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草书复习资料一、填空:1、草书分为大草、小草、章草,草书临习第一关就是要过字法关。2.草书的用笔,是在草书线条的灵活多变性这一基本特征的要求下进行的。3.草书特点表现的是笔画省减、替代 、笔画之间的游丝牵连、偏旁部首的重新约定。4唐代“三绝”指的是李白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草书。5.傅山的“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6急就章又名急就篇是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7黄庭坚回忆说:“我学书三十余年来,师从周越。后又师从苏舜钦学书,始得古人笔法之妙。晚年的墨迹刘禹锡竹枝词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8列举五个明末清初的大家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
2、9张芝字伯英,代表作冠军帖,以“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而著称,并被后人尊为“草圣”。10王羲之以草书作品以十七帖最为著名,十七帖中的四个帖游目帖、远宦帖、初月帖、寒切帖、行穰帖11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 明 朝。12.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的作者传为颜真卿。13.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笔势秀丽,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擅长今草,现代林散之先生亦精此道;14.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肚痛帖、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等。15.孙过庭书谱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16.万岁通天帖是唐代集王氏一
3、门书法,其中包括十帖17.标准草书运动的倡导者是 于右任 二、名词解释:1.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分为长草、小草、大草。章草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小草代表作如怀素的小草千字文、大草的代表作如张旭的古诗四帖。2.章草:章草是一种隶书的草写。它是从秦代的草隶中演化出来的新书体。章草的书体特点是字字独立,不似今草字字纽结纠缠。它的笔画特点圆转如篆,点捺如隶。一字之内笔画间有牵丝萦带、缠绵连接,笔画的粗细轻重变化较大,有些横画往往与成隶书捺脚状向右上方重笔挑出,纯似隶书收笔。3.一笔书:草书体势似一笔写成,故称。传东
4、汉张芝擅一笔书。从形式上看,几个字,一行字等之间一笔不断;偶有不连,但笔断意连。实质上,要讲求气势的贯通,使一字之笔画,上下字之勾连,行与行之间都做到气息连贯。4.行气:指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映带关系。一般要求笔断意连,连缀成行,积行成篇,在文字的上下、左右、首尾的书写中,既有变化有能和谐。5.涨墨法:涨墨应属于润墨,但又和润墨有所区别,涨墨含水量比润墨要多。用涨墨的笔法书写后,墨迹并非墨色与水分分离,而是墨色呈现出有晕化感觉的一种笔法。6.顾盼点:(1)露锋入纸向下边按边转(2)提锋向右上带去(3)第二点承上笔向右下顿,挫锋带出。三、草书名家1.皇象,三国吴书法家,字休明。师于杜
5、度。篆、隶、章草,时人谓之“书圣”。代表作急就章,又名急就篇。2.张芝,中国东汉书法家,字伯英,是我国最早的一个今草大师,有草圣之称。擅长章草,创立今草,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如淳化阁帖中收录的冠军帖,为大草。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3. 王羲之,字逸少,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与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王羲之少从叔父,后又从卫夫人学书,得见汉魏以来诸名家书法,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兼善隶、草、正、行各体,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楷书以黄庭经、乐毅论为最;行书以兰亭序为最;草书以快雪时
6、晴贴、初目帖等为最。唐太宗视为国宝,号召天下临摹他的字体,其书法成为代替汉魏笔法的书体正宗。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后世尊称为“书圣”。4.十七帖以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其中有游目帖、远宦帖、初月帖寒切帖行囊帖等20个小帖。5. 王献之,字子敬,东晋书法家、诗人,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并称为“二王。幼为家学,后学习张芝,别为一体。擅行草,晋末至梁代影响超过王羲之。草书中秋帖(传)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6. 智永,中国南朝陈、隋书法家。本姓王,名法极,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刻苦练习,智永的书法终于形成了自己的
7、风格,成了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当时求他写字和题匾的人门庭若市,以致寺内的木门槛也被踏穿,不得不用铁皮把它裹起来。后来,这故事变成了一个典故,叫铁门限。7. 孙过庭,字虔礼,吴郡人,唐朝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工楷、行、草,师法二王。尤精于草书,妙于用笔,直逼二王。书谱不仅是草书经典范本,也是古典书法理论著作。他继承了“二王”中锋用笔,侧锋取妍,似斜反正,若断还连,婉转婀娜,飘逸沉着的今草体势。明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论:“结字犹存汉魏间法,盖得之章草为多”。穷变于笔端寄情于点画 妙合于自然8 .怀素,中国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
