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高考地理地球和地图PPT课件_第1页
山东专用高考地理地球和地图PPT课件_第2页
山东专用高考地理地球和地图PPT课件_第3页
山东专用高考地理地球和地图PPT课件_第4页
山东专用高考地理地球和地图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两极 椭球体只有 能平分地球任意两条正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它能平分地球其他自赤道向两极_相等长度 方向南北方向指示方向圆_形状特点纬线经线半圆东西递减赤道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经纬网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示 方向指向标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般地图方向判定地图类型正北南北东西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8 844.43 m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_E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中用“ ”符号表示陡崖D等高线向 弯曲,脊线高于两侧_C等高线向 弯曲,谷线低于两侧山谷B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_A判读方法(等

2、高线特征)地形部位山顶山脊鞍部高处低处超链接超链接根据经纬度确定某区域的位置根据经纬度确定时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根据经纬度确定方向和位置经纬网图的应用常考题型考点超链接超链接四周高中间低闭合曲线外高内低盆地洼地四周低中间高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山地山峰地形特征等高线图示意图表示方法地形山脊之间低洼部分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谷山谷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山脊山脊线地形特征等高线图示意图表示方法地形悬崖壁立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陡崖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由一对山脊等高线和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鞍部地形特征等高线图示意图表示方法地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

3、清新的地方疗养院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气象站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且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港阔水深的避风港湾港口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库区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坝址水库建设以区域等高线图为背景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及地形对环境的影响以等高线图为载体绘制或确定地形剖面图以等高线图为载体具体考查地形特征及计算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常考题型考点超链接超链接超链接超链接陡崖或任意两点之间的相

4、对高度可利用公式进行计算:(n1)dH(n1)d(n为陡崖或两点间经过的等高线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用“十字相差法”计算,求出最大差(A)和最小差(B),两地相对高度介于BA之间通过读取两条等高线的数值,计算某地的海拔或相对高度,数值为0表示海平面推算高度判读技巧与应用具体内容考查方向“凸高为谷、凸低为脊”;平原与高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海拔方面,山地与丘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相对高度方面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在大范围内可判断平原(海拔在200 m以下)、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 m)、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小)、山地(海拔在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m)、盆地(中间数值小,四周数值大)五种基本地形判断地形类型判读技巧与应用具体内容考查方向如果图上看不出等高线密集与稀疏,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越缓,反之越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表示凹形坡(坡向下凹),反之则为凸形坡(坡向上拱);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凸坡视线常被阻挡,通视状况较差确定坡度陡缓和地势判读技巧与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