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_第1页
郑伯克段于鄢_第2页
郑伯克段于鄢_第3页
郑伯克段于鄢_第4页
郑伯克段于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左传隐公元年 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 秋左氏 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 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 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 (鲁哀公二十七年)。 思想倾向: 作者以敏锐的历史眼光,记述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的争霸、公室的卑 弱和大夫的兼并,表现了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 前422年),春秋末期史学家。左丘 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深得世人尊 敬和爱戴

2、。孔子视其为君子,尊称其 左丘明,谓之与其共好恶。孔子言与 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 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 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汉代 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 一。后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 “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 宗、万世古文之祖”。历代帝王多有 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 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 初:当初。追述往事的惯用词语。 郑武公:名掘突,郑桓公的儿子,郑国第二代 君主。 娶于申:从申国娶妻。申,春秋时国名,姜姓, 河南省南阳市北。 曰武姜:叫武姜。武姜,郑武公之妻,“姜” 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

3、夫武公的谥号。 共(gng)叔段:郑庄公的弟弟,名段。因 比庄公小三岁,所以叫叔段。共:国名。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 公和共叔段。公和共叔段。 冯梦龙东周列国 志:“黄泉誓母绝彝 伦,大隧犹疑隔世人。 考叔不行怀肉计,庄公 安肯认天亲。” 寤(w)生:难产的一种,胎儿的脚先生 出来。 寤,通“啎”,逆,倒着。 惊:使动用法,使姜氏受惊。 遂恶(w)之:于是就厌恶他。 遂:副词,于是,就。 恶,厌恶。 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 “寤生寤生”,所以很厌恶他

4、。,所以很厌恶他。 u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 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 又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 作悢。 u 說文解字說文解字 馬駭也。从馬敬聲。舉卿切 小篆 楷体 爱:喜欢,喜爱。 亟(q)请于武公:屡次向武公请求。 亟,屡次。 于,介词,向。 公弗许:武公不答应她。弗,不。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 请求,武公都不答应。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亟”(古極字)字的初文。中间 是一个站着的人,上面一横表示“极于顶”,下面一横表示 “极于踵。” 金文繁化字形,与小篆的写法相似。本义:极点,尽头) 快速

5、;迅速(含有急迫之意) 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孟子梁惠王上 屡次:如:亟叹(屡次感叹);亟请(多次请求) 说文解字: 敏疾也。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紀力切,去吏 切注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 不可失,疾也。” 及:介词,到。 即位:就位,君主登上君位。 制:地名,即虎牢。 岩邑:险要的城镇。岩,险要。 邑,人所聚居的地方。 虢(gu)叔死焉: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虢,指东 虢,古国名,为郑国所灭。焉,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 “于是”“于此”。表示陈述提示语气。 佗:同“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唯命,只听从您的命令。“惟命是从”的省略。 “唯是”是宾语前

6、置的固定格式。“唯”是语气 词,“是”是代词,代指前面的宾语。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 去。庄公说: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 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佗:说文:“负荷也。” 释义:释义: (1)佗,是代词。“他”字的 异体字,读音t。 (2)动词,通“拕”,读音 tu。拖拉。 周代国名。有东、西、南、北四虢 东虢。周文王弟虢叔所封之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公元前767 年为郑所灭 西虢,周文王弟虢仲的封地,在

7、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公元前665年 为秦所灭 南虢,周平王东迁,西虢徙于上阳,称南虢,春秋时灭于晋 北虢。虢仲后代的封地,在今山西省平陆县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 传僖公五年 唐代州名 。地在今河南省灵宝县 形声字。从虎,寽(l)声。本义:虎所抓画之迹 说文解字:虎所攫畫明文也。从虎寽聲。古伯切 金文小篆楷体 一、动词后宾语前置一、动词后宾语前置 1.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或表否定 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类句子叫否定句。 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谓语前。如: “不吾知也”,“毋吾以也”侍坐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8、也”寡人之于国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多为“何”,其他还有“谁、孰、安、焉、 胡、曷、奚”等,他们作宾语时,放在谓语前。如: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沛公安在”鸿门宴 句型中作结构助词,无实义,只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3.“之”为提宾标志“何之有”句式 “何陋之有”陋室铭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4.“是”作标志或“惟是”、“惟之” 句式 “无乃尔是过欤”季氏将伐颛臾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 5.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 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宾语,也可以将宾语前置. 一言以蔽之(“一言”是名词短语) 将子无怒,秋以为

9、期.卫风氓(“秋”是名词.) 成语“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惟才是举”、“惟马首是瞻”就是这种格式。在这里, 可将副词“惟”译为“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表 强调,“是”是提宾标志,不译。 京:地名,河南省荥阳县东南。 谓之京城大(ti)叔:京地百姓称共叔段 为京城太叔。 武姜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 称他为京城太叔。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焉。” 太: (1)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 (2) 本义:过于 (2) 极大。古作“大”,也作“

