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教师版)_第1页
语法: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教师版)_第2页
语法: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教师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法: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教师版)古代汉语语法:宾语前置在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例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例句:论语9.31 子曰:“未知思也,夫何远之有?”翻译:他是没有真的想念啊,又谈什么遥远呢?一、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曷)”、“奚”、“安”“胡”、“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又如:鸿门宴:“沛公安在?”这种形式的宾语前置如果记熟了可以当成固定结构来掌握,比如论语中有很多恰

2、当的例子。例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分析:这句话有两个特殊句式,一是宾语前置,何有=有何;二是状语后置,何有于我哉=于我何有哉。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二、 介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谓语动词。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

3、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固定结构:“是以”就是“以是”,翻译成“因此”。“是以”在古文中经常连用,“是以”是宾语前置,“是”是代词,是“这、这个原因”等之义;“以”是介词,是“因、由于”等之义,“是”作介词“以”的宾语而构成介宾前置,一般是“因此”、“所以”等意思。例如: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四、以“是”或“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古汉语有时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

4、”、“唯命是从”等。古代汉语语法:状语后置在文言文中,状语后置是将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当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于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大多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中,两个“于蓝”在翻译时,要分别放在动词谓语“取”和“青”的前面作状语。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司马迁鸿门宴)中,“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5、。”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处于补语的位置时,翻译成现代汉语,可视其情况来确定是作状语,还是作补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中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总之,区分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现象,除了注意其本身的特点外,要注意抓中心词,并看词性。定语所修饰的中心词一般是名词或代词,且处于修饰语的前面;而状语后置是由介词“以”或“于” 组成的介宾短语处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后。特殊句式判断练习题:一、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并翻译句子1、得双石于潭上 翻译:_ 2、师不必贤于弟子。 翻译:_ 3、赵尝五战于秦。 翻译:_ 4、申之以孝悌之义。 翻译:_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申:反复陈述。以上句子的类型是: 状语后置 句一、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并翻译句子1、何陋之有? 翻译:_2、唯公马首是瞻 翻译:看着我马头的方向(来决定进退)”3、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_4、大王来何操? 翻译:_5、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翻译:_6、王问:“何以知之?” 翻译:大王问:您凭什么知道呢?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