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215挖掘机结构设计和实现机械制造转专业论文设计_第1页
HY-215挖掘机结构设计和实现机械制造转专业论文设计_第2页
HY-215挖掘机结构设计和实现机械制造转专业论文设计_第3页
HY-215挖掘机结构设计和实现机械制造转专业论文设计_第4页
HY-215挖掘机结构设计和实现机械制造转专业论文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论文目 录摘 要3Abstract4引 言51 绪论61.1 液压挖掘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61.2 液压挖掘机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6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92 HY-215挖掘机工作装置方案设计112.1 HY-215挖掘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12.2 工作装置结构方案的确定123 HY-215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设计143.1 工作装置机构计算143.2 油缸铰点及行程确定153.3工作装置的计算164 HY-215挖掘机行走装置结构设计224.1行走装置设计原则224.2轮式行走装置的传动设计234.3轮式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的结构形式234.4轮式行走装置的构造255 HY-215挖掘

2、机整机传动系的设计285.1选择液压马达类型、行走速度及传动比285.2实际速度及牵引力305.3挖掘机行走装置参数315.4 变速箱设计315.5 轮边减速器406 其他部件设计416.1轴和轴承设计416.2轴承、键和连轴器的选择42结 论45参考文献46致 谢47本科论文摘 要工程机械对当代基本建设的施工现场具有关键影响,而工程机械中的挖掘设备则起着关键而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中关键设计工作的关键是以下几个层次:在液压挖掘机的每个工作中清除设备的结构,搜索相关信息并整合经验公式定律,以在工作中设计整个设备挖掘机,采用比例法和工作经验计算公式得出了工作中装置各部分的基本规格并对它进行了应力分

3、析,然后得出了其二维CAD工程图,然后使用SolidWorks绘制每个设备的三维模型。安装每台设备后,对其进行健身模拟。该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在计划方案设计中明确提出了各种计划方案,并从可信度,完整性,综合性等角度比较了计划方案,选择了计划方案。其结构特点是,在行走构件中间的传动系统根据液压缸的伸缩型选择传动齿轮和液压传动系统,以在整个挖掘和行走过程中完成驱动力的传递。分动箱和旋转维修平台的铰接技术设计应考虑到整个设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材料的选择,生产加工方法和技术标准参照有关技术文件;根据设计的主要参数绘制工程图。充分注意整个设备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确保整个设备特性的一致性和最佳控制使

4、整体挖掘设备重量更轻,传动系统稳定,工作效率高,结构紧凑本文主要介绍了HY-215 挖掘机机构,并对主要结构进行了相关计算。关键词:挖掘机; 机械; 工作原理;AbstractConasdstruction machiasdnery psadys an imasdportant roasdle in modasdern casdnstruction, aasdd the excavsadator equipasdment in constasdruction machinery plays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role. How to make the

5、 measdchanical equipmasdent work normasdally, efficasdiently and well has bsdfecome the prisdfmary profdblem that dfeeds to be sdfolved in mesdfchanical mansdfagement. For the modern excavator, the problem of the excavator industry is more comm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its mechanical failure for peo

6、ple wh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its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as long as they carefully analyze it, they will be able to eliminate it. Howsdfever, in the prdsf ocess of trosdfu bleshooting,do disasdsfdse mble blinsddly, othsderwise, it will lead to failure, or even damage the normal comp

7、onents, resusdlting in dissasdti sfaction betsdween custsdomers and mansd ufacturers. Combined with practi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hy-215 excavator mechanism 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and analyzes and eliminates some common faults.Keywords: excavating machinery; Mechanics; working principle;引 言最近的

8、一段时间内,随着金属业、固态燃料业、发电等行业的大力持续发展,挖掘机等大型工业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大面积用到搭盖房子、修路、水资源方面的建设、植树造林、播种粮食、港口开发等方面。因为工作情况十分多样,操作挖掘机一般是靠着操作人员的阅历,依据实际情况决定操作方式。这样的情况会导致缺乏经验者不能很好的操控挖掘机,所以就要机器本身随着环境变化而做出调整。这就使得挖掘机设计要具有平凡性、统一性。可是挖掘机的工作装置又十分复杂,且自由度多,各点的确定需要复杂的计算。这些原因就导致的挖掘机设计耗费资金多,且需要的时间长。这种情况就拖慢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使厂商的经济效益变低。现在国家露天矿产的开采范

