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7月 (一)路面结构(一)路面结构 路面是在路基顶面上的结构,是使用路面是在路基顶面上的结构,是使用 各种材料不同配制方法和施工方法分层修各种材料不同配制方法和施工方法分层修 筑而成的。筑而成的。 1、路面结构层次、路面结构层次 (1) (2)、路面结构层次的厚度)、路面结构层次的厚度 强度强度 结构层次结构层次 施工施工 最佳技术经济组合最佳技术经济组合 路面结构层常用最小厚度值路面结构层常用最小厚度值 2、路面结构的分类、路面结构的分类 (1 1)按材料和施工方法分类)按材料和施工方法分类 碎石类碎石类 (1 1)按材料和施工方法分类)按材料和施工方法分类 结合料稳定类结合料稳定
2、类 (1 1)按材料和施工方法分类)按材料和施工方法分类 沥青类沥青类 (1 1)按材料和施工方法分类)按材料和施工方法分类 水泥混凝土类水泥混凝土类 (1 1)按材料和施工方法分类)按材料和施工方法分类 块料类块料类 (2 2)按路面力学性能分类)按路面力学性能分类 3、路面结构的分级、路面结构的分级 (二)道路路面结构图(二)道路路面结构图 (1)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2)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道路与道路(或其他线形工程)在同一平面上相道路与道路(或其他线形工程)在同一平面上相 互交叉称为平面交叉,又称为交叉口。互交叉称为平面交叉,又称为交叉口。 交叉
3、口交叉口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保证车辆、行人能以:保证车辆、行人能以 最短时间通过交叉口,交叉口通行能力能适应最短时间通过交叉口,交叉口通行能力能适应 各条道路的要求;立面设计能保证排水和转弯各条道路的要求;立面设计能保证排水和转弯 车辆的行车稳定。车辆的行车稳定。 平面交叉:各相交道路中心线在同一高程相交的平面交叉:各相交道路中心线在同一高程相交的 道口。道口。 交叉口的分类交叉口的分类 立体交叉:指交叉道路在不同标高相交时的道立体交叉:指交叉道路在不同标高相交时的道 口。口。 (一)平面交叉形式分类(一)平面交叉形式分类 (一)平面交叉形式分类(一)平面交叉形式分类
4、加铺转角:加铺转角: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圆曲线平顺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圆曲线平顺 连接相交道路的路基和路面。连接相交道路的路基和路面。 交叉口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但交叉口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但 行车速度低,通行能力小。行车速度低,通行能力小。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交通量小,车速低,转弯车辆少的三、四级公交通量小,车速低,转弯车辆少的三、四级公 路或地方道路:路或地方道路: 也可用于转弯交通量较小的主要道也可用于转弯交通量较小的主要道 路与次要道路交叉。路与次要道路交叉。 设计时,主要解决转角设计时,主要解决转角曲线半径和视距曲线半径和视距的要求。的要求。 分道转弯
5、:分道转弯:通过设置导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通过设置导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 使转弯车辆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使转弯车辆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 特点特点:交叉口转弯车辆,尤其是右转弯车辆行驶交叉口转弯车辆,尤其是右转弯车辆行驶 速速 度和通行能力都较高。度和通行能力都较高。 适用适用:车速较高,转弯车辆较多的主要道路。车速较高,转弯车辆较多的主要道路。 设计主要解决设计主要解决转弯半径、视距转弯半径、视距、导流岛、导流岛端部半径端部半径。 扩宽路口:扩宽路口:在接近交叉口的道路两侧展宽或增辟附加在接近交叉口的道路两侧展宽或增辟附加 车道的平面交叉。车道的平面交叉。 可单增左、右转车道,也可同时增可
6、单增左、右转车道,也可同时增 设左、右转车道。设左、右转车道。 特点特点:减少转弯车辆对直行车的干扰,车速高,事故率低,减少转弯车辆对直行车的干扰,车速高,事故率低, 通行能力大,占地多,投资大。通行能力大,占地多,投资大。 适用适用:交通量大,转弯车辆较多的干线公路和城市主干道。交通量大,转弯车辆较多的干线公路和城市主干道。 设计主要解决拓宽设计主要解决拓宽车道数、位置、视距、转角半径车道数、位置、视距、转角半径。 环形交叉(转盘):环形交叉(转盘):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 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环道的所有车辆一律按
