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 中国联通 发布20-实施20-发布cdma95/1x网络管理技术规范第4部分:nmc-omc接口功能cdma95/1x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4: nmc-omc interface function(暂行)中 国 联 通 企 业 标 准1中国联通cdma95/1x网络管理技术规范目 次目 次i前 言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13.1 术语与定义13.1.1 管理域控制对象13.1.2 网络资源对象13.1.3 采集活动13.2 缩略语14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24.1 中国
2、联通cdma 95/1x网络参考模型24.2 接口位置24.3 网络管理接口采用的协议栈34.3.1 iiop协议栈34.3.2 cmip协议栈45 接口管理功能45.1 事务需求45.1.1 角色45.1.2 高层用例45.2 公共管理功能集55.2.1 用例55.2.2 访问入口点功能集55.2.3 通知管理功能集75.2.4 链路监视功能集95.2.5 事件同步功能105.2.6 日志管理功能集105.2.7 大数据量传送功能集115.3 配置管理功能集125.3.1 用例125.3.2 基本配置功能125.3.3 配置信息改变通知上报功能125.3.4 配置信息同步功能125.4 故障
3、管理功能集135.4.1 用例135.4.2 告警上报功能135.4.3 同步告警信息135.4.4 告警确认145.4.5 取消告警确认145.4.6 获取告警数145.4.7 增加告警说明145.4.8 清除告警145.4.9 告警确认状态改变通知上报145.4.10 增加说明通知上报145.4.11 告警列表重建通知上报145.4.12 潜在错误告警列表通知上报145.5 性能管理功能集155.5.1 用例155.5.2 性能采集管理功能集155.5.3 性能门限管理功能集175.5.4 性能历史数据管理功能185.6 安全管理功能集18附录a 本系列标准采用的方法论 (资料性附录)19
4、a.1 接口功能需求的描述方法19a.2 接口分析的描述方法19a.3 接口设计方法20附录b omc北向接口性能指标要求 (资料性附录)1b.1 正确性指标1b.1.1 提供数据的完备性1b.1.2 提供数据的一致性1b.2 可靠性指标1b.2.1 无故障时间指标1b.2.2 可用性指标1b.2.3 容错能力指标1b.2.4 故障恢复能力指标1b.3 处理能力指标1b.3.1 操作响应时间指标2b.3.2 告警时延指标2b.3.3 配置信息更新时延指标2b.3.4 性能数据采集时延指标25.7 接入能力指标2参考文献3i前 言本规范是中国联通cdma95/1x网络管理技术规范系列技术规范中的
5、第4部分。该系列规范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1) cdma95/1x网络管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册2) cdma95/1x网络管理技术规范 第2部分:总部网管系统技术要求3) cdma95/1x网络管理技术规范 第3部分:省级网管系统技术要求4) cdma95/1x网络管理技术规范 第4部分:nmc-omc接口功能5) cdma95/1x网络管理技术规范 第5部分:nmc-omc接口分析6) cdma95/1x网络管理技术规范 第6部分:基于corba技术的nmc-omc接口设计7) cdma95/1x网络管理技术规范 第7部分:基于cmip技术的nmc-omc接口设计8) cdma95/1x
6、网络管理技术规范 第8部分:部省两级网管联网接口规范本规范是参考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itu-t)的相关建议、3gpp 相关建议,并依据中国联通的网络管理需求编制而成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规范由中国联通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联通有限公司移动部、北京邮电大学。中国联通cdma95/1x网络管理技术规范cdma95/1x网络管理技术规范-part 4:nmc-omc 接口功能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国联通cdma95/1x网络管理中移动综合网管系统(以下简称nmc)与厂商网管系统(以下简称omc)间的接口管理功能。本规范适用于对中国联通cdma95/1x网络管理接口的
7、规划、设计和开发。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itu-t m.3020(1999)tmn接口规范方法itu-t q.811 (1992)q3接口的低层协议轮廓itu-t q.812 (1992)q3接口的高层协议轮廓omg 规范(1998)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和规范v2.2(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