9、围渐渐变大。这就导致挖掘机的需求不断变大,要求更大容量的挖掘机。因为容量越大,成本越低。而液压挖掘机相对于机械挖掘机有十分多的优势。可目前对于挖掘机的研究还不太丰富,挖掘机的主要构件有工作装置和行走装置,它们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挖掘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就是整体的开发、工作装置的设计和优化,使研究和制造时间变短、减少成本、延长使用寿命。1 绪论1.1 液压挖掘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中国露天煤矿的开采规模不断扩大,这正是我国的现况。我们需要大型的挖掘机来满足对采矿叉车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但是国内对于大型液压反铲挖掘机的研究很少。对挖掘机开发的基础是其工作性能和可靠性的研究,本论文的

10、主题就是对工作装置的优化,缩短研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设计质量。各种工程结构的速度决定了现代化的速度,工程机械的水平直决定了建筑速度。传统的研发管理和设计方法无法主动设计产品参数,而无法手动重复进行产品性能分析。 我们需要面对和其他国家间的差距,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大力发展我国工程机械制造。 1.2 液压挖掘机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挖掘机在基础建设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地球能源减少,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开发智能化多功能挖掘机使其成为真正的挖掘机机器人仍然是人们的目标。由于开挖过程中载荷的突然变化,一些学者开始使用振动开挖方法来降低开挖阻力

11、,降低能耗并延长机器寿命。近年来,随着人性的发展,挖掘机已发展为满足人类对大型项目需求的强大动力。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一台液压挖掘机于1950年在意大利生产。强大的挖掘能力,高生产率,多功能性和易操作性在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型水电项目以及对大型露天矿的需求,液压挖掘机已发展成高速,高压,大铲斗容量和大功率的领域。随着液压挖掘机产量的增加和其用途的扩大,举世闻名的挖掘机制造商已采用各种先进技术来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一些外国公司已经开始在德国和法国开发用于采矿的大型液压挖掘机。 就液压挖掘机的功能而言,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设备正在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如果安装

12、了其他操作装置,则液压挖掘机可用于举升,夹紧,推动,刮削,展开,挖掘,装载,铣削,拆卸,拆卸和压缩。通常,可以在2分钟内在室内更换工作单元。动臂的结构和工作装置的斗杆不同,这增加了主机的可用性。从而缩短设计周期,提高产品性能和可靠性,并快速响应市场和用户需求。 设计过程中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测试和用户评估才能最终生产。通过之后,需要通过各种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例如组件强度测试,系统测试,过程测试和耐久性测试。轻型作业装置的设计和制造会削弱强度,而没有注意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事实上,对挖掘机作业装置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该产品的应用加速了新产品的开发,并缩短了新产品设计中的2-3年的批量生产周期

13、。 采用新的结构和新的材料,采用现代的设计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并保证和改善液压挖掘机的性能是重要的方法2。 1.2.2 国内挖掘机研究现状和发展 自1980年代以来国内对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可总结如下。 (1)工作装置的运动分析。工作装置的运动分析与挖掘机的力学分析有关,是其他分析和设计的基础。文献15使用个人编写的软件分析和模拟了液压小型反铲挖掘机在各种静态姿态角下的理论断裂力。 16将矩阵转换原理应用于单斗式反铲液压挖掘机。我做了详细的描述:文献17对液压挖掘机反铲工作装置的主要部件进行了动力和动力分析,并获得了关键点的坐标和反铲装置的约束条件,以实现挖掘力。参考文献18使

14、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挖掘机在开挖过程中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并计算了动能,势能和开挖力来分析开挖单元之间的力和运动。关系,控制工作计划和模拟提供了基础。 (2)优化作业设备。参考文献19编译了挖掘机工具设计软件,以使用变换矩阵创建数学模型,并快速有效地计算了挖掘机工具。参考文献20使用复杂的方法来优化和解决液压挖掘机铲斗的联锁机制,并提供了程序设计过程的框图。参考文献21提出使用一种优化方法来分析和计算挖掘机在各种工况和特定解决方案下的稳定性系数,并找到并分析挖掘机在特定工况下最不稳定的姿态。检查挖掘机的稳定性。性分析提供了理论计算公式和特定的分析方法。参考文献22已经开发了一种液压挖掘机车间成本

