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下期月考语文试卷 [答案]_第1页
部编版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下期月考语文试卷 [答案]_第2页
部编版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下期月考语文试卷 [答案]_第3页
部编版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下期月考语文试卷 [答案]_第4页
部编版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下期月考语文试卷 [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下期月考语文试卷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A卷 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点缀(zhu) 颤抖(chn) 告罄(qn) 锲而不舍(qi)B钦佩(qn) 忏悔(chn) 愧怍(ku) 行为猥琐(wi)C毋宁(w) 修葺(q) 折损(zh) 仙露琼浆(qing)D炽热(zh) 负荷(h) 羸弱(li) 本末倒置(do)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不可思意 徒劳无获 千钧重负 耐人寻味B忍俊不禁 姗姗来迟 心有灵犀 以身作责C疲惫不堪 忧心冲冲 如释重负 不期

2、而至D步履蹒跚 蜂围蝶阵 海市蜃楼 惊心动魄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老李最近不但失业,又生了重病,可真是雪上加霜,祸不单行啊。B华为员工在世界各国间飞来飞去做生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C赵老师在学校诲人不倦,受到了所有师生的好评。D一个作家不只要有才华,更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走进美丽的大明湖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B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C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D这是一批有志之士,他们有不畏劳苦的精神,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

3、高峰。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B“说”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铭”和“说”都成为一种文体。C伟大的悲剧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作者是匈牙利作家茨威格。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弗罗斯特是俄国伟大的诗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代表作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二、文言文阅读及古诗词积累(25分)(一)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

4、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6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一老河兵闻之 何陋之有B当求之于上流 但当涉猎C乃石性坚重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D岂能为暴涨携之

5、去 愿为市鞍马7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B本文善于在叙述中制造节奏波澜,平而不板。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论”,谁知作者又引出了老河兵的“又笑曰”,谜底这才揭晓。C文中,讲学家的“笑”,是笑寺僧不懂得推究“物理”;而老河兵的“笑”,则是笑讲学家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却还是判断错误。D文中,讲学家认为石兽应是“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而老河兵则认为由于河水的冲激,又硬又重的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应该到河的上游寻找。第II卷(非

6、选择题)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二)董遇“三余”读书(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采稆负贩 负 或问“三余”之意 或 人有从学者 从 10、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读书百遍,而其义自见

7、。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 11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3分) 12古诗文默写(6分)(1)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3)已亥杂诗(其五)中表达诗人辞官以后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句: , 。(4)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蕴含哲理的两句诗是 , 。三、作文(60分)1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照要求,写篇作文。题目一:什么是最美的风景?每个人的定义都各不相同。最美的风景,是祖国雄伟壮丽的大好河山,也是洒在学校操场上暖暖的夕阳;最美的风景,是厨房里妈妈正系着围裙做可口的饭菜,也是奶奶摇着蒲扇在

8、树下乘凉;最美的风景,是教室里同学专心学习的身影,也是赠人玫瑰后手里的余香。同学们,你眼中最美的风景是什么呢?请以“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3)不得抄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题目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作家毕淑敏说过,对于父母而言,每个孩子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世界也因此丰富多彩。对于我们而言,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请以“ 的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9、地名、校名。(3)不得抄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B卷 共50分四、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7小题。(15分)生命之芯李雪峰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

10、朗和清新。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掉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这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及时清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剪摘葡萄时,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有熟透的葡萄串子留着,而是一次全早早摘了,不论有没有熟透。摘得一串不留。妻子说,

11、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个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令人痛惜不已。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无论这

12、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来临了。坐在静静葡萄架下,仰望着那一簇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灵魂的。14品味文中第段画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 15第、第自然段都用了较多篇幅描写葡萄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6如何理解

13、第段里“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这句话?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5分) 17第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结合上下文谈“我”充满怎样的“敬意”?(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1小题。(15分)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有一位前辈,在回忆往事的文章里,提到小时

14、侯有一次去买橘子,出门前,母亲教他如何挑选好的橘子,但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母亲最后说的一句话:“要留些好的给别人,不要把好的全挑光了。”那位前辈感叹说,他母亲虽然不识字,但这句话,便够用他受用一辈子。 我觉得这些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要留些好的给别人,不要把好的全挑光了”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些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

15、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以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在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

16、最好的名字。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的几件事。(4分) 19结合文章第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那位女士的形象。(3分) 20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 21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良好教养(举两个例子)?(4分) 七、诗歌鉴赏(6分)约 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二句诗歌描写的画面。(3分) 23末句“闲敲棋子落灯花”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的细致入微,请做简要的赏析。(3分) 六、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14分)24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4分)阳光

17、可以照到洋面下30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1)文段节选自法国作家_(填人名)的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手和仆人康塞尔跟_(填人名)船长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2)知识就是力量,尼摩船长常能运用科学知识带领大家脱险。当遇到土著人攻击的时候, :当搁浅时, 。八、

18、综合性学习(10分)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学校七(1)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25.语文兴趣我激发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3分)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 26.语文活动我安排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分成不同专题活动小组搜

19、集资料。第一小组:搜集巧用了成语的广告。(4分)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27.学校开展户外“生活处处有语文”系列活动中,晓华在报刊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国竭尽全力为世界争取了缓冲时间,武汉用生命与血泪换来了宝贵的战疫经验。他以为句中的“疫”是错别字。你不同意他的看法并向他解说:(3分) 答案1C A项中“罄”应读qng。B项中“猥”应读wi。D项中“炽”应读ch。2 D A 意-议 B 责-则 C冲 -忡3B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4C A项驻足即停止脚步,与句中“停下”语义重复。B项下降不能用倍数。D项成分残缺,应为“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高峰攀登”。5A B“说”改为“铭” C匈牙利改为

20、奥地利 D 弗罗斯特改为普希金6B A. 代词,这件事/宾语前置的标志;B. 应当、应该/应当、应该;C. 表判断/才;D. 被/为了。 7C 文章中老河兵的“笑”是嘲笑讲学家的认识错误,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故C项“老河兵的笑,则是笑讲学家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却还是判断错误”的说法是不正确的。8(3分)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其一),不知道根本道理(其二)的情况有很多,怎么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9(3分)背 有人 跟随,跟从、跟着10(4分)把书读过上百遍,书里的意思自然就能领会了。冬天是一年剩下的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剩下的时间(可以读书)。11(3分

21、)这句话是为了启发别人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它的用意是要求人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译文: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投奔到朋友段煨将军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另外写成朱墨别异。有从学者问董遇问题,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一定要先读一百遍!”说:“把书读过上百遍,书里的意思自然就能领会了。”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22、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剩下的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剩下的时间(可以读书),阴雨天是农事劳作剩下的时间(可以读书)。”12 (6分) 独怆然而涕下 烟笼寒水月笼沙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4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蓄积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发芽(睁开叶芽)、长叶(叶子舒展)的生命苏醒状态(充满生命活力)(1分),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1分)。(3分)15(1)结构上:第段写葡萄叶生长旺盛与第段写葡萄叶过早凋落(1分)起到照应、对比的作用(1分);(2)内容上:用前面葡萄叶生长旺盛的喜悦来反衬后面葡萄叶过早凋落的无奈(1分),突出果实是叶子生命的灯芯(1分)。16(1)作物是为果实而生的,它们的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1分);一旦果实夭折,作物的生命也就黯淡了,提前进入生命的秋天(1分)。(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