7、逆时逆时 针方向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岛驶出的 平面交叉。平面交叉。 优点优点:各种车辆可连续单向运行,没有停滞,减少了交各种车辆可连续单向运行,没有停滞,减少了交 叉口的延误时间;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冲突叉口的延误时间;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冲突 点,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点,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 对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更为有效。对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更为有效。 缺点:缺点:占地面积大,城区改建困难;增加了绕行距离,占地面积大
8、,城区改建困难;增加了绕行距离, 特别是左转车辆;一般造价高于其他平面交叉。特别是左转车辆;一般造价高于其他平面交叉。 适用适用:多条道路相交,通过交叉口的交通量总数为多条道路相交,通过交叉口的交通量总数为500500 30003000辆小时,左右转弯车辆较多,且地形较平坦的情况。辆小时,左右转弯车辆较多,且地形较平坦的情况。 设计设计主要解决中心岛形状、半径,环道的布置和宽度,主要解决中心岛形状、半径,环道的布置和宽度, 交织段长度和交织角,进出口半径和视距。交织段长度和交织角,进出口半径和视距。 (一)平面交叉形式分类(一)平面交叉形式分类 信号控制方式:信号控制方式: 点控制点控制 线控
9、制线控制 面控制面控制 进出交叉口的车辆可能产生的交错点进出交叉口的车辆可能产生的交错点 : 分流点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 合流点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 向汇合行驶的地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 冲突点冲突点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二)交叉口交通分析(二)交叉口交通分析 对交通影响最大的是冲突点,其次是合流点,再次是分流对交通影响最大的是冲突点,其次是合流点,再次是分流 点。产生冲突点
10、最多的是点。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车辆左转车辆。 有无交通管制,交叉口的交错点数量是不一样的。无交通有无交通管制,交叉口的交错点数量是不一样的。无交通 管制,相交道路均为双车道时,各交错点数量:分管制,相交道路均为双车道时,各交错点数量:分( (合合) )流点流点= =n n (n-2n-2);冲突点;冲突点= =n n2 2(n-1n-1)()(n-2n-2)/6/6。 双车道平面交叉交错点数量表双车道平面交叉交错点数量表 1515 1515 8080 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 1 1交通流在时间上分离交通流在时间上分离 有设信号灯,或交警指挥,或设置让路交叉口,有设
11、信号灯,或交警指挥,或设置让路交叉口, 或定时不让左转车通行等措施。或定时不让左转车通行等措施。 2 2交通流在平面上分离交通流在平面上分离 在交叉口设置专用车道,不同方向的车流在进在交叉口设置专用车道,不同方向的车流在进 入交叉口前分离在各专用车道上;入交叉口前分离在各专用车道上; 合理组织交通路线,变左转为右转;合理组织交通路线,变左转为右转; 组织渠化交通组织渠化交通 , ,在交叉口采用画线、交通岛和在交叉口采用画线、交通岛和 各种交通标志和标线等方法限制交通路线。各种交通标志和标线等方法限制交通路线。 3 3交通流在空间上分离交通流在空间上分离 修建立体交叉。修建立体交叉。 1 1、机
12、动车辆交通组织方法、机动车辆交通组织方法 常用的交通组织方法有设置专用车道、组织渠化交通、实常用的交通组织方法有设置专用车道、组织渠化交通、实 行信号管制、调整交通组织等。行信号管制、调整交通组织等。 (1 1)设置专用车道)设置专用车道 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驶,互不 干扰,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干扰,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 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 (三)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三)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1 1)设置专用车道)设置专用车道 平面交叉应保证进、
13、出口道车道数平衡,原则上出平面交叉应保证进、出口道车道数平衡,原则上出 口道车道数必须大于或等于进口道车道数。口道车道数必须大于或等于进口道车道数。 进口道直行车流在交叉口范围不改变驾驶方向即可进口道直行车流在交叉口范围不改变驾驶方向即可 驶入出口车道。驶入出口车道。 o 在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在车道上划线,或用绿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 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象渠道内的水流那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象渠道内的水流那 样,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的交通组织。样,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的交通组织。 (2 2)组织渠化交通)组织渠化交通 (2 2)组织渠化
