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容提要城镇化在过去100多年里已成为全球一个不可遏止的发展趋势,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规律性现象。城镇化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转变区域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区域生活质量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正是基于对世界城镇化趋势的认识以及对伊金霍洛旗近25年的城镇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分析了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总结了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并对未来伊金霍洛旗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伊金霍洛旗 城镇化 问题 建议AbstractUrbanization in the past 100 years has become
2、a global trend unstoppable, regularity phenomen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inevitably produce. Urbanization and so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and promoting sustaine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transition region of production and l
3、ifesty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region.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trend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study of Yijinhuoluo nearly 25 yea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we analyz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Yijinhuoluo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s,
4、 summed up in Iraq Jin Huoluo flag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drawback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Yijinhuoluo put forward some usefu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Ejin horo banner urbanization problem suggest目录一、综述1(一)城镇化的概念及内涵1(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1(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二、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1(一)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3(二)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3(三)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现状3三、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4(一)对城镇化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4(二)城镇发展缺乏产业支撑,产业结构不合理4(三)城镇整体质量低,现代服务业滞后4四、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建议4(一)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4(二)推动产业互动发展,大力发展城镇经济4(三)完善“三农”政策,完善农民工进城保障体系4五、结束语4参考文献5后记6近25年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城镇化,在国际上通用提法是城市化。在我国
6、,由于在法律程序上将城镇系统设置为市和镇两个行政单元,通常采用城镇化这一概念,城市化、城镇化在我国本质上是一致的,本文在引用国外学者观点,使用国资料时沿用“城市化”名称,在论述我国情况时则采用“城镇化”的概念。西方国家的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城市化过程是由农村向城市的直接转变,因而直接称为“城市化”或“都市化”。我国由于特殊情况,城镇化既包括了中小城市进一步向大城市发展,也外包括农村城镇化的内容。所以,在国内我们一般把农村向城镇的转变称为城镇化。一、综述(一)城镇化的概念及内涵在使用“城镇化”概念之前,我国学者使用“城市化”这一概念。1991年,辜胜阻使用“城镇化”这一概念,并获得了广泛支持。
7、目前,对这两个概念的共识是:“城市化”和“城镇化”并无本质区别。但“城镇化”因为1、我国有镇的建制,且这些镇往往同西方国家小城市规模相当,甚至略大;2、在大、中、小城市的格局下,“城镇化”建设显示出我国城市发展目前的战略重点通过大量城镇的发展,减轻大、中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采用“城镇化”的表述,更符合我国国情。城镇化是人类生存状态的综合性演进过程,因而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人口学认为,城镇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经济学认为,城镇化是以非农产业发展为支撑,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而形成的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过程。社
8、会学则认为城镇化是城市文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产生、发展的过程。地理学则强调城镇化是人口、产业场域的变化。学科间对城镇化的不同理解有助于我们把握城镇化的不同侧面。综合上述成果,总结城镇化的具体内涵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1、人口城镇化,即城镇人口增加,农民变市民的过程。2、经济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在于城镇产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3、社会城镇化,主要表现在城市外观和规模、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业、消费、社保等)、生活环境(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等)、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关系等方而的变化。本文中的城镇化,是指因非农业产
9、业对交易效率的追求,驱使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比重提高,进而导致城镇生活方式产生、演进的过程。(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的目的建国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我国的城镇化几经波澜,道路曲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进入了快车道,发展迅猛。特别是伴随着工业改革、农村改革以及住房制度的改革,我国的城镇化呈现出勃勃生机。城市建设、城市改造使得我国的城市日新月异。城镇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总体上依然很低,到目前为止,也只有51左右的城镇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约80水平。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杆,一般来说,城镇化率高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