8、ure)omg 规范(1998)公共对象服务规范v1.0(common object service specification)omg 规范(1998)电信事件日志服务规范v1.0(telecom event log service specification)omg 规范(1998)通知服务规范v1.0(notification service specification)3 术语、定义与缩略语3.1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1 管理域控制对象网管系统与被管系统间传递的管理信息包括管理控制信息和网络资源信息。管理控制信息指的是为了完成管理功能而需要进行的管理交互信息,
9、如要完成性能管理功能需要定义性能管理相关操作,要完成配置管理功能需定义配置管理相关操作等。在本规范中,管理控制信息以管理域为粒度进行定义,相应的管理对象称为管理域控制对象。3.1.2 网络资源对象网管系统与被管系统间传递的管理信息包括管理控制信息和网络资源信息。网络资源信息指的是具体的被管网络资源的抽象,如被管网络资源应当抽象为哪些管理对象类,以及对象类的属性、操作等。在本规范中,网络资源信息按网元功能抽象而成的,相应的管理对象称为网络资源管理对象。3.1.3 采集活动指被管系统根据网管系统设置的采集参数要求对性能数据进行采集的活动。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规范。asn.1抽象语法标记
10、no.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number one)cmip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gdmo管理对象定义指南(guidelines for the definition of managed objects)idl接口定义语言(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irp集成参考点(integrated reference point)iiop互连网orb间
11、通信协议(internet inter-orb protocol)ne网元(network element)nmc网络管理中心(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oo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orb对象请求代理(object request broker)omc操作维护中心(operations & maitenance center)uml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ling language)utrad统一的tmn需求,分析和设计(unified tmn requirements, analysis and design)4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4
12、.1 中国联通cdma 95/1x网络参考模型中国联通cdma95/1x网络参考模型如下图所示。注: 如果为cdma95网络,则没有图中“核心网分组域”。图1 中国联通cdma95/1x网络参考模型4.2 接口位置本规范所定义的中国联通cdma95/1x网络管理接口位置为管理系统(以下简称nmc)和操作维护中心(以下简称omc)之间的接口,如下图所示。图2 3g网管接口位置图图2中, ne泛指中国联通的cdma95/1x设备,可以是单个设备,也可以是多个设备;omc是由设备厂商自行提供的操作维护系统,可以对本厂商的设备进行配置、操作和维护等。omc与ne之间的接口(图中的if1)为设备内部接口
13、,不在本规范定义的范围内。nmc为中国联通移动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能够管理不同厂商的设备。本规范定义的接口为nmc与设备厂商提供的操作维护中心omc之间的接口,即图中的if2。在中国联通cdma95/1x网中,nmc会直联部分网元设备,这部分直联网元设备直接向nmc提供的接口,为图中的if4,对if4的要求另文规定,不在本规范的定义范围之内。if3为网管系统nmc与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不在本规范定义的范围之内。4.3 网络管理接口采用的协议栈本规范在管理接口设计中,采用了两种与技术相关的语言对管理接口进行定义,分别为omg idl和gdmo/asn.1。它们采用的通信协议栈分别为iiop协议栈和