14、交通)组织渠化交通 o渠化渠化的作用的作用: 利用分车线或分隔带、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利用分车线或分隔带、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 类型和速度的车辆分车道行驶类型和速度的车辆分车道行驶; 利用交通岛限制车辆行驶方向利用交通岛限制车辆行驶方向; 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防止超车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防止超车; 利用交通岛或分隔带,设置各种交通标志,并可作为安利用交通岛或分隔带,设置各种交通标志,并可作为安 全岛全岛。 (2 2)组织渠化交通)组织渠化交通 o交通岛设计交通岛设计 l按功能分为:方向岛(导流岛)、分隔岛(带)、中心按功能分为:方向岛(导流岛)、分隔岛(带)、中心 岛、
15、安全岛等四种。岛、安全岛等四种。 导流岛导流岛( (分隔同向车流分隔同向车流) );分隔岛分隔岛( (分隔不同类型车流、对向分隔不同类型车流、对向 车流车流) );中心岛中心岛( (组织左转弯、分隔对向车流组织左转弯、分隔对向车流) ;) ;安全岛安全岛( (行行 人过街避让人过街避让) ) l按按构造分为:实体岛、隐形岛和无缘石的浅碟形岛。构造分为:实体岛、隐形岛和无缘石的浅碟形岛。 设计包括岛的形状、尺寸、偏移量、后退量等。设计包括岛的形状、尺寸、偏移量、后退量等。 (二)组织渠化交通(二)组织渠化交通 分 隔 岛 安全岛 中心岛 导流岛 采用自动控制的交通信号指挥系统,提高车速采用自动控
16、制的交通信号指挥系统,提高车速 和通行能力。和通行能力。 (3 3)实行信号控制)实行信号控制 (4 4)调整交通组织)调整交通组织 当旧城道路改建困难时,可采取改变交通路线,当旧城道路改建困难时,可采取改变交通路线, 限制车辆行驶,控制行驶方向,组织单向交通,限制车辆行驶,控制行驶方向,组织单向交通, 适当封闭一些主要干道上的支路等措施调整。适当封闭一些主要干道上的支路等措施调整。 o1 1设置专用左转车道设置专用左转车道 o2 2实行交通管制实行交通管制 通过信号控制或交警指挥,通过信号控制或交警指挥, 规定的时间内不准左转或允许左转。规定的时间内不准左转或允许左转。 o3 3变左转为右转
17、(环行交通;街坊绕行;远引掉变左转为右转(环行交通;街坊绕行;远引掉 头)头) 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左转弯车辆的交通组织: 1. 1. 在交叉路口,非机动车道通常布置在机动车道和人在交叉路口,非机动车道通常布置在机动车道和人 行道之间。行道之间。 2. 2. 在交叉口内,一般车流量下非机动车随机动车按交在交叉口内,一般车流量下非机动车随机动车按交 通规则在右侧行驶,不设分离设施。通规则在右侧行驶,不设分离设施。 3. 3. 车流量较大时,可采用分隔带(或墩)将机动车与车流量较大时,可采用分隔带(或墩)将机动车与 非机动车分离行驶,减少相互干扰。非机动车分离行驶,减少相互干扰。 4. 4. 当
18、车流量很大,机、非之间干扰严重时,可考虑采当车流量很大,机、非之间干扰严重时,可考虑采 用立体非机动车交通组织,并与人行天桥或地道一用立体非机动车交通组织,并与人行天桥或地道一 起考虑。人行天桥或地道可用梯道、坡道或混合式。起考虑。人行天桥或地道可用梯道、坡道或混合式。 3 3、行人交通组织、行人交通组织 行人交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行人在人行道行人交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行人在人行道 上行走,在人行横道线内安全过街,使人、车分离,上行走,在人行横道线内安全过街,使人、车分离, 干扰最小。干扰最小。 人行横道与道路应垂直,特殊情况下可斜交。人行横道与道路应垂直,特殊情况下可斜交。 宽度为宽度为
19、4 48m8m,长度大于,长度大于30m30m或路幅或路幅6 6车道以上时,应车道以上时,应 在道路中线位置设宽度不小于在道路中线位置设宽度不小于1m1m的安全岛。停车线的安全岛。停车线 应布置在斑马线后至少应布置在斑马线后至少1m1m处。处。 应避免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出入口设在交应避免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出入口设在交 叉口处,必要时在转角处用栏杆隔离人、车流。斑叉口处,必要时在转角处用栏杆隔离人、车流。斑 马线两端设置信号灯。马线两端设置信号灯。 (四)交叉口的平面要求(四)交叉口的平面要求 1 1、交叉口的设计速度:、交叉口的设计速度: 主要道路的设计速度原则上应与路段设计速度相同主
20、要道路的设计速度原则上应与路段设计速度相同, ,差值不大差值不大 于于20km/h 20km/h 。 两相交公路的等级或交通量相近时,不得低于路段设计速度两相交公路的等级或交通量相近时,不得低于路段设计速度 的的7070。主、次道路相交时,次要道路可适当降低设计速度。主、次道路相交时,次要道路可适当降低设计速度。 转弯车道转弯车道:由路段设计速度、交通量、交叉类型、交通管理方式、:由路段设计速度、交通量、交叉类型、交通管理方式、 用地及变速行驶需要等因素决定。用地及变速行驶需要等因素决定。 右转弯车道:设计速度右转弯车道:设计速度不宜大于不宜大于40km/h40km/h; 左转弯车道:设计速度
