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练习题_第1页
第五课练习题_第2页
第五课练习题_第3页
第五课练习题_第4页
第五课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课练习题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 ,在继承的基础上 ,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2.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3. 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 、的活动。4.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5. 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 、的过程。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和。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7. 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 ,又要表现为。8.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9. ,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10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

2、是文化创新的主体。11.谁想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创造者,谁就应该 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1. 立足于,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 着眼于文化的继承,“ ,”,“, ”,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3.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 ,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4. 文化的 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 。5.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 、。6. 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这意味着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与的关系。7. 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 ”和“”;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

3、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 ”和 “。A基础强化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写在相应的空格内)1.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C、文化继承D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这句话表明了(A、文化创新的源泉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文化创新的作用及意义D文化创新的方法3. 文化创新的成果要()A、迎合人们的求异心理B满足青年人的需要C、服务于社会实践4.文化创造的主体是(A、文化工作者C、先进人物D为文化工作者创造物质财富)B、新闻、出版、图书、电视行业工作人员D、人民群众5. 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A、

4、消费者的心理C、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爱好6.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B、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D 、社会实践)源泉 根本途径动力标准A、B、C、D、7.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A、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全B、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C、文化工作的创作努力D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8. 优秀作品是()A、文化工作者努力的结果B、社会实践的结果C、素材好的结果D文化工作者灵敏的结果9.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过程主要表明了()A、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的统一B 、文化自身的发展不存在着继承C、文化自身的运动不存在发展D、文化创新可以凭空想象10鲁讯在狂人日记中猛烈地

5、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高尔基海燕中呼唤“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 ”,.”这反映了()A、鲁讯、高尔基的科学思维B鲁讯和高尔基所处的社会环境C、当时人们的心理11.文化的新陈代谢是(A、在实践中实现的C、在创新扣实现的D勇敢者的不怕困难的精神)B、在创作中实现的D、在合理想像中实现的12对文化竞争与合作应这样认识(A、文化竞争排斥文化合作C、既要文化合作又要文化竞争13. 在文化发展上应反对(守旧主义民族虚无主义A、B、14. 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表现在(A、继承传统文化)、要文化合作就不要文化竞争、二者水火不容,相互排斥历史虚无主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体现时代精

6、神文化猎奇文化外在包装15. 文化推陈出新表明()A、文化继承B、文化发展C文化消亡D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16. 下列观点体现文化创新途径的是() 社会实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博采众长A、B 、 C、D 、17.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外来文化是先进文化,应该照搬B、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不相容,应该坚决抵制C、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落后的部分,应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D外来文化均是落后文化18. 我们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成果时,应()A、全盘吸收B、彻底否定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任其自流19. 中国儒家的自然观、 道德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的思想武器。这表明文

7、化()A、来源于社会实践B、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C、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和排斥D、具有民族特色20. 既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的是()A、文化的多样性B、文化的融合和借鉴C、文化的排斥 D文化之间的竞争21. 博采众长表明文化创新应()A、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B、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合作C、创造不同民族文化展开竞争的环境D体现时代精神B应用创新训练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一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相应的空格内)1.提起20世纪的华人音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无疑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海外华人曾 说:“每次听到它,都会体验到一种作为中国人的崇高和自豪。”这

8、体现了文化()A、来源于社会实践B、具有深刻的意义C、具有继承性D具有多样性2黄河大合唱诞生于 1938年武汉沦陷后,这个材料表明文化产品()A、是创作者合理想像的产物B、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C、具有继承性D、应博采众长3“黄土寻根一一2005年陕西民间美术作品展”于影、木版年画、面花、泥塑、陶瓷、布艺、民间绘画等十几个品种 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C、文化具有多样性D4.2004年和2005年中法互办文化年说明(A、不同民族之间可以交流、借鉴、融合C、文化创新来自于创作者的灵感3月5日在陕西省美术馆开展,剪纸、皮800余幅作品集中亮相,)文化

9、创新的继承性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调“愚孝”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创作来源于社会实践 文化具有继承性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圭寸建社会又片面强,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对此我们应()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D体现时代精神6. 从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时代小说,从古希腊神话、罗马史诗到欧洲中世纪的十四行诗、文艺复兴时的名作。以上文学艺术的发展,表明文化创 新的基本途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博采众长批判继承A、B、C、D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

10、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 )A、多样性B巨大作用、深刻意义C、根本目的 D根本途径8. 实践是()A、一种意识的活动B、一种主观性的活动C、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的活动D、个人的活动9. 从文化的角度看,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重要保证是()A、发展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BC、文化应来源于社会实践D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进行民族文化创新、民族文化应面向世界 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于社会实践文化创作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A、B 、 C、D、11. 下列对文化创新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BC、文化创作的动力

11、来自于社会实践D12.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服务于社会实践 文化创新的需要文化创作的动力A、B 、 C 、 D、严谨中见开阔的著名13. 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深厚中见锋利、的“柳体”的出现,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这表明()A、文化创新来自社会实践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C、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D文化创新毫无实际意义14. 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就应该(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B 、全盘吸收C、彻底否定,一概不用D 、反对守旧主义 非选择题1.我们应当怎么样缔造中华文化的的辉煌

12、?2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从文化创新角度,我们应如何培育 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3. 在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应怎么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4. 2004年1月30,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参观 ,埃及国家博物馆后说:今天对埃及博物馆的 访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博物馆的馆藏表明,埃及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这里面我们也感受到一点,就是要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之间 的交流、对话、借鉴,这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作为中华民族 的一分子,我们既要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结合上述材料,从文

13、化创新的角度说明,为什么“我们既要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1-5 DCCDD 6-10 DDBAB 11-15 ACBBD 16-21 DCCBAA1-5BBCAB 6-10DBCBD 11-14DABA1.第一,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第二,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三,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 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2第一,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的实践,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第二,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来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第三,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与形式上积极创新,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3. 第一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第二,反对照搬外来文化,也反对全盘否定外来文化。4. (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 融合,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