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湿空气_第1页
第2章 湿空气_第2页
第2章 湿空气_第3页
第2章 湿空气_第4页
第2章 湿空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7-31 第第2章章 湿湿 空空 气气 ( ( Wet Air ) ) 2021-7-32 2.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湿空气湿空气 干空气干空气不含水蒸气的空气不含水蒸气的空气 湿空气湿空气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湿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非常稀薄,通常分压力只有数湿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非常稀薄,通常分压力只有数 百帕,可视为理想气体百帕,可视为理想气体 视湿空气为视湿空气为理想气体混合物理想气体混合物 湿空气的总压力湿空气的总压力 P = Pa+Pv Pa干空气的分压力;干空气的分压力;Pv 水蒸气的分压力水蒸气的分压力 工程上用作工质的湿空气通常就是大气,这时,它的工程上用作工

2、质的湿空气通常就是大气,这时,它的 总压力就等于大气压力总压力就等于大气压力Pb 2021-7-33 未饱和湿空气和饱和湿空气未饱和湿空气和饱和湿空气 未饱和湿空气未饱和湿空气 未饱和湿空气未饱和湿空气干空气与过热水蒸气的混合物干空气与过热水蒸气的混合物 当湿空气的状态为当湿空气的状态为P,V,t 水蒸气状态应为水蒸气状态应为Pv,V,t 相应的比体积为相应的比体积为vv,密度为,密度为 v 对应于湿空气的温度对应于湿空气的温度t 水蒸气有饱和压力水蒸气有饱和压力Ps;饱和密度(;饱和密度( ) 对应于水蒸气的分压力对应于水蒸气的分压力Pv 水蒸气有饱和温度水蒸气有饱和温度ts ( (即露点即

3、露点) ) 2021-7-34 未饱和湿空气未饱和湿空气中的水蒸气为中的水蒸气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 Pv Ps v v ) t ts 对于一定温度对于一定温度(t) 的未饱和湿空气的未饱和湿空气 s T Pv t Ps 若有水蒸气不断加入到其中若有水蒸气不断加入到其中 PvPv = Ps 成为成为饱和湿空气饱和湿空气 此后若再有水蒸气加入其中,将以液态水的形式析出此后若再有水蒸气加入其中,将以液态水的形式析出 2021-7-35 饱和湿空气饱和湿空气 饱和湿空气饱和湿空气干空气与饱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干空气与饱和水蒸气的混合物 饱和湿空气中的水蒸气为饱和湿空气中的水蒸气为饱和水蒸气饱和水蒸气 Pv

4、Ps v (即(即vv v ) t ts 综合未饱和湿空气与饱和湿空气两种情况综合未饱和湿空气与饱和湿空气两种情况 湿空气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密度湿空气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密度 应是给定温度应是给定温度 下湿空气中可能具有的最大水蒸气密度下湿空气中可能具有的最大水蒸气密度 v,max 饱和湿空气没有吸湿能力(干燥能力)!饱和湿空气没有吸湿能力(干燥能力)! 2021-7-36 露点露点( (dew point) ) 对于温度对于温度 t 一定的一定的未饱和未饱和湿空气湿空气 Pv Ps 若保持水蒸气的分压力若保持水蒸气的分压力Pv不变不变 对应的饱和压力对应的饱和压力(Ps) 不断降低不断降低 t s

5、 T Pv t Ps Pv = Ps 成为成为饱和湿空气饱和湿空气,到达,到达d点状态点状态 d 此后湿空气若再继续受到冷却,温度继续下降,其中此后湿空气若再继续受到冷却,温度继续下降,其中 部分水蒸气将会发生凝结而析出水分(液态水),这种部分水蒸气将会发生凝结而析出水分(液态水),这种 现象称为现象称为结露结露 结露时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力结露时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力Pv将下降,但始终保将下降,但始终保 持为饱和蒸汽持为饱和蒸汽 ts ts 2021-7-37 s T Pv t Ps d td 露点露点d保持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保持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 力力P Pv v不变的情况下,使湿空气不断

