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花鸟画中的形式美学法则花鸟画中的形式美学法则读汪芳平面构成教程后对中国花鸟画的思考来源:墨舞的百度空间中国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早就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如南北朝时的谢赫画品中就提出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在这六法中,除“经营位置”外其余五法古往今来人们论述的资料都非常丰富,但经营位置方面却极少,找得到的也只是在山水画方面的论述,花鸟画的经营位置(即构图)的资料几乎是空白。中国画是两维空间的平面艺术,自古以来画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种平面构成的法则,可惜没有形成较理性较完备的理
2、论著作,所以本人试图从平面构成中来思考与寻找这种形式美学法则在中国花鸟画中的运用,以便用这种美学法则来指导我的花鸟画创作。一、和谐与对比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做到和谐,和谐就是相近的因素的调和统一,中国画也不例外。和谐是以形色等诸方面体现出来的。在具体的运用中,画面的元素出现的各类越少、越接近(包括形状、大小、方向、色彩、肌理等),呈现和谐性会越大。但过分的统一会减弱视觉的冲击力,出现平滞、后退的效果,所以审美中有了对比的产生。对比是指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和对象的性质(形状、面积、色彩、大小、位置、方向、肌理等)及性格方面的对立因素十分突出地表现出来。它有助于更鲜明地刻画事物和形象的特点,给作品带
3、来强烈的视觉效果。在造型艺术中,我们常会看到大与小、曲与直、冷与暖、粗与细、刚与柔、简与繁、疏与密、动与静、规则与不规则、传统与现代等造型无素的形式对比。在对比的运用中,量的把握或者面积的把握至关重要,这也是造型艺术学习中对“度”的把握的难点。在花鸟画中对比和谐的分析:在图一中的柿子与蜻蜓主要运用了大小、面积、疏密、色彩、性格的对比,柿子密、蜻蜓分开;柿子赫色、蜻蜓墨色;众多柿子差不多大小,一个蜻蜓大小与众不同;蜻蜓是有生命的、柿子为无生命的。众多对比加在一起蜻蜓显得犹为突出。另外因柿子上有墨,落款为墨色,所以蜻蜓的墨色就显得与整幅画和谐而不独立。当然一幅画不一定同时要用到这么多对比无素,如图
4、二中只有色彩与大小的对比。图三运用了藏与露的对比,因画面有只有两个性格相同的事物,所以画家用款与花瓣把蝶藏起来,而猫四周留空,用露的方法来表现。图四主要运用了方向与浓淡的对比,使画面丰富。图五运用了色彩与肌理的对比。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图五在大写意花鸟画中对比不宜过多,过多会减弱作品的和谐性。二、对称与均衡对称又称对等、均齐,基本形式分:完全对称和相似对称两种。对称是平衡法则的特殊表现形式,也是形式美的核心。均衡原指力学上的平衡状态,这里主要指画面中的图形与色彩在面积大小、轻重、空间上的视觉平衡,它更注重心理上的视觉体验。与对称相比,均衡更富有变化,更为自由和个性化。在花鸟画中均衡的分析:如
5、图六是均衡表现的经典之作,左边黑的面积大,右边黑的面积小,但这幅作品在人的视觉上看来起左右是均衡的。图七与图八都是落款与印章使原本不平衡的画面取得均衡的效果。图六图七 图八在中国画中不采用对称而用均衡的方法来使画面产生平衡的状态,主要是想取得更丰富、更自由的变化。三、比例比例指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同时彼此之间包含着匀称性、一定的对比,是和谐的一种表现。中国画所谓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说是就是比例关系。法国建筑学家柯尔毕塞根据人体结构的比例与数学原理创立了黄金比(亦称黄金分割,即短边:长边:.),因为它体现了人类形态比例的最基本的恒定参照比例,这种比例被广泛运用
6、在生活中:如国旗、明信片、邮票、报纸等。我国古代山水画中所谓“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也体现了各种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合理安排。在花鸟画中比例的分析:我们仔细分析八大山人与潘天寿两位大师的作品,不难看出,在他们的构图中有很多组使人有美感的黄金分割(如图九、十)。现在我用不同颜色的线表示不同的组别,并例举作品中的部分比例加以说明。图九图十在比例的分割中,“高级”的画家大量地利用了这一让人感觉最美的黄金比例。有对四边的分割,又有画中的线的交叉、转折的分割,还有点与面的面积大小的比例安排。当然画面复杂多变,要考虑的关系错综复杂,就像八大山人的画中一条鱼,一个款,数方印章,它就包含了几十种比例关系。
