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终稿)_第1页
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终稿)_第2页
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终稿)_第3页
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终稿)_第4页
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终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 6 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 1 1、生产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建设 2 2、安全设施、安全设施 3 3、特种设备、特种设备 4 4、工艺安全、工艺安全 5 5、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6 6、检维修、检维修 7 7、拆除和报废、拆除和报废 6.1 生产设施建设 1 1、企业应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企业应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 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 入生产和使用。入生产和使用。 2 2、企业应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有关规定,、企业应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有关规定, 对

2、建设项目的设立阶段、设计阶段、试生对建设项目的设立阶段、设计阶段、试生 产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规范管理。产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规范管理。 6.1 生产设施建设 安全生产法第安全生产法第2828条对建设项目的安全条对建设项目的安全 设施提出了设施提出了“三同时三同时”的要求,第的要求,第3030、3131条已赋条已赋 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 行使设立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审行使设立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审 查三步行政许可权。查三步行政许可权。 “三同时三同时“制度,是指我国境内新建、制度,是指我国境内新建、 改建、扩建

3、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引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引 进的建设项目,其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进的建设项目,其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 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的投资应纳入建设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的投资应纳入建设 项目预算。项目预算。 6.1 生产设施建设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 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应经过主管部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应经过主管部 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工会的联合审查。门、安全生产

4、管理部门和工会的联合审查。 安全专篇安全专篇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依据、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依据、 工程概述、建筑及场地布置、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工程概述、建筑及场地布置、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 害因素分析、安全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安全害因素分析、安全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安全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专用投资概算、建设项目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专用投资概算、建设项目 安全预评价的主要结论、预期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与建安全预评价的主要结论、预期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与建 议。议。 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委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委 托具有国家颁发相应资质证书并有较好业绩

5、的评价机托具有国家颁发相应资质证书并有较好业绩的评价机 构,承担安全预评价。构,承担安全预评价。 6.1 生产设施建设 建设单位在试生产设备调试阶段,应同时对安全建设单位在试生产设备调试阶段,应同时对安全 设施进行调试,对效果做出评价;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设施进行调试,对效果做出评价;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 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对从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对从 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试生产运行正常后,建设项目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试生产运行正常后,建设项目 预验收前,企业应自主选择、委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预验收前,企业应自主选择、委托安全生产

6、监督管理机构 认可的单位进行安全条件检测、危险程度分级和有关设备认可的单位进行安全条件检测、危险程度分级和有关设备 的安全检测、检验,并将试运行中安全设备运行情况、措的安全检测、检验,并将试运行中安全设备运行情况、措 施的效果、检测检验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写施的效果、检测检验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写 入入安全验收专题报告安全验收专题报告,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审 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建设项目竣工进行安全验收。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建设项目竣工进行安全验收。 6.1 生产设施建设 3 3、企业应对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实施有效安全监督,保证施

7、、企业应对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实施有效安全监督,保证施 工过程处于有序管理状态。工过程处于有序管理状态。 企业应对建设项目的事故过程进行企业应对建设项目的事故过程进行 安全监管。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管。对施工单位的”三违三违“现象进行现象进行 检查,避免施工过程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检查,避免施工过程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协调解决事故过程存在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协调解决事故过程存在 的问题。的问题。 6.1 生产设施建设 4 4、企业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变更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规定,、企业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变更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规定, 履行变更程序,对变更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履行

8、变更程序,对变更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 5 5、企业应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企业应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 设备和新材料。设备和新材料。 企业的变更管理制度应明确对生产设企业的变更管理制度应明确对生产设 施建设中变更的管理。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变施建设中变更的管理。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变 更,应严格按照变更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更,应严格按照变更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 并且要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并且要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 6.2 安全设施 1 1、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设施管理制度,建立安全设施台帐。、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设施管理制度,建立安全设施台帐。