6、不变的情况下,使湿空气不断 冷却至开始结露时的状态冷却至开始结露时的状态 露点温度露点温度td即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即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 压力压力P Pv v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所对应的饱和温度 只要能够测定出湿空气的露点便可从饱和水蒸气表中只要能够测定出湿空气的露点便可从饱和水蒸气表中 查得该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力查得该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力 露点可以利用露点可以利用点露仪点露仪或或湿度计湿度计来测定来测定 锅炉中烟气在尾部受热面上发生结露时将会造成尾部锅炉中烟气在尾部受热面上发生结露时将会造成尾部 受热面的严重腐蚀和积灰堵塞,因而是需要注意防止的受热面的严重腐蚀和积灰堵塞,因而是需要注意防止的

7、2021-7-38 2.2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绝对湿度1m3 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 湿空气的湿度指的是空气中所含的湿空气的湿度指的是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水蒸气分量,而不分量,而不 是指液态水的含量是指液态水的含量 绝对湿度就是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密度绝对湿度就是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密度 v ),( 1 v v v Ptf v 对于饱和湿空气对于饱和湿空气 )( 1 v tf v 2021-7-39 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Pvvv = Rg,vT TR P

8、 v vg, v v v 1 一定温度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其中一定温度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其中 所含的水蒸气分压力成正比所含的水蒸气分压力成正比 ( v Pv) 当湿空气达到饱和时,其绝对湿度将达到最大值当湿空气达到饱和时,其绝对湿度将达到最大值 TR P g v, s max 式中,式中,Ps对应于湿空气温度对应于湿空气温度T 的水蒸气饱和压力的水蒸气饱和压力 教材附表教材附表150.1MPa时饱和空气的状态参数时饱和空气的状态参数中所中所 列出的水蒸气压力就是低温下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压力列出的水蒸气压力就是低温下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压力 2021-7-310 相相对湿度对湿度 通常多半从水分

9、蒸发速度快慢的角度出发来评判空气通常多半从水分蒸发速度快慢的角度出发来评判空气 的湿度,其实这是指空气的相对湿度大小的湿度,其实这是指空气的相对湿度大小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一定温度下的湿空气绝对湿度一定温度下的湿空气绝对湿度 对同温度下的饱和湿空气绝对湿度之比对同温度下的饱和湿空气绝对湿度之比 s vv 一定温度下,当未饱和湿空气逐渐过渡到饱和湿空气一定温度下,当未饱和湿空气逐渐过渡到饱和湿空气 状态时,将失去吸湿(干燥)能力状态时,将失去吸湿(干燥)能力 饱和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可能再增加,其绝对湿饱和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可能再增加,其绝对湿 度是同温度下湿空气绝对湿度的最大值度是同温度下

10、湿空气绝对湿度的最大值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 在在0 100%(即(即0 1)之间取值)之间取值 2021-7-311 由于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与水蒸气的分压力由于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与水蒸气的分压力Pv 成正比成正比 相对湿度是湿空气的一个重要参数相对湿度是湿空气的一个重要参数 对于干空气:对于干空气: = 0; 对于饱和湿空气:对于饱和湿空气: = 100 % s v s v P P 例例7-1 已知湿空气的温度已知湿空气的温度t和相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试说明根据已。试说明根据已 知条件计算求解该湿空气露点的方法知条件计算求解该湿空气露点的方法 答:答: 根据根据t由饱和水蒸气表查出饱和水蒸气压力

11、由饱和水蒸气表查出饱和水蒸气压力Ps ; 根据根据Pv= Ps,算出此时的水蒸气分压力;,算出此时的水蒸气分压力; 根据该水蒸气分压力根据该水蒸气分压力Pv,由饱和水蒸气表查得对,由饱和水蒸气表查得对 应的饱和水蒸气温度,即为该湿空气的露点应的饱和水蒸气温度,即为该湿空气的露点td 2021-7-312 含湿量含湿量 含湿量含湿量(d)湿空气中相应于湿空气中相应于1 kg 干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干空气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 (干空气)kg/kg a v m m d 式中式中mv m kg 湿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质量湿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质量, kg; ma m kg湿空气中含有的干空气质量,湿空气中