10、泰”。 太,大也。广雅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 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 祭(zhi)仲:郑国的大夫。祭:特殊读音。 都城过百雉(zh):都邑的城墙超过了300丈。都:左 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指次于国都 而高于一般邑等级的城市。雉:古代城墙长一丈,宽一丈,高 一丈为一堵,三堵为一雉,即长三丈。 国之害也:国家的祸害。 先王:前代君王。郭锡良古代汉语讲授纲要注为周开国君 主文、武王。 大都不过参(sn)国之一:大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 三分之一,参,同“三”。 中五之一:中等城市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五分 国之一”

11、的省略。 小九之一:小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九分 国之一”的省略。 大夫祭仲说: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 那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那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 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 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不度:不合法度。度:法度,制度。这里用作动词。 非制:不是先王定下的制度。 不堪:受不了,控制不住的意思。堪:能忍受,能 支持。 焉辟害:哪里能逃避祸害。

12、焉:疑问代词,哪里,怎么。经常用在动词前做状 语,与用在句末的“焉”是两个词。 辟,“避”的古字。 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许,恐怕对您有所不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许,恐怕对您有所不 利。利。”庄公说: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 何厌(厌)之有:有何厌。有什么满足。(宾语前置: 有何厌)“何之有”固定格式,“之”是代词,指 动词“有”前面的宾语 为之所:给他安排个地方,双宾语,即重新安排。为: 动词,这里指安排的意思。之:指共叔段,作“为”的 间接宾语。所:处所,“为”的直接宾语。 无使滋蔓:不要让他滋长蔓延,“无”通“毋”不

13、要 。 滋蔓:滋长,蔓延。这里指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 图:图谋,谋划。这里指想办法对付。 祭仲回答说: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 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蔓延的野草还不能除掉,何况您的尊贵的 弟弟呢? 犹:副词,尚且,还。 况:连词,何况,表示进一步的意思。 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 的弟弟呢?的弟弟呢?” 作名词作名词 (1) (形声。从犬,酋(尤)声。本义:一种猿类动物) (2) 兽名。猴属,也叫“犹猢”,形如麂。 例

14、:犹如麂,善登木。尔雅 (3) 犬子 说文:“陇西谓犬子为犹。”集韵 作动词作动词 (1)如同,好比 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犹子(如同儿子);犹父(如同父亲);犹龙(道之高深 奇妙,如龙之变化不可测);犹言(好比说;等于说);过犹不及 (3) 踌躇疑惧 心犹嶑而狐疑。离骚 (4) 又如:犹预(犹与。犹夷。犹豫);犹犹(迟疑不决) (5) 通“猷”。谋画 王犹充塞。荀子议兵 作作副词副词 (1)还;仍然 ,多用于书面语 (2) 又如:不说犹可,一说他反而更有意见了;此事他犹不知, 何况我呢?;记忆犹新 (3) 太 。如:犹薄;犹厚 u 康熙字典: 集韻尤救切,音宥。獸 名。

15、 u 说文解字 玃屬。从犬酋聲。一曰隴西 謂犬子爲猷。以周切。 甲骨文 小篆楷书 不义:指不义的事情。 自毙:自己摔跟头。 毙:扑倒,倒下去。本义倒下去、垮台。汉以后 才有“死”义。 子:您,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姑:姑且。 之:代词,指共叔段自毙的事。 庄公说: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 等着瞧吧。等着瞧吧。 既而:由副词既和连词而组成的固定结构,常 用来表示一件事过去不久又发生另一件事。 鄙:边邑。 贰於己: 意思是使原来属于郑庄公管辖的西北 边邑也同时属于自己。 贰:两属,臣属于二主。 过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

16、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 的边邑也属于自己。的边邑也属于自己。 若之何:对它怎么办?“若何”一种固定格式。 如果您要把郑国交给大叔,那么就请允许我去侍 奉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这里并列用了 两个表示假设的复句。后一个复句有连词“若” 和“则”,表示两个分句之间的因果关系。】 事: 服事,侍奉。 生民心:使民生心,使人民产生二心。生,使动用法。 公子公子吕说:吕说:“国家不能使土地有两属的情况,您将打算怎么办?国家不能使土地有两属的情况,您将打算怎么办? 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就去服事他;如果不给,那么就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就去服事他;如果不给,那

17、么就 请除掉他,不要使人民产生两属的心理。请除掉他,不要使人民产生两属的心理。” 無庸:不用,指用不着除之。 庸,用。 自及:自己赶上,即自取灭亡。 貳:指以前两属的地方。 廪延:地名,在今河南延津县北。 庄公庄公说: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 的。的。”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 直扩展到廪延。直扩展到廪延。 厚:本义指山陵大,这里指所占领的土地扩大。 众:指百姓。 不义不暱:指对君不义对兄不亲。“不义”和“不 暱”是并列关系。暱:同“昵”,亲近。一说二者 是条件关系。意思是多行不义,别人就不会亲近