9、 安全设施:是指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安全设施:是指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 危险、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及预防、减少、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及预防、减少、消除 危害所配备的装置(设备)和采取的措施。安全设施分为危害所配备的装置(设备)和采取的措施。安全设施分为 预防事故设施、控制事故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预防事故设施、控制事故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 三类。三类。 6.2 安全设施 (1 1)预防事故设施:)预防事故设施: 检测、报警设施: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组检测、报警设施: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组 分等报警设施,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氧气

10、等检分等报警设施,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氧气等检 测和报警设施,用于安全检查和安全数据分析等检验测和报警设施,用于安全检查和安全数据分析等检验 检测设备、仪器。检测设备、仪器。 设备安全防护设施:防护罩、防护屏、负荷限制设备安全防护设施:防护罩、防护屏、负荷限制 器、行程限制器,制动、限速、防雷、防潮、防晒、器、行程限制器,制动、限速、防雷、防潮、防晒、 防冻、防腐、防渗漏等设施,传动设备安全锁闭设施,防冻、防腐、防渗漏等设施,传动设备安全锁闭设施, 电器过载保护设施,静电接地设施。电器过载保护设施,静电接地设施。 6.2 安全设施 防爆设施:各种电气、仪表的防爆设施,抑制助燃物防爆设施:各

11、种电气、仪表的防爆设施,抑制助燃物 品混入(如氮封)、易燃易爆气体和粉尘形成等设施,阻品混入(如氮封)、易燃易爆气体和粉尘形成等设施,阻 隔防爆器材,防爆工(器)具。隔防爆器材,防爆工(器)具。 作业场所防护设施:作业场所的防辐射、防静电、防作业场所防护设施:作业场所的防辐射、防静电、防 噪声、通风(除尘、排毒)、防护栏(网)、防滑、防灼噪声、通风(除尘、排毒)、防护栏(网)、防滑、防灼 烫等设施。烫等设施。 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各种指示、警示作业安全和逃生安全警示标志:包括各种指示、警示作业安全和逃生 避难及风向等警示标志。避难及风向等警示标志。 6.2 安全设施 (2 2)控制事故设施)控制

12、事故设施 泄压和止逆设施:用于泄压的阀门、爆破片、放空管泄压和止逆设施:用于泄压的阀门、爆破片、放空管 等设施,用于止逆的阀门等设施,真空系统的密封设施。等设施,用于止逆的阀门等设施,真空系统的密封设施。 紧急处理设施:紧急备用电源,紧急切断、分流、排紧急处理设施:紧急备用电源,紧急切断、分流、排 放(火炬)、吸收、中和、冷却等设施,通入或者加入惰放(火炬)、吸收、中和、冷却等设施,通入或者加入惰 性气体、反应抑制剂等设施,紧急停车、仪表联锁等设施。性气体、反应抑制剂等设施,紧急停车、仪表联锁等设施。 6.2 安全设施 (3 3)减少和消除事故影响设施:)减少和消除事故影响设施: 防止火灾蔓延

13、设施:阻火器、安全水封、回火防防止火灾蔓延设施:阻火器、安全水封、回火防 止器、防油(火)堤,防爆墙、防爆门等隔爆设施,止器、防油(火)堤,防爆墙、防爆门等隔爆设施, 防火墙、防火门、蒸汽幕、水幕等设施,防护材料涂防火墙、防火门、蒸汽幕、水幕等设施,防护材料涂 层。层。 灭火设施:水喷淋、惰性气体、蒸汽、泡沫释放灭火设施:水喷淋、惰性气体、蒸汽、泡沫释放 等灭火设施,消火栓、高压水枪(炮)、消防车、消等灭火设施,消火栓、高压水枪(炮)、消防车、消 防水管网、消防站等。防水管网、消防站等。 紧急个体处置设施:洗眼器、喷淋器、逃生器、紧急个体处置设施:洗眼器、喷淋器、逃生器、 逃生索、应急照明等设

