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方案_第1页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方案_第2页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方案_第3页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方案_第4页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智慧城市数据中心 建设方案 目录 1 项目概述 3 1.1 项目背景 3 1.2 项目目标 3 1.3 建设内容 4 2 项目建设路线 7 2.1 业务需求分析 7 2.2 信息资源分析 7 2.2.1 信息资源分类 8 2.3 项目建设思路 10 2.3.1 资源定位和梳理目录和交换体系 11 2.3.2 资源加工和管理智慧城市数据中心 11 2.3.3 资源分析和应用 业务和辅助领导决策应用 12 2.4 安全需求 13 3 项目建设方案 14 3.1 项目整体架构 14 3.2 应用系统 16 3.2.1 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 16 3.2.2 全员人口管理系统 19 3.2.3 其他智

2、慧应用系统 24 3.3 支撑系统 25 3.3.1 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系统 25 3.3.2 基础支撑系统 29 3.3.3 综合数据采集系统 32 3.3.4 数据比对清洗系统 34 3.4 数据库建设 34 3.4.1 六大基础库 35 3.4.2 结构化信息资源库 35 3.4.3 非结构化信息资源库 36 3.4.4 目录信息资源库 36 3.4.5 共享信息资源库 36 3.4.6 信息资源专题库 37 3.4.7 业务数据库 38 3.5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38 3.5.1 标准体系概述 38 3.5.2 标准体系的建设原则 39 3.5.3 标准规范 40 3.5.

3、4 管理制度 41 3.6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41 3.6.1 安全管理制度 42 3.6.2 物理安全 42 3.6.3 网络安全 42 3.6.4 主机安全 42 3.6.5 应用安全 43 3.6.6 数据安全 43 4 运行维护 44 1 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为了响应“十二五” 规划中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推进信息 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的高度融合的要求,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 “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发展目标。 “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基础设 施体系、智慧城市管理体系、 智慧公共服务体系、 智慧经济运行分析体系和公安 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加大信息

4、共享和业务协同,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经济发展中 的带动作用, 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支撑作用,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 “绿色 引擎”作用。 “智慧城市” 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是在已有智慧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实现全 市政务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和全市政务数据资源汇总整合, 为领导和各级部门科 学决策提供信息资源服务, 并在数据中心建设的同时, 实现全员人口管理系统的 应用示范建设。 1.2 项目目标 通过梳理整合各局委办政务信息资源, 建立智慧城市数据中心, 实现政务数 据的集中, 为各局委办业务应用提供权威数据; 建设目录和共享交换体系, 完成 信息的采集和定位, 实现政务系统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基础

5、设施, 并以此为基 础建立智能、 直观、易用的信息资源服务应用, 支持业务系统应用和辅助领导决 卒 策。 具体建设目标: 梳理政务外网信息 梳理信息资源的内容及分布情况。 建立标准体系 建立电子政务外网数据标准规范、目录与交换体系数据和接口标准 建设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建设基于电子政务外网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完成政务信息资源的采集与定 位。 搭建智慧城市数据中心 搭建智慧城市数据中心, 依据信息资源分类, 建立主题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 开发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工具,利用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 工具的即席查询、OLAP多维分析、交互式图表设计和展现等功能,辅助建设智 慧城市领导信

6、息资源服务系统, 为各政务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业务和辅助决 策的支持。 建设智慧城市相关应用 以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目录系统和交换体系为基础,利用集成GIS功能的可 视化分析展示工具建设辅助决策应用系统, 提供人口业务应用服务、 综合信息查 询展示、信息简报呈现、数据分析等资源服务应用。 1.3 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重点是数据中心、 交换体系、目录体系以及领导决策信 息服务系统和人口业务系统, 项目提供宏观经济、 人口等专题智能化展现的服务 平台,提供人口相关业务支撑。 本项目服务对象包括各局委办。 信息资源服务平 台基于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基础设施, 通过目录与交换体系从各局委办获取相