10、高。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镇化水平,但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可以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如何加快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课题。伊金霍洛旗发展城镇化有劣势但是也有优势。劣势在于伊金霍洛旗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优秀人才相对匮乏等。而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础,欠发达的经济水平势必制约伊金霍洛旗的城镇化发展。优势在于伊金霍洛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毛乌素沙地东北边缘,黄河几字湾腹部,东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相邻,西与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接壤,南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交界,北与鄂尔多斯市政府所在地康巴什新区隔河相连,系鄂尔
11、多斯市“一市两区、三个组团”区域性城市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伊金霍洛旗不但物华天宝,资源富集,素有“地下煤海”之称,而且历史悠久、人文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早在4000年前的商代前期,中华游牧民族的曙光便在这里初现,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长眠之地、鄂尔多斯风土人情和草原文化的汇集地,被命名为“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之乡”。近年来,伊金霍洛旗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能源战略西移和内蒙古自治区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等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两大主题,重新审视发展形势,结合资源型地区的发展实际,举全旗之力推进城乡发展、产业结构、社会管理“三大战略转型”,经济社会逐渐步入
1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旗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生态立旗、工业富旗、开放强旗、文化塑旗”的方针,实施“集中发展”战略,做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都给伊金霍洛旗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研究的意义(1)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解决伊金霍洛旗“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伊金霍洛旗是主要农业旗县之一,而农业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不景气是影响发展的重要障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把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中去,即城镇化。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依靠非农产业脱
13、贫致富:另一方面,置换出来的土地资源可以适度集中,实行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市场化水平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2)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伊金霍洛旗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强大推力。城镇是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的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城镇由于具有强大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可以带动各种经济资源重组整合,生产要素有效流动。规模的扩大,人口的聚集,能创造出大量新的需求,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伊金霍洛旗经济结构水平低,产业升级缓慢。加快城镇化进程能为伊金霍洛旗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产生强大推动力
14、。(3)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伊金霍洛旗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力。农村消费水平低是目前国内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通过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可以扩大城镇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使农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促使农村潜在的需求转变为现实的消费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城镇化研究的初始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最早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2005。19世纪中叶,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了城市发展的内在矛盾与规律,形成了关于城市发展的较为系统的理论。英国学者EHoward(1
15、898)在其发表的(Tomorrow:APeaceful Path to RealReform)一书中,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20世纪初,英国生态学家PGeddes(1915)发表了著名的进化中的城市,开创了区域规划综合研究方法 金经元,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驰市规划思想家M,霍华德,盖迪斯,芒福德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芬兰建筑师ESaarinen(1918)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RUnwin(1922)提出了“卫星城”理论。德国城市地理学家WChristaller(1933)通过对德国南部城镇的调查和研究,系统阐明了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模式,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到20世纪中叶,经
16、济学家开始运用经济思想对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作用、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该阶段的研究主要有:赫希曼(AOHirshmanl958)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学说”。弗里德曼(JFriedman,1964)的“核心边缘模式”。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1955)的“增长极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缪尔达尔的地理二元结构理论。美国发展经济学家(METodaro)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城乡人口迁移理论。进入20世纪8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了后工业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使得世界经济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应的城镇出现了新的特征。曲方国家开始研究跨国家的世界城市体系、网络城
17、市等。2、国内研究综述我国的“城镇化”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南京大学吴友仁在其1979年发表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一文中,首次对城镇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英文单词“Urbanization”同时被译为城市化、城镇化、都市化等多种名称。国际上较多使用“城市化”的概念,而我国学者对究竟使用“城市化”还是“城镇化”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如辜胜阻(1991)将其译为城镇化,认为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周一星、赵新平(2002年)认为应该使用“城市化”的概念,认为城市化是落后的农业国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全面