14、施。逃生索、应急照明等设施。 6.2 安全设施 应急救援设施:堵漏、工程抢险装备和现场受伤应急救援设施:堵漏、工程抢险装备和现场受伤 人员医疗抢救装备。人员医疗抢救装备。 逃生避难设施:逃生和避难的安全通道(梯)、逃生避难设施:逃生和避难的安全通道(梯)、 安全避难所(带空气呼吸系统),避难信号等。安全避难所(带空气呼吸系统),避难信号等。 劳动防护用品和装备:包括头部,面部,视觉、劳动防护用品和装备:包括头部,面部,视觉、 呼吸、听觉器官,四肢,躯干防火、防毒、防灼烫、呼吸、听觉器官,四肢,躯干防火、防毒、防灼烫、 防腐蚀、防噪声、防光射、防高处坠落、防砸击、防防腐蚀、防噪声、防光射、防高处

15、坠落、防砸击、防 刺伤等免受作业场所物理、化学因素伤害的劳动防护刺伤等免受作业场所物理、化学因素伤害的劳动防护 用品和装备。用品和装备。 6.2 安全设施 2 2、企业应确保安全设施配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企业应确保安全设施配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做到:做到: (1 1)宜按照)宜按照SH 3063-1999SH 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 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在易燃、易爆、有毒区域在易燃、易爆、有毒区域 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和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和/ /或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施,或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施, 报警信号应发送

16、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控制室或操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控制室或操 作室;作室; (2 2)按照)按照GB 50351GB 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在可燃液在可燃液 体罐区设置防火堤,在酸、碱罐区设置围堤并进行防体罐区设置防火堤,在酸、碱罐区设置围堤并进行防 腐处理;腐处理; 6.2 安全设施 (3 3)宜按照)宜按照SH 3097-2000SH 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 范范在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安装防静电设施;在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安装防静电设施; (4 4)按照)按照GB 50057GB 50057在厂区

17、安装防雷设施;在厂区安装防雷设施; (5 5)按照)按照GB50016GB50016、GB50140GB50140配置消防设施与器材;配置消防设施与器材; (6 6)按照)按照GB50058GB50058设置电力装置;设置电力装置; (7 7)按照)按照GB11651GB11651配备个体防护设施;配备个体防护设施; (8 8)厂房、库房建筑应符合)厂房、库房建筑应符合GB50016GB50016、GB50160;GB50160; (9 9)在工艺装置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设置超)在工艺装置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设置超 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和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和/ /或光报警和安

18、全联锁装或光报警和安全联锁装 置等设施。置等设施。 6.2 安全设施 3 3、企业的各种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企业的各种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 护保养。护保养。 4 4 、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维修计划,定期检维修。安全、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维修计划,定期检维修。安全 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维修拆除的,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维修拆除的, 检维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检维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 5 5、 企业应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规范管理,建立监视和企业应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规范管理,建立监视和 测量设备台帐,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

19、准和维护测量设备台帐,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 活动的记录。活动的记录。 6.3 特种设备 1 1、企业应按照、企业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管理规定,管理规定, 对特种设备进行规范管理。对特种设备进行规范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令第国务院令第373373号)于号)于20032003年年3 3月月1111日公布,同年日公布,同年6 6月月1 1 日实施。日实施。20092009年年1 1月月2424日根据日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 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

20、(20092009年年1 1月月1414日国务院日国务院 第第4646次常务会议通过)进行了修订。全文由原来的七次常务会议通过)进行了修订。全文由原来的七 章章9191条修改调整为八章条修改调整为八章103103条。条。 6.3 特种设备 1 1、将、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列入特种设备管理范列入特种设备管理范 围(第二条第一款),企业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围(第二条第一款),企业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必须按照条例规定要求进行登记注册、检验等规范管必须按照条例规定要求进行登记注册、检验等规范管 理;理; 2 2、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提出了、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

21、位提出了“节能节能”规定(第规定(第 五条、第十条),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对其生产的特种五条、第十条),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对其生产的特种 设备的安全性能和能效指标负责,不得生产不符合安设备的安全性能和能效指标负责,不得生产不符合安 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不得生产国家产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不得生产国家产 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 6.3 特种设备 3 3、对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进行分级,分为特别重大、重大、对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进行分级,分为特别重大、重大、 较大、一般事故四级,分级和调查处理与国务院较大、一般事故四级,分级和调查处理与国务院493493号号