7、关 信息资源,依据业务重点和领导关注的领域对已获取数据重新整合构建主题库, 利用数据挖掘、 数据分析、 商业智能等先进技术将数据资源转为有用的知识, 多 形式展示信息简报,为政务业务和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以下是智慧城市项目系统建设的框架图。 宏观经济 主题应用 人口 主题应用 计生 业务应用 流动人口 业务应用 人口 GIS 业务应用 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 人口业务系统 应用系统层 宏观经济库 人口库 法人库 地理信息库 文化信息资源库 基础库 感知库 资源目录 专题数据 数据资源层 人口业 其他业1 务库 务库 公文政策 业务库 目录体系 共享交换体系 数据比对清洗系统 数据采集

8、层 计生 民政 公安 综合数据采集系统 社区数据 数据来源层 智慧城市项目框架图 应用系统层 智慧城市应用系统主要包括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和人口业务系统。领导信 息资源服务系统在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和挖掘,为 各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人口业务系统主要在智慧城市数据中心 人口相关数据基础上建设人口业务应用。 支撑层 支撑层包括GIS引擎、中间件、单点登录/统一管理(SSO/UUM)、工作流引 擎等基础支撑功能,以及在数据仓库基础上建立的支持 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 示系统。通过这些基础的功能和系统支撑上层应用系统建设。 数据资源层 数据资源层包括六大基础库、

9、 业务数据库,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专题库等, 此外还包括目录数据库和存储非结构数据的公文政策文件库, 并且数据中心的数 据都是经过加工整理的,作为政务数据的权威数据源。 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层包括对各委办局数据通过共享交换系统进行采集和对社区数据 检索综合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采集。 采集的数据首先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数 据比对清洗, 再通过共享交换平台整合到数据中心, 同时在数据中心对信息资源 进行编目,实现资源的定位和管理。 数据来源层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各委办局的业务系统和社区数据。 各 委办局的业务系统数据采集通过交换系统完成, 社区数据采集通过综合数据采集 系统实现。

10、标准规范制定 制定信息资源采集、 应用的标准和规范, 具体包括: 电子政务外网数据标准 规范、目录与交换体系数据和接口标准。 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是保证信息资源安全的重要基础, 本项目从物理安全、 网络安 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五个层面使用技术手段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并建立责权分明的安全管理制度。 2 项目建设路线 2.1 业务需求分析 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 涉及多领域、 多方面,要 实现统筹社会发展的目标, 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必须从战略高度全 面了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状, 总结归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升业务水平、 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11、 必须以涵盖多领域的宏观数据为基础, 依靠科学的方法和先 进的手段,辅助各委办局的业务和决策。 基础数据需要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入手, 充分利用各领域、 各部门 的信息资源, 深入挖掘信息资源之间的内在规律, 综合分析重大问题的成因和发 展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结合当前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果, 现阶段 政务系统信息资源体系建设迫切需要建设综合数据中心, 其建设的目的是为各委 办局提供具有宏观性、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直观性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 宏观经济、人口和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与发展、社会稳定、文教卫生、社 会保障、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如何将海量的数据资源经过定位、梳理

12、、加工、 挖掘、分析、 管理等流程形成支撑业务、 辅助决策的信息是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 重要工作。 2.2 信息资源分析 智慧城市项目采集的信息资源来自各个委办局, 涉及各委办局业务系统、 办 公系统和公文流转系统等, 数据类型多样化, 信息资源可以分为非结构化数据和 结构化数据两方面。 非结构化数据是指政务工作中产生的各类公告、 公文、 政策 法规等文件信息, 结构化数据包括各委办局业务系统产生的业务数据, 如人口基 础信息,经济数据统计信息等数据资料。以上信息资源物理分散、种类繁多,由 于各部门业务系统之间存在壁垒,使这些宝贵的资源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和应 用,无法发挥更高的效益和价值。 政务

