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教学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模式”是对理论的一种简洁的再现。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 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 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 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一)教学任务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 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 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 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 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

2、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二 )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 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 的。因此月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 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 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 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 把知识技能、能力、

3、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三)教学策略制定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 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 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 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 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1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方法。3学法指导。4教学媒体特别要指出的是,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的教学 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设计媒体 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四)教学过程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 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

4、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 (简称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 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 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么样在新课程理 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五)教学设计自我评价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 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 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 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二、教学设计书写1书写内容及步骤(1) 教学设计说明:写出本教学设计意图和整体思路(突出新课程特 点);

5、(2)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教学策略(或学法 指导)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媒体及板书设计;(5)教学过程;(6) 教学反思、评价。2书写说明(1)书写的形式。书写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表格的,也可以将文 本和表格二者结合。一般文本形式可以比较充分地表达思想和具体的内容 ,信息量大, 但不宜直观地反映教学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表格形式能够比较简洁、综合体现教学环节教,学诸因素的整合。因此 我们 认为,或者以表格书写,或者将文本和表格书写形式合二为一,后一 种方式是比较理想的呈现,采用文本形式书写前端分析,

6、教学过程 则一般以表格形式书写,从而组织成为一篇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设计书写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要求 灵活展现,所以不拘一格,写出个性,写出创意,写出风采。(3)教学反思评价作为教学设计来说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教学设计内容和形式应该根据需要而 定,如果为了同行间探讨、交流而进行设计外 ,则应选择较为详细 和较强的理论展现为主要内容和相应的形式,如果是教师本人为了作为上课前对课的理解和策划,则可以相对淡化理论色彩并简 化分析要素,更多地关注过程方法策略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的设 计。总之,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多元化和创新是我们所追求的目 标。三、教学设

7、计与教案的区别我们用表格形式将教案与教学设计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 : 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学习 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是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的根本 转折点,我介)只有弄清了二者的区别,才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现 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将二者混淆。脉络要“准”-一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目标要“明”-一是教学设计的“方向”立意要“新”-一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构思要“巧”-一是教学设计的“翅膀”方法要“活”-一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练习要“精”-一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颐和园教学设计(一)一、揭题导入。在长城一课中,我们领略了中国建筑的雄伟壮观

8、,它包容一 切的博大气势令我们震撼。同样,在中国还有一种建筑艺术也另 世人瞩目。她集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 ,精雕细琢、雍容华贵,这就 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皇家园林 颐和园板书课题扌旨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你对颐和园知多少?把把你搜集的颐和园的资料介绍给 大家;教师补充颐和园的整体资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颐 和园美丽的景观吧!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1生自读课文,思考:颐和园写了哪些景点?你最喜欢哪里,想想理 由。2、(幻灯片出示)认读生字新词,了解大意。重点指导:耸、堤、柱、 栽、筑、狮等字的读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注意“堤”不能读 成t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

9、笔顺。3、交流自读情况: 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的?首尾两段都直 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种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有感情地齐读首 尾两段。 交流自己喜欢的景点 说明理由。(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视频,带领学生去领略美景,并选择一 两个自然段读,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学生欣赏完课件后谈谈感受。(板书:美、大)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领悟结构美。1自读第25自然段,交流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 请同学们用“一一”画出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 讨论交流,指句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长廊万寿山一昆明湖(十七孔桥)2、学

10、生动手画画旅游示意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画。说说教材中三 幅图各对应的段落。3、再读这些过渡句,抓住动词,领悟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 式。四、齐读全文,整体感知,指导分段。齐读全文,提示学生:文章是按先总后分再总的方法写的,因此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三大段。五、作业:六、熟读课文,查找有关图片感受景物的美。出师表教学设计(二)一、导入新课。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 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 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11、,“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 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二、教师范读全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 学生产生激情。三、解题。1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 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凑以按劾表以陈情 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 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 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2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 ?明

12、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 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 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 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 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 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四、分析结构,归纳段落。关于本文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具体 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 ;二是要看作者说明 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 ,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 出来。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

13、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 , 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 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 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 总结全文。五、讲读第1段。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教师补充注释。疲弊疲弱困乏。诚:的确、确实。危急存亡:形势危机,决定存亡。宜:应该。不懈:毫不懈怠,忠于职守。侍卫之臣:陪侍、保卫皇帝的近臣。忠志之士 :忠心的将士。志,士心。忘身奋不顾身。盖:副词原来, 表示解释原因。 追:追念。 报:报答。圣: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恢宏:使志士之气发扬光大。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谏:臣下给皇帝提意见。2学生讲述大意。3讨论问题:(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 ?明确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为先帝中道崩殂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 但吴国在猇(xi e)亭(今湖北宜 都)战役(即三国演义)中讲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八百 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 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 河流域,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