7、像潘天寿的这幅画(图十),里面的比例关系就达近百种,在考虑比例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物与物之间的高低错落空白的大小、形状变化等,所以有些比例关系只能在黄金比例之间,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四、节奏节奏常用于音乐中的术语,指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的节奏,以此延伸为形态诸要素的周期性反复。在造型艺术中,节奏感表现在形象排列组织的动势上,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由静到动,再由动到静;由曲到直,再由直到曲等等的排列便形成了节奏。在花鸟画中节奏的分析:如图十一,画中叶子的排列便形成了一种节奏美,从左上角到右上角,依次是白(空白)黑(红的叶子)白(空白)黑(黑的蝴蝶)白(空白),这也形成了一种节奏。图十二的叶
8、果叶果叶果叶的安排,节奏也非常明显。图十三的小鸡的安排,节奏也很明显。图十一图十二图十三在这里我们要明确的是,在一幅中国画中的节奏其实可分为三种,一是物体排列上的节奏美,别有一种是画面的虚实虚实的节奏美,还有一种是画面浓淡浓淡的节奏美。节奏存在于一幅画的局部中,同时一幅画的整体也要有节奏。五、多样统一寓变化于整齐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是对形式美中对称、平衡、整齐、对比、比例、虚实、宾主、参差、节奏等规律的概括。多样统一平衡了事物的对立面,又保持了事物的丰富性,在具体运用中,强调的是对各要素“度”的微妙把握,而使事物的关系达到一种理想化的境界。在花鸟画中多样统一的分析:纵观历史上大师的中国画作品,
9、他们在处理时无不做到了多样统一,使画面丰富而和谐。作品欣赏:课题: 写意花卉构图课时: 2课时课型: 新授课 教法: 讲授法、鉴赏分析法、谈话法、演播法教具: 课件、范画、国画用具、画稿教学目的: 旨在让学生通过写意花卉构图的学习,了解写意花卉的构图要求和欣赏角度,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使学生在欣赏中认识写意花卉;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及对美的认识理解。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教学分析: 本次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从怎样的角度来把握和理解作品的美,学习怎样统筹安排笔墨的布局、大小、位置经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教学难点:画面的布局、经营、开合呼应与气息的关系学生用具:毛笔、熟宣纸
10、、墨汁、笔洗、调色盘、吸水的废纸、布或海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板书)写意花卉画的构图(一)、涵义及意义构图也叫“章法”、“布局”,顾恺之称之为“置陈布势”,南齐谢赫在“六法论”中称“经营位置”。构图是经过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把自然界的物象通过“去粗取精”、“提炼取舍”的艺术再加工,创造出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概括,更集中,更完美的艺术形象。它是作者“外师造化”,“中的心源”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画面上的一些相反相成的矛盾,如宾主、纵横、虚实、开合等关系的恰当处理,使它们达到有机的统一,确切地体现画家的构思要求,圆满地表达画家的创作意图,用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生活,讴歌伟大的时代。构图的意