8、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长安怀素声誉青云直上,歌颂他草书的诗篇有37篇之多。他的草书有自叙帖、苦笋帖、小草千字文等。(千金帖即是怀素的小草千字文)。曾种芭蕉万株,在芭蕉叶上练字,其屋名为“绿天庵”。9.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人。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
9、并称“颠张醉素”。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千字文残石判若波罗蜜心经等。10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
10、风格。“树梢挂蛇”。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12 .王铎,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王铎工真、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虽遥寄“二王”,但他的倔强之态也已经破坏了“二
11、王”“不激不厉”的平和之势。近世对日本书风有极大影响。13.徐渭(15211593年),是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还是被人称为“野狐禅”的书家。14.董其昌(1555162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构江)人,曾任礼部尚书,谥号“文敏”,所以人们又称他为“董文敏”、“董香光”、“董华亭”。书法从颜真卿入手,后该学虞世南,又转学钟繇王羲之,并参以李邕、徐浩、杨凝式等笔意。自谓于率意中得秀色,其分行布白,疏宕秀逸,甚具特色。
12、董其昌不但以“淡”为艺术宗旨,建立了以二米为骨干的山水画的南北宗说,而且将之贯穿与他的书论之中,形成以“淡”为宗的书学思想。四、简答:1王铎对草书的贡献?(1)巧妙地利用“涨墨”之法增加书作的艺术效果,使墨色的变化强烈,显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笔墨趣味,从而促进了以后对焦润枯湿墨色技巧的探索与应用。(2)以“二王”为家,常运用“二王”的笔墨章法,加以变异,形成雄强恣肆的个人风格,其艺术功效最突出的是“一笔书”。(3)巨帧长轴的书法作品兴起于明末,巨帧长轴表现的特性与草书的表现力相契合,把小字变成大字,为书法创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董其昌草书的特点?董其昌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用笔精到,能始终终保持
13、正锋,作品中很少有偃笔、拙滞之笔;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风格萧散自然,古雅平和,或与他终日性情和易,参悟禅理有关。其许多作品行中带草,有的作品用笔有颜真卿率真之意,体势有米芾的侧欹,而布局得杨凝式的闲适舒朗,神采风韵似赵孟頫,轻捷自如而风华自足。3谈谈大草的线条美?(1)“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书法的线条美,尤其是草书中大草的线条,更具有明显的特点。它不仅有形状上的区别,方向上的不同,而且还有疾涩、润燥、扁圆、质感、力度等多方面的差异。(2)大草线条的力感给人们以美感并富有立体感的线条,显得劲健而有活力,线条的力感,是草书艺术的生命。(3)大草线条充满着活力,韵律和节奏,显现动人的
14、表情美。写大草时情绪的变化使得运笔节奏的跌宕起伏,书者通过笔墨书法将线条美的真情实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美的视觉冲击。(4)大草线条的节奏感,大草抑扬顿挫,提按起伏,满纸云烟,虽寂然无声,有音乐的旋律,这是草书艺术备受人喜爱的重要原因4“五色笺”古诗四帖的艺术特征? 在用笔上,此帖圆转自如,含蓄而奔放,随着感情的渲泄,笔致有节奏的忽重忽轻,线条随意流走,或凝炼浑厚,或飘洒纵逸,浓墨处混融而富有“屋漏痕”般的质感,枯笔处涩凝而独具“锥划沙”般的张力,点画与线条的合谐组合,构成了一幅生动自然、雄伟壮阔的画卷。在结体上,体势是书法结体和用笔的综合形象,也是书法艺术区别于写字的本质特征。草书古诗
15、四帖的体势变化非常丰富。大部分字的取势都是以敧斜为主,但字的重心居中,正襟危坐。体势变化的灵活运用,体现了作者在狂草结体运笔方面千锤百炼,出神入化的魅力。在章法上。草书古诗四帖字与字之间的大小、轻重、疏密的安排变化自然,行与行之间的穿插错落恰到好处,通篇行气贯通、格调一致,参差错落,跌宕起伏,字字如龙似马,云烟缭绕,倏忽千字,上呼下应,左驰右骛,犹如一幅变幻莫测、多姿多彩,自然天趣的画卷。充分体现了张旭草书纵横捭阖,豪放沉着,势如破竹,奇峰自出的面貌。5.学习草书应首先注意什么问题?(1)草书的技法和正体有着方式上的转变,因而在掌握技法的过程中也应当有观念上的转变,不能以正体的既成格式去理解草
16、书技法的各个部分。(2)草书技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随着时代的不同,技法上出现过各种不同的表现和要求,所以要以历史的眼光和尺度来对待这些技法。(3)草书技法随着草书种类的不同有着不能的要求,章草和今草、大草不同,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体态上的不同,有时更表现在用笔概念上的变化,所以要以不同的方式予以对待。(4)草书技法和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并不是独立的纯粹的方法问题,草书线条是一种载情性很强的徒手线,古人所谓“笔墨含情”正是这个意思。草书结构,任意性较强。在任意之中各种审美观也会表现出来,因而在掌握技法的时候,应把情感因素考虑进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技法,掌握技法,绝不能机械地去肢解技法。6.用墨中
