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1.1 采用事件管理器模块中的通用定时器产生PWM波形硬件连接图2.工作原理无效有效无效有效高电平有效低电平有效比较匹配定时器的值定时周期有效有效无效无效无效无效有效无效定时器的值比较匹配低电平有效高电平有效有效无效定时周期6.1.2 采用事件管理器模块中的比较单元产生PWM波形硬件连接图2.工作原理高电平有效低电平有效定时器周期比较匹配定时器的值死区定时器的值比较匹配定时器周期低电平有效高电平有效死区6.2.1 PWM控制技术6.2.2 SPWM算法6.3.1 TMS320LF2407事件管理器模块的组成6.3.2 TMS320LF2407事件管理器模块的通用定时器通用定时器的工作原理通
2、用定时器寄存器单个通用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xCON(x=1,2或3,4)通用定时器控制寄存器(GPTCONA/B)通用定时器的计数操作停止/保持模式连续增计数模式定向增/减计数模式连续增/减计数模式通用定时器的中断实现 6.3.3 TMS320LF2407事件管理器模块的比较单元 比较单元的寄存器比较控制寄存器A(COMCONA)比较控制寄存器B(COMCONB)比较方式控制寄存器A(ACTRA)比较方式控制寄存器B(ACTRB)死区控制寄存器A(DBTCONA)死区控制寄存器DBTCONB用比较单元实现PWM 6.4.1 TMS320LF240 x 中断系统概述6.4.2 TMS320LF24
3、0 x 中断响应过程1.中断的管理Leve1IRQ GENLeve2IRQ GENLeve3IRQ GENLeve4IRQ GENLeve5IRQ GENLeve6IRQ GENPIEPDPINTAPDPINTBADCINTXINT1XINT2SP1INTRXINTTXINTCANMBINTCANERINTCMP1INTCMP2INTT1PINTT1CINTT1UFINTT1OFINTCMP4INTCMP5INTCMP6INTT3PINTT3CINTT3UFINTT3OFINTCMP3INTT2PINTT2CINTT2UFINTT2OFINTT4PINTT4CINTT4UFINTT4OFINT
4、CAP1INTCAP2INTCAP3INTCAP4INTCAP5INTCAP6INTSP1INTRXINTTXINTCANMBINTCANERINTADCINTXINT1XINT2PIRQR#PIACKR#PIVR#INT1INT2INT3INT4INT5INT6中断应答数据总线地址总线CPU2.中断向量3.假(phantorn)中断向量4.不可屏蔽中断(NMI)5.可屏蔽中断的产生6.可屏蔽中断响应的流程 开始外部中断产生外设中断寄存器(PR)中的中断标志位IF置1中断使能IE=1?向PIE控制器发送外设中断请求外设中断请求位置1,并向相应的INTx发送中断请求CPU接收INT相应的IFR位
5、置1IMR位=1?中断产生逻辑等待IMR位置1或IFR位被软件清0中断产生逻辑等待,IE位置1或IF位被软件清0IE位被S/W置1CPU中断应答,并清除PIE控制器中的中断请求PIE控制器逻辑装载PIV值到PIVRINTM=0?中断逻辑等待INTM被清0PIE控制器逻辑使能挂起的INTx下一个向CPU发布的挂起的中断INTxCPU识别INTx,并发布一个中断应答IFR位被清除INTM位置1,PC跳到INTx向量地址0000h-000chCPU转入GISR子程序用户代码保存上下文 ,从PIVR读出外设中断向量PIV为假中断CPU转入SISR服务子程序清除外设寄存器中IF位清除INTM位返回CPU
6、转入假中断服务子程序返回注:IF-中断标志IE-中断使能GISR-通用ISRSISR-特定ISRISR-中断服务子程序PR-外设寄存器YNYNYNYNCPU流程PIE流程6.4.3 TMS320LF240 x 中断寄存器CPU中断寄存器中断标志寄存器IFRCPU中断屏蔽寄存器(IMR)外设中断寄存器外设中断向量寄存器(PIVR)外设中断请求寄存器0(PIRQR0)外设中断请求寄存器1(PIRQR1)外设中断请求寄存器2(PIRQR2)外设中断应答寄存器0(PIACKR0)外设中断应答寄存器1(PIACKR1)外设中断应答寄存器2(PIACKR2)外部中断控制寄存器外部中断1控制寄存器(XINT
7、1CR)外部中断2控制寄存器(XINT2CR)6.5.1 通过软件识别中断标志的方法实现可屏蔽的中断void interrupt CAP4INT() int flag; flag=*EVBIFRC&0 x01; /判断是否是CAP4INT if(flag!=0 x01) asm(“clrc INTM”); return; /如果是CAP4INT,则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EVBIFRC=*EVBIFRC*0 xfe; /写“0”以清除CAP4INT中断标志 asm(“clrc INTM”); return;6.5.2 通过外围中断向量寄存器PIVR的值实现可屏蔽的中断void interru