12、含有的干空气质量,kg m = mv + ma 由由 V m v v ; V m a a a v a v m m a v d (a) (b) 2021-7-313 a v m m d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mRgT TR VP m ag, a a ; TR VP m vg, v v vg, ag, a v R R P P d (a) (c) Rg,a = 0.28714 kJ/(kgK);Rg,v = 0.4616 kJ/(kgK) 式中式中 a v 622.0 P P d 当湿空气为当湿空气为大气大气时,有时,有Pa = Pb Pv vb v 622.0 PP P

13、 d (d) Pb接近为常数接近为常数d = f (Pv) 总压力一定时,含湿量对应着一定的水蒸气分压力总压力一定时,含湿量对应着一定的水蒸气分压力 2021-7-314 Pv = Ps 由由 vb v 622.0 PP P d (d) sb s 622. 0 PP P d (e) 式中式中Ps为对应于湿空气温度为对应于湿空气温度T的饱和水蒸汽压力,因此的饱和水蒸汽压力,因此 该式说明:该式说明: 湿空气的总压力湿空气的总压力P和温度和温度T一定时,含湿一定时,含湿 量量d 对应着一定的相对湿度对应着一定的相对湿度 式式(e)还表明,当湿空气温度所对应的水蒸气饱和压力还表明,当湿空气温度所对应

14、的水蒸气饱和压力Ps 等于其总压力等于其总压力P时,或说,当湿空气的温度等于其总压时,或说,当湿空气的温度等于其总压 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 d=f( ) 水蒸气分压力不可能大于总压力,因此温度超过总压水蒸气分压力不可能大于总压力,因此温度超过总压 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恒有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恒有Pv = P 该函数关系该函数关系d=f( )维持不变维持不变 2021-7-315 根据我国历年来的平均气象资料,锅炉行业中取湿空根据我国历年来的平均气象资料,锅炉行业中取湿空 气的含湿量气的含湿量d = 0.01 kg/(kg干空气干空气)。锅炉专业资料中给。锅炉专业资料中给

15、 出的空气参数实际上为相应含湿量下的湿空气参数出的空气参数实际上为相应含湿量下的湿空气参数 以上式以上式a e是分别使用于不同情况的含湿量表达式是分别使用于不同情况的含湿量表达式 2021-7-316 焓焓 湿空气的比焓湿空气的比焓相应于相应于1kg干空气的湿空气焓值干空气的湿空气焓值 即即1 kg干空气的焓与相应含有的干空气的焓与相应含有的d kg水蒸气的焓之和水蒸气的焓之和 h = ha + dhv kJ/kg(干空气干空气) ha干空气的比焓干空气的比焓 ha = cpt 式中式中 取空气比热容为定值取空气比热容为定值 hv水蒸气的比焓水蒸气的比焓 cp = 1.005 kJ/(kg);

16、且;且 t = 0时时 ha = 0 ha = cpt 对水蒸气有经验公式对水蒸气有经验公式 hv = 2501 + 1.86 t 2021-7-317 ha = cpt hv = 2501 + 1.86 t 2501为为0时的饱和水蒸气焓值,时的饱和水蒸气焓值,kJ/kg 1.86为水蒸气的平均定压比热容,为水蒸气的平均定压比热容,kJ/(kg) 式中式中 h = 1.005 t + d (2501 + 1.86 t) kJ/kg 2021-7-318 理论上可以利用绝热饱和器测定湿理论上可以利用绝热饱和器测定湿 空气的绝热饱和温度,然后通过质量空气的绝热饱和温度,然后通过质量 和能量平衡关

17、系确定湿空气的含湿量和能量平衡关系确定湿空气的含湿量d 补充水补充水 13 2 Tw 绝热饱和器绝热饱和器 最终达到热力学平衡最终达到热力学平衡 未饱和湿空气流过绝热饱和器未饱和湿空气流过绝热饱和器 在出口处成为饱和湿空气,温度与器内的水温相等在出口处成为饱和湿空气,温度与器内的水温相等 过程中不断补充器内因蒸发而减少的水分,并保持器过程中不断补充器内因蒸发而减少的水分,并保持器 中的水温均匀且恒定不变中的水温均匀且恒定不变 与水良好接触,交换热量和质量,与水良好接触,交换热量和质量, 出口处的湿空气温度将较进口处的为低出口处的湿空气温度将较进口处的为低 绝热饱和温度绝热饱和温度Tw 在绝热饱