11、义就在于此。(二)、构图的方法和规律1、宾主一幅画和一个舞台一样,有主角,有配角,犹如众星捧月。配角都是为了突出主角起陪衬作用的。一幅画无论大小、繁荣,首先要分清主次,要尽一切手段突出主体,不能平等对待,宾主并列,更不能喧宾夺主。突出主体,可以从位置、分量、角度、虚实、色彩等方面考虑。把主体放在画面突出、显眼的位置上,一般是画幅中间,分理是多的,大的,实的。色彩是鲜艳的,引人注目,墨色是浓重醒目的。角度也要选择最美、最有姿态的。构图中正确的宾主关系应当恰如其分,相得益彰。(见图62)2、纵横曲直在一个画面中,各种物象之间的穿插,线条曲折往复的运动变化,都可以说是纵横曲直关系。在处理这些线时,再
12、用辅线充实主线,决定画面大势,再用线破开主、辅线,形成纵横穿插。这样就可以使画面既有大的动势,又有丰富的变化。这些线条应力求避平行、顺行、十字交叉,对称米字交叉,距离相等。如不当心,很容易产生这些弊病。(见下图) 3、虚实 相生虚实是对比产生的。有了实,才有虚。没有虚,也就无从谈实。“实”一般指画面上近处的、大的、刻画细致、形象清楚、笔墨、色彩浓重的物象。“虚”表现为造型简略,形象模糊,笔墨色彩浅淡,远处小的物象。处理虚实关系。既要考虑全面的虚实关系,也要考虑局部的虚实关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托实,实显虚,才能使画面层次清楚,空灵有致。画面过实,会使人感到平板、单调,缺少意境、情趣,过虚则
13、显得空洞乏味。(见下图) 4、疏密古人讲“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就是讲构图应密处密,疏处疏,不能平铺直叙。处理疏密奏感、韵律感。同时,还要掌握分寸,安排得当,使画面“密不闷塞,疏不空虚”,一般来讲,“密叶间疏枝,大疏间小密”,都是处理疏密关系的经验之谈。(见下图) 5、开合开合好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开是展开,合是收尾。有头有尾,完整统一,这就是开合之道。在处理画面时,先铺开,让枝叶向外展开,如拳击,手足要放得开,开到不能再开时,利用枝叶、虫、鸟的回折,造成回转之势,使气势聚拢于画面之中,就是合。画面没有开,显得拘谨无势;没有合,不完整,收不住气势。年以,处理好开合,在构图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14、。(见下图) 6、呼应呼应是指画面上所有的物象之间,都不应孤立存在,而相互联系。花与花之间,花与叶之间,花与鸟之间,鸟与鸟之间,画内与画外,画面与题款、印章、色彩之间都要彼此呼应,有顾有盼,给画面所有物象都赋于生命,形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见下图) 7、计白当黑计白当黑就是不但要把画在中有笔墨黑的部分看成是画,而且要把空白也看成是画的一部分,也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对空白的处理更要多做经营。中国画的“白”,在特定环境下,可以理解为水、天空、地面、雨、风等。枝叶斜飘为风,下垂为雨,双鸟闭目栖息为夜。这些都是白而不空、虚中见实的。空白的处理,也要有主次之分,大小变化,不要出现明显的三角形、圆形、方形
15、、菱形等规整的形状。(见下图)8、画里与画外画面只能反映生活中的一个侧面,如何通过有限的画面去表现无限的大千世界呢?如画面只画几朵花,但却要给人画外有丛花的联想,画面只画一枝梅,却让人感到画外有梅树,甚至有梅林,画面只是取其一角而已。“以少当多”、“以一当十”是最巧的处理手法。根据这一道理,在构图时,不要被的四边限制住,要冲出纸的边框,使画里与画外互相生发、呼应、补充,使观者通过画面产生联想,达到画面有限而意境无穷的艺术效果。(见下图) 以上讲的是古人和今人构图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只应作为启导,更重要的是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突破陈旧程式,开辟蹊径,创作出更多题材新、意境新、形式新、技法新的好作
16、品来。三、作业及要求前两节课画一幅竹图,借此学习画面的出枝及画面分割后两节课画一幅兰花学习画面的具体开合及布白四、教师巡回辅导、点评(根据出现的情况总结)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先通过欣赏名画,分析了解写意画的布局并练习 了写意花鸟技法(让学生评析的形式复习本课的学习重点)五、针对课堂情况进行总结六、下周准备工具: 毛笔、生宣纸、墨汁、笔洗、调色盘、国画色、吸水的废纸、布或海棉浅谈花鸟画构图中的布势与取势2012-08-07 00:15:35|分类:默认分类|标签:中国画构图花鸟画王瑞咸阳美协|举报|字号订阅下载LOFTER我的照片书|王瑞(咸阳市国画院特聘画家、咸阳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在构图的