15、通用分析软件,该软件只能分析现有模型,并且原则上不能设计和优化工作设备参数。 太原重工业大学和韩国的浙江大学分别于1988年和1990年代初开发了大型液压挖掘机CAD软件系统。集成智能CAD系统;此外,太原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使用UG开发适用于6-8m挖掘机的3D模拟软件,徐州工程学院使用I-DEAS软件对WY20机器和WY20A工作单元的3D实体进行建模。我做的。大气完备性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产品设计和制造工作仍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和理论,但是使用优化的设计方法,但其中许多主要是为家用小型液压挖掘机设计的。完成(3)反铲工作装置的设计状态。由于恶劣的采矿条件,液压挖掘机尚未在矿山中得到

16、广泛使用,因此在中国对液压挖掘机的研究很少,也没有形成自我设计的系统。由于液压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液压部件的质量改进,大型液压反铲挖掘机仅在矿山中使用,工作装置主要部件的合理设计对于工业发展是必要的。 当前对液压挖掘机工作设备设计的研究重点如下。 提高工作设备结构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挖掘机设计人员无需进行繁琐的计算。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用于工作设备设计的专用工具软件3。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设计步行和工作设备,该设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 工作装置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2) 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详细机构动力学分析。 (3) 挖掘机的作业装置的整体设计。(4)计算工作装置各部分的基本

17、尺寸。 (5)根据要求初步设计行走装置的总体方案。 (6)相关参数,如助行器和助行器的结构。 (7)确定行走机构的传动方式,行走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和传动比。 (8)进行齿轮箱设计,轴和其他相关组件的选择,并计算相关驱动齿轮的强度。 2 HY-215挖掘机工作装置方案设计2.1 HY-215挖掘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工作装置,顶部转盘和行走装置这三部分组成了HY-215挖掘机。动力单元,传动机构,回转机构,辅助设备和驾驶室组成了顶部转盘部分。动臂,斗杆,铲斗和动臂油缸,斗杆缸和铲斗油缸组成了工作装置。 工作时,动臂油缸使动臂降低,让铲斗接触挖掘表面,然后操作斗杆油缸和铲斗油缸来挖掘和装载铲斗。然

18、后操作铲斗杆和铲斗油缸将铲斗旋转到合适的位置,然后铲斗放回油缸,然后来回旋转铲斗以分离物料。卸载后,打开的铲斗油缸伸出以关闭前铲斗和后铲斗,并且在开挖操作的第二个周期内将工作装置转移到开挖现场。当作业现场被运输时,行走马达操作以驱动行走机构完成移动操作4。 由于实际挖掘工作中土壤质量,挖掘表面条件和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差异,挖掘过程中反铲装置的三个液压缸的运动调节可以随意变化。以上过程只是一般的理想过程。 2.2 工作装置结构方案的确定反铲工作装置是由动臂,铲斗,铲斗,工作液压缸和连杆机构这些部分组成的。与正铲工作装置相比,反铲动臂短且截面积大。动臂的底部铰接在转盘上,动臂油缸通常为双缸,并且顶部

19、动臂的底部铰接点较高,并且在动臂缸的底部铰接点之后。这种布置允许动臂具有特定的向上和向下角度,以满足挖掘和卸载的需要,并且还可以确保动臂机构具有必要的提升和锁定扭矩。 杆也是焊接的箱形结构或铸造混合结构。臂的一端铰接到动臂的顶部,而臂缸的两端铰接到动臂和臂的底部以形成杠杆机构。由于反铲挖掘通常是通过挖掘来控制的,因此该结构布置适合向前推动,并且液压缸的大空腔可以施加很大的挖掘力。 挖掘机反铲的铲斗可根据卸料结构和卸料方法分为前卸料型和底卸料型。从前部卸料斗中卸土时,铲斗直接通过铲斗油缸旋转,土壤插入物从铲斗的前部排出。该结构简单,铲斗主体为一体式结构,刚性和强度都比较好。不需要额外的圆柱体来减