22、令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等级划分的等级划分 相一致。相一致。“事故预防和调查处理事故预防和调查处理”单列第六章,同时单列第六章,同时 对出发与责任追究也进行了细分。对出发与责任追究也进行了细分。 4 4、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 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 管理工作。管理工作。 6.3 特种设备 企业常见的特种设备主要有:锅炉

23、、压力容器(含气企业常见的特种设备主要有:锅炉、压力容器(含气 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 机动车辆等。机动车辆等。 特种作业人员主要有:锅炉作业(锅炉操作、水处理特种作业人员主要有:锅炉作业(锅炉操作、水处理 作业)、压力容器作业(压力容器操作、气瓶充装)、作业)、压力容器作业(压力容器操作、气瓶充装)、 压力管道作业、电梯作业(安装、维修、司机)、起压力管道作业、电梯作业(安装、维修、司机)、起 重机械作业(机械安装、维修;电气安装、维修;司重机械作业(机械安装、维修;电气安装、维修;司 索;指挥;司机)、场(厂)内机动车辆

24、作业(司机、索;指挥;司机)、场(厂)内机动车辆作业(司机、 维修)、特种设备管理等人员。维修)、特种设备管理等人员。 6.3 特种设备 2 2、企业应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企业应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 企业应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包括原始资料和企业应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包括原始资料和 检维修资料、检测资料,要按照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检测,检维修资料、检测资料,要按照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检测, 确保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在许可的情况下有效运行,证件齐确保所使用的特种设备在许可的情况下有效运行,证件齐 全。全。 6.3 特种设备 3 3、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

25、使用后3030日内,企业应当向日内,企业应当向 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4 4、企业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企业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 月进行月进行1 1次检查,并保存记录次检查,并保存记录。(不包括操作人员的日常检。(不包括操作人员的日常检 查)查) 5 5、企业应对在用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防护装置、测量、企业应对在用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防护装置、测量 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保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保 存记录。存

26、记录。 6.3 特种设备 6 6、企业应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企业应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 1个月向特种设个月向特种设 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 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企业应将安全检验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企业应将安全检验 合格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合格标志置于或者附着于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7 7、企业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企业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 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者超过安

27、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 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监察管理部门办理注销。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监察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6.4 工艺安全 1 1、企业操作人员应掌握工艺安全信息,主要包括:、企业操作人员应掌握工艺安全信息,主要包括: (1 1)化学品危险性信息:)化学品危险性信息: 物理热性;物理热性; 化学特性,包括反应活性、腐蚀性、热和化学稳定性等;化学特性,包括反应活性、腐蚀性、热和化学稳定性等; 毒性;毒性; 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 6.4 工艺安全 (2 2)工艺信息:)工艺信息: 流程图;流程图; 化学反应过程;化学反应过程; 最大储存量;最大储存量; 工艺参数(如压力

28、、温度、流量、工艺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组成液位、组成)安全上)安全上 下限值。下限值。 6.4 工艺安全 2 2、企业应保证下列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可靠、完整:、企业应保证下列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可靠、完整: (1 1)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包括管件和阀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包括管件和阀门; (2 2)泄压和排空系统;)泄压和排空系统; (3 3)紧急停车系统;)紧急停车系统; (4 4)监控、报警系统;)监控、报警系统; (5 5)连锁系统;)连锁系统; (6 6)各类动设备,包括备用设备等。)各类动设备,包括备用设备等。 6.4 工艺安全 (3 3)设备信息:)设备信息: 设备材料;