14、cmip协议栈。4.3.1 iiop协议栈采用iiop的协议栈如图3所示。图3 corba接口使用的协议栈其中,orb及corba服务遵循的omg标准版本如表1所示。表1 orb及corba服务遵循的标准版本orb及corba服务类别omg版本号orb core2.2或以上命名服务(可选)1.0或以上(可选)通知服务1.0或以上电信日志服务1.0或以上(可选)安全服务(可选)采用“secure iop protocol”或 “corba security ssl interoperability”(可选)事务服务(可选)1.1或以上(可选)异步消息服务(可选)1.1 或以上(可选,由nmc决定
15、)4.3.2 cmip协议栈采用符合itu-t q.811,q.812定义的协议栈,如下图所示。图4 cmip协议栈5 接口管理功能5.1 事务需求本规范仅涉及中国联通移动综合网管系统(nmc)与设备厂商网元管理系统(omc)之间的管理接口功能需求,具体管理功能的实现不在本规范的定义范围之内。5.1.1 角色nmc:表示中国联通移动综合网管系统,是中国联通cdma95/1x的网络管理实体。omc:表示厂商提供的对自身设备或网络进行操作、管理、维护和指配(oam&p)的系统。5.1.2 高层用例本规范定义的接口涉及五类管理功能,分别是公共管理功能、安全管理功能、配置管理功能、性能管理功能和故障管
16、理功能。在接口需求的最高层,如下图中管理用例所示,nmc使用omc提供的管理接口的功能。管理接口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管理功能集,在图中以不同的用例来表示。图5 高层用例示意图图中表示被管系统提供的管理接口功能用例可进一步分解为四个用例:配置管理功能集、性能管理功能集、故障管理功能集和安全管理功能集。表示配置管理功能集、性能管理功能集、安全管理功能集或故障管理功能集用例中的功能,可能需要公共管理功能集中的功能作为支持。5.2 公共管理功能集5.2.1 用例公共管理功能是指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都要用到的公共功能,公共管理功能集用例进一步分解为:访问入口点功能集、通知管理功能、链路监
17、视功能集、事件同步功能、日志管理功能和大数据量传送功能。每个用例代表一个相应的管理功能集,如下图所示。图6 公共管理功能集分解图5.2.2 访问入口点功能集5.2.2.1 用例访问入口点指的是nmc访问omc所提供功能的入口点(该功能主要针对corba建模)。入口点对象是网管系统与被管系统交互的首要访问对象。网管系统通过入口点对象获取被管系统中被管对象的引用(指针),并从而调用相关操作来执行特定的管理功能。入口点对象将网管系统从需要存储大量被管对象的引用(指针)的繁琐工作中解脱出来。通过利用入口点对象,网管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访问入口点对象获取指定的被管对象的引用(指针)。为了增加管理的灵活性
18、,在入口点对象中增加了版本协商机制,即网管系统首先获得被管系统中所支持的管理域控制对象的概述信息,然后网管系统选择需要的版本,再获得对应的对象引用值。入口点对象提供的功能包括: 允许nmc获得omc内各个管理域控制对象的标识、支持的版本以及它们各自的管理域等概述信息; 入口点可以提供版本控制机制,nmc可以通过入口点对象获取所需版本的管理域控制对象的对象引用; 当入口点对象中存储的管理域控制对象的信息发生改变时,如有新的管理域控制对象注册到入口点中,入口点中原有的管理域控制对象注销或者入口点中存储的管理域控制对象信息发生变化,omc会根据要求向nmc发出管理域控制信息改变通知。访问入口点功能集
19、用例进一步分解为以下用例:获取概述信息功能、获取对象引用功能、释放对象引用功能和管理域控制信息改变通知(irp信息改变通知)功能,用例图如下图所示。图7 访问入口点功能集分解图5.2.2.2 获取概述信息功能nmc从omc的入口点获取所需的管理域控制对象的概述信息,nmc可以根据特定的需求设置获取管理域控制对象概述信息的过滤条件。管理域控制对象的概述信息包括: 系统dn; 管理域控制对象(其名称为*irp)列表(列表中的元素项包括irpid,irp版本列表); 该管理域控制对象所管理的范围。5.2.2.3 获取对象引用功能nmc从omc的入口点获取所需的管理域控制对象的引用,nmc应指定要获取
20、的对象的如下信息: 系统dn; 管理域控制对象的id值。5.2.2.4 释放对象引用功能nmc释放已经获取到且不用的指定管理域控制对象的引用,nmc通过此操作可告知omc该控制对象将不再被nmc使用,omc是否真正将其释放不在本规范定义的范围之内。5.2.2.5 入口点中irp信息改变上报当入口点中存储的irp的信息(即管理域控制对象的信息)发生改变时,如管理域控制对象增加、删除、或其引用发生变化等,omc根据要求向nmc发出入口点中irp信息改变通知。5.2.3 通知管理功能集5.2.3.1 用例通知管理功能集用例进一步分解为以下用例:通知上报功能、通知定购功能集和事件同步功能,通知定购功能
21、集又包括:定购通知、撤销定购、挂起/恢复定购、修改/查询定购等,用例图如下图所示。图8 通知管理功能集分解图5.2.3.2 通知上报功能omc可向nmc上报通知,可上报的通知类型包括:a) 与配置管理相关的通知:1) 对象创建通知:表示创建了一个对象(包括控制对象和网络资源对象);2) 对象删除通知:表示删除了一个对象(包括控制对象和网络资源对象);3) 状态改变通知:表示某对象(包括控制对象和网络资源对象)的状态属性(包括管理状态,操作状态,可用状态等)发生了变化;4) 属性值改变通知:表示某对象(包括控制对象和网络资源对象)的除状态属性外的其他属性发生了变化;5) 请求配置信息同步通知:见