20、少土壤,但是在行走土壤以排干土壤时,前壁和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大于45步。随着铲斗的旋转角度增加,铲斗缸的力增加,铲斗的挖掘力减小,或者卸土的时间增加。另外,前卸料斗也会影响有效卸料高度。 打开底部倾卸桶的底部以降低土壤。所示的铲斗用特殊的缸关闭。如果在挖掘过程中,关闭铲斗底部并放下土壤,请打开铲斗底部并从底部除去土城。这种结构的卸土性能较好,铲斗角度应较小,但必须加卸土缸,铲斗开口的底部也会影响有效卸货高度。当前很少使用这种类型的铲斗打开方法,并且目前在挖掘机中使用其他类型的底部卸料桶。铲斗由两半组成,并通过顶部铰链连接。卸载缸安装在铲斗的后壁上。当气缸缩回时,铲斗(直板)的前壁通过杠杆系统向上

21、倾斜,从而土壤从底部排出。这样,装卸高度大,装卸时间短,在装卸过程中铲斗可以靠近车身,并且前额也被控制为打开以允许相对缓慢地排出土壤或石头可以减少。车辆振动可延长车辆寿命。另外,该铲斗可以用来选择非常流行的石材,但是铲斗的重量增加了,从而降低了铲斗的容量,并降低了相同尺寸工作设备的整机稳定性。两部分之间的张力差。通过采用底部倾卸式铲斗结构,可以减小铲斗角度,因此在某些挖掘机中,铲斗缸的连杆机构被取消,从而铲斗缸在某种程度上直接连接到铲斗主体。简化的结构。增加铲斗挖掘力5。 如果使用挖掘机来挖掘相对较软的物体或装载散装物料,则可以使用装载铲斗而不是反铲铲斗。如果默认情况下,整机的重量不变,则可以

22、显着增加铲斗的容量。生产率。装载铲斗是一种前部卸载方法,通常不使用铲斗齿,以减少挖掘松散物料时的挖掘阻力。表 2.1 5m3反铲液压挖掘机主要油缸的主要参数油缸名称只数内径工作压力全缩时的长度全伸时的长度行程动臂油缸215630158026601080斗杆油缸119730160026601060铲斗油缸215630140023209203 HY-215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设计3.1 工作装置机构计算3.1.1 动臂及斗杆长度确定 由公式计算得4.1由公式计算结果如表 3.1 所示。 表3-1计算参数计算方法计算公式计算结果最终数值动臂长度L1经验公式法L1=(0.981.1)L4.04.54.2

23、5斗杆长度L2经验公式法L2=(0.80.95)L3.33.93.40转动半径L3经验公式法L3=(0.480.60)L2.02.52.503.1.2机构转角范围确定液压反铲5挖掘机尺寸如表 3.2 所示。 表3.2 挖掘机工作尺寸最大挖掘深度m水平铲装时的最小挖掘半径6.5停机平面上的最大挖掘半径9最大挖掘半径10最大挖掘高度11动臂、斗杆等机构的转角范围如表 3.3 所示。 表3.3 挖掘机转角范围工作装置动臂结构斗杆机构铲斗机构最小转角253127最大转角811142623.2 油缸铰点及行程确定3.2.1动臂油缸的铰点及行程确定初取动臂油缸全伸和全缩时的力臂比 =1.1,油缸全伸和全缩

24、时的长度比=1.6,。由动臂油缸铰点及行程计算得,由于A铰点在平台的端部,计算得,动臂油缸行程3.2.2 斗杆油缸铰点及行程确定初取斗杆油缸全伸和全缩时的力臂比 ,油缸全伸和全缩时的长度比:,。经斗杆油缸铰点及行程计算得:,斗杆油缸行程。3.2.3 铲斗油缸铰点及行程确定 初取斗杆油缸全伸和全缩时的力臂比 ,油缸全伸和全缩时的长度比:16 。经铲斗油缸铰点及行程计算得:,斗杆油缸行程。3.3工作装置的计算 3.3.1 动臂与平台铰点位置C的确定对由反铲挖掘机改装的反铲来说,动臂铰座往往就沿用反铲动臂的铰座。一般,铰座都在转台中心的前方(0),近来大型反铲的铰座却有向后移(靠近回转中心线)的趋势

