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年代课件_第1页
多变的年代课件_第2页
多变的年代课件_第3页
多变的年代课件_第4页
多变的年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变的年代1 多变的年代2 光纖與同軸電纜 國內電信事業發展 顯示器與行動電話 目目 錄錄 電信產業背景 電話卡發展背景 多变的年代3 多变的年代4 電信產業背景電信產業背景 摩尔斯电码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 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它由美国人艾尔菲德维尔在1835年发明,当时 他正在协助萨缪尔摩尔斯进行摩尔斯电报机的发明。 爾菲德維爾構思了一個方案,通過點、劃和中間的停頓,可以讓每個字符 和標點符號彼此獨立地發送出去。他們達成一致,同意把這種標識不同符號 的方案放到摩爾斯的專利中。 一八三四年,首條電報線由美國華盛頓特區直通到巴爾的摩,而第一個被傳 送的訊

2、號是What Hath God Wrought? 一八七三年三月十日Alexander Graham Bell(簡稱貝爾)發明了影響人類生活 的重要電器產品電話但到2002年6月11日美國國會的269議案中,安東尼 奧穆齊被正式確認為電話的發明者 一九一年,馬可尼傳送了一個訊號橫越大西洋 一九六年,Lee DeForest發明了Audion Tube,是電子真空管的前身;電子 真空管主要使用於無線通訊中,可將所接收的電磁波訊號放大一千倍。 一九四七年在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電晶體 多变的年代5 一九五九年,德州儀器與費雪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成功地開發 出積體電

3、路 一九六二年,貝爾實驗室設計了第一套商用脈衝碼調變(Pulse Code Modulation;PCM)的纜線載波系統 世界上第一顆商用通訊衛星是美國的通訊衛星(Comsat-Communication Satellite Corporation)公司,於一九六五年四月六日發射衛星,這顆衛星 被命名為Intelsat 1或稱Early Bird,被置於赤道附近的軌道,橫跨整個大 西洋。 一九六六年由高錕博士的論文中提出,純光纖在理論上可以傳輸訊號,而且 功率傳輸中損失極小,傳輸頻寬極大,可以說是人類夢想中的通訊方式。 一九七年,美國的康寧玻璃公司已經可以生產電信用之光纖,而另外有兩 個關鍵的

4、光通訊元件:雷射二極體與光二極體,也在這段時間內發展到商用 階段。 多变的年代6 民營化與自由化民營化與自由化 過去十年,電信傳播在國際上主要的趨勢是朝向 民營化的,而在八年代中期,隨著日本與其他 發展中國家成功的例子,電信事業民營化與自由 化已成為全球的趨勢。 台灣電信事業自民國成立以來一直是國營事業, 然而在此股民營化與自由化的浪潮下,也不得不 有所改變,台灣國營電信事業的優勢地位已經有 所動搖;在面對國內種種壓力以及時不我予的變 遷時,必須向昨日說再見。 首先將探討民營化及自由化的含意;其次是先進 國家電信事業變革之動力。 多变的年代7 多变的年代8 前言前言 1.世界貿易組織正主導著全

5、球電信自由化活 動 2.1996年元月修正通過新版電信法 3.尚未開放之項目規劃自由化時程表,預定 於2001年達成電信全面自由化 多变的年代9 我國電信自由化之最新進展我國電信自由化之最新進展 1.1980年代初期美國與英國是這方面的先 驅 2.1983年時美國聯邦法院引用反獨占法 3.回顧國內 1987年電信自由化之活動 多变的年代10 4. 1989年並開始放寬對電信網路的利用 5. 1996年元月16日放行動電話、呼叫器等 共五項無線通訊業務供民間申請 6. 2001年全面開放國際電話、國內長途、 市內電話等有線電話業務 多变的年代11 世界貿易組織推動全球電信自由化世界貿易組織推動全

6、球電信自由化 1.烏拉圭回合談判於1993年12月15日達成 最終協議 2.電信業務目前(1997年)大致已全部開放 3.無線通信已開放 多变的年代12 結語結語 1.國內電信自由化始於1987年 2. 1990年代初期則因新版電信法遲遲無法 通過而停滯 3. 1996年之後電信法修正案通過並加快自 由化之腳步 . 4. 2001年達成全面自由化 多变的年代13 國內電信業者國內電信業者 中華電信公司中華電信公司 台灣大哥大台灣大哥大 和信電訊和信電訊 泛亞電信泛亞電信 東信電訊東信電訊 遠傳電信遠傳電信 大眾電信大眾電信 中華電信中華電信 台灣固網台灣固網 東森寬頻東森寬頻 速博速博 多变的