22、5.3.4节。b) 与故障管理相关的通知:1) 新的告警通知:表示一个新产生的告警(告警类型可为设备告警、环境告警、通信告警、处理错告警);2) 变化的告警通知:表示原有的一个告警其级别发生了变化;3) 清除的告警通知:表示原有的一个告警已经被清除;4) 告警确认状态改变通知:表示告警的确认状态发生了变化;5) 增加说明通知:表示增加了一个告警说明;6) 告警列表重建通知:表示omc将告警列表进行了重建;7) 潜在的错误告警列表通知:表示omc发现告警列表中可能有潜在错误;c) 与性能管理相关的通知:1) 新的告警通知:表示一个新产生的越限告警;2) 变化的告警通知:表示原有的一个越限告警其级
23、别发生了变化;3) 清除的告警通知:表示原有的一个越限告警已经被清除;4) 采集活动状态变化通知:表示采集任务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挂起、恢复、停止等);5) 性能文件准备好通知:表示性能数据文件已经准备好;6) 性能文件准备错误:表示性能数据文件准备时发生了错误;7) 性能门限对象创建通知:表示新增加了一个性能门限;8) 性能门限对象删除通知:表示删除了一个已定义的性能门限;9) 性能门限状态变化通知:表示门限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挂起、恢复、删除等)。d) 与大数据量传送相关的通知:1) 大数据量文件传输准备好通知;2) 大数据量文件传输准备失败通知;e) 与链路监视相关的通知:1) 心跳通知。f
24、) 与入口点相关的通知:1) 入口点中管理域控制对象信息改变通知。在omc向nmc上报通知前,应当首先按照上报通知的类型来组织通知参数,具体参数要求参见接口分析部分相应的描述。5.2.3.3 通知定购功能5.2.3.3.1 定购通知nmc-omc接口应支持nmc定购相应通知,即nmc指定通知过滤条件及前向目的地,定购成功后,omc将根据此过滤条件和目的地信息向nmc上报相应通知,需要指定的信息包括: 通知过滤条件列表; 上报通知的目的地。5.2.3.3.2 撤销定购nmc-omc接口应支持nmc撤销已经存在的通知定购。5.2.3.3.3 挂起/恢复定购nmc-omc接口应支持nmc将指定的通知
25、定购挂起,若成功,则该定购处于非工作状态,omc不再根据此定购参数向nmc上报通知。也可支持nmc将挂起的定购恢复,如果成功,则该定购恢复到工作状态,重新开始通知的转发和过滤的功能。5.2.3.3.4 修改/查询定购nmc-omc接口应支持nmc查询/修改定购参数,包括如下参数(标*者为可修改参数): 定购标识号; 过滤条件列表(*); 定购状态(工作、被挂起); 定购通知种类。5.2.4 链路监视功能集5.2.4.1 用例当nmc和omc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中断时,nmc将不能从omc中取得任何信息,omc也无法将事件上报给nmc。因此,nmc需要监视通信链路以便及时发现链路故障。链路监视功能
26、由心跳功能来完成,心跳功能指的是omc定期向nmc发送心跳通知。在多个nmc的环境下,只需要一个心跳周期。若nmc不希望omc周期性上报心跳通知,可将周期设置为0。如果nmc将心跳周期设置为0但需要判断链路是否正常,或nmc在接收到下一个心跳通知前怀疑链路出现了问题,可以立刻主动触发心跳通知来鉴定网络链路是否正常。链路监视功能包括:查询心跳周期、修改心跳周期、触发心跳通知和心跳通知上报。链路监视功能集用例如下图所示。图9 链路监测功能集分解图5.2.4.2 查询心跳周期nmc-omc接口应支持nmc查询omc上报心跳通知的周期。5.2.4.3 修改心跳周期nmc-omc接口应支持nmc修改om
27、c上报心跳通知的周期,修改成功后,omc要立即发送一个心跳通知给所有定购过该通知的nmc,并从当前开始以新的周期上报心跳通知。如果要修改的周期与原周期相同,操作将被拒绝。5.2.4.4 触发心跳通知nmc-omc接口应支持nmc主动触发心跳通知。5.2.4.5 心跳通知上报功能omc应按照设定的心跳周期定期向nmc发送“心跳通知”,当omc启动时应按照缺省的周期(缺省心跳周期可以由nmc和omc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其确定方法不在本规范的定义范围之内),上报“心跳通知”,该功能使用了“通知上报功能”。5.2.5 事件同步功能nmc向omc发出事件同步请求,查询指定条件的一段时间内omc中存储的事件
28、信息(在本规范中,事件的范围为omc发向nmc的所有通知),事件信息以文件的方式返回给nmc。nmc可以指明下述同步信息过滤条件: 起始时间; 终止时间; 事件类型(见5.2.3.2中定义的通知类型); 告警级别(可选,在事件类型为告警时有效)。事件同步功能与下文中的“日志管理功能”均可实现对事件信息的同步功能,在不支持日志服务或者日志服务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用数据库或者文件方式存储的记录可以不用经过转化,直接通过事件同步方式取上来。5.2.6 日志管理功能集5.2.6.1 用例日志中存储的内容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日志管理功能集用例进一步分解为日志定制功能集和日志记录管理功能集,日志定制功能集
