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六:国家豁免法律问题2014年4月8日知识回顾: 1. 什么是国家豁免? 2. 国家豁免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3. 国家豁免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大变化? 4. 有哪些有关国家豁免的国际公约和立法例? 5. 有哪些有关国家豁免的判例?一、国家豁免的源起 国家豁免:State Immunity 本意:免疫 引申义:免除,豁免 早期判例:交易号案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斯库诺交易号诉麦克法登案”(“交易号案”)。 马歇尔大法官:美国对法国军用船舶无管辖权,因为该船享有司法豁免。因为“国家主权是国家的基本属性且具有不可让渡性,任何国家不得将外国国家及其权利做为管辖权的对象。一国不受另一国的管辖,
2、同时也有义务不以将另一国置于其管辖权之下的方式损害他国的主权尊严”,“主权者之间的完全平等和独立已经产生了一类案件,其中,公认的理解是:每个主权者放弃了一部分完全排他的领土管辖权,而且已经把这视为每个国家的属性”。 同一时期的类似案件还包括:英国“普林斯弗雷德里克号案”(1820),法国 “西班牙政府诉郎贝戈和皮若尔案”(1849),德国“齐默尔诉罗马尼亚王国政府案”(1932)等。 到 19 世纪后半叶,国家豁免原则已得到多数国际法学者和法院实践的认可,逐渐形成一项国际习惯法规则。 “弗雷德里克”是一艘荷兰海军的军舰,但是它在从东印度到荷兰的航行中运载了调味品等货物,它遇到了海浪并受到损失。
3、一英国船只前来救助并将它引入英国的港口。船主和船员要求支付救助费用。海事法院不得不对其是否具有管辖权作出决定。海事法院认为;该船应当免于捕获,因为用于公共目的的公共财产不受制于私权和个人诉讼;如果允许对这些财产提起诉讼,对这些财产的捕获、留置和拍卖将使它们的公共用途发生转移。最终,海事法院没有对此案作出判决,而是要求当事人将救助费用的请求交由仲裁庭处理。二、国家豁免的含义 国家管辖豁免是一项习惯国际法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一国国家及其财产在另一国享有管辖豁免权。非经一国明示同意,该国的行为免受所在国法院的管辖和审判,其财产免受所在国法院扣押和强制执行。广义上讲,豁免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管辖的豁免
4、,狭义仅指司法豁免。 问题: 1. 比较下面几个相近概念: 国家豁免外交豁免主权豁免 2. 国家豁免是否意味着不承担国家责任? Charles J. Lewis, MA, State and Diplomatic Immunity: 国家豁免是指具有主权地位的实体(包括行使政府职能的君主和国家元首)在民事诉讼中的豁免权,而主权豁免从民事诉讼的角度可以涵盖国家豁免,但是主权豁免也包括君主个人的豁免(包括民事和刑事上的豁免),君主个人行使政府职能时在民事诉讼中的豁免权被包括在国家豁免的术语中。因此,把君主未行使政府职能时在民事和刑事诉讼中的豁免权置于外交豁免的范围是适宜的。因为君主个人的豁免引申出
5、了外交豁免,两者具有共同的法律基础(都受到 1964年维也纳外交关系法公约的制约)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 ICL Report 1978: “State immunity is the result of an interplay of two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the principle of territorial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State personality, both being aspects of State sovereignty.