7、年代14 電信發展對民眾的影響 多变的年代15 1.高效能、低成本 2.顧客導向 3.落實品質與服務 多变的年代16 報告人: 多变的年代17 顯示器的發明顯示器的發明 19世紀末,科學家發現陰極射線在真空中撞擊螢光介 質時會發光,而發明了陰極射線管。經過多年的研發,到 20世紀30年代,這項發明才開始進入民生家電,電視、攝 影機等產品,快速地普及。 多变的年代18 陰極射線管顯示器陰極射線管顯示器 早期黑白電視的映像管只有一個電子槍和單色磷光層, 後來因採用了多重電子槍以及彩色磷光層,就可以進行全 彩顯示了。 多变的年代19 液晶顯示器液晶顯示器 日本夏普公司於1973年首先開發出商用液晶顯

8、示器, 應用於手表,開啟了平面顯示器的時代。再經過二十餘年 的發展,全彩的液晶顯示器已廣泛應用於筆記型電腦、個 人電腦和家用電視。液晶顯示器因為輕薄、省電,又沒有 輻射,目前在各種平面顯示器的市場中占有最高的比率。 多变的年代20 電漿顯示器電漿顯示器 電漿是氣體接受很高的能量後游離成的離子與電子的 狀態,日光燈就是一種典型使用電漿效應的照明工具。電 漿顯示器的原理與日光燈類似,即利用惰性氣體放電時所 產生的紫外光激發彩色螢光粉,形成人眼可接受的可見光, 是一種自發光顯示器。 多变的年代21 投影式顯示器投影式顯示器 另一種產生大尺寸影像的方式是利用投射原理,就像 放電影一樣,投射燈泡的光線,

9、經由液晶分子或細小可動 反射鏡陣列的控制而產生不同影像,然後以光學系統把它 放大與聚焦在影幕上。通常投影系統可分為前投影與背投 影兩種型式,主要是依據投射系統是在影幕前方或後方而 分。 多变的年代22 微型顯示器微型顯示器 很多人都使用過隨身聽,它的輕巧設計讓我們走到哪 裡就聽到哪裡,非常方便。同樣地,如果有隨身看, 我們就可以走到哪裡看到哪裡,任意姿勢都可觀看享受, 接收資訊。頭戴式的微型顯示器正可提供這種功能,用它 來看電影、玩遊戲,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除此之外,它也可以結合精密光學系統,讓飛行員在 飛行中可以毫不費力地查看各種飛行資料;正在進行手術 的外科醫生眼睛無需離開手術臺,就可

10、以看到複雜的診斷 或放大圖像。 多变的年代23 電子紙電子紙 很多人一早起床都是一面吃著早餐一面看報紙,來了 解外面的世界。報紙雖然很方便,卻耗費了許多紙張,很 多樹木因此被砍伐,使得地球的溫室效應日益嚴重。如果 對紙張這種古老的技術進行更新,讓它保留便於攜帶和閱 讀的特性,但又具備電腦螢幕隨時更新的功能,那會是什 麼樣子呢?這就是所謂的電子紙。 多变的年代24 行動電話的發明行動電話的發明 多变的年代25 1G 第一代行動電話網路(1G)是指以模擬信號的行動 電話,也就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美國等影視作品中 出現的大哥大。最先研製出大哥大的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 的Cooper博士。由於當時

11、的電池容量限制和模擬調製技 術需要碩大的天線和集成電路的發展狀況等等制約,這種 手機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為可移動算不上便攜。很多人 稱呼這種手機為磚頭或是黑金剛等。 多变的年代26 2G 第二代手機也是最常見的手機。通常這些手機使用 GSM,cdmaOne或者PHS這些十分成熟的標準,具有穩 定的通話質量和合適的待機時間。在第二代中為了適應數 據通訊的需求,一些中間標準也在手機上得到支持,例如 支持彩信業務的GPRS和上網業務的WAP服務,以及各式 各樣的Java程序等。 多变的年代27 3G 用於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的手機也已經研製 出來了,但是由於相關網路沒有普及,並未得到廣泛的應

12、用。第三代手機的開始的目標之一是開發一種可以全球通 用的無線通訊系統,但是實際最終的結果是出現了多種不 同的制式,主要有CDMA2000、WCDMA和TD-SCDMA 在競爭。這些新的制式都基於CDMA(碼分多址)技術, 在頻寬利用和數據通信方面都有進一步發展。 多变的年代28 報告人: 多变的年代29 光纖 光導纖維,簡作光纖,是一種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 製成的纖維中的全反射原理而達成的光傳導工具。 微細的光纖封裝在塑料護套中,使得它能夠彎曲而 不至於斷裂。通常,光纖的一端的發射裝置使用發 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 將光脈衝傳送至光纖,光纖的另一端