29、又分为定制日志、撤销定制、挂起/恢复定制、查询/修改定制;日志记录管理功能集包括查询日志记录功能,如下图所示。 图10 日志管理功能集分解图5.2.6.2 定制日志nmc-omc接口应支持nmc对日志条件的定制,即nmc可指定日志记录条件,定制成功后,omc将根据此过滤条件,将相应事件存储到日志记录中去,需要指定的信息包括: 记录日志的过滤条件列表。5.2.6.3 撤销定制nmc-omc接口应支持nmc撤销已定制的日志。撤消后,omc将不再对指定的事件做记录。5.2.6.4 挂起/恢复定制nmc-omc接口应支持nmc挂起已定制的日志,若成功,该定制处于非工作状态,不再对指定的事件做记录。也可
30、支持nmc将挂起的定制恢复,如果成功,则该定制恢复到工作状态,继续将符合条件的事件记录到日志记录中。5.2.6.5 查询/修改定制nmc-omc接口应支持nmc查询/修改所定制日志的参数,包括如下参数(标*者为可修改参数):日志标识号;日志记录过滤条件列表(*);日志状态(工作,被挂起)。5.2.6.6 查询日志记录日志记录中存放的是被记录下来的各种事件信息。nmc-omc接口应支持nmc查询全部或指定条件的日志记录,可指定以下条件:日志记录类型;时间段。5.2.7 大数据量传送功能集5.2.7.1 用例在配置、故障、性能管理中,经常会有大数据量传输的需求,如配置信息同步、告警信息同步、性能数
31、据上报等。因此需要一个通用的大数据量传送接口,为其他接口管理功能提供文件传输的支持。大数据量传送功能集用例进一步分解为文件准备功能、文件获取(文件上载)功能和文件获取确认功能,其中文件准备功能用到通知管理功能集中的通知上报功能,如下图所示。 图11 大数据量文件传输功能集分解图5.2.7.2 文件准备功能nmc向omc发出大数据量文件传输准备的请求,让omc开始准备相应的数据文件。在omc按照要求完成了文件准备之后,将向nmc发送文件准备好通知。如果在文件的准备中发生了异常,将向nmc发送文件准备错误通知。该功能使用了公共管理功能集中的“通知上报功能”。5.2.7.3 文件获取功能nmc在接收
32、到文件准备好通知之后,可按照通知中提供的文件信息从omc处获取数据文件。5.2.7.4 文件获取确认功能nmc从omc获取文件结束后,应向omc发出文件获取确认信息,此后omc可以对已获取的文件进行处理(如将文件移到磁带上或删除,这一处理方式不在本规范的规定范围之内)。5.3 配置管理功能集5.3.1 用例配置管理功能集包括以下用例:基本配置功能、配置信息改变通知上报以及配置信息同步功能。如下图所示。 图12 配置管理功能集分解图5.3.2 基本配置功能基本配置功能包括对配置信息的创建、删除、查询和修改功能,即nmc通过该操作可以创建/删除指定的网络资源对象,也可以查询/修改指定网络资源对象的
33、全部或指定属性值。此外,基本配置功能还包括取消配置操作和获取网络资源对象版本信息功能,目前配置取消操作暂时只支持取消配置信息的查询操作。5.3.3 配置信息改变通知上报功能当网元的配置信息发生改变时,omc应向nmc上报相应的配置信息改变通知,如对象创建通知、对象删除通知、状态改变通知、属性值改变通知。该功能用到通知管理功能集中的通知上报功能。当配置信息改动较大,需要通过文件方式传输时,omc应发送“请求配置信息同步”通知,nmc收到该通知后可进行配置信息同步(见配置信息同步功能)。5.3.4 配置信息同步功能nmc应根据网络配置信息变化,在需要情况下进行配置信息的同步,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1
34、) 当nmc与omc建立管理连接时;2) 当nmc与omc出现通信失败并且恢复后;3) 当nmc出现系统故障并且恢复后;4) 当主用nmc与备用nmc发生倒换时;5) 当omc与设备断开且恢复后;6) 当omc发生大粒度配置更新,如有新的网元加入时等。配置信息同步的调用方是nmc,由nmc向omc发起同步,但是nmc调用配置信息同步操作的触发点有两种情况:一是nmc初始化时或者发现链路断了再恢复后等情况,主动发起调用操作(如上述的14种情况);另一种是omc发现了自身内部的问题等情况(如上述的5和6的情况),发送“请求配置信息同步通知”告诉nmc,然后由nmc调用该操作。nmc在初始化时或收到
35、omc的“请求配置信息同步通知”等情况时,可发出配置信息同步请求,以同步相关管理对象的配置信息。该功能使用了公共管理功能集中的“大数据量传送功能”。5.4 故障管理功能集5.4.1 用例故障管理功能集用例进一步分解为:告警上报功能、同步告警信息、告警处理功能等,其用例如下图所示。图13 故障管理功能集用例图5.4.2 告警上报功能告警上报功能使用了公共管理功能中的“通知管理功能”的通知上报功能。上报的告警通知的类型为:新告警通知;告警改变通知;告警清除通知。5.4.3 同步告警信息告警信息同步功能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nmc查询指定时间段内omc中产生的所有告警信息,包括当前活跃告警和历史告警;
