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立足生活的“点”,把准德育的“脉”我们在教育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能说会道,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不过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却不知所措,有的更是言行相悖。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教育如此苍白无力而倍感困惑,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德育已与学生的生活脱节。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前说过:“生活即教育。”所以,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它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人真正德性的形成。生活德育,就是通过生活实践实行道德教育,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而实行品德教育。生活德育强调将道德教育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实行积极的启迪
2、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是我们德育工作者不懈地追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真情德育”是武汉市光谷一小所提出的“真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真情德育”实施中,我们主要从回归生活的本真出发,注重立足生活的“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在头脑中定位,在行动中定格,逐步内化成习惯,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理念,深深地灌注在点点滴滴的教育行为中,促成学生“会做人,做一个真正的人;会学习,做一个真心的人;会生活,做一个
3、真诚的人;会创造,做一个真实的人。(一) 找准“切入点”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德育注重学生的需要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能够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便应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兴趣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能够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自然地、很容易地发生作用了。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的切入点,将德育内容实行整合,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分层次的要求,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动,引领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有爱心地生活。不容置疑,如今的小学生处于一个高速发达
4、的多元社会中,信息发达,物质丰富,不过,在生活条件持续提升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学生品德上的一些缺失,如:环保意识差、自我意识强、不会感恩等等,这些源于生活的问题就是德育所要注重的问题,也正是学生道德养成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德育不能“在岸上指导学生游泳”,必须在学生的生活交往和联系中展开,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主张用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实行。针对孩子乱扔的毛病,我们能够结合“学雷锋月”展开 “学雷锋,树新风,争做绿色志愿者” 活动:1、各班认养校园绿地,主动清理校园垃圾;2、自我教育,通过活动自我暗示时时提醒自己,强化卫生意识;3、结对互助,卫生习惯不好的同学之间相互结对,相互监督,共同进
5、步;4、走向社会,到校园一条街和社区展开清洁卫生活动。又如:感恩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祖国之恩,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道德情操;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协助之恩,在生活、学习中互相协助,乐于助人。所以,每年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我们都会展开 “真情互动”活动:召开 “感恩父母”主题队会;展开“给妈妈洗一次脚”活动,同时让妈妈给自己讲小时候的故事;展开家庭实践活动,如“我给妈妈过生日”、“今天我当家”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生活自理水平。通过活动不但培养了孩子与家
6、长实行有效沟通的习惯,而且在引领孩子为家长服务的过程中,懂得了感恩,体会到爱与付出的快乐、幸福。实践证明,封闭式的德育教育已经不能适合新时期的德育形势。学校德育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游戏,引导学生展开兴趣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实践、游戏和活动中来,体验活动的过程和感受,是增强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 二)把握“兴趣点”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德育顺应生活的本真学习需要兴趣,教育同样需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孩子的天性是爱玩,我们就要让德育顺应孩子的心理,的顺应生活的本真,积极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从兴趣入手,展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鼓励他们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用
7、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爱好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每年的春游活动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实践活动,我们要努力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参观鸟语林、动物园等活动,孩子们和动物朋友们一起分享着春日的暖阳,使“真情”教育在持续地拓展,由校内向校外延伸,从“三味书屋”走进了“百兽园”,来到泥根墙下亲近自然,使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大舞台上清楚地领悟到“处处皆学问”的道理,从而激发了他们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大好情怀。通过在实验基地参加爬雪山、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智勇攀岩等体验活动,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磨练了意志,学会了挑战自
8、我。学生在“乐”中收获,德育在“趣”中渗透。又如开展一些踏青、放风筝活动等等,让学生亲近自然,亲近生命,享受纯真的童年。这种境界,不是直白的说教,而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无痕的情境的陶冶。但是是在情境创设中要注意体现自然现实的生活,强调直接的、贴近的、无痕的情境,没有刻意的创设,学生主体不会觉察自己是在受教育,只是在习以为常的情境中享受真善美的感染。(三)夯实“着力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让德育关注生活的历程体验内化阶段是生活化德育的关键,也是以往德育工作中薄弱的环节。体验内化过程就是在生活实践感受打破原有心理平衡的基础上,引起心理结构的变化(失衡),通过不断的心理体验,不断的矛盾斗争,
