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校非力学专业基础力学分层教学安排一、基础力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力学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一级学科,它的分支学科广泛渗透入到土木工程、机械工程、 地质工程、”等众多研究领域。在我校力学系列课程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课程,目前面向全校开设约11门力学系列课程,涉及到我校6个院系,特别是包括 6个“ 211工程”项目学科群中的近20个专业的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力学系列课程是技术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在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构架桥梁的重要作用。力学课程作为工科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力学课程对我校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以及我校的整体力学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对工程类专业和相关学科的发
2、展有着重要影响,也起着重要作用。能否高标准、高质量的实施力学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直接关系到上述学科群中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培养二、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系列基础力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以下能力上得到培养:1、建模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理的计算模型,具有建立工程构件力学模型的 能力,并具有根据力学基本原理建立相应数学模型的能力。2、分析计算能力:具有对力学模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能力,具有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计算能力,并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定性判断的能力。3、实验能力:具有利用力学实验方法和技术进行相关测试的能力。4、自学能力:具有借助教材与相关参考资料自主学习
3、相关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我校非力学专业基础力学的课程设置我校工科非力学专业学生的基础力学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弹塑性力学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基础、 结构力学和弹性动力学等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工程力学和结构力学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理论力学(一八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理论力学是一门对工程对象进行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的技术基础课,它是各门力学的基础,在诸多工程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刚体和刚体系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为学习相关的后继课程、 以及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必要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学会应
4、用理论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等能力。(二八授课对象该门课程教学适用于我校工程学院各专业、机械专业、石油工程、水资源与环 境工程、环境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和采矿工程等专业。(三八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学时安排本课程需要其它课程的做基础,这些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线 性代数、计算机语言及微机操作。与本课程有关的后继课程有:材料力学、流 体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结构力学、断裂力学、机械振动、机械设计及 有关的专业课。因此,本课程建议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总计80学时,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教学内容学时绪论,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4平面汇交力系,
5、力矩和平面力偶力论4平面任意力系6摩擦4空间力系4点的运动2刚体的基本运动2点的合成运动8刚体的平面运动6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2动量定理4动量矩定理8动能定理8达朗伯原理6虚位移原理4机械振动基础6振动实验2合计80材料力学(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材料力学是变形体力学的重要基础分支之一,是一门为设计工程实际构件提供必要理论基础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程。为提高设计构件的承载能力, 往往需要用优质材料,加大截面尺寸,这与降低材料消耗、减轻重量和节省资金有矛盾。材 料力学的任务是研究杆件在承受各种荷载时的变形等力学性能。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将工程实际构件抽象为力学模型的
6、方法;掌握研究杆件内力、应力、变形分布规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分析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理论与计算;具有熟练的计算能力和一定的实验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进行构件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培养构件分析、计算和实验等方面的能力。(二八授课对象该门课程教学适用于我校工 程学院各专业、机械专业、石油工程、水资源与环 境工程、环境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和采矿工程等专业。(三八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学时安排本课程需要其它课程的做基础,这些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理 论力学。与本课程有关的后继课程有:弹性力学、弹塑力学、结构力学、机械 设计、岩体力学、土力学及有关的专业课
7、。因此,本课程建议在大学二年级第学期开设,总计72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下:教 学内 容学时讲课实验绪论及基本概念2轴向拉伸和压缩84扭转42弯曲内力4弯曲应力62梁弯曲时的位移简单超静定梁4截面的几何性质2剪切与连接件的实用计算2应力与应变分析6强度理论4组合变形62压杆稳定4能量方法6动荷载交变应力4总学时72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是一门对工程对象进行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的技术基础课,是为 设计工程实际构件提供必要理论基础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 程。通过本课程教学,向学生讲授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掌握 了这些知识之后,能分析与解决专业中有关工程力学的问题