36、另一种是nmc查询omc中的当前活跃告警,可以对告警信息设置过滤条件。告警同步的调用方是nmc,由nmc向omc发起同步,但是nmc调用告警同步操作的触发点有两种情况:一是nmc初始化时或者发现链路断了再恢复后,主动发起调用操作;另一种是omc发现了自身内部的问题,如omc与ne的连接中断又恢复后,或发现和网络资源中的当前数据不一致时,可发送“请求告警同步通知(即告警列表重建通知)”告诉nmc,然后由nmc调用该操作。nmc查询指定时间段内omc中产生的所有告警信息,可以利用“大数据量传送功能”来实现。5.4.4 告警确认nmc-omc接口应支持nmc对告警进行确认。一旦一个nmc对某告警进行
37、了确认,omc应将相关的告警确认状态改变通知发送给所有定购了该通知的nmc。5.4.5 取消告警确认nmc-omc接口应支持nmc取消对告警的确认。omc应将告警确认状态改变通知同样发送给所有定购了该通知的nmc。5.4.6 获取告警数nmc-omc接口应支持nmc获取不同状态下不同级别告警信息的数量。输入参数为相关过滤条件,返回结果应包括不同级别的告警信息的数量值。5.4.7 增加告警说明nmc-omc接口应支持nmc增加告警说明。有利于多nmc环境下对告警信息的管理。5.4.8 清除告警nmc-omc接口应支持nmc主动清除告警功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omc清除不了的告警可以由nmc主动清
38、除。一旦一个nmc对某告警进行了清除,omc应将相关的告警清除通知发送给所有定购了该通知的nmc,采用谁清除谁负责的方式。5.4.9 告警确认状态改变通知上报nmc对某告警进行了确认,omc应将相关的告警确认状态改变通知发送给所有定购了该通知的nmc,采用谁确认谁负责的方式。该功能使用了公共管理功能中的“通知上报功能”。5.4.10 增加说明通知上报omc完成“增加告警说明”操作后发送该通知到所有定购了该通知的nmc。该功能使用了公共管理功能中的“通知上报功能”。5.4.11 告警列表重建通知上报在omc与ne的连接中断又恢复后,或omc发现当前存储的活跃告警信息与实际网络资源的情况不尽一致,
39、或者对当前存储的活跃告警信息不自信的情况下,omc可对告警列表中的数据进行核查。在完成告警列表全部或部分重建后,omc发送“告警列表重建通知”到nmc。若omc是在发出“潜在错误告警列表通知(见下节)”后才进行的数据核查,则如果omc核查后发现不需要重建告警列表,也应该发送“告警列表重建通知”到nmc。该通知中会指明需不需要nmc进行告警信息同步。该功能使用了公共管理功能中的“通知上报功能”。5.4.12 潜在错误告警列表通知上报在某些情况下,如omc与ne的连接中断又恢复后,或omc可能发现当前存储的告警列表信息与实际网络资源的情况不尽一致,或者对当前存储的告警列表信息不自信,这时omc可以
40、发送潜在错误告警列表通知到nmc,通知nmc当前告警列表信息可能不正确。该功能使用了公共管理功能中的“通知上报功能”。5.5 性能管理功能集5.5.1 用例性能管理功能集包括性能采集管理功能、性能门限管理功能和性能历史数据管理功能。用例图如下所示:图14 性能管理功能集用例图5.5.2 性能采集管理功能集5.5.2.1 用例性能采集活动是指从nmc的角度来看,omc从物理设备或逻辑功能中定期获取性能数据并上报给nmc的活动。性能采集管理是指nmc对性能采集的相应参数进行管理,通过对性能采集的管理,nmc可以要求omc按照要求上报所需的性能数据,但对于omc内部的具体实现不做限制。可分为以下几个
41、用例:开启采集,结束采集,挂起/恢复采集,查询采集参数和性能数据上报,如下图所示:图15 性能采集管理功能集用例图5.5.2.2 开启采集nmc-omc接口应支持nmc开启性能采集活动的请求,包括如下参数:被采集对象的标识符或确定被采集对象的条件;采集起始时间(从nmc的角度来看的采集起始时间,若不指定,表示立即开始采集);采集终止时间(从nmc的角度来看的采集结束时间,若不指定,表示一直采集);采集时间间隔(15分钟或更大的时间粒度);上报时间间隔(omc向nmc上报采集结果的时间间隔,等于采集时间间隔,或是采集时间间隔的整数倍);要采集的性能参数(若不指定,表示指定采集对象的所有数据都采集
42、)。当开启采集活动成功后,omc向nmc返回采集标识符,并且从nmc的角度来看,omc将根据设置的采集起始时间、采集时间间隔和上报时间间隔等要求对网络资源开始进行性能数据采集和上报。5.5.2.3 结束采集nmc-omc接口应支持nmc结束性能采集(从nmc的角度来看,性能采集活动结束,omc内部是否真正停止采集,不在本规范的定义范围之内),该请求应包括如下参数:采集标识符。5.5.2.4 挂起/恢复采集nmc-omc接口应支持nmc挂起性能采集活动或恢复性能采集活动,请求中应包括如下参数:采集标识符。如果挂起成功,从nmc的角度来看,omc不再对相应性能数据进行监测和上报。如果恢复成功,从n