6、States are territorial sovereigns for the exercises of their sovereign authority over the entirety of their territorial units, and States as foreign sovereigns being pleaded or pursued in litigation or suits by individual or corporate plaintiffs before the judicial or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of a
7、nother State exercising jurisdiction over cases involving foreign States.”国家豁免的理论基础 1. 治外法权理论 2. 尊严理论 3. 国际礼让理论 4. 主权平等理论国家豁免典型判例 光华寮案胡广铁路债券案三、国家豁免理论的发展:从绝对豁免到限制豁免 绝对豁免: 限制豁免:绝对豁免的判例: 美国: 佩萨罗号案(1926) 佩萨罗是一艘从事贸易活动的意大利国有船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 1926 年判决对该案无管辖权。 在该案中,联邦最高法院必须认定:由意大利政府拥有和经营并从事运输活动的商船是否享有豁免权。法院认为,当一
8、国政府为了发展其人民的贸易,或为增加财政收入而获得、配备和经营船只并从事贸易活动时,这些船只如同军舰一样属于公共船只。没有任何国际惯例承认在和平时期维持并增加人民的经济福利比维持和训练海军更缺少公共目的 1961 年的“瑞奇”案,体现了法院尊重国务院的程度和外交政策因素在给予豁免权时所占的分量, 在该案中,一艘古巴船舶被叛变的船员劫持到美国,由于当时古巴推行国有化运动时期征收了不少人的财产,所以许多古巴的债权人闻讯而至,请求扣押该船。但是国务院却建议给予古巴豁免权,其理由之一是释放该船可以避免进一步恶化外交关系,而且还以电报将其有关豁免的建议通知法院。事实上,法院做出这种举动是有原因的,当时美
9、国东方航空公司一家班机被劫持至古巴,古巴政府在答复美国国务院的请求时,表示什么时候归还该飞机取决于美国什么时候释放古巴的船只。法院接到国务院的建议后,则表示它并没有询问国务院如此建议的原因,但是却会尊重国务院的意见,不论该意见是基于“泰特信函”的见解,还是不顾活动的性质而完全基于外交政策的考虑。烟花案 英国: 克拉季娜诉塔斯社案(1949)(“塔斯社案”) 上诉法院:塔斯社是苏联的一个国家机构 巴库斯有限责任公司诉国家小麦服务部案(1957) 被告根据西班牙法律是一个独立法人,但它实际上是西班牙政府的一个国家部门,至于该实体实际上是如何组成的,属于西班牙国内事项,有权享受诉讼豁免。限制豁免主义
10、的初步形成 零散的判例:比利时、意大利等国最先采用限制豁免主义 荷兰、埃及等国相继采用限制豁免主义 1891年,国际法学会在汉堡举行的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关于在对国家、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诉讼方面法院管辖的国际决议案,该决议案第3条含有在某种情况下限制国家豁免适用的规定。表明在绝对豁免理论主导的背景下,限制豁免理论在国际法学者中已得到相当程度的认可。限制豁免理论的长足发展 一战后: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部于1932年主持拟定“关于法院对外国国家的权限的公约草案” 挪威在1939年3月17日的一项国内立法中规定了限制外国政府船舶豁免的内容(“船舶为外国政府所有或使用的事实,或船货属于外国政
11、府的事实,不妨碍在挪威王国就从使用该船或运输该船货只能够产生的请求进行诉讼,也不妨碍挪威王国强制执行此等请求或对该船舶或该船货的临时命令”) 布鲁塞尔公约规定了国有商船和此中船舶所载的国有船货不享有豁免 二战后: 美国、奥地利、西德等国相继采取限制豁免主义 国际法协会建议“外国国家在以私人的身份活动时不适用法律诉讼的豁免”(1952) 国际律师协会讨论关于限制豁免的决议草案(1958) 美国、英国、新加坡、南非、加拿大、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等国颁布了专门规定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国内立法,体现了限制豁免主义 1958年的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以及1972年的欧洲国家豁免公约等都体现了限制豁免的主