8、。目前,我校工程力学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设有A、B、C三个层次的教学方 案,学生可以选择不低于本专业要求的学时数的任何一个层次的工程力学课程 来学习。工程力学A该课程其实是有些专业为了本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名称上的方便而设的,实 质就是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总计152学时,分两学期完成, 第一学期完成理论力学(80学时)的教学内容,第二学期完成材料力学 (72学时)的教学内容。因此,该门课程的授课对象和内容详见理论力学 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工程力学B该门课程教学适用于我校石 油工程、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地下水科 学与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采矿工程、地球物理学、地质与地球物理、材料 工程
9、、地质学、工 业设计等类专业。该门课程总计 80学时,建 议在大学物理课 程后开设,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学时安排如下: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绪论及静力学基本概念4平面力系6空间力系2轴向拉伸与压缩82剪切实用计算2扭转42弯曲内力4弯曲应力42弯曲变形4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10组合变形42压杆稳定4点的运动 刚体的基本运动2点的合成运动4刚体的平面运动4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2普遍定理简介4总计学时80工程力学C该门课程教学适用于我校工 程管理、煤及煤层气工程、地球物理学、地质与地 球物理、材料工程、地质学等类专业。该门课程总计 56学时,本课程建议在大学 物理课程后开设,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学时安排如下:
10、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绪论及静力学基本概念4平面力系4空间力系4轴向拉伸与压缩82剪切实用计算2扭转42弯曲内力4弯曲应力42弯曲变形4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8组合变形4总计学时56结构力学该门课程是与建筑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 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杆件体系的组成规律、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掌握杆 件结构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培养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中杆系结构力学问题的能 力,为学习后续有关专业课程以及将来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力学基础。目前,我校结构力学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设有A、B两个层次的教学方案, 学生可以选择不低于本专业要求的学时数的任何一个层次的工程力学课程来学 习
11、。结构力学A该门课程教学适用于我校土 木、桥梁、建筑、采矿等工程专业。该门课程总计 88 学时,建 议在材料力学课程后开设,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学时安排如下:教 学内 容学时绪论2几何构造分析4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14虚功原理和结构的位移计算8影响线8力法10位移法10渐近法和近似法10矩阵位移法12上机实习10总计88结构力学B该门课程教学适用于我校土 木(非桥梁建筑方向)、采矿、勘察等工程专业。该 门课程总计56学时,建议在材料力学课程后开设,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学时安排如 下:内容学时:绪论2几何构造分析4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8虚功原理和结构的位移计算4影响线6力法10位移法法10:矩阵位移法4:上
12、机实习8总计56弹塑性力学基础(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弹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可变形固体受到外荷载、温 度变化及边界约束变动等作用时的弹塑性变形和应力状态的一门科学。本课程 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介绍确定一般工程结构物在外力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与内力的分布规律 的基础理论;2、建立并给出初等理论(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无法求解的问题的理论和 方法,以及初等理论可靠性与精确度的度量;3、确定一般工程结构物的承载能力,充分提高经济效益。4、使学生在学习初等力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变形体力学的 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加深
13、学生的力学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力学分析与计算 的能力。(二八授课对象该门课程教学适用于我校机械、土木、地质、勘察、安全、桥梁、采矿及地质与地球物理、材料工程等专业。(三八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学时安排本课程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初等力学理论为基础,为学生学习后续课 程:岩石破碎学、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岩体断裂力学、断裂力学、流变学、 弹塑性有限元法等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本课程建议在材料力学课程后开 设,总计5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教学内容学时绪论 张量的概念及求和约定4应力理论6应变理论4弹性与塑性应力应变关系12弹性与塑性力学问题的基本解法6平面问题14空间轴对称问题6光弹性试验4总计学时56工程
14、流体力学基础(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工程流体力学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关 于流体平衡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二八授课对象该门课程教学适用于我校工 程学院各专业、机械专业、石油工程、水资源与环 境工程、环境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地球物理学、地质 与地球物理、地质学等专业。(三八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学时安排本课程需要其它课程的做基础,这些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理 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与本课程有关的后继课程有:渗流力学、泥浆(或钻井液)、 矿山通风等有关的专业课。因此,本课程建议在材料力学课程后开设,总 计40学时,具体教学