43、mc的角度来看,omc应根据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以及其他相关要求对性能数据继续进行监测和上报。5.5.2.5 查询采集参数nmc-omc接口应支持nmc查询采集参数,包括:采集标识符;被采集对象的标识符或确定被采集对象的条件;采集起始时间;采集终止时间;采集时间间隔;上报时间间隔;要采集的性能参数。5.5.2.6 性能数据上报性能测量数据存放于文件中。当omc开始采集性能数据,且nmc指定的上报时间间隔到达后,omc应将相应的性能测量数据的文件准备好,并将文件信息通知给nmc,nmc可以随时获取相应文件。5.5.2.7 采集活动状态变化上报当采集活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如停止、挂起或者恢复,om
44、c向nmc发送采集活动状态变化通知。5.5.3 性能门限管理功能集5.5.3.1 用例nmc可以对omc的性能数据门限进行设置,通过对性能门限的设置,当omc采集到的性能数据超越门限时,omc应发出相应的越限告警。性能门限管理功能集划分为:创建性能门限、删除性能门限、挂起/恢复性能门限和查询/修改性能门限参数,如下图所示。图16 性能门限管理功能集用例图5.5.3.2 创建性能门限nmc-omc接口应支持nmc创建性能门限,创建请求包括如下参数:被监测的被管对象标识符或确定被监测对象的条件;被监测的性能数据名称、相应的告警门限值、告警通知的开关(是否上报该越限告警)以及告警级别(可选)的序列。
45、当创建性能门限成功后,omc向nmc返回性能门限标识符。5.5.3.3 删除性能门限nmc-omc接口应支持nmc删除性能门限,删除请求包括如下参数:性能门限标识符,或确定性能门限的过滤条件。5.5.3.4 挂起/恢复性能门限nmc-omc接口应支持nmc挂起性能门限或恢复性能门限,请求中应包括如下参数:性能门限标识符。如果挂起成功,该性能门限不再发挥作用。如果恢复成功,性能门限将继续发挥作用。5.5.3.5 查询/修改性能门限参数nmc-omc接口应支持nmc查询/修改性能门限参数,包括(标*者为可修改参数):性能门限标识符;被监测的被管对象标识符或确定被监测对象的条件(*);被监测的性能数
46、据名称、相应的告警门限值、告警通知的开关以及告警级别(可选)的序列(*)。5.5.3.6 性能逾值告警上报当采集到的性能参数值逾越了所设定的性能门限时,omc应向nmc上报相应的越限告警。该告警中应包含逾门限的性能参数名称和值;如性能门限对象规定了告警级别,该告警的告警级别应与其一致。该功能使用了通知管理功能中的“通知上报功能”。5.5.3.7 性能门限状态变化上报当性能门限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如停止、挂起、修改或者恢复,omc向nmc发送性能门限状态变化通知。5.5.4 性能历史数据管理功能5.5.4.1 查询历史数据文件性能测量数据存放于文件中。nmc-omc接口应支持nmc查询指定条件的存
47、放历史数据的文件信息,查询请求可包括如下参数:采集标识符;要查询的历史数据文件的条件,如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5.6 安全管理功能集待补充。附录a 本系列标准采用的方法论(资料性附录)本系列标准采用了utrad方法学定义管理接口,在接口的描述过程中,分三个阶段,分别为:需求阶段,分析阶段和设计阶段。需求阶段定义在网管系统中相互作用的实体、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对网管系统接口的功能进行定义。分析阶段对需求阶段描述的接口功能进行细化,包括网管系统中各实体在实现接口功能时的交互关系;为了实现接口功能所需要定义的被管理资源及其详细属性、行为等。设计阶段用形式化的接口描述语言来描述被管理资源。根据用户
48、需求及适用范围,可选择不同的接口描述语言,如omg idl,gdmo/asn.1等。根据utrad方法学对网管接口进行描述,在需求阶段和分析阶段,本系列规范具体采用了uml表示法。应用在utrad方法中,其具体表现形式将在以下的小节中进行描述。a.1 接口功能需求的描述方法在描述接口功能需求时,分两个层次,分别为“事务需求”和“详述需求”。“事务需求”从高层管理者的角度概要描述了本接口需要实现的基本功能,使读者对本接口的功能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另外,需要指明实现本接口功能时交互的实体名称和相互关系,即角色定义。用uml表示法对事务需求进行描述时,应用了uml中的用例图来表示接口的基本功能。“详述
49、需求”是对“事务需求”中描述的基本功能的逐层细化。在功能的细化过程中,可以用自然语言给出尽量详细的功能描述,为以后的接口分析和接口设计提供充足的依据。若在功能细化过程中,需要增加新的管理实体(即角色),则需要给出相应声明。在用uml对需求进行详述时,使用uml的用例图。a.2 接口分析的描述方法接口分析阶段,是对需求阶段描述的功能做更进一步的分析,如各个功能的输入输出数据;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哪些被管理资源;这些被管理资源应抽象出哪些属性,有哪些行为;在完成功能过程中,各个管理实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发生了什么交互等等。在这个阶段,使用uml中的类图(被管理资源在uml中称为类)和表格来描述被管理资源