18、制度创新的结果,是一个国家内部人口、资源和产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城市为主导重新进行空间配置的过程,其间伴随着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化 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币化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2(2):132-138。刘士林(2013)认为,城镇化在广义内涵上包括了城镇化、城市化、都市化三个层级体系 刘士林,关于我国城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学术界,2013(3):513。总结我国近年来的官方文献,较多使用的是“城镇化”的概念。本文认为,城市化与城镇化的译法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城市化”更强调的是通过现有大城市的带动示范作用来促进农村的发展。“城镇化”则体现了“村镇
19、城”的层级与阶段性发展,突出了农村发展的因素,更符合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现阶段仍存在大量农村、三农问题突出等的基本国情。因此,本文使用城镇化的名称。关于城镇化意义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干启明,梁君思等(2008)认为,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目前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是统筹城乡、促进城乡+体化发展的重要枢纽,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干启明,梁君思,王小元,论加快城镇化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2):7173。贺建林、李慢(2009)认为,城镇化发展能
20、够通过创造生产、生活性需求来扩大内需,同时,引起区域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 贺建林李慢,城镇化扩大内需的机理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9(5):79-81。陆益龙(2010)认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城镇化,从城镇化过程中来实现农村的发展 陆益龙,多元城镇化道路与中国农村发展J,创新,2010(1):5-10。二、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一)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兴起,伊金霍洛旗同全国一道踏上了城镇化的征程。依据下图(图1、图2、图3)数据显示,伊金霍洛旗的城镇化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数据来源伊金霍洛旗统计年鉴)图
21、1 1992-2015伊金霍洛旗城镇人口增长变化图图2 1992-2015伊金霍洛旗GDP增长变化图图3 1992-2015伊金霍洛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变化图1平缓发展阶段(19922000年)这一阶段,是国民经济恢复和迅速发展期。随着改革开放,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吸收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市镇和工矿区,城镇建设迅速恢复,稳步发展,城镇人口由1992年的17976人增至2000年的30531万人,城镇化水平由13上升到21.1,8年间增加了8.1个百分点。2、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这一阶段,由于西部大开发大大加快了伊金霍洛旗的经济发展,从而为全旗城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上伊金霍洛
22、旗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各民族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奋力拼搏,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引导和各项建设资金的支持下,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巨大跨越。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伊金霍洛旗常住人口24.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89万人,城镇化率为70.0%,较2000年提高48.9个百分点。与国家、内蒙古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相比较,伊金霍洛旗城镇化率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15.23个百分点和10.49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81个百分点;与鄂尔多斯市各旗区相比较,伊旗城镇化率排在东胜区(94.11%)和鄂托克旗(74.39%)之后,居全市第三位,未来吸纳城市人口,集聚城市人气,
23、提升城镇化水平仍有空间。(二)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1、生产总值依据伊金霍洛旗统计年鉴数据(下同)显示,2015年全年全旗生产总值659.89亿元,相对于1992年的1.59亿元与2000年的22.78亿元,分别增长658.29亿元和637.11亿元。与2014年相比,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4.89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354.55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258.10亿元,增长5.8%。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159.839.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1万元(折合5万美元)。图4伊金霍洛旗19
24、92年、2000年、2015年生产总值增长变化图2、工业2015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2.10亿元,比1992年、2000年分别增加831.05亿元和821.51亿元。与2014年相比,比上年增长8.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总产值83.97亿元,下降17.0%;股份合作企业总产值3.26亿元,增长59.0%;股份制企业总产值687.48亿元,增长12.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总产值8.87亿元,增长7.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总产值48.08亿元,增长24.7%。图5伊金霍洛旗1992年、2000年、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值增长变化图3、固定资产投资2015全年500万元以上
25、固定资产投资393.30亿元,相较于1992年的0.1669亿元与2000年的6.1181亿元,分别增加了393.13亿元与387.18亿元。与2014年相比,比上年增长13.9%。从投资主体看,地方投资372.80亿元,增长24.4%;从投资方向看,第一产业投资8.55亿元,下降1.0%;第二产业投资255.53亿元,增长39.4%;第三产业投资129.22亿元,下降15.8%,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调整为2.265.032.8。图6伊金霍洛旗1992年、2000年、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变化图5、教育和卫生1992年年末,全旗中专、农职业中学及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共6184人,在校任职教师共3
26、75人。小学在校学生数共15978人,在校任职教师1031人。到2000年,全旗小学学校共35所,在校学生11137人,在校任职教师689人。普通中学7所,在校学生5257人,在校任职教师337人。2015年年末全旗拥有各类学校26所(不含学前和幼儿教育),其中中学8所,小学18所;专任教师1596人,其中中学795人,小学801人;在校学生17693人,其中中学6376人,小学11317人。公办幼儿园21所,教职工565名(其中专任教师496名),在园幼儿8146人;民办幼儿园6所,教职工153名(其中专任教师108名),在园幼儿1565人。图7伊金霍洛旗1992年、2000年、2015在校
27、学生人数增长变化图1992年年末,全旗医疗机构共27所,医院床位总共261张,全旗医生数仅为104人。到2000年,全旗医疗机构共97所,床位数分别为医院200张,卫生院191张。卫生技术人员为医院351人,卫生院223人。2015年年末全旗共有各类医疗机构242个,其中,医院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卫生院15个,村卫生室133个,门诊部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6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111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01人,注册护士349人,药师(士)81人,技师(士)53人,其他技术人员133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153张,其中,
