而言,价格水平越高,需求对价格变 动越敏感,反之,价格水平越低,需求对价格变 动越不敏感。 2、线性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是不相等的。 问题:为什么人们会说问题:为什么人们会说 有些商品的需求是富有有些商品的需求是富有 弹性的?而有些则是缺弹性的?而有些则是缺 乏弹性的?乏弹性的? 3、线性

15、需求曲线的中点的点弹性正好等于1。高 于中点的点的点弹性大于1,低于中点的点的点 弹性小于1。 4、斜率与弹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斜率是有单 位的,但弹性无单位。线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 但点弹性在变化。可见,斜率与点弹性基本无关。 问题:为什么人们一般问题:为什么人们一般 将富有弹性的商品的需将富有弹性的商品的需 求曲线画得平缓一些?求曲线画得平缓一些? 相反,则画得陡峭一些?相反,则画得陡峭一些? 5、非线性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点弹性有可能相 等且都等于1。具有这种特征的需求曲线在解析 几何中被成为直角双曲线直角双曲线。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非线性需求曲线

16、的价格点弹性 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消费者行为特征对厂商选择的影响 降价or涨价? 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 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 ed1 ed=1 ed1ed=0ed= 降价降价 增加增加不变不变减少减少同比例与同比例与 价格的下价格的下 降而减少降而减少 既定价格下,收既定价格下,收 益可以无限增加,益可以无限增加, 因此,厂商不会因此,厂商不会 降价降价 涨价涨价 减少减少不变不变增加增加同比例与同比例与 价格的上价格的上 升而增加升而增加 收益会减少为零收益会减少为零 弹弹 性性 收入收入 价格价格 六、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六、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17、第一,商品的可替代性。 第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第三,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第四,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 的比重。 第五,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七、弹性概念的扩大 1供给的价格弹性 弧弹性公式: 弧弹性的中点公式: 点弹性公式: s d QP e d PQ 12 12 2 2 s PP Q e QQ P s Q QPQ e P PQ P 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一)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一) 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二)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二) 线性供给曲线线性供给曲线 的点弹性与供的点弹性与供 给曲线的斜率给曲线的斜率 是什么关系?是什么关系? 某一线性供

18、给曲线的点弹某一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 性具有什么变化规律?性具有什么变化规律? 供给的价格点弹供给的价格点弹 性的几何形式?性的几何形式? 曲线型供给曲线的点弹性曲线型供给曲线的点弹性 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即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他的相关商品的价格 的变动率的比值: 弧弹性: 点弹性: 交叉价格弹性为正:替代品 交叉价格弹性为负:互补品 XY XY YX QP e PQ 0 lim Y XYXY XY P YXYX QPdQP e PQdPQ 3.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即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 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 需求的收入弹性0:正常品 需求的收入弹性0:劣等品 0需求的收入弹性1:必需品 需求的收入弹性1:奢侈品 恩格尔定律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一、易腐商品的售卖 鲜鱼的定价鲜鱼的定价 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1. 最高限价 最高限价总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最高限价往往导致供给不足 2. 最低限价 最低限价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最低限价往往导致过剩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每上升10%, 青少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