29、设备材料; 设备和管道图纸;设备和管道图纸; 电气类别;电气类别; 调节阀系统;调节阀系统; 安全设施(如报警器、连锁等)。安全设施(如报警器、连锁等)。 6.4 工艺安全 3 3、企业应对工艺过程进行风险分析:、企业应对工艺过程进行风险分析: (1 1)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 (2 2)工作场所潜在事故发生因素;)工作场所潜在事故发生因素; (3 3)控制失效的影响;)控制失效的影响; (4 4)人为因素等。)人为因素等。 6.4 工艺安全 4 4、企业生产装置中开车前应组织检查,进行安全条件确认。、企业生产装置中开车前应组织检查,进行安全条件确认。 安全条件应满足下列要

30、求:安全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1)现场工艺和设备符合设计规范;)现场工艺和设备符合设计规范; (2 2)系统气密测试、设施空运转调试合格;)系统气密测试、设施空运转调试合格; (3 3)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已制订;)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已制订; (4 4)编制并落实了装置开车方案;)编制并落实了装置开车方案; (5 5)操作人员培训合格;)操作人员培训合格; (6 6)各种危险已消除或控制。)各种危险已消除或控制。 6.4 工艺安全 5 5、企业生产装置停车应满足下列要求:、企业生产装置停车应满足下列要求: (1 1)编制停车方案;)编制停车方案; (2 2)操作人员能够按停车方案和操作规程

31、进行操作。)操作人员能够按停车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 6、企业生产装置紧急情况处理应遵守下列要求:、企业生产装置紧急情况处理应遵守下列要求: (1 1)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应按照不伤害人员为原则,)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应按照不伤害人员为原则, 妥善处理,同时向有关方面报告;妥善处理,同时向有关方面报告; (2 2)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采取适当的措)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采取适当的措 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程序紧急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程序紧急 停车。停车。 6.4 工艺安全 7 7、企业生产装置泄压系统或排空系统排放的危险化学品应引、

32、企业生产装置泄压系统或排空系统排放的危险化学品应引 至安全地点并得到妥善处理。至安全地点并得到妥善处理。 8 8、企业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工艺参数运行出现、企业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工艺参数运行出现 的偏离情况及时分析,保证工艺参数控制不超出安全限值,的偏离情况及时分析,保证工艺参数控制不超出安全限值, 偏差及时得到纠正。偏差及时得到纠正。 6.4 工艺安全 为了有效地防止超温、超压、超负荷,应尽量采用为了有效地防止超温、超压、超负荷,应尽量采用 自动分析、自动调节、自动报警、自动停车、自动排放、自动分析、自动调节、自动报警、自动停车、自动排放、 自动切除电源等安全联锁自控技

33、术,以便在工艺指标突然自动切除电源等安全联锁自控技术,以便在工艺指标突然 变化时,能自动快速地进行工艺处理。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变化时,能自动快速地进行工艺处理。火灾爆炸危险性大 的生产现场,应设置可燃气体、有毒有害其他自动报警仪,的生产现场,应设置可燃气体、有毒有害其他自动报警仪, 以便能及时发现和消除险情。以便能及时发现和消除险情。 6.4 工艺安全 在日常生产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在日常生产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1、原料、材料与燃料:、原料、材料与燃料: (1 1)原料、材料、燃料的理化性质(熔点、沸点、蒸汽压、闪电、燃点、)原料、材料、燃料的理化性质(熔点、沸点、蒸汽压、闪电、燃点、 危险性

34、等级等),受到冲击或发生异常反应时的后果;危险性等级等),受到冲击或发生异常反应时的后果; (2 2)工艺中所用原材料分解时产生的热量;)工艺中所用原材料分解时产生的热量; (3 3)对可燃物的防范措施;)对可燃物的防范措施; (4 4)有无粉尘爆炸的潜在危险性;)有无粉尘爆炸的潜在危险性; (5 5)材料的毒性容许浓度;)材料的毒性容许浓度; (6 6)容纳化学物质分解的设备是否合用,有何种安全措施?)容纳化学物质分解的设备是否合用,有何种安全措施? (7 7)为了防止腐蚀及反应生成危险物质,应采取何种措施?)为了防止腐蚀及反应生成危险物质,应采取何种措施? (8 8)原料、材料、燃料的成分