12、张限制豁免主义形成与发展阶段中的标志性判例: 1. 英国:比利时国会号案(1880) “比利时国会号”是一艘比利时邮船,根据1876年英比两国邮政通讯条约享受外国军用公船的待遇。该船除运送邮件外,还兼营客运业务。1879年,该船在航行中与英国拖船“戴玲号”相撞,使后者受损。“戴玲号”向英国海事法院起诉,要求损害赔偿。“比利时国会号”声称它是比利时国王的财产,不受英国法院管辖。海事法院受理该案后,比利时拒绝出庭,英国总检察长也对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但海事法院最终还是向“比利时国会号”发出扣押令,于是总检察长将案件提交英国上诉法院。 总检察长认为,“比利时国会号”是比利时国王的财产,在碰撞发生时
13、,该船为比利时国王所控制和雇用,是英王陛下和比利时国王所订条约中的公用军船。作为外国的军船,“比利时国会号”不受英国法院的管辖。 海事法院认为,“比利时国会号”不仅运送邮件,还兼营客运,从事大量商业行为。这样的船舶根据国际法不能享受军用公船的特权,以至能够豁免一切受损害的私人对它提出的索赔要求。而且,两国所订立的“条约”未经任何立法确认。英王有权不经议会授权就可以用条约使“比利时国会号”享有军船的一切特权,这是没有先例的,原则上与英国法律和宪法相抵触。英王无权使不是真实军船的外国船舶享有豁免权。因此,扣押令是应该发出的。 上诉法院于1880年作出判决,肯定了英国法院对此案没有管辖权并撤消了海事
14、法院的扣押令。法院认为,主权者有时可以为他拥有的船舶要求豁免,即使此船舶完全或实际上用于商业目的。对于实际为公共目的服务的船舶,不能被提起对物诉讼。因此,对“比利时国会号”的扣押令必须撤消,因为对该船进行任何调查即等同于对它行使司法管辖。 英国海事法院的观点表明了限制豁免论在英国初显端倪。初审法院法官菲利莫尔:“国家船舶参加运送货物和旅客的民事交往,应该和私有船舶具有相同的地位,如果它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平等的民事交往,而在发生争议时又享有豁免权,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意大利:希腊领事诉阿维萨避难所案(1886) 那不勒斯最高上诉院法:“现代国家具有双重职能,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不服从国内法院的管辖
15、,但是如果在民事交易的领域内从事活动,便应该服从国内法院的管辖,外国国家在民事关系中服从国内法院的管辖并不侵害该外国国家的主权。” 美国:墨西哥诉霍夫曼案(1945) 美国联邦法院:涉案船舶虽然为墨西哥政府所有,但并不是为政府服务,而是为私人服务。 奥地利:德利诉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案(1950) 西德:西德联邦宪法法院审理了一起私人商号诉伊朗王国案(1963) 英国:泰欧淀粉供应商有限公司诉巴基斯坦政府案 英国:菲律宾海军上校号案(1976) 枢密院在“菲律宾海军上将号”案中,明确地表示赞成限制豁免主义。 枢密院认为,“一个外国政府在对属于它所有并用于商业目的的船舶提起的物之诉讼中无权主张豁免
16、。”即使是坚持绝对豁免主义的“比利时国会号”案也并没认定国家对其拥有的全部或实质上用于商业目的的船舶享有豁免权。 枢密院的布里格(Briggs)法官认为该船并非用于公共目的,而是从事普通的商业交易,菲律宾人民从该船的经营中得到的唯一利益就是分期支付的购船价款。 枢密院对其它国家法院的司法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参考了美国国务院给美国法院的“泰特公函”、1926 年布鲁塞尔公约中确立的限制豁免原则和欧洲国家豁免公约,最后否定了菲律宾政府商船享有豁免权。 特伦德克斯公司诉尼日尼亚中央银行案 上诉法院的绝大多数法官认为,在目前,国际法已经不承认政府从事区别于政府行为的普通商业行为仍然享有豁免权。大法
17、官德林(Delling)进一步指出,交易行为是否享有豁免权的决定因素是性质而不是目的。肖(Shaw)法官也认为,当代国际法所支持的原则是有限的豁免权,在确定豁免权时不仅要考虑到当事人作为国家的身份,还应当考虑到行为的性质。 当代: 2004年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管辖公约采取了限制豁免主义限制豁免主义理论 泰特公函(1952) 对外关系法重述(1962)理论依据 1. 国家双重行为论 政府行为,governmental activities, acts jure imperii 私人行为,private activities, acts jure gestionis 2. 领土管辖例外论 3.