13、的接收裝置使 用光敏元件檢測脈衝。包含光纖的線纜稱為光纜。 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光在光導纖維的傳導損耗比電 在電線傳導的損耗低得多,光纖被用作長距離的信 息傳遞。隨著光纖的價格日漸降低,光纖也被用於 許多的用途。 多变的年代30 光纖的發明者是美籍華裔光導通訊專家高錕博士。高 博士在光導纖維通訊技術革命方面,作出了重大發明創造。 高錕在1966年發表了利用極高純度的玻璃作為媒介,傳送 光波,作為通訊之用的基礎理論。根據他的理論,一條頭髮 般幼的光纖,輕而且輕易便可將之彎曲傳送訊息量上速度等 於一束飯桌面般粗大的銅線。在1966年,當所有人都認為 玻璃主要的用途是製造日常用具時, 高博士就提出了以

14、上 的理論,年代是用金屬纜以輸送電脈沖的主要媒介, 但不足以應付發展迅速的電訊系統。高博士發現,光學傳輸 線的訊息容量,比金屬纜的容量大幾千倍。由於光學纖維的 波導可以完全互相隔離,所以完全沒有相互干擾的現象。而 且,玻璃纖維的體積比金屬纜小,價格亦較為低廉。時至今 日,市民能夠享受話音清晰的長途電話通訊,利用ICQ及電 子郵件即時與各地親友溝通,都是全靠光纖作為媒介。 多变的年代31 光纖就是能輸送光線的纖維。其實它與能輸送自來水的 水管以及能輸送煤氣的煤氣管一樣,只是管子的粗細小了 許多,管徑的大小大約只有萬分之一公尺只比頭髮稍粗。 而光纖的主要功用就是傳輸光波,因為光波 在空氣中傳送都是

15、沿直線進行,很容易被障礙物阻擋,所 以需要光纖來幫忙輪送。其實它的作用,與水管輸送 自來水和煤氣管輪送煤氣的功能並無不同,只是光纖 是根據全內反射的原理來傳輸光波,而在全內 反射的狀況下,整條光纖就像一條周圍都是鏡子的 管線,一旦光線進入這條管子,它再也跑不出來,只有乖 乖地從進口的這一端乖乖地跑到出口的那一端,就完成了 光波的傳輸。 多变的年代32 光纖通信的優點 (一) 通信容量大 (二) 中繼距離長 (三) 不受電磁干擾。 (四) 資源豐富 (五) 光纜重量輕、體積小。 多变的年代33 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是因纜線內兩種導體共用一個中心軸而命名。 可用以傳輸高頻電力,資料 傳輸速率可達每秒

16、一億位元。 同軸電纜由內而外的構成為:內部導體(有純銅、鋁鍍 銅、鋼鍍銅等材質),絕緣體(如發泡聚乙烯),外部 導體(例如使用丙面鋁箔 黏貼塑膠帶,與鍍鍚編織軟銅 線),外部絕緣體(以不燃性為考量重點,常用的有使 用乙烯基製成的鋁管)。 目前,海底電纜、地下電纜、或有線電視系統中,大多 使用同軸電纜,其中以電話與電視系統上最為普遍。電 話之同軸電纜是連到最近的電線桿,再透過雙絞線進入 屋內連接電話機。同軸電纜比起雙絞線有更高頻寬,並 有更多保護隔離雜訊干擾。 多变的年代34 報告人: 多变的年代35 1976年,義大利URMET公司發明了電話儲值卡 1976年6月,義大利SIDA公司發行世界上

17、首張電話卡 -義大利的SIDA公司是最早向公眾推出電話卡的公司 1985年後,電話卡機和電話卡片製作技術已經成熟 -目前已有200個國家和地區引進和使用於通信領域 1987年,英國GPT公司開發了現在較受歡迎的GPT磁卡技術 1991年,美國紐約電話公司才開始試用瑞士L&G光卡電話系統 1994年,試用結束後也改用日本田村磁卡系統 1995年3月,紐約電話公司把已發行的21種光卡全部銷毀 1988年,電話磁卡在義大利停止使用 2007年底,台灣舊式光學電話卡全面停用 -IC電話卡時代來臨 多变的年代36 一、投幣式公用電話的: 對消費者而言 1.硬幣攜帶不便 2.系統不支援找零功能 -既投幣式公用電話機和按鍵式公用電話機後, 已發展出智慧型公用電話機,其具有找零功能 對企業而言 1.營運成本問題 -必需定期派人回收硬幣,其中人工成本高居不下 2.營運損失問題 -民眾竊盜導致機器毀損和收入短少, 還有回收硬幣時所造成的損失(例:內部人員中飽私囊) 多变的年代37 二、電話卡式公用電話的優點: 對消費者而言 1.電話卡設計精美,具有收藏及保存價值 2.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 對企業而言 1.可以降低營運成本 -電話卡對企業而言是一種預收收入, 減少回收硬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