18、他。 崩:山塌,这里指崩溃,垮台。 子子封说:封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 的拥护。的拥护。”庄公说:庄公说:“多行不义之事,别人就不会亲近他,多行不义之事,别人就不会亲近他, 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完:修葺,指修城。 聚:聚集,指聚集百姓。 缮甲兵:整修铠甲和武器。 缮:修缮,修理整治。 具卒乘:准备好步兵和兵车。 具:备,准备。 袭:偷袭,袭取。 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 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 名 (形声。从衣,从两“龙”(t)省声。本义:死者穿的衣服,衣襟在 左边)

19、姓 袭衣(尸衣;也指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袭玩(衣着器用) 量 衣一套为一袭 赐衣被一袭。汉书昭帝纪 层,重 棺椁数袭。吕氏春秋 动 因袭,照旧搬用 袭译欧西人之言。清梁启超饮冰室合 集文集 继承,世袭 重复 调和,合 天地比,齐秦袭。荀子 袭击 荆人欲袭宋。吕氏春秋察今 衣上加衣 寒不敢袭,痒不敢搔。礼记 盖 张甲乙而袭翠被。张衡西京赋 触及;熏染;侵袭 芳气袭人是酒香。红楼梦 说文解字:左衽袍。从衣,龖(da4)省聲。 小篆 襲襲 楷体 夫人:指武姜。 启之:为他开城门,作内应。 启:开门。 其期:指共叔段袭郑的日期。 帅:率领。 乘:古代车队组织单位。一乘有甲士(带盔甲 的兵士

20、)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二百乘共有甲 士六百人,步卒一万四千四百人。 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 候,说:“可以出击了!”命令子封率领车二百乘, 去讨伐京邑。 动 (会意。从户,从口。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手(又),右边是户(单扇门);用手开门, 即开启的意思。后繁化加“口”,或省去手(又)而成“启”。金文又加 “攴”(p)成“啓”。现简化为“启”。本义:开,打开) 经传皆作“啟” 公将啟之。左传隐公元年 启发;教育 不愤不啟。论语 出发;起程 首啟戎行。三国志武帝纪 开拓;开创 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韩非子有 度 启奏;禀告 堂上启阿母。孔雀东南飞 烦请;启请 启烦(套话

21、。麻烦;多劳) 通“跽”。跪 王事靡,盬( g )不遑启处。诗小雅采 薇 通“晵”。省视,察看 启予足!启予手!论语泰伯 名 书信 方欲奉启告别,遽辱惠问。苏轼与王 敏仲八首 官方文件 官信曰启。服虔通俗文 中国古代指立春、立夏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左 传 说文解字:開也。從戶從口。康禮切。 甲骨文 小篆 楷体 啓 chng 1.骑,坐: 车。 2.趁着,就着:便。机(趁着机会)。因利便。 3.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法。 4.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小。上。下。 5.姓。 shng 1.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舆。千之国。 2.古代称四为乘: 壶。左传“以韦先牛十 二犒

22、师”。 3.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 书. 五月辛丑:指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古人以干支 记日。 诸:“之于”的合音字。其中“之”指代共叔段。 出奔:逃亡到国外。 奔:急跑,逃跑。 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 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辛丑那一天, 太叔段逃到共国。 十天干:十天干: 甲(ji)、乙(y)、丙(bng)、丁(dng)、戊(w)、 己(j)、庚(gng)、辛(xn)、壬(rn)、癸(gu);其中 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十二地支: 子(z)、丑(chu)、寅(yn)、卯(mo)、辰 (chn)、巳(s)、

23、午(w)、未(wi)、申(shn)、酉 (yu)、戌(x)、亥(h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 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实为相邻的两个音节产生融合而变为一 个音节。合二字之音为一字者。 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古语已 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 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 现代方言中亦有。如北京话不用为甭。 译文:译文: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共叔 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 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所以用“克”字; 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 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便不写共叔段自动 出奔,这么处理含有责难

24、郑庄公的意思。 置:置:安置,放置。 黃泉:黃泉:地下的泉水。 之:代词,代指安置姜氏于程颖和发誓的 事。 于是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颖,并且发誓说: “不到死,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 悔了。 动 (会意。从网直,有亦声。网直宜赦。本义:赦罪,释放) 置,赦也。说文 安放;搁;摆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王维送綦 母潜落第还乡 设置,建立,设立 置园邑三百家。汉书霍 光传 豁免 废弃;舍弃 置大立少,乱之本也。晏子春 秋内篇谏上 搁置;放下;放在一边 且焉置土石。列 子汤问 委托;交付 置质(委质。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 以示献身) 购买;置办 郑人有且置履者。韩非子 通“植”(zh)。树立 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礼 记祭义 名 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 五十里而一置。韩非子难势 驿车;驿马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马催。苏轼荔枝叹 说文解字:赦也。从网、直。陟吏切。 小 篆 康熙字 颖考叔:郑国大夫。颖谷:郑国边邑。 封人:管理疆界的官。 封:疆界。 献:恭敬地送给。这里用名词,进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