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浏)浅谈自然双语教学_第1页
(李晓浏)浅谈自然双语教学_第2页
(李晓浏)浅谈自然双语教学_第3页
(李晓浏)浅谈自然双语教学_第4页
(李晓浏)浅谈自然双语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小学自然双语教学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小学 李晓浏【摘要】本文根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结合儿童的心理和学习特点,着重探讨了选择自然科作为小学双语教学学科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合理、有效的开展小学自然双语教学。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和自然知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实践能力。【关键词】双语教学,切入点,母语的辅助功能,英语课堂和自然课堂的融合,学生主体,信息接收量。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科教兴国,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成为素质教育大目标之一。加强外语教学势在必行,外语教学正在准备新的飞跃,其中“双语教学”是最引人注目的视点。我所任教的小学全校实施

2、自然学科双语教学两年多,我始终战斗在教学实践的第一线,边实践边回顾边思考,不断地小结操作过程中的得与失,对小学的自然科双语教学有了些许体会。一、双语教学的含义。我们这里所指的双语教学,是指一种使用母语以外的目的语作为教学语言,来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从而达到学会目的语,发展多种语言能力的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中,既要学习非英语学科,又要完成一定的英语要求,这一界限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这对于学科的选择、教材的选择、师资条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环境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二、为什么选择自然科作为小学英语双语教学科目 ?我们在选择双语教学的学科时非常慎重。为什么只选择自然科作为小学双语教学的科

3、目,而不是别的学科呢?首先,在语文课和数学课中采用双语教学不太切合实际。因为语文是我们的母语,用外语来教显然不科学,而且也不可能用外语来教;数学是一门对教学对象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用汉语讲课学生在接受的时候有时还很困难,用英语讲就更困难了。其他音乐、体育、美术等艺术类学科对教师的学科专业要求很高,我们的师资力量目前达不到。而自然这一学科不仅趣味性强,而且涉及日常生活的面广,对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相对较低。自然知识本身的趣味性还可促进学生对英语兴趣的进一步提高,对自然的求知欲可激发学生对一些科学方面的英语词汇和英语表达的求知欲。其次,集中发挥本校优势。我校英语师资力量较强,并聘有多

4、名外教;学生是在本区范围内经过筛选录取的,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相对较好;我校英语采用的是小班化教学(每个小班少于20人),开设的英语课时较多(平均每周5-6节),学生英语课上打下的语言基础较牢。在教材的选用上,我们利用与香港相邻的优势,引进了朗文公司的NEW WELCOME TO ENGLISH英语教材及与其配套的LONGMAN SCIENCE自然教材。此套教材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知识的系统性强,并配有多本相关的练习书和各种教具,非常适合小学自然教学。 出于多方面综合考虑,我们因时、因地制宜,选择了自然学科作为小学双语教学的切入点。三、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阶段性的安排自然双语

5、教学的教学目的、课时、教学步骤以及教师。 一年级的学生初涉英语这门语言,没有任何的语言基础,把自然课单独列为双语教学学科不现实,因此每周开设8节英语(其中外教上2节)。主要学习日常交际用语,但在英语中要求学生掌握与plants, animals, colours,senses ,hot/cold,the sun/moon等相关的一些基础词汇。 从二年级开始,每个年级均开设三节自然双语课。其中外教主讲两节,以新课为主,中方英语老师跟班配合。另一节由中方老师主讲,加以复习、巩固及补充。 低年级阶段,在日常用语充分运用的环境里,自然课的定位是英语听说实践课,大量扩充科学常识词汇,使学生逐步适应双语教

6、学。教学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为原则,要求教师不能把自然课上成纯粹的语言知识课,而要既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又能掌握自然知识,做到理解科学常识。在初级阶段,让学生在心理上养成一种时时刻刻尽量用英语回答的习惯,但不排除母语的辅助功能,尤其在学生初次接触一些较难的或抽象的科学原理时,如在结合图片、实物、实验演示、课件等直观教具的帮助下,学生仍难于理解,可适当用汉语作简单的阐述和介绍。但在学生对该原理有了理解之后,仍应回归到英语的表述上。要求学生对书本上所有的词汇听说两会掌握,每一课的近四十个关键词四会掌握;对每一课涉及的基本科学原理能做英语表述。由于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因此孩子们的思维

7、经历以下过程:接受英语信息和自然常识-部分用英语思考+部分用母语思考-将原理和结论译成英语-反馈英语信息。 在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阶段,逐步加大自然常识词汇量,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加深、加宽学习层面,课堂上逐渐减少汉语的使用量。在比较、观察、实验、总结的过程中,孩子们反复接触到这些词汇,如:在课题中、在实物上、在实验标签上、在表格中、在实验室的墙壁上等。为了便于复习,孩子们将单词写在书本上的物体图片旁。 到高年级阶段,教师采用全英文教学,学生能用英语听说、提问、回答。学生已经形成了课堂上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并掌握相当一部分英语的自然词汇和科学的表达。如我们现已升入四年级的学生对自然常识方面的词汇

8、例如the earth, temperature, thermometer, shadow, sounds, vibration,stapler,north, south,等均能四会掌握;在geography、biology和astronomy方面,对诸如equator, meridian, latitude, longitude, bay, desert, island, volcano, waterfall, Jupiter, galaxy, insect,mammal等词汇能三会掌握。再如对“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ay and night?” “

9、Where does daylight come from?” “What are the shapes of the moon?” “How can you find out the weather today?” “How do we make sounds?” “Can you name some ways of moving things?” “Why do we need tools?”之类的自然常识问题能轻松的用英语回答。四、关于自然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首先,我们不能低估了孩子们学外语的潜力。应经常鼓励学生“Try your best to talk about science i

10、n English”。尤其在学生初涉自然学科时,切忌心急浮躁。在做原理表述时,不能一发现一部分学生没弄懂就急于用母语来重复,这样容易让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母语依赖。而应该广泛的采用实验、简笔画、图片、实物、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以及丰富的体态语言,加上尽可能简单的语言来描述。特别是要重视科学实验的演示以及尽可能多的让孩子们参与实验操作。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定能在直观的教学环境中同时掌握科学常识及其英语表达。其次,加强英语课堂和自然课堂的融合。有意识地将孩子们在英语课上学习的词汇和句型引进SCIENCE的课堂中来,把自然课堂作为日常用语运用的充分语言环境。让孩子们在学习自然常识学科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复习

11、、运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型,巩固英语课上的学习成果,并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自然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用语。反之,在英语课堂上也应反复就一些相关的自然词汇进行应用,做到融会贯通。将在自然中出现的名词术语和常用短语渗透到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使英语教学逐步与自然双语教学相同步,也可以将它们制作成卡片,让学生经常性的拿出来看看,使学生反复接触、认识,从而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英语词汇量。再有,应尽可能的拓展孩子的信息接收量。在小学阶段自然学科本身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学科,大自然是孩子们最着迷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不应局限于课本,要鼓励孩子们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多提问,以激发他们对自然学科的兴趣,以带动英语的学习。同时,孩子们接触的知识面广,他们的词汇范围也就越广。我们的自然双语教学活动都是在母语背景下完成的,要转变为在英语语言背景下完成教学活动必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自然双语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优秀的英语语言思维能力,而且要有很强的自然学科思维能力。尽管我校的英语教师都是科班出身的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功底都很扎实,但要人人都能用英语进行科学方面的表述及讲解,其在完整性、正确性方面都需进一步提高。为此,学校目前特意有选择的引入素质较高、且有理科背景的外籍教师讲授部分课程,以弥补不足,并对中方老师进行培训。同时中方老师在随堂跟班的过程中边学边教,并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