21、左转弯车道:设计速度不宜大于不宜大于20km/h20km/h。 我国我国城规城规规定:交叉口内的设计速度应按路段设计速度规定:交叉口内的设计速度应按路段设计速度 的的0.50.50.70.7倍计算倍计算, ,直行车取大值直行车取大值, ,转弯车取小值。转弯车取小值。 3 3、交叉口的视距、交叉口的视距 为了为了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保证交叉口上行车安全,驾驶员在进入交叉口前的 一段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一段距离内,应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 采取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大于或采取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这段必要的距
22、离应该大于或 等于等于停车视距停车视距。 视距三角形:由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 称为视距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视距三角形视距三角形的绘制:的绘制: 确定确定停车视距停车视距S ST T :按按停车视距公式计算或停车视距公式计算或查规范;查规范; 找找最危险冲突最危险冲突点:十字点:十字交叉为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轴交叉为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轴 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线第一条直行车道轴线的交叉点;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线第一条直行车道轴线的交叉点;T T、Y Y 形交叉为直行道路最右侧第一条直行车道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形交叉为直行道路最右侧第
23、一条直行车道与相交道路最靠中 线一条左转车道轴线交叉点;线一条左转车道轴线交叉点; 从从危险冲突点沿行车轨迹线后退停车视距危险冲突点沿行车轨迹线后退停车视距S ST T ; 连接连接末端构成视距三角形。末端构成视距三角形。 此外此外,条件受限时,主要道路保证安全交叉,条件受限时,主要道路保证安全交叉停车视距,停车视距, 次要次要道路至主要道路边车道中线道路至主要道路边车道中线5 57m7m的视距三角形。的视距三角形。 信号信号交叉口:交叉口:只要任一车道停车线前第一辆车看到相邻只要任一车道停车线前第一辆车看到相邻 道路第一辆车即可道路第一辆车即可。 立体交叉立体交叉 跨越方式跨越方式 交通功能
24、交通功能 其它方式其它方式 上跨式上跨式 下穿式下穿式 互通式立体交叉互通式立体交叉 分离式立体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 部分互通部分互通 式立体交式立体交 叉:叉:有冲有冲 突点突点 完全互通完全互通 式立体交式立体交 叉叉 环形立体环形立体 交叉交叉 菱形立交菱形立交 部分苜蓿叶立交部分苜蓿叶立交 喇叭形立交喇叭形立交 苜蓿叶式立交苜蓿叶式立交 子叶式立交子叶式立交 Y Y形立交(形立交(定向定向、半定向半定向) X X形立交形立交 涡轮式立交涡轮式立交 组合式立交组合式立交 按几何形状分类按几何形状分类 按相交道路数量按相交道路数量 按层数分类按层数分类 按用途分类按用途分类 (五)立体交叉的
25、形式(五)立体交叉的形式 分离式:相交公路通过跨线桥,但不能直接连接的立体交叉。分离式:相交公路通过跨线桥,但不能直接连接的立体交叉。 适合:高速路或快速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的交叉适合:高速路或快速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的交叉 互通式:相交道路通过跨线桥、匝道等连接上、下线的立体交叉;互通式:相交道路通过跨线桥、匝道等连接上、下线的立体交叉; 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 : 高速公路间的交叉,为保证交通流高速公路间的交叉,为保证交通流 无交叉冲突,不设收费站等设施,无交叉冲突,不设收费站等设施, 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除了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之外的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除了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之
26、外的 互通式互通式Y Y形立体交叉形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的类型立体交叉的类型及设计要求立体交叉的类型立体交叉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互通式互通式Y Y形立体交叉形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的类型立体交叉的类型及设计要求立体交叉的类型立体交叉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互通式互通式Y Y形立体交叉形立体交叉 Y Y形互通式立体交叉(三层)形互通式立体交叉(三层) 立体交叉的类型立体交叉的类型及设计要求立体交叉的类型立体交叉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用定向或半定用定向或半定 向匝道来实现向匝道来实现 车辆左转的全车辆左转的全 互通式立体交互通式立体交 叉叉 Y Y互通式形立体交叉(两层)互通式形立体交叉(两层) 立体交叉的类型立体