17、诸多因素中,如主宾、聚散、疏密、开合、虚实等都作为分枝服务于总体画面,而形成画面总体趋势,构成画面样式的主旨就是势。势是一股隐含的力量,是画面各种因素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势因情生,势因境生。人们通过对大自然中不同物象的观察引起不同的感受及感悟,为了表情达意把它描绘在纸上成为视觉形象,完成从心理到画理的转变,势就是构架在心理与画理之间的一座桥梁。我们只有了解它,才可以在绘画表现中大胆取舍、游刃有余。从而达到为意造象,立象以尽意的本来目的。 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的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的载体,不仅可以应物象形,又可以物我交融、缘物寄情,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实现客观与主观的高度统一,完成
18、了心理、画理、物理的融会贯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构图做为绘画技巧的首要因素,也逐渐发展完善起来,这些珍贵的绘画理论基石指导着绘画前进的方向。在研究构图的过程中,对自然界各种矛盾对立关系在画面中的统一应用,是循着一个突出的主线引领全局的,这就是势。 一、势是什么 在一副画中隐隐约约有个中心在起着向心力或统帅作用,这就叫做势。势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势,势是一种冲发的冲击的力。势是章法的整体趋向以及大的构成方式和层次变化所形成的总体视觉感受。势是一种往来顺逆的气息,是一种形象的运动感。“以布局先领相势,盈尺之幅,凭几可见,若数尺之幅,须挂之壁间立而观之,朽定大势。” 势是一种运动倾向,正
19、如清沈宗骞所言:“总之统乎气以呈现其活动之趣者,是即所谓势也。”自然界中的事物是存在相互联系的。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利用静置的物象组合表现出运动形态,是其基本的着眼点。有节奏和韵律的画面总趋势则构成气势,气势是画面之势的总体呈现,是画面构成与画家主体创作精神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布势与取势的原则 明代顾凝远在画引中提出:“凡势欲左行者,必先用意于右;势欲右行者,必先意于左;或上者势欲下垂,或下者势欲上耸;俱不可从本位径情一往。苟无根柢,安可生发?盖凡物皆有然者,多见精思则自得。”这是说布势的开合曲折用意,不可一味直冲或平铺直叙。 一幅作品中尽量让势所形成的路线长一些。或曲折或迂回或环绕或勾
20、折,给人以跌荡起伏、移步换景的趣味性心理感受,使画面构成意味深长,并且符合形式美法则。 在形式美的法则中,S形的应用最为典型。它是由“太极阴阳图”演化而来。在阴阳两极中,黑白互现虚实相生,盘旋运转首尾相接,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如果把它作为绘画构成来看,它包含着绘画艺术的全部原理。S形做为画面内部脉络的全方位控制,可以在画面内上下伸缩,左右调节,可以伸延,也相互制约。 物象序列的安置可以在S形主线上以实状现,也可以虚状现,实则处于S形的主体位置,虚则处于客体部位。之字形是S形的变体,区别是把S形的波形线性弧形旋转形式转变为硬折线形态,暗含中国画一波三折的艺术规律,它的特点不仅往来顺逆、连绵不断,而
21、且具有力感和稳定感,是S形的一种衍生形态。晓园天香图 中国画 王瑞 作 三、如何布势 早在东晋,顾恺之就提出了“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一语道破了构图中的玄机。可见,布置与陈列的关键在于布势。布势与取势对于构图的节奏变化与整体拓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布置得势,方可达画之变。 有了对形式美的认识,我们就可以根据立意来构思画面,先确定画面构成的主要因素,即主体物象。明确了主题,树立了主体,就要找出对立因素,补给陪衬内容。然后从平面构成中的高低欹侧、疏密聚散开始,通过遮挡、穿插、叠合表现空间构成,从而完成对画面平面有纵深空间的物象布置。 1、简化成线 在花鸟画中一只鸟一块石头,要用无