18、和器中经历绝热饱和过程后所达到的温度在绝热饱和器中经历绝热饱和过程后所达到的温度 绝热饱和温度绝热饱和温度Tw和湿球温度和湿球温度Tw 2021-7-319 s T Pv T1 Ps Tw12 3 湿空气的绝热饱和过程如图示湿空气的绝热饱和过程如图示 绝热饱和过程绝热饱和过程 视绝热饱和器为稳态稳流装置视绝热饱和器为稳态稳流装置 忽略进、出口间空气流动的动能忽略进、出口间空气流动的动能 变化和重力位能变化变化和重力位能变化 应有能量平衡方程应有能量平衡方程 321 HHH 进口处的湿空气温度进口处的湿空气温度T1,含湿量,含湿量d1, 相应的水蒸气比焓相应的水蒸气比焓hv1,干空气流,干空气流

19、 率率,比焓,比焓ha1 a m 进入绝热饱和器时的湿空气焓进入绝热饱和器时的湿空气焓 )( v11a1a1 hdhmH 补充水补充水 13 2 Tw 绝热饱和器绝热饱和器 2021-7-320 出口处湿空气与器中的水温同为出口处湿空气与器中的水温同为Tw, 所含为饱和水蒸气,比焓所含为饱和水蒸气,比焓h ;含湿;含湿 量为量为d3;干空气的比焓为;干空气的比焓为ha3 流出绝热饱和器时的湿空气焓流出绝热饱和器时的湿空气焓 ) ( 3a3a3 hdhmH 过程中干空气流率不改变过程中干空气流率不改变 补充水流率应为补充水流率应为 )( 13aw ddmm 已假定绝热饱和器内水温均匀,出口又处于

20、饱和状态已假定绝热饱和器内水温均匀,出口又处于饱和状态 补充水的比焓可按饱和水的焓补充水的比焓可按饱和水的焓h 计算计算 进入绝热饱和器的补充水焓进入绝热饱和器的补充水焓 )( 13aw2 hddmhmH 补充水补充水 13 2 Tw 绝热饱和器绝热饱和器 2021-7-321 利用所获结果,绝热利用所获结果,绝热 饱和器的能量平衡式可饱和器的能量平衡式可 改写为改写为 )( v11a1a1 hdhmH ) ( 3a3a3 hdhmH )( 13aw ddmm )( 13aw2 hddmhmH ) ()()( 3a3a13av11a1a hdhmhddmhdhm 3a313v11a1 hdhh

21、dhdhdh ) ()( v1 3a1a3 1 hh hhdhh d 绝热饱和器进口处的湿空气温度绝热饱和器进口处的湿空气温度T1、水温、水温Tw均可用温度均可用温度 计测定;计测定;ha1、ha3、hv1可参照前节讨论的内容确定;饱可参照前节讨论的内容确定;饱 和水比焓和水比焓h 、水的汽化热水的汽化热r =(h“ h )、d3都可据都可据Tw确定确定 可确定进入绝热饱和器时的湿空气含湿量可确定进入绝热饱和器时的湿空气含湿量d1 2021-7-322 绝热饱和温度绝热饱和温度Tw是湿空气的一个状态参数。对于一是湿空气的一个状态参数。对于一 定的湿空气仅取决于湿空气的含湿量定的湿空气仅取决于湿