27、交叉的类型及设计要求立体交叉的类型立体交叉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特点:特点:无交织,无冲突,路经短捷。占地宽度较小,但跨线无交织,无冲突,路经短捷。占地宽度较小,但跨线 构造物多,造价高,构造物多,造价高, 适用于:适用于:各方向交通量都很大的三路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各方向交通量都很大的三路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 菱形立体交叉菱形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的类型立体交叉的类型及设计要求立体交叉的类型立体交叉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特点:特点:直行车流快速通畅,有高标准的单一进出口,仅需一座跨直行车流快速通畅,有高标准的单一进出口,仅需一座跨 线构造物,用地省,造价低;次线与匝道连接处为平面交叉,影线构造物,用地省,造
28、价低;次线与匝道连接处为平面交叉,影 响通行能力。响通行能力。 适:适:出入交通量小、匝道无收费站的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出入交通量小、匝道无收费站的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 注意:注意:布设时将平面交叉设在次要道路上,次要道路可采用渠化布设时将平面交叉设在次要道路上,次要道路可采用渠化 或设置交通信号灯措施组织交通。或设置交通信号灯措施组织交通。 菱形立体交叉菱形立体交叉 半苜蓿形立体交叉半苜蓿形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的类型立体交叉的类型及设计要求立体交叉的类型立体交叉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部分左部分左 转弯方转弯方 向不设向不设 环圈式环圈式 左转匝左转匝 道,而道,而 在次要在次要 道路上道路上 以平
29、面以平面 交叉的交叉的 形式实形式实 现左转现左转 弯车辆弯车辆 的运行。的运行。 特点:直行车流快速通畅。仅需一座跨线构造物,用地和工程特点:直行车流快速通畅。仅需一座跨线构造物,用地和工程 费用省,便于分期修建,远期可扩建为全苜蓿叶式立体交叉次费用省,便于分期修建,远期可扩建为全苜蓿叶式立体交叉次 要道路存在平面交叉,影响通行能力和安全要道路存在平面交叉,影响通行能力和安全 适:出入交通量小的一般式互通式立体交叉。适:出入交通量小的一般式互通式立体交叉。 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适于:个别方向交通量很小时或分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适于:个别方向交通量很小时或分 期修建时;高速公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或受地物限制某个期修建时;高速公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或受地物限制某个 方向不能设匝道时方向不能设匝道时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苜蓿叶形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的类型立体交叉的类型及设计要求立体交叉的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疫情返工活动方案
- 社区党校志愿者活动方案
- 虚拟营销活动方案
- 飞车活动策划方案
- 音乐销售活动方案
- 骆驼文化节活动策划方案
- 疫情期间教研活动方案
- 篮球投球大赛活动方案
- 篮球户外课活动方案
- 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方案
-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 汽车销售顾问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
- 辽宁省行政执法人员近年考试真题(含解析)
- 名著《朝花夕拾》读书分享演示模板
- 韩愈《师说》与黄宗羲《续师说》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小学生汽车知识介绍-家长课堂课件
- 07第七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公文写作培训公文格式公文写作方法PPT
- 虎门销烟微电影剧本
- 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解读
-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指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