25、。设计时,可用类比法确定或根据经验统计公式初步选取,在此基础上推荐以履带轴距L为基本长度。履带轴距L (2-25) 式中:为斗容量,3.3.2 动臂及斗杆长度的确定同上转斗半径也可用类比法确定或根据经验统计公式初步选取,在此基础上推荐以履带轴距L为基本长度。3.3.3 机构转角范围确定在动臂长度、斗杆长度、转斗半径及动臂油缸与平台铰点C初步确定之后,根据挖掘机工作尺寸的要求利用解析法求各机构转角范围,其中包括动臂机构转角、斗杆机构转角、铲斗机构转角范围6。(1) 斗杆转角和的确定可根据最大挖掘半径确定。最大转角应当不小于 (2-26)根据停机平面上最小挖掘半径确定。所谓停机平面上的最小挖掘半径

26、依不同工作情况而异,有的是指铲斗最靠近机体(斗杆油缸全缩)、斗齿尖处于停机平面而斗底平行于地面,在这种状态下开始挖掘时的挖掘半径。图 2.9 停机平面上的最小挖掘半径如图2.9所示,这时斗杆和动臂间的夹角为最小(),铲斗与地面相交成角,而斗齿尖V到回转中心的距离为。从几何推导可知 (2-27)式中、Q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且=; (2-28) (2-29) (2-30) 带入式(2-29)整理后得 (2-31) 有些挖掘机不要求铲斗水平铲入,而往往以一定的后角开始挖掘,因而最小挖掘半径可能比前一种小,加大了停机平面上的挖掘范围。在这种情况下QV与水平的夹角将增至。根据有的资料介绍,为使铲斗容易切

27、人土壤,开始挖掘时的后角可取为。应该注意不论铲斗开始挖掘时的位置如何,必须以不碰撞履带板为原则,因此() (2-32)式中 R驱动轮半径(毫米);履带行走装置水平投影的对角线与纵轴问的夹角; 考虑转斗机构连杆装置及余隙在内的间隙,初步设计时可取200400毫米。(2) 动臂倾角和的确定动臂最大倾角根据最大挖掘高度确定。根据式(217)和(218)经过运算得出 (2-33)因此先确定后,再根据可得。动臂最小倾角。根据最大挖掘深度确定。由(220)得到 (2-34)(3)铲斗转角和的确定 转斗机构应满足以下要求:满足工作尺才的要求,即保证所要求的、等参数能够实现;挖掘过程中能够调整切削后角,保证工

28、作正常进行,满足挖掘过程结束时的转斗要求及卸载要求。A.必须满足工作尺寸的要求为满足挖掘高度要求 (2-35)为满足最大挖掘半径要求 (2-36)为满足停机平面上最小挖掘半径要求 (2-37) (2-38) (2-39) (2-40)为满足最大挖掘深度要求B必须满足挖掘过程中调整切削后角的要求挖掘过程中随着铲斗向前运动,斗的切削后角也不断发生改变,为了保证挖掘正常进行,斗底不应与地面发生摩擦,即0,为此必须使(图2.10)又 将式代入,整理后得到 (2-41)图 2.10 铲斗运动方向与切削后角C必须满足卸载要求由于前卸式铲斗和底卸式铲斗的卸载方法不同,因此对转角的要求也不同。为使卸斗于净,前

29、卸式铲斗在卸土时要求斗底与水平相交成以上的角(见图2.11a),因此从式(235)得 (2-42)图 2.11 不同卸载方式对的影响底卸式铲斗卸土时可假定斗的后壁接近于垂直枚态,斗底按近于水平位置(图2.11b),因此要求 (2-43)对比(242)和(243)可见,从卸土要求来看,底卸式铲斗的转角可比前卸式少左右。根据装裁机的要求铲斗装满后斗底必须向上倾斜角, 显然这时QV连线也必然向上翘起角。+ (2-44)根据以上所得的公式(235)(244)就可以初步确定动臂、斗杆、铲斗的转角范围。图 2.11 不同卸载方式对的影响4 HY-215挖掘机行走装置结构设计4.1行走装置设计原则整机的支撑

30、部分为行走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将挖掘机稳定地支撑在地面上并且承受工作装置的机械重量和反作用力。同时,挖掘机可用于在建筑工地上运输期间的工作,以及在运输过程中的现场移动(轮式助行器)。 因此,在设计单斗式液压挖掘机的行走装置时,需要尽可能地满足以下要求。 1.牵引力强,具有出色的越野性能和强大的加速和转向能力。 2.底盘高,以使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行走时,挖掘机可以表现出出色的性能。 3.支撑面积必须大。 4.抓地力强,当挖掘机从斜坡下降时不会出现超速斜坡或滑动,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5.行走装置的尺寸符合道路要求。 出色的机动性和快速的行驶速度(通常可达20KM/h)是轮胎式行走装置与履带式相比