22、空气的含湿量d 测定湿空气含湿量的简易方法是使用干测定湿空气含湿量的简易方法是使用干- -湿球温度计湿球温度计 测定其湿球温度测定其湿球温度Tw 用以代替绝热饱和温度用以代替绝热饱和温度 Tw 干干- -湿球温度计由两支完全相同而又湿球温度计由两支完全相同而又 相互独立的普通温度计组成相互独立的普通温度计组成 干球温度计干球温度计 湿球温度计湿球温度计 干干- -湿球温度计湿球温度计 干球温度计干球温度计与普通温度计无异,与普通温度计无异, 测得湿空气的真实温度温度测得湿空气的真实温度温度t 湿球温度计湿球温度计感温球裹以纱布,纱感温球裹以纱布,纱 布一端浸在水中,靠棉纱的毛细管吸布一端浸在水

23、中,靠棉纱的毛细管吸 水作用使纱布保持着湿润状态水作用使纱布保持着湿润状态 2021-7-323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湿空气的相对湿度 是影响湿球温是影响湿球温 度的度的主要主要因素因素 未饱和空气流过湿球温度计引起纱布上的水分蒸发,未饱和空气流过湿球温度计引起纱布上的水分蒸发, 从周围吸收汽化热,造成湿球温度计测出的温度从周围吸收汽化热,造成湿球温度计测出的温度湿湿 球温度球温度Tw 比干球温度低比干球温度低 干球温度计干球温度计 湿球温度计湿球温度计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愈低,湿球温湿空气的相对湿度愈低,湿球温 度就愈低;度就愈低; 饱和湿空气没有吸湿能力饱和湿空气没有吸湿能力 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

24、一样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一样 所有情况下湿球温度都不可能低至令空气中的水蒸气所有情况下湿球温度都不可能低至令空气中的水蒸气 在湿球温度计上凝结析出水分在湿球温度计上凝结析出水分 Td Tw T 2021-7-324 湿球温度湿球温度Tw 与绝热饱和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Tw的形成机理相同的形成机理相同 理论上用以确定相对湿度理论上用以确定相对湿度 的应是的应是Tw,不过,不过Tw与与Tw 很接近,实用上常用湿球温度代替绝热饱和温度很接近,实用上常用湿球温度代替绝热饱和温度 但湿球温度但湿球温度Tw除与除与 有关外,尚与测定该温度时的传有关外,尚与测定该温度时的传 热、传质条件有关,严格说来不是湿空气

25、的状态参数热、传质条件有关,严格说来不是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2021-7-325 2.3 湿空气的焓湿空气的焓-湿湿(h-d)图图 工程实际中通常根据所给定的湿空气状态,利用工程实际中通常根据所给定的湿空气状态,利用h-d 图求解其相关热力过程图求解其相关热力过程 湿空气的湿空气的h-d图图 h-d图中依据湿空气各参数间的图中依据湿空气各参数间的 函数关系给出了焓函数关系给出了焓h、含湿量、含湿量d、 (干球)温度(干球)温度t、湿球温度、湿球温度tw 、相、相 对湿度对湿度 、比体积、比体积v的定值线群。的定值线群。 此外,图中还给出了一条水蒸气此外,图中还给出了一条水蒸气 分压力分压力Pv与

26、含湿量与含湿量d之间的函数关之间的函数关 系曲线系曲线 2021-7-326 绘制绘制h-d图时所用的大气压力图时所用的大气压力Pb 湿空气的湿空气的h-d图均按一定总压力绘制图均按一定总压力绘制 工程上所使用的湿空气通常取自大气,其总压力即当工程上所使用的湿空气通常取自大气,其总压力即当 地大气压力地大气压力Pb视为常数视为常数 不同国家绘制不同国家绘制h-d图所取的图所取的Pb值不尽相同,有取为值不尽相同,有取为0.1 MPa或或1atm(101325 Pa)的,亦有取为的,亦有取为750mm或或745 mmHg柱(如前苏联)的。虽然差别不大,不过使用柱(如前苏联)的。虽然差别不大,不过使

27、用h- d图资料时还是需要加以注意的图资料时还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2021-7-327 h d h-d图上的各种定值线群图上的各种定值线群 定含湿量定含湿量( (d) )、定焓、定焓( (h) )线群线群 为了使为了使h-d图上各种定值线群图上各种定值线群 的斜率有较明显的区别,绘的斜率有较明显的区别,绘 制制h-d图时特将定焓线画成与图时特将定焓线画成与 含湿量含湿量(d)坐标轴成坐标轴成135 交角交角 定含湿量线定含湿量线d为垂直线,而定焓线为垂直线,而定焓线h则成为向左倾斜则成为向左倾斜45 的直线的直线 h 2021-7-328 定相对湿度定相对湿度()线群线群 由函数关系由函数关系