22、条线才能完成具体形象的营造,但在构图中,它可视为一个点。几只鸟,几块山石的疏散、参差、错落,可以将其视为几个点的组合,而一片坡地、枝叶枝干,可以将其整体视为一线,只有如此,才能宏观上整体地把握中国画构成方式上的穿插、错落、参差变化等种种构图因素,而由点与线以及由线扩展而成的面所构成的复杂的物象形态,则由一枝、数枝或一片转化为整体的概括的带有几何图形意义的点线形态了。 2、线性构成基础 布势的规律就是利用矛盾对立统一关系来构成画面,诸如主宾、虚实、开合、纵横、揖让、详略、大小、多少等。即然我们已经有了把具体物象概括成点线的理念,而线在构图中起到骨架支撑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用抽象的线来表示最小的构
23、图单位,即为“两线”和“三线”。 两线概括为十六字诀即“一长一短、一大一小、一多一少、一纵一横”。 在最基础的两线构成中,两线的长短不同,长线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一组,长线体现着主势。长线和短线要突出纵横关系。短线可相交于主线,对主线实现实破,也可指向主线,实现虚破。 “三线”概括为“主线、辅线、破线”。三线中,主线在构图中起主导作用,主线既成大势已定。辅线是主线的辅助、动势依主线而行,但不平行以便产生变化,即使主线不孤,又助其势。其形态一般较主线要短而弱。破线和主线或辅线交互穿插,起的是加强变化破除平板的作用。与辅线及主线的顺势而行相比,破线则常常另开一势,形成与主势相违拗的一股势力,以与主
24、势相呼应。没有破线则主势不振。 四、如何取势 布势是错落安排物象,而取势则是使画面所有物象显性或隐性串连起来,给人一种流畅跌荡气脉生动的动感,那么如何取势,使静置的物象显示出勃发之势、动感之势?现分述为二。 1.从实处取势 - 开合呼应 起承转合 开合呼应用以取势,是画面构成的整体运动倾向。开是开放,是构图着墨的开始之处,合即是合拢,是与开的照应。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分合乃大字纲也,有一幅之分,有一段之分,于此了然,则画道过半矣。”开合有主次,主次分明,开合整而不乱;主次得当,以次辅主,使开合相辅相成。 开合无定法,左开右合,右开左合,可产生横出式的开合变化;上开下合,下开上合,可产生上冲式或俯冲式的开合变化。而开合的斜倚上扬,一纵一横,斜泻取势,更是变化万千。开合要有呼应。呼应是开合中的和谐,是对开合的辅助,又是对开合的制约。 起承转合是开合呼应的具体运用。是国画构成的步骤和方式。起是布势的开始,承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罪犯小人测试题及答案
- 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探讨试题及答案
- 解剖考试题目及答案
- 未来出行交通政策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非法集资考试题及答案
- 区块链技术在企业协同办公中的应用案例
- 湖北二建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家具设计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趋势试题及答案
- 艺术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
- 车辆操作规程试题及答案
- 面肌痉挛的健康宣教
- 超滤反渗透调试方案
- 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讲义课件
- 02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三版)电子教案(第二章)
- LED制程与工艺介绍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导读-南京林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北京中考语文词语表
- 水资源利用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安理工大学
- 水质对干豆腐品质的影响机制及调控技术
- LY/T 2676-2016半干旱地区灌木林平茬与复壮技术规范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安装分项工程(验收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