31、具有最大的优势。如果从齿轮箱中取出齿轮箱并将其拖动到拖拉机进行长距离运输,则速度可以达到60KM/h。轮胎式步行设备的缺点是它们具有较高的地面压力(150-500 KPa)和较低的攀爬能力(通常小于65)。在挖掘过程中,需要特殊的支腿支架来稳定机身。当前,默认情况下仅使用铲斗容量为1 m的轮胎式步行设备。 下一个挖掘机。单斗式液压挖掘机的行走机构根据传动方式可分为液压式和机械式两种。 选择步行设备的类型时,必须根据工作场所土壤的状况,工作量,运输距离和工作条件来确定。4.2轮式行走装置的传动设计 更换单斗式液压挖掘机轮胎位置的更常见方法是将行走液压马达直接安装到变速箱。变速箱引导前驱动轴和后驱

32、动轴,以通过车轮侧减速齿轮驱动前轴和后轴或轮胎。变速箱具有特殊的气动或液压控制,越野齿轮和公路齿轮。 液压机械变速器采用高速液压马达,使用可靠。该时钟传输系统比机械传输更简单。省略了上下变速箱和垂直轴。在转向性能方面正确选择液压组件和变速箱齿轮可以减少齿轮之间的急剧牵引力变化。4.3轮式液压挖掘机行走装置的结构形式轮胎行走装置的主要特征:a)具有强大的越野能力:b)轮式挖掘机的运动速度通常不超过20 KM/h。地面的最大比压为150至500 KPa。攀爬能力为40-60。标准铲斗容量小于0.6立方米的挖掘机可以使用与履带相同的旋转平台和上部机构。 c)大多数轮胎式步行设备都使用全轮驱动。液压悬

33、挂平衡摆轴,并在操作过程中由液压脚支撑。卸下驱动桥,使其运行稳定。 d)长途运输效率高。 轮式液压助行器驱动液压马达直接连接至变速箱(变速箱安装在底盘上),动力从变速箱轴通过变速箱输出至前后驱动轴,或者使车轮减速以驱动车轮。 轮式单斗液压挖掘机无法高速行驶,后轴通常采用结构简单的牢固连接方法。前桥可以悬挂和振动。 轴和前轴通过中间的摆动铰链销连接。在铰链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悬架液压缸,悬架液压缸的一端连接到框架5,并且活塞杆的一端连接到前轴。挖掘机在运行时,控制阀1将关闭油箱车间与油箱之间的通道。向左拐,将两个悬挂式液压缸的工作室连接起来,然后将它们连接到油箱。前轴可以适应路面的高低坡度,上下摆动

34、可以保持轮胎与地面之间足够的附着力。4.4轮式行走装置的构造由于轮胎挖掘机的行驶速度不高,特殊轮胎场所通常由箱形车架,转向前轴,后轴,行走传动机构和支腿组成。因此。后轴为铲斗式坚固的悬架,前轴采用平衡装置,中间带有铰接的液压悬架。4.4.1悬挂装置选择由于其行走速度不高,因此通常采用后轴的刚性连接以简化结构。然而,为了提高步行性能,前轴通常由秋千悬架平衡装置制成。车架和前轴通过中央摆动销连接。在铰链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悬架液压缸,该液压缸的一端连接至框架,并且活塞杆的一端连接至前轴。控制阀有两个位置。标记的位置是挖掘机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控制阀切断两个液压缸工作室与燃油箱之间的连接。此时,液压缸将

35、前桥的平衡悬架锁定。为了稳定运行,当挖掘机行走时,控制阀向左移动。连接两个悬挂的液压缸的工作室并连接至燃油箱。前轴可以适应道路的坡度。在使轮胎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的同时,充分利用牵引力。 。4.4.2 转向机构轮胎挖掘机的驾驶室放置在旋转平台上。转盘可以旋转360度,因此挖掘机必须具有特殊的转向机构来控制驾驶室中轮胎的转向。 转向机构必须满足:的转向机构(1)转盘的旋转不影响转向系统的操作。 (2)转向轮胎的转向应具有以下特征。轮胎的旋转与方向盘成比例旋转。方向盘不动,轮胎也应停止旋转。 (3)易于操作。减轻劳动强度; (4)在转向的影响下,有必要减小反作用于方向盘的车轮的力。 可以实现上述转向