28、= f(d,Ps) = f(h,d) 定定 线斜向右上方、凹向下线斜向右上方、凹向下 自左至右取值自左至右取值0 100% h d 3 2 1 =100% h = 100%时为饱和湿空气时为饱和湿空气 临界线临界线 临界线左侧为未饱和湿空气状态临界线左侧为未饱和湿空气状态 临界线右侧区域无实际意义,因为达到饱和湿空气状态临界线右侧区域无实际意义,因为达到饱和湿空气状态 后,若含湿量再增大,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必将凝结成水后,若含湿量再增大,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必将凝结成水 析出(雾),湿空气仍保持为饱和状态析出(雾),湿空气仍保持为饱和状态 雾区雾区 2021-7-329 Pb为定值时含湿量将仅为水蒸

29、为定值时含湿量将仅为水蒸 气分压力的函数,气分压力的函数,d = f(Pv) h d 3 2 1 =100% h 雾区雾区 临界线上各点为饱和湿空气状态临界线上各点为饱和湿空气状态 vb v 622.0 PP P d Pv= f(d ) 该函数关系接近为直线该函数关系接近为直线 Pv 根据根据d可确定水蒸气的分压力可确定水蒸气的分压力Pv 反之亦然反之亦然 由露点定义知:定含湿量线与临界线交点的温度为露由露点定义知:定含湿量线与临界线交点的温度为露 点,故临界线亦称为湿空气的点,故临界线亦称为湿空气的露点线露点线 纵坐标轴上的状态为含湿量纵坐标轴上的状态为含湿量d等于等于0的干空气状态的干空气

30、状态 或说或说 = 0的定相对湿度线与纵坐标轴相重的定相对湿度线与纵坐标轴相重 2021-7-330 h d 3 2 1 =100% h 定温线群定温线群 t 根据根据 h = 1.005 t + d (2501 + 1.86 t) 一定温度下,焓一定温度下,焓h与含湿量与含湿量d 有有线性线性关系关系,h随随d而增大而增大 定温线为直线,有正斜率,随温度定温线为直线,有正斜率,随温度t 增大增大 湿空气温度对应的水蒸气饱和压力湿空气温度对应的水蒸气饱和压力Ps为最大可能的水为最大可能的水 蒸气分压力,该压力不可能大于总压力蒸气分压力,该压力不可能大于总压力 当当t总压力总压力P对应的饱和温度

31、时对应的饱和温度时 恒有恒有 P P P P v s v 1 622. 0622. 0 PP P d 2021-7-331 h d 3 2 1 =100% h t 1 622. 0622. 0 PP P d d = f( ) 这这时,定时,定d线即定线即定 线线 譬如按总压力譬如按总压力P=0.1MPa作作 h-d图图 对应的饱和水蒸气温度为对应的饱和水蒸气温度为99.6 所有定所有定 线与线与99.6的定温线相交后均转为垂直方向的定温线相交后均转为垂直方向 =99.6 2021-7-332 2.4 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工程实际中空调,物料干燥、冷却、加热等工艺常与工程实际中空调,物料干燥、冷却、加热等工艺常与 湿空气热力过程相关。这些工艺过程绝大多数发生在流湿空气热力过程相关。这些工艺过程绝大多数发生在流 动系统中,且所涉及的装置通常可视为动系统中,且所涉及的装置通常可视为稳态稳流稳态稳流装置装置 含湿量不变的单纯加热和冷却过程含湿量不变的单纯加热和冷却过程 h d t1 t2 2 1 =100% h 2 1 利用空气作为工质完成对物利用空气作为工质完成对物 料的烘干和加热工艺时,使用料的烘干和加热工艺时,使用 前需先对空气进行加热前需先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