15、安排如下: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绪论及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2流体静力学6流体运动学6流体动力学基础8流动阻力及水头损失84孔口、管嘴和管流的水力计算6总计学时40弹性动力学(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弹性动力学是是物探专业理论性较强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 学,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平衡的基本规律。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的基 本规律。弹性波传播的基本规律。(二八授课对象该门课程教学适用于我校地 球物理学和地质与地球物理等专业。(三八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学时安排本课程需要其它课程的做基础,这些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理 论力学、材料力学和数理方程。与本课程有关的后继课程有:地震勘探等有关 的专业课
16、。因此,本课程建议在工程力学和数理方程课程后开设,总 计56学时,具体教学安排如下:教学内容学时静力学的基本基本概念4固体力学的基本概念6弹性动力学引论4应力分析6位移和应变分析8应力与应变分析4弹性动力学问题的建立8无限弹性介质中的弹性波8平面波的反射与透射4面波4总计学时56四、相关力学竞赛1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1)、宗旨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为教育部委托主办的大学生科技活动,目的在于培养人才、 服务教学、促进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助于增进大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
17、技活动;有助于发现和选拔力学创新的后继人才。(2)、组织本项竞赛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力学学会教育、 科普工作委员会、各省(市)、自治区力学学会与一所高校协办,并委托力学与实践编委会承 办。协办高校每届轮换。竞赛有关信息,包括竞赛报名通知、简章、获奖名单等在力学与实践杂志及中国力 学学会网站公布。竞赛设领导小组与组织委员会,领导小组由教育部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周培源基金会与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负责竞赛的全盘安排和协调工作,组织委员会具体负责竞赛的动员、报名、竞赛监
18、考与授奖工作。命题及评奖工作由上届团体冠军 学校负责组织,命题学校不参加该届竞赛。命题小组成员不得参加任何与该届竞赛相关的辅 导与答疑。竞赛的分领导小组与分组织委员会由协助承担竞赛活动的各省(市 )、自治区的力学学会组织成立。(3)、参赛对象与报名方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年龄在30周岁(含)以下(竞赛当年 12月底不满 31周岁 )的在校大学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均可报名参加。由高等学校(研究所)直接向所在省、市、自治区或特区竞赛分组织委员会报名。具体 报名事宜见当年通知。(4)、竞赛与评奖 力学竞赛的基础知识覆盖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 着重考核灵活运 用基础知识
19、、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竞赛包括个人赛和团体赛, 个人赛采用个人闭卷笔试方式, 团体赛采用团队课题研究方 式。个人赛试卷由组委会按保密信函寄达各省 (市) 竞赛分组织委员会, 由分组织委员会就 近安排考场,全国同时进行考试,各分组织委员会聘请有经验的力学教师集中阅卷。各省 (市)提交本赛区的优秀个人名单(前 5,至多 50位)和优秀团队(至多 5个)及其 成员名单。以学校为单位组队,每个学校至多一队,每队由3人组成。不能单独组队的学校可以在本地区跨校组队一次。 并将名单中所涉及的参赛者试卷用特快专递寄达组委会。 组委 会根据成绩选拔出 20个团队参加决赛。由竞赛组织委员会组织专家组进行最终评定
20、, 根据个人赛成绩评定出全国竞赛个人特等奖5名,一等奖 15名、二等奖 30名、三等奖、优秀奖人数分别为赛区参加人数的5%, 15%。团体赛集中于一地进行, 团体赛方式由命题学校确定。 根据团体赛成绩最终评出团体竞 赛一等奖 1队、二等奖 3队和三等奖 6队。各省(市)可自行评出本赛区优胜奖,可命名为“第* 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省(市)、自治区名称) *等奖 ”。为了确保竞赛的公正性,竞赛组织委员会将任命仲裁小组,对有争议的问题加以裁决。(5)、颁奖 竞赛每两年举行一次,将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上给全国竞赛优胜者授奖。(6)、经费 参赛单位按有关规定向赛区组委会交纳竞赛报名费。2、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1)实验竞赛范围: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材料力学B 类(2)实验竞赛内容: 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测试:以国标GB/T228 2002 为准具体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中医思维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工程伦理五》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RFD原理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中医药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分享
- 山东省济南市部分学校2025年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三)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心理学职业发展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英语翻译专业技能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邵东县2025年初三调研测试(二)语文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武汉理工大学《休闲体育产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殡葬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office职场高效办公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 2025年上海市静安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水泥预制构件及建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化指南•技术示范文本 检测专项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模板 -(九)桥梁及地下工程大类
- 2025年中国脊柱骨水泥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电机节能协议书模板
- 2024年四川西南石油大学招聘事业编制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5年宁夏吴忠红寺堡区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4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学教育基础(上)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陕西师范大学
- 楼梯 栏杆 栏板(一)22J403-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