35、是否经常变更,混入杂质造成何种不安全)原料、材料、燃料的成分是否经常变更,混入杂质造成何种不安全 影响,流程的变化对安全造成何种影响?影响,流程的变化对安全造成何种影响? 6.4 工艺安全 2 2、工艺操作、工艺操作 (1 1)对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反应操作,采取了何种隔离措施?)对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反应操作,采取了何种隔离措施? (2 2)工艺中的各种参数是否接近了危险界限?)工艺中的各种参数是否接近了危险界限? (3 3)操作中会发生何种不希望的工艺流向或工艺条件以及污染?)操作中会发生何种不希望的工艺流向或工艺条件以及污染? (4 4)装置内部会发生何种可燃或可爆性混合物?)装置内部会发生

36、何种可燃或可爆性混合物? (5 5)对接近闪点的操作,采取何种防范措施?)对接近闪点的操作,采取何种防范措施? (6 6)对反应或中间产品,在流程中采取了何种安全裕度?如果一部分成)对反应或中间产品,在流程中采取了何种安全裕度?如果一部分成 分不足或者混合比例不同,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分不足或者混合比例不同,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7 7)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都有什么样的反应速度?如何预防温度、压力、)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都有什么样的反应速度?如何预防温度、压力、 反应的异常,混入杂质、流动阻塞、跑冒滴漏,发生了这些情况后,反应的异常,混入杂质、流动阻塞、跑冒滴漏,发生了这些情况后, 如何采取紧急

37、措施?如何采取紧急措施? (8 8)发生异常状况时,有无将反应物质迅速排放的措施?)发生异常状况时,有无将反应物质迅速排放的措施? (9 9)有无防止急剧反应的措施?)有无防止急剧反应的措施? (1010)泵、搅拌器等机械装置发生故障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危险?)泵、搅拌器等机械装置发生故障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危险? (1111)设备在逐渐或急速堵塞的情况下,生产会出现什么样的危险状态?)设备在逐渐或急速堵塞的情况下,生产会出现什么样的危险状态? 6.4 工艺安全 1 1、原料、材料与燃料:、原料、材料与燃料: (9 9)是否根据原料、材料、燃料的特性进行合理的管理?)是否根据原料、材料、燃料的特性进行

38、合理的管理? (1010)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原料如果补充不上有什么潜在性)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原料如果补充不上有什么潜在性 的危险,原料的补充是否能够得到及时保证?的危险,原料的补充是否能够得到及时保证? (1111)使用惰性气体进行清扫、封闭时会引起何种危险,)使用惰性气体进行清扫、封闭时会引起何种危险, 气源供应有无保证?气源供应有无保证? (1212)原料在储藏中的稳定性如何,是否会发生自燃、自)原料在储藏中的稳定性如何,是否会发生自燃、自 聚和分解等反应?聚和分解等反应? (1313)对包装和原料、材料、燃料的标志有何要求(如受)对包装和原料、材料、燃料的标志有何要求(如受 压容器的检验标志

39、、危险物品标志等)?压容器的检验标志、危险物品标志等)? (1414)对所用原料使用何种消防装置及灭火器材?)对所用原料使用何种消防装置及灭火器材? (1515)发生火灾时有何紧急措施?)发生火灾时有何紧急措施? 6.5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1 1、关键装置:、关键装置: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 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 的生产装置。的生产装置。 2 2、重点部位:、重点部位: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 学品场所,

40、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 (站)、油库、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业(站)、油库、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业 的公用工程系统等。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6.5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1 1、企业应加强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实行企、企业应加强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实行企 业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机制。业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机制。 2 2、联系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联系人对所负责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 与指导责任,包括:与指导责任,包括: (1 1)指导安全联系点实现安全生产;)指导安全联系点实现安全生产; (2 2)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监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 实;实; (3 3)定期检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定期检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4 4)督促隐患项目治理;)督促隐患项目治理; (5 5)监督事故处理原则的落实;)监督事故处理原则的落实; (6 6)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