17、的浓、淡、燥、润各有什么表现特点?(1)在书法墨色两极上看,基本只有浓淡两种,当然浓淡只是比较而言,并不存在明显分界线。(2)浓墨是用墨的大道,是基本墨法。线条的质感,厚重感,在浓墨中体现的比较强烈,形象的代表力也比较直接。(3)淡墨是为了增添色彩,使作品增添一些境界,淡墨是一种活泼的墨色,运用得当的话会给作品带来清新淡雅,朦胧深远的感觉。(4)书写中干湿效果的出现,首先是由儒墨的多少,其次是运行的急缓和力量的强弱所造成的,干湿的效果,浓墨,淡墨皆可出现,并非浓者一定干,淡者一定湿。干湿的效果运之于线条,则出现润和燥的现象。(5)涨墨,枯墨是在润燥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的墨法,被近世草书家广为运用
18、。涨墨在“墨不旁出”的正统墨法观念上,认为是病笔,然而进王铎成功创作,使草书艺术的线条变化更为丰富,扩大了线条的表现层次。枯墨易出飞白,早在汉简草书中就有很多表现,历代草书家作品中,也都有意无意之中运用。7.从草书发展的角度,说明章草、小草(今草)、大草(狂草)之间的关系。(1)章草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章草名帖:汉史游书“急就章”。晋陆机平复帖(现存最早的章草墨迹)。(2)今草亦称“小草”。始于汉末。是对章草的革新。笔画连绵回绕,文字之间有联缀,书写简约方便。典型的是张芝今草。(3)狂
19、草是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代表人物是张旭和怀素。张旭传世的作品不多,可见到的有肚痛贴、古诗四帖等。怀素有自叙帖。五、论述题1.如何理解“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结合你对草书的学习,谈谈对其的认识?(1)此段书论选自唐代孙过庭书谱。(2)此段书论大体意思:写草书不兼有楷法,似乎近于单调拘谨;写真书不参入草意,不免失去“尺牍书”流动的风味。真书以点画组成形体,靠使转表现精神;草书用点画显露性灵,靠使转构成形体。草书用不好使转笔法,便写不成
20、样子;真书如欠缺点画工夫,仍可记述文辞。(3)此书论重点区分了楷书与草书的不同艺术特质和之间的相互渗透。楷书是要求点划平直的,但一流于刻板便缺乏使转;而过于追求使转,便容易近乎轻浮,只能是“犹可记文”。没有凝重的神气,那就是没有点划了。所以楷书的基本要求是点划,而它的难处却在于使转得宜。草书最讲究使转,使转用不好,便“不能成字”,使转熟练了,形体便确立起来了。但点划功夫不深,性情便体现不出来。因此草书必须把点划寓于是形质中,性情才能发于形质之内;它的奥秘之处在于点划。2.“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研。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
21、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谈谈你的理解。(1)此段书论出自唐代孙过庭的书谱。(2)此书论文段大意为:“这四位才华出众的书法大师,可以称的上古今独绝。但是二王还不及钟、张,古人的书法风尚质朴,今人的书法格调妍美。”然而,质朴风尚因循时代发展而起,妍美格调也是随世俗变化在更易。虽然书契的创造,最初只是为了记录语言,可是随着时代、风尚的发展,书风也会不断迁移,由醇厚变为浮薄,由质朴变为华采;继承前者并有所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常规。书法最可贵的在于既能继承历代传统,又不背离时代潮流;既能追求当今风尚,又不混同他人的弊俗。所谓“文采与质朴相结合,才是君子的风度。”(3)此段书论从书家书法的角度论述,否决了书法要可以追求“古质”,认为书法由实用功用逐步转化为艺术功用,不断随着时代和风尚的发展而发展,是必然的。书法与世间万物皆然,由朴质流于妍美,不必拘泥于古,也不宜泥于古,只要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就可以。同时,主张“文采与质朴相结合”才能写出文雅高明的书法。3.试分析孙过庭代表作书法艺术的特点。(1)孙过庭的草书还是属于今草范围之内,虽然是王羲之书风的继续,但已是唐代的风范了。孙氏草书,可谓是今草继承创新的典范,米芾说“凡唐草的二王法无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破产重整审计协议书
- 坚果礼盒企业定制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多功能户外野餐垫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指纹识别在银行保险柜管理中的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具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充电桩与社区能源共享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独家经销协议模板
- 宜昌市博物馆新展开展:巴楚文化传承创新探索 -2026 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11 月热点时事写作素材
- 人教版(2024)六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第17课 设计我的种植园 教案
- 北京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团总部一般管理人员招聘10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措施培训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认证考试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品牌营销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深交所董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海关主动披露培训
- 2025年农业种植技术员实操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酒店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本
- 干眼症课件资料
- RFJ 01-2014 人民防空工程设备设施标志和着色标准
- 电网QC比赛项目汇报答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