18、 当事人平等论 4. 法的支配原则论四、国家豁免的主体 “国家” 什么是国家? 公约第二条:“国家”是指: 1. 国家及其政府的各种机关; 2. 有权行使主权权力并以该身份行事的联邦国家的组成单位或国家政治区分单位; 3. 国家机构、部门或其他实体,但须它们有权行使并且实际在行使国家的主权权力; 4. 以国家代表身份行事的国家代表;相关判例 1. 莫里斯诉中国政府(Morris v.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478 F.Supp. 2d 561, S.D.N.Y., 2007) 2. 仰融诉辽宁政府案(Rong v. Liaoning Provincial Gove
19、rnment 2005 WL 503157 (D.D.C.) D.D.C.,2005) 3. 天宇公司诉四川省地方政府案(Big Sky Network Canada, Ltd. v. Sichuan Provincial Government 533 F.3d 1183 C.A.10 (Utah),2008. July 15, 2008.)国家豁免中的国有企业问题 美国学者费里德曼在广泛研究和比较各国法律的基础上,把国家企业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由政府部门控制的企业,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形成一般行政机构的一部分; 第二种是公共企业,即由政府机构通过法令或规章成立的,一般作为公法的机构; 第
20、三种是国家部分或全部控制的商业公司,与其它商业企业难以区别,受该国的商法和民法的支配。 1990年美国伊里诺斯州法院在审理的一起涉及中国矿产进出口公司的民事案件时的意见就很有代表性。法院认为,“根据外国主权豁免法,外国国家包括其机构或者组成部分,可以是一种独立的法人。中国矿产公司是按中国法律成立的公司,它受对外经济贸易部管辖。外经贸部在全国范围内协调中国对外贸易时,通过象中国矿产公司这种公司网络,这些公司是中国政府所有的,通过外经贸部直接控制。很清楚,中国矿产公司是外国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次,由于中国矿产公司从事了对美国有直接影响的商业行为。因此,本院认为,根据外国主权豁免法,法院有管辖权。
21、而 1995 年美国纽约南区巡回法院在一起针对中国工商银行的判决中也用同样的逻辑分析了中国工商银行的法律地位,结论是中国工商银行是一家国家机构,但因为开具信用证属于商业性质行为,因而不能享有豁免权。 原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关于国家及其财产的管辖豁免的专题报告起草人颂蓬素差伊库指出:“不能把国家的责任和公司、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责任混为一谈,对国家提起诉讼,而不对公司等实体提起诉讼是找错了对象,即使这些公司的财产都属于国家的。”“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就比多国公司的地位还不利,因为多国公司管理或者控制着许多企业,而每个企业都有它自己的责任和财产。” 判例: 刚
22、果(金)案 外空法中的国家责任与外空活动私营化、商业化 中央银行 国家主权基金/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 无统一定义。普遍认为是指由政府拥有的,主要主针对外汇储备进行管理的投资基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08年对SWF做了较为完整的定义: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是由政府拥有或控制,具有特定目标的公共投资基金;往往出于中长期宏观经济和金融目标而持有、管理及运作资产,并运用一系列投资策略投资于外国金融资产;它们一般来自官方储备、私有化过程、财政盈余以及商品出口的收入等。 目前全球有3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主权基金,现有资金规模约为2.5万亿美元,其中规模最大的阿联酋阿布扎比
23、投资公司资金总额已接近9000亿美元。 (以下三页幻灯片内容来自网络)主权基金依设立动机 可归纳为以下四类:1. 稳定型主权财富基金(Stabilization-oriented Fund):追求国家外汇收入的中长期稳健增长,降低其短期波动对本国经济的影响。2. 冲销型主权财富基金(Sterilization-oriented Fund):帮助中央银行分流外汇储备,缩小中央银行为应对外汇流动性过剩,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冲销操作的规模。3. 储蓄型主权财富基金(Savings-oriented Fund):积蓄当代财富,为子孙谋福。4. 战略型主权财富基金(Strategy-oriented
24、Fund):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追求实现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主权基金类别u天然资源出口盈余: 针对石油、天然气、铜和钻石等出口收入设置基金,其中以能源类型为最常见。这些国家之所以利用贸易盈余筹组主权基金,一是由于国内金融体系无法吸纳巨额的石油美元收入,例如中东产油国;二是希望通过平准基金成立,降低天然资源出口收入的大起大落对该国币值造成大幅波动的影响,例如俄罗斯等国。u外汇盈余:针对持续贸易顺差所累积的盈余成立主权基金,以坚持出口导向型战略的东亚区域为主,例如马来西亚、南韩、香港等经济体。但作为全球持续贸易盈余时间最长的两个经济体,德国和日本目前均未有主权基金。u为追求公共基金