28、医院706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2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5张。图8伊金霍洛旗1992年、2000年、2015年医疗卫生机构增长变化图6、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199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1元,到2000年增加至5012元,截止2015年年末,全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690元,比1992年与2000年分别增加37959元与33678元。图9伊金霍洛旗1992年、2000年、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变化图截止2015年年末,全旗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781人,比2014年年末增加1392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4680人,增加864人。其中参加城镇居民基
29、本医疗保险人数17943人,增加864人。年末全旗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29107人、20846人、21624人,分别增加2755人、228人、1041人。年末全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1888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0%。2015年全旗纳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031人,比上年末减少1931人。其中,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26人,减少340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305人,减少1591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680.5万元,比上年减少1032.5万元。其中,发放城镇居最低生活保障金563.9万元,减少274.9万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
30、1116.6万元,减少757.6万元。年末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月634元和420元。(三)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现状“十二五”以来,伊金霍洛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体制、发挥潜能、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全旗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年末全旗常住人口2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9万人,乡村人口7.2万人,城镇化率为70.0%。1、注重城镇化、工业化“双轮”驱动,工业园区成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伊金霍洛旗下大力气摆脱煤炭产业“一业独大”状况,主动调整产业结构,走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节能环保
31、的“六个高”新型工业化道路,成功引进和实施了煤液化、千万吨级煤矿技改等大项目,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乌兰木伦煤化工基地、牛孛牛川煤电煤化工基地和札萨克镇IGCC多联产基地等“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煤炭延伸产业和非煤产业,加快第二产业向集约化、多元化、高端化、集群化迈进,推进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伊金霍洛旗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2008年开始规划筹建,总面积20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基地基础设施已投入资金12亿元,收储土地12平方公里。供电工程、供气工程、供水工程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道路工程建设已完工85%。现已入驻基地的有神东煤炭集团、中煤集团、天隆集团、乌兰集团、林州重机集团等企业投
32、资的亿元以上煤机制造项目9个,中小企业投资的亿元以下项目20个。2009年工业产值完成6700万元,工业增加值完成3500万元,入驻企业完成投资30亿元。基地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创造产值200亿元人民币以上,实现利税20亿元人民币以上,新增就业岗位15000个以上。业园区的建设不仅扩大了城镇规模,增加了城镇功能,而且促进了大批农民成为真歪意义的城镇居民,提高了城镇化水平。2、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宜居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近五年来,伊金霍洛旗着力强化品质提升,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回迁安置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住宅回迁85%以上、商业回迁87%以上。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10年的32平方公里拓展到48平方公
33、里。绿化覆盖率达到47.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7.4平方米。天然气供应普及率由2010年的62%发展到89%,中心城区全部实现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6%和95.3%,全旗公路总里程突破3000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48.5公里,建于伊金霍洛旗的鄂尔多斯机场与38个城市实现通航,立体化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新增供水能力3018万立方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5万亩,新增供电容量115万千伏安。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06万亩、绿化造林59万亩,成吉思汗国家森林公园正式获批,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6%和88%。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万元GDP能耗下降16
34、%,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城市功能日臻完善,集聚吸纳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旗县和国家园林县城,连续4年通过全国文明旗县复查测评。三、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推动伊金霍洛旗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从目前来看,在城镇化发展中仍然存在以下一些突出问题:(一)对城镇化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是盲目攀比,贪大求奢。存在不顾客观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盲目扩张的倾向,财政难以承受;为了追求气派,修广场、建公园(目前共有6个公园、4个广场)全然不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没有考虑到小城镇政府资金运用的能力和效果以及社区居民的现实收益。二是
35、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受“以乡建镇”模式的诱导,乡乡都搞小城镇建设,“走一乡看一乡,乡乡像城镇;走一镇看一镇,镇镇像乡村”;紧紧相连的两座小镇,你那边一条宽阔的大街,我这边也有一条宽阔的大街,你那边一个市场,我这边也得有个市场;你那边一座漂亮的学校,我这边也得有一座漂亮的学校。完全背离城镇的功能和客观经济规律,结构雷同,重复建设,缺乏起码的经济内涵,只是一些最基本的设施和行政机构的简单排列。三是重城镇“硬件”,轻城镇“软件”。“城”虽然建了,但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农产品加工转化、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善农村环境建设脱节,无法有效服务于农业