8、pt GISR4( )switch(*PIVR) case 0 x0036: break;/如果是中断CAP4INT,则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default:break;/如果不是中断CAP4INT,则直接返回 *EVBIFRC=*EVBIFRC*0 xfe;/写“0”以清除CAP4INT中断标志asm(“clrc INTM”);/中断返回前开中断return;/中断返回6.6.1基于通用定时器的PWM波形发生器C语言主程序1.所需的复位和中断向量定义文件“vectors.asm” 2.主程序Pwm1.c6.6.2基于通用定时器的PWM波形发生器程序分析 6.6.3基于比较单元的PWM波形发
9、生器C语言主程序 1.所需的复位和中断向量定义文件“vectors.asm” 6.6.4基于比较单元的PWM波形发生器程序分析2.主程序Pwm2.c4.1.1电机测速系统硬件电路的组成4.1.2电机测速系统的工作过程4.2.1光电编码器简介4.2.2 增量式旋转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4.3.1捕获单元概述 CAP1、CAP2、CAP3,CAP4、CAP5、CAP6 4.3.2捕获单元操作4.3.3捕获单元寄存器捕获控制寄存器A(CAPCONA)捕获控制寄存器B(CAPCONB)捕获FIFO状态寄存器A(CAPFIFOA)捕获FIFO状态寄存器B(CAPFIFOB)捕获单元FIFO栈 4.3.4
10、捕获单元应用举例所需的复位和中断向量定义文件“vectors.asm”2.主程序Cap.c4.4.1正交编码脉冲电路概述 正交编码脉冲电路的引脚2.正交编码脉冲电路的时基4.4.2正交编码脉冲电路的编码操作正交编码脉冲电路正交编码脉冲电路的计数正交编码脉冲电路寄存器的设置 4.4.3 正交编码脉冲电路应用举例 所需的复位和中断向量定义文件“vectors.asm”2.主程序Qep.c4.5.1电机测速系统C语言主程序 1.所需的复位和中断向量定义文件“vectors.asm” 2.主程序Djcs1.c4.5.2电机测速系统C语言主程序1分析T法测速是测出Z信号相邻两个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来计算转速的,适合于电机转速较低的情况。电机的转速n=x/f0(*(T3CNT1-T3CNT0)=x*(result1-result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造企业员工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心得体会
- 园林绿化施工疫情防控措施
- 贵州工贸职业学院《统计预测和决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4-2025学年八上数学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萍乡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校内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 2025年教学工作计划结尾
- 互联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管理流程
- 心理异常学生职业规划帮扶计划
- 工程形象进度计划安排及节能降耗管理措施
- 2025年软件定义汽车:SOA和中间件行业研究报告
- JJF 2216-2025电磁流量计在线校准规范
- 发改价格〔2007〕670号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
- 2025年海南省金城安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民航通信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输变电工程监督检查标准化清单-质监站检查
- DB33 758-2015 棉纱单位产品可比综合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 2024年涡流考试题目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公司人效提升方案
- VTE防控管理相关制度(VTE患者管理与随访的相关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