36、的机构包括机械转向,液压动力转向和气动动力转向,其中最常见的是液压转向。4.4.3 转向方式 a)前轮转向; b) 后轮转向; c) 四轮转向; d) 斜形转向 图2.12 各种转向方式 液压挖掘机的转向性能也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之一。为了使轮胎挖掘机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您可以在转向机构上增加一组4位6通阀。方向盘可根据需要以4种方式进行操作,如图2.12所示。 a)这是前轮转向的常见情况。 b) 后轮的转向有助于在倒车和行走时进行转向。 c)对于前轮和后轮转向,车身时间越长,旋转半径越小。 d)整个身体倾斜,以便汽车可以离开或接近工作表面以进行倾斜转向。5 HY-215挖掘机整机传动系的设计

37、设计重量为11吨,轮胎规格为9.00-20。轮胎功率半径r =0.491米。挖掘机最大牵引力P =0.6机器重量;发动机功率N=58.8KW,转速2000r/min;油泵的最大流量为2100 l/min;最高工作压力21MPa。最大行驶速度为31Km/h,设计采用全桥驱动。 基于已知参数。检查机器设计手册,选择长江液压配件厂的油泵G20 - 15 -系列。额定压力为21MPa,采用计量泵系统 。5.1选择液压马达类型、行走速度及传动比(1) 确定油马达的参数该挖掘机使用计量系统,因此液压马达使用两速计量低速大扭矩(轴向柱塞液压马达)。最大行驶速度在设计手册中给出为 Km/h。 它基于原型数据,

38、请参阅机器设计手册。液压马达选自长江液压配件厂的GM-16液压马达。额定压力21MPa.Q=200L/min。 n=1800r/min。 q=0.111L/r (3-1)=0.115L/min (3-2)=0.98=1704r/min (3-3)= =0.159300.1150.9=493.7N.M (3-4)= pq=0.159300.1150.8=439N.M (3-5)式中 -压力损失,-容积效率,0.98 -机械效率,0.9 -额定扭矩(N.M) -实际扭矩 即油马达启动扭矩(N.M)(2) 传动比分配以开始牵引力为基础来计算第一齿轮速度(越野档位)。那么总传输速率为: : (3-6)

39、式中 -机重(T); -油马达启动扭矩(N.M);-轮胎半径(m);-轴与变速箱总效率。0.8. 第二速度(高速)取决于挖掘机的最大速度和油马达的最大速度。总传输率为: (3-7)式中 -油马达最大转速(r/min); -轮胎半径(m); -挖掘机最大行驶速度(Km/h).=10.175根据上述总传输速率进行计算。变速箱和传动轴的传动比指定如下: 驱动轴:通常用于带有驱动轴和轮侧减速器的普通工程车辆。因此,驱动轴的总减速比是理想的请参考原型,以选择本机的传动轴传动比为21.变速箱: 第一档 第二档 5.2实际速度及牵引力越野档速度: = 3.4 Km/h牵引力为: = 66 KN变速箱输出轴扭

40、矩: 公路档速度: = 31 Km/h牵引力为: = 7.28 KN5.3挖掘机行走装置参数行走装置类型:轮胎类型; 挖掘机重量: 11吨; 牵引力: 66 KN 轮胎规格: 9.00 - 20; 轮胎动态半径: 0.491m; 油马达:的主要参数排量: 0.115L/min; 扭矩: 493.7 N.m 速度: 1704 r/min; 流量: 200 L/min 在公路上行驶时的主要参数速度: 31 Km/h; 变速箱传动比: 0.485 变速箱输出轴扭矩: 212.9 N.m 变速箱和驱动轴效率: 0.85 驾驶越野齿轮时的主要参数: 速度: 3.4 Km/h; 变速箱传动比: 4.5 变

41、速箱输出轴扭矩: 1975.5 N.m 变速箱和驱动轴效率: 0.85 5.4 变速箱设计设计的变速箱可以保证:(1)更改传输速率。扩展驱动轮的扭矩和转速范围,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驾驶条件。在良好的条件下运行发动机时,进行启动,加速,上升等操作。 (2)倒档。可以在发动机的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来回行驶车辆。 (3)实现中立。可以切断至变速箱系统的动力传输,以使发动机启动并怠速运转。发动机运转时,车辆可以长时间停放,这便于变速箱的换档和输出。 此设计使用机械变速。即,齿轮套筒由于吸引力而通过操作机构移动。变速箱中有两对啮合齿轮,这些齿轮不断啮合,啮合套筒运动。因此,两对齿轮的中心距必须相同。5.4.