25、更高收益而组建的基金,其中以挪威和新加坡为代表。挪威政府退休基金和新加坡的退休、住房公积金等公共基金。u此外也有以国际援助基金成立的主权基金,如乌干达等国家。世界主要主权财富基金情况 投资75亿美元缓解花旗次级债危机 投资110亿瑞士法郎缓解UBS次级债危机 五、国家豁免的例外 1. 商业交易 什么是商业交易? 公约第三条: “商业交易”是指: (1)为销售货物或为提供服务而订立的任何商业合同或交易; (2) 任何贷款或其他金融性质之交易的合同,包括涉及任何此类贷款或交易的任何担保义务或补偿义务; (3) 商业、工业、贸易或专业性质的任何其他合同或交易,但不包括雇用人员的合同。 如何判断商业交
26、易? 性质标准:是否私法行为 目的标准:是否政府公共目的接近绝对豁免 公约第三条第二款:应主要参考该合同或交易的性质,但如果合同或交易的当事方已达成一致,或者根据法院地国的实践,合同或交易的目的与确定其非商业性质有关,则其目的也应予以考虑。 性质标准与目的标准之间的灰色区域: 政府公共权力干预所导致的违约,这个时候,是否整个交易行为(包括违约)都可得到外国法院的豁免?例如国有企业遵从政府指令而采取的违约措施;或者中央银行受政府紧急的外汇控制而不能实现对外国私人的如期兑现。 国家经营的大宗服务业,包括交通、电信、教育等领域的交易行为能否享受外国法院的豁免? 涉及一国重要自然资源的交易,特别是自然
27、资源构成国家的主要资源从而构成支柱性产业的时候(例如石油),这些交易行为是否能够依据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和国家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国际公法原则从而享有对外国法院的豁免? 由此产生的国际私法问题: 商业与非商业,或者性质标准与目的标准应依被告国的法律还是法院地国的法律进行判断? 法院地国的管辖权问题,法院地国与整个案件事实应具有何种程度的联系? 2. 人身与财产侵权 公约第十二条 美国:沙特阿拉伯诉纳尔逊案(1993) 美国:辛普森诉利比亚案(2006) 加拿大:布扎里诉伊朗案(1996) 英国:阿勒-阿德萨尼诉科威特政府案(2000) 琼斯诉沙特阿拉伯案(2006)1980 年“莱特利尔等
28、诉智利共和国案”是美国关于外国侵权行为的重要判例。莱特利尔在智利阿连德执政时期曾先后任过驻美国大使和外交部长,智利发生军事政变后流亡到了美国。1976 年当莱特利尔及其助手在华盛顿乘车行驶中遭到暗杀。死者的亲属和私人代表在美国联邦地区法院以智利共和国及其情报机关为被告提起诉讼。原告因声称制造、设计和引爆炸弹的人是智利政府的指示和帮助下进行的,所以根据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第 1605 条(a)款(5)项规定要求损害赔偿。1978年美国联邦地区法院通过国务院向智利邮送了传票和诉状的副本。次年,智利外交部向美国国务院发出外交照会,指出智利国家情报机关不是独立法人,智利共和国不会默认美国法院对此案的管辖
29、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法院开始对智利进行缺席审判。后来,智利又向美国国务院发出了照会和备忘录,重申了否认美国法院管辖权的主张。而且,智利一方面否认卷入了这起暗杀事件,另一方面又指出即使智利卷入了该事件,也不能适用外国主权豁免法第 1605 条(a)款(5)项,因为该条款不包括外国类似暗杀这样的公共和政府性质的行为。1980 年,美国联邦哥伦比亚地区法院对本案还是作出了缺席判决。法院认为在美国豁免法第 1605 条(a)款(5)项的语言中并没有表示侵权行为只限于“管理权行为”,而且,根据国会的立法解释,该条款作为一般性词语不仅适用于交通事故,还适用于所有的外国侵权行为。同时,法院还认为像暗杀这样
30、的行为,明显地违反了国际法和国内法上都承认的人道主义规则,不属于“自由处理行为”。因此,法院判决对本案有管辖权。侵犯人权六、国家豁免立法 1.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 问题: (1)一国签署但未批准公约,公约对该国具有怎样的效力? (2)我国为何签署但未批准该公约? (3)我国批准公约利弊何在? 2. 各国国家豁免立法 问题:我国是否有必要制定国家豁免立法?欧洲国家豁免公约以及有关国家豁免的双边条约其它相关的重要国际公约有 1926 年在布鲁塞尔签订的“统一国有船舶豁免的某些规则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31、 Certain Rules Relating to Immunity of State-Owned Vessels)及其 1934 年签订的补充协定书、1923 年在日内瓦签署的“关于仲裁条款的议定书”(Protocol on Arbitration Clauses)、1927 年的“关于外国仲裁裁决执行的公约”(Convention on the Execution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1928 年美洲国家会议通过的“国际私法法典”(Convention on Code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Bustamante C