9、不断内化与积累,形成一定的认识和心理品质,形成新的心理结构,达成新的心理平衡。学生的时间大多是在校园里度过的,学校是学生体验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和自然界中,对他们的学习、交往和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各种生活境遇做出具体引导,展开体验之思,学生才能够感受到一种在书本上很难感受到的生活乐趣,感受到道德境界的实质性提升。今年是奥运年,奥林匹克运动不仅带来精彩的体育比赛,也带来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教育契机。我校利用这一契机开展了“小小志愿者传送文明绿丝带”活动,旨在将奥运与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融合起来,转变学生行为陋习,培养良好文明素养和道德情操,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首先,
10、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等德育阵地,发出招募为师生服务的志愿者活动通知,广泛宣传志愿者活动的价值和意义,邀请同学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并举行专门的志愿者授牌仪式和承诺仪式,让他们感受使命的崇高。鼓励人人争夺代表文明、进步、高尚的绿丝带,争做文明少年。随着三年级第一批40名志愿者坚定有力的宣誓,我校“小小志愿者,传送文明绿丝带”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这标志着我校继“学生绿色志愿者”和“教师义工小队”后的又一支志愿者团体的成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处处看到他们实践的身影,他们自觉自愿主动参与公益劳动,维护学校和校园一条街的清洁卫生,倡导校内文明言行,并发动更多的同学成为光荣的志愿者。“团带队,关注校园一条街
11、”环保体验活动,使我校的一项特色教育活动,针对学生乱扔的不良行为,每天,都有不同班级的学生在团员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红领巾一条街”的街道服务活动,每每走过校园门前一条街的时候,我们感到,同学们捡起的是一片片纸屑,美化的是大家的红领巾路,留下的是遍地的真情,使学生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过程中体验了快乐、收获了满足,同时还认识到不文明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改掉了乱扔的坏习惯。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他们的交往和生活方式作出具体指导,学生才能感受到鲜活的世间乐趣,才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学会真正的精神关怀,使自己的道德修养境界得到实质性的提升,真正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诗意
12、的人生。(四)发掘“动情点” 让情感震撼心灵,提升学生的生命品格情感在个体品德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和催化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情感在一个人品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德育是情感教育、心灵教育。唐朝诗人白居易曾有这样的诗句:“功战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心灵相通,感情交融是会在教育中收到神奇之效的。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情感,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心灵在活动中受到洗涤、净化,使德育深入人心
13、,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初,我校通过捐款、默哀、每日灾情播报等形式,让学生的心紧紧与灾区人民联系在一起。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深深地思索:抗震救灾中太多的故事让我们感动,我们在引导学生献爱心的同时,有必要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生命、学会感恩。我们一方面期望站在孩子的角度,让他们快乐地庆祝自己的节日,感受到童年的幸福;另一方面,我们期望通过地震带来的灾害和抗灾中发生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们认识到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幸福包含了众多人(党中央、父母、同胞)的关爱与呵护,让学生在感动之余,学会珍惜拥有幸福生活。通过诗朗诵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让学生
14、感受到地震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地展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通过总理与孤儿,让学生们感受到党对灾区人民的关爱,对孩子们的关爱;通过敬礼,以生命的名义展示浓浓的军民鱼水情;通过宝贝我爱你,让学生感受到父母无尽的爱;通过摘下我的翅膀给你飞翔表达师生之情。当全体学生道出:“总理谢谢您!叔叔谢谢您!老师谢谢您!妈妈谢谢您!”真情感悟时,学生感受到大灾有大爱,生活无时无刻不被爱所包围,学生的心灵被震撼了。相信在活动中的心灵震撼,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引发出经久不息的思绪,而真情的德育就发生在学生被感动、被打动、被震撼的那一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人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我们努力通过一个个德育活动,促成学生“会做人,做一个真正的人;会学习,做一个真心的人;会生活,做一个真诚的人;会创造,做一个真实的人。” 如果说德育是儿童人生价值得以升华的动力,那么生活则是儿童道德生命得以成长的田园。德育只有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根植于儿童的真实世界,才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学校是一个“人”的世界,是“人”生长、发展的场所。 “生活德育”伴随着学生的生活,是充满教育情境的实践着的德育,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汛业务知识培训会议课件
-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历史工业革命与环境转型-洞察及研究
- 【设计】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绿色厨电政策影响研究-洞察及研究
- 肠溃疡菌群动态变化-洞察及研究
-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的结构应力分布优化
- 反向测试件在供应链安全中的隐蔽攻击路径挖掘
- 双碳战略下制动底板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技术标准缺失
- 动态电压波动环境下分布式调光台的容错机制与实时补偿算法优化
- 护工运送标本培训
- 2025汽车金融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2095-2021 《政务公开标准目录编制规范》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下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和音频)
- 2025年本科院校基建处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完全解读(四川成都卷)
- 市场监管局计量监管课件
- 变电站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甘肃省评标专家考试题库
- 农艺师工作业绩总结
- 风电资料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