50、的属性,行为,通知等;使用uml中的序列图来描述管理实体在完成功能过程中的交互序列;如果需要,还可以使用uml的状态图来描述实体或资源状态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接口分析阶段所描述的是较具体的功能或资源,但仍独立于接口设计阶段。在接口分析阶段,一般都采用面向对象(oo)的方法来描述;而在接口设计阶段,既可以用oo方法来描述接口(如gdmo,idl等),也可以用非oo方法来描述(如数据流等)。在接口分析阶段使用两类限制符,一类表示必选与可选限制,一类表示读写限制。如下表所示。附表a.1 必选/可选限制符限制符说明m表示必选(madatory)o表示可选(optional)c表示与映射技术(id
51、l/iiop和gdmo/cmip)相关的条件可选(conditional1),即某种映射技术可能需要此选项,而另一种映射技术可能不需要此选项。mc表示条件可选(conditional2),即在满足某种条件下,此选项存在。f表示相应的参数可作为过滤条件(filtable)。附表a.2 读写限制符读写限制符说明r表示只读(readonly)r/w表示可读写(read/write)a.3 接口设计方法从接口分析导出接口设计部分,其路线如图a.1所示。图a.1 接口映射路线图其中,(a) (b)路线分别为从接口分析直接导出基于idl/iiop和gdmo/cmip的接口设计。3附录b omc北向接口性能
52、指标要求(资料性附录)b.1 正确性指标b.1.1 提供数据的完备性提供数据的完备性指omc北向接口应提供完备的数据,不出现遗漏现象。该指标主要验证三类数据的完备性:配置数据的完备性、性能数据的完备性以及告警数据的完备性。要求omc北向接口提供的这三类数据在一定数量下达到95以上的完备性。b.1.2 提供数据的一致性提供数据的一致性指omc北向接口提供的数据与omc实际数据应保持一致,不出现重复和错误现象。该指标主要验证三类数据的一致性:配置数据的一致性、性能数据的一致性以及告警数据的一致性。要求omc北向接口提供的这三类数据在一定数量下达到95以上的一致性。b.2 可靠性指标b.2.1 无故
53、障时间指标无故障时间指标指omc北向接口在一定的统计时间内无故障工作的时间,要求omc北向接口在统计时间内达到95以上的无故障率。无故障率的计算方法如下:t:统计无故障率时总的统计时长;k:omc北向接口在统计时间段内产生的故障次数;tk:omc北向接口每一次故障的持续时间;p:无故障率,p (t -(t1 + + tk)/ t。注:考虑到本指标在实际操作时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运行才能得到具有可比性的结论,因此本指标的统计时间范围为:从初验到终验。b.2.2 可用性指标可用性指标指omc北向接口可用时间占总统计时间的比率。要求omc北向接口在统计时间内达到95以上的可用性。可用性的计算方法如下:
54、t:统计可用性时总的统计时长;k:omc北向接口在运行期间发生系统故障导致的不可用事件的次数;tk:omc北向接口每一次不可用事件的持续时间;p:可用率,p (t -(t1 + + tk)/ t。注:本指标的统计时间范围为:从初验到终验。b.2.3 容错能力指标容错能力指标指当网管系统nmc向omc北向接口输入非法数据时,omc北向接口的错误处理能力。omc北向接口应当可以辨别非法数据,并提醒数据非法,容错能力很好。omc北向接口不会因为输入的非法数据导致omc故障。b.2.4 故障恢复能力指标故障恢复能力指标指在故障(如网线被断开)恢复后,omc北向接口对丢失的数据的恢复能力。要求故障恢复后,omc北向接口能够完全正确地向nmc上报故障期间内被管网元配置数据的变化,产生和清除的告警信息及产生的性能数据。b.3 处理能力指标b.3.1 操作响应时间指标操作响应时间指标指网管系统通过omc北向接口执行某项操作后,收到omc北向接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跟腱断裂术后康复全流程指导
- 企业年度员工激励方案示范模板
- 业务流程咨询服务方案
- 黄浦开土方外运施工方案
- 咨询项目有没有实施方案
- 决策咨询委员会方案
- 小学语文新课标单元教学设计
- 梯形坡地建筑施工方案设计
-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活动背景
- 医院自动平移门施工方案
-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
- GB/T 45817-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陶瓷砖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山东师范大学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GB/T 25067-2020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机构要求
- 常用钢材热处理工艺参数
- 市场监督管理局结构化面试真题及答案
- 二次函数平行四边行存在性问题课件
- 经典16PF分量表内容
- 律师职业访谈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