32、ode, 即“布斯塔曼特法典”)、1940 年在蒙得维的亚签署的“国际海商法条约”、1958 年的“公海公约”(Convention on the High Sea)和“领海及邻接区公约”(Convention on Territorial Sea and Contiguous Zone)、1958 年在纽约制定的“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New York Convention on the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Arbitral Awards)、1961 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Vienna Convention on D
33、iplomatic Relations)、1963 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Vienna Convention on Consular Relations)、1965 年的“解决各国和其他国家的国民之间的投资争端公约”(Convention on the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Between States and Nationals of Other States)、1969 年的“国际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Civil Liability for Oil Pollution Damage
34、)、1969 年的“特种使节公约”(Convention on Special Mission)、1982 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等。新新聞:聞:得益得益剛果案釋法剛果案釋法 俄文物來港俄文物來港展出展出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剛果(金)案裁決竟對俄羅斯珍寶能否來港展出有決定性作用。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在網上專欄局長隨筆撰文談及日前訪問俄羅斯的成果,指出俄羅斯的名畫、珍寶過去難以拿到港展出,關鍵問題在於,俄方擔心這些珍寶一旦拿到國外展出,可能有人就珍寶的擁有權提出訴訟。這個問題最近有了變
35、化,不久前香港終審法院根據全國人大委員會釋法結果,裁定香港法院對訴訟被告剛果民主共和國並無司法管轄權,令俄羅斯先前的疑慮可以消除。珍寶若出國憂有人興訟剛從俄羅斯訪問回來的曾德成直言,若港人特別留意的話,會發覺一點,就是俄羅斯的藝術品如名畫、珍寶等,從來沒有在香港展出。他的訪俄行取得了成果:代表香港特區政府與俄羅斯聯邦文化部簽署了文化合作諒解備忘錄,加強兩地的文化藝術合作。曾德成指出,俄羅斯的名畫及珍寶過去難以拿到港展出,關鍵問題在於,俄方擔心這些珍寶一旦拿到國外展出,可能有人就珍寶的擁有權提出訴訟。一宗這樣的訴訟就在美國纏擾多年,迄今未解決。俄方因而提出,珍寶若要出借,展出地要先訂立一個豁免扣押法才行,目的是確保不怕有人聲稱是珍寶的原物主而作出訴訟。他續說,上個世紀曾經戰禍連綿,以致各國藝術珍寶嚴重流散,留下很多爭議。像埃爾米塔日博物館,過去既曾是俄國沙皇們的冬宮,而又早就用作為皇家收藏各國珍品的博物館,有不同時期、不同來源的寶物。拿出去展出時,就擔心會有人興訟,告到外國法院去受理。國家豁免消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表
- 2025上海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仅供存量房、限价房上市补办土地出让手续使用)(正本)
- 国企2025中国五矿二冶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六年级上试卷及答案
- 山东去年中考试卷及答案
- 《生殖器官区域解析》课件
- 真空泵在物料输送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编织品在风力发电叶片的加固应用考核试卷
- 浙江国企招聘2025中交华东物资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社区卫生服务科普知识传播考核试卷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中考数学二诊试卷
- 2024年新疆喀什地区两级法院机关招聘聘用制书记员考试真题
- 2025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 第03讲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解读+达标检测)(原卷版)
- 2024年全球及中国法务和估价服务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招商岗位测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创新奖申请材料撰写指南与范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解读
- 美容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要点试题及答案
- 《运动处方》课件-高血压人群运动处方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