36、、农民和农村,因而无法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繁荣农村经济。小城镇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不是人为的产物,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适时发展,而不能人为地制造,更不能一哄而起,不能“刮风。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其客观规律性,即它的改革推进与可持续发展不能违背市场经济、国际经济一体化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其每一步演进与推进的过程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否则,最终只能是“欲速则不达”。(二)城镇发展缺乏产业支撑,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的发展为基础,没有繁荣的产业就没有城镇化。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存在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缺乏,大型企业集团缺乏;城镇职
37、能结构存在较大趋同性,职能分工不明确,城镇的自身优势和特色没有完全形成,影响了产业集约化和城镇经济实力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伊金霍洛旗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煤炭资源开发。21世纪初期,随着“二次”重型化的兴起,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迅速膨胀,能源类产品的价格快速攀升,进一步带动了伊金霍洛旗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区域产业体系也因此形成了煤炭开采“一业独大”的格局。2009年全旗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完成205亿元,其中煤炭采掘业完成增加值200.9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8%。根据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实践,资源类产业有着固有的生命成长周期,如果相关资源在进入枯竭期以前不进行接续性产业的培育
38、,那么资源型城市的最终结局往往是“矿竭城衰”。按照现有的煤炭资源存量,结合今后20年国家经济发展巨大的能源需求态势,以及加速资源开发的冲动与热情,预计30年以后伊金霍洛旗的资源状况将进入枯竭期,研究、制定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接续产业的战略抉择已刻不容缓。(三)城镇整体质量低,现代服务业滞后伊金霍洛旗现代服务业没有与区域经济总体发展保持同步,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其一,现代服务业总量水平偏低,难以满足本地区需求。按照人均GDP水平,截止目前,伊金霍洛旗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工业化高级阶段,三次产业对比关系一般应是“321”结构类型,第三产业在产业体系中应居于主导地位,以满足居民不断改进生活质量的需
39、求。但是,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背景下,伊金霍洛旗第三产业推进相对缓慢,三次产业结构类型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适应,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其二,第三产业结构升级进程滞后,低层次的供给结构严重制约现代服务业质量提升。伊金霍洛旗第三产业中传统的运输仓储、批发零售业占绝对优势,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2.62%、46.64%;而科技咨询、社会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真正意义的现代服务业比重非常低,区域第三产业结构的低层次性非常明显。这种尚处在初级阶段的供给结构,导致伊金霍洛旗的城镇整体质量偏低,第三产业的服务层次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四、
40、伊金霍洛旗城镇化发展的相关建议“十一五”以来,伊金霍洛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体制、发挥潜能、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全旗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由2000年的47%提高到2015的70%,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就目前而言,伊金霍洛旗的城镇化发展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结合伊金霍洛旗发展现状,现给出如下几点建议:(一)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1.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紧紧围绕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建设,按照“阿康”一体化的总体要求,以打造全国一流的生态城市、旅游城市、园林城市为奋斗目标,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心
41、城市。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加快集镇规划和村庄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工作,合理划定功能分区,明确具体功能定位。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断提高工作成效和水平。2.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深入实施“一核、一圈、一带”城市发展战略,科学处理好中心城区与各小城镇之间的关系,构建以伊金霍洛旗阿镇为龙头,其它各镇为支撑的城镇空间布局体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城镇资源,推动城镇协调发展。(二)推动产业互动发展,大力发展城镇经济1.积极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煤炭资源、蒙元文化资源等资源优势,依托已形成的产业、基础设施等条件,调整煤炭采掘业,拓展煤转化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做强现代装备制造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实现各产业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增强对周边城镇辐射、带动能力。2.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工业化为龙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对外交通条件,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重点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道路,有规划、有步骤地引导各类企业和人口向核心区和中心镇聚集发展,增强城镇的聚集功能和吸纳能力。(三)完善“三农”政策,完善农民工进城保障体系完善“三农”政策,完善农民工进城保障体系,促进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库盘点有效措施管理规定
- 中职课程标准编制参考模板
- 餐饮服务科室餐饮经营计划
- 放射科检查操作规范
- 蜡烛创意美术活动方案
- 视频方式讲解活动方案
- 规范管理活动方案
- 装修公司读书日活动方案
- 街道社区组织活动方案
- 街道戒毒活动方案
- 202211六年级期中数学考试试卷(102份)
- 中建某公司项目部质量管理奖励与处罚条例
- GBZ/T(卫生) 201.5-2015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第5部分:质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GA/T 167-2019法医学中毒尸体检验规范
- FZ/T 07019-2021针织印染面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第三章 第1节 水与水溶液 第1课时水的电离 课件 高二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体检主要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共23张课件
- 中国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
- DB14-T 2498-2022检验检测机构人员技术档案管理指南-(高清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