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教案_第1页
《拟行路难》教案_第2页
《拟行路难》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拟行路难教案【学习目标】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怀才不遇者的不幸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升诗歌鉴赏的水平5、学会比较阅读【学习重点】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怀才不遇者的不幸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学习难点】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升诗歌鉴赏的水平【学习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

2、城)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因为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2)写作背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

3、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3)解释题意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富有感情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3.请尝试翻译本诗,要求创设意境,语言优美,表述连贯通顺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人生也是有命的(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二、把握情感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明确:全诗突出一

4、个“愁”字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不过,“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

5、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2、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分析:作者使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所以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

6、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因为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3、“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明确】“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4、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5、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明确: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三、延伸拓展:1、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哪些影响?【明确】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