42、1低速档齿轮设计根据您的设计计划,使用直圆柱齿轮传动装置。由于传输速度慢,因此使用7步精度(GB10095-88)来啮合牙齿表面。 1)材料选择参见表10-1中的3,第189页,小齿轮材料为40Cr(淬火和回火后淬火表面),硬度为50HRC,大型齿轮材料为40Cr(回火),硬度为280HBS。 2) 确定齿数选小齿轮齿数 =18.大齿轮齿数184.581,取81。3)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由设计公式进行计算,即 (3-8) 式中 -载荷系数;-齿轮分度圆直径; -齿宽系数; -齿轮传动比;-弹性影响系数;-齿轮所传递的扭矩-材料许用应力。a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试选载荷系数=1.3 小齿轮所传

43、递的扭矩 由参考文献3第201页,表107 两支撑相对小齿轮作不对称布置,故取 1.0 由参考文献3第198页,表106 弹性影响系数,取 =189.8 MPa 由参考文献3第207页,表1021d 调质处理合金钢的查得 小齿轮得接触疲劳强度极限1200 MPa;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800 MPa 计算应力循环系数=601704820069.82 h (3-9) =6082006 式中 -转速;-同侧齿廓啮合次数;-工作小时数。 由参考文献3第203页,图10-19 灰铸铁接触疲劳寿命系数。查得 =0.95; =0.97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为S=1= =0.95

44、1200=1140 MPa (3-10) =0.97800=776 MPab 计算 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代入中较小的数值 =2.32 =80.469 mm 计算圆周速度 =4.85 m/s (3-11) 计算齿宽 =80.469 mm 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 模数: =/=4.47 mm 齿高: =2.25=2.254.47=10.06 mm =80.469/10.06=8.0 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4.85 m/s。7级精度.查参考文献3第192页,图10-8 动载系数值 得动载系数=1.14。 由参考文献3第190页,表10-2 取使用系数=2.0,7级精度.由参考文献3第193页,表10-3

45、 及 (3-12)=539.2 N.mm 100 N.mm查得 =1.1 小齿轮相对支撑非对称布置时:=1.12+0.18(1+0.62)2+0.2310-3b (3-13)10-2=1.593由=8.0。 =1.593得=1.46。故载荷系数 (3-14) =21.141.11.593=3.995 按实际得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有=.= 80.469= 112.25 mm (3-15) 计算模数 M=d/z = = 6.23 (3-16) 4)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为:m (3-17)式中 -载荷系数 -齿宽系数; -齿轮齿数; -齿形系数;-应力校正系数;-齿轮所传

46、递的扭矩;-弯曲疲劳强度极限。a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由参考文献3第204页,图10-20 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查得 小齿轮得弯曲疲劳强度极限=650 MPa; 大齿轮得弯曲疲劳强度极限=550 MPa. 由参考文献3第202页,图10-18 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查得 =0.85;=0.88.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取弯曲疲劳许用系数 S=1.4 得 = 0.85650/1.4 = 394.6 Mpa (3-18) =0.88550/1.4 = 345.7 MPa 计算载荷系数 = 21.141.11.46 = 3.662 (3-19) 由参考文献3第197页,表10-5齿形系数 及应力校正系数 查得 =2.91; =2.22 =1.54; =1.775 计算大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0.01136 (3-20) =0.01141两者比较,大齿轮的数值大.b 设计计算 =4.81 mm比较计算结果。由齿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出的系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出的系数m。这是因为齿轮模块m的尺寸主要取决于由弯曲疲劳强度确定的承载能力。承载能力取决于接触表面的疲劳强度。仅与齿轮直径有关(例如,模块化产品和齿数)。可以从弯曲疲劳强度算出的系数m为4.81。取m=5。计算根据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出的剖分圆的直径。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