13、信息资源除了具有信息资源的一般特征以外,还具有如下特征: (1)事实性和权威性 由于政务信息资源是政务系统正常运作和正确行使职能的最重要的基础, 因 此,政务信息资源必须真实、准确、精确和客观,即政务信息资源具有事实性。 与此同时,政府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担负着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因此,政务信 息资源必然具有权威性。 政务信息资源的事实性和权威性是其首要的和最基本的 特性,是政务信息资源的中心价值。 (2)简单性和可靠性 由于政务系统的日常运作、 管理和决策依赖政务信息资源, 过于详细复杂的 政务信息资源, 必然导致各部门信息泛滥、 信息超载,造成管理混乱, 干扰决策, 人为制造利用政务信息资源

14、的障碍。 政务信息资源必须简单明了, 即具有简单性。 同时,不可靠的政务信息资源将给国家、社会、企业和公民带来巨大灾难,政务 信息资源必须具有可靠性。 (3)相关性和时效性 由于各政府部门往往都有确定的职能权限和工作范围, 所以只会关注与本部 门管理和决策相关的信息资源,因此,政务信息资源具有相关性。例如,对于教 育卫生工委而言, 有关人口年龄结构信息资源就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因为不同年 龄段的人数将会对教育资源提出不同的要求。 同时,只有及时有效的政务信息资 源才真正对各委办局工作有作用, 因此政务信息资源的时效性也很重要。 只有提 供最新的政务信息资源, 不断更新政务信息资源, 才能更好的

15、进行日常管理、 制 定科学决策和应对突发事件。 2.2.1 信息资源 分类 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分析,是实现采集、处理、服务、利用政务信息的 有效手段。 下面将政务信息按照不同的分类模式进行多种分类, 保证在使用中能 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 1政府信息与政府部门信息 政府信息是指国家政府以及国家各级政府行政产生和使用的信息。 政务信息 主要分国家政府信息、 地方政府信息, 国家政府信息的效用范围是全国各地。 而 地方政府信息的效用范围通常是该地方政府管辖的地区。 政府部门信息主要是指政府各部门发布的、并且只针对本部门适用的信息, 也可能是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发布的、与本部门相关文件

16、等信息。 2按信息加工深度分类 从加工处理分析的深度上, 将信息分为原始信息、 目录型信息、 三次信息以 及专题信息。从其作用来看: 原始信息主要是供机关工作人员阅读的; 目录型信 息主要是为原始信息建立各种索引, 为用户查找政务信息提供多种途径; 三次信 息主要是为政府各委办局进行工作总结、 规划和决策提供综合数据; 专题信息的 主要作用是,为解决专门问题或某一特殊事件而及时采集的政务信息。 3按信息的功能分类 政务信息具有多种功能, 包括具有立法功能的政策法规党务信息; 带有管理 性质的行政管理信息; 具有预警功能的危机型信息; 具有提醒监督功能的信访型 信息;提供综述分析汇总功能的报告型

17、信息; 具有为社会公众和企业服务功能的 服务型信息; 为解决社会疑难复杂问题, 研究机构为政府提供的研究报告, 即研 究型信息;机构改革、调整、干部任免等方面的文件,即内部人事管理信息。这 些信息主要由政府各委办局产生。 4信息的服务对象和信息职能分类 政务信息是面向整个社会的, 不同的群体所关注的信息会有差别。 因此,依 据政务信息服务的不同对象可以将其分为: 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 面向农村的信 息、专门针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有关文件等。 政务信息许多来源于各委办局, 所以政务信息通常具有一定的职能。 如人事 组织类信息、财务类信息、宣传类信息等。 有些职能型信息是各个政府部门都拥 有的,而有些

18、则是某个政府部门独自拥有的。 因为不同的部门拥有某些相同的职 能,如人事职能、财务职能;不同的政府部门也各自具有不同的职能。正是政府 职能使得政府部门拥有某些相同的政务信息, 如人事类政务信息、 财务类政务信 息;同时也由于各政府部门的不同职能的也各自拥有不同的政务信息。 5按信息的公开程度和运行周期分类 政务信息由于涉及面广, 既有面向公众的政务信息, 又有涉及政府机密的绝 密政务信息。因此,按信息的保密程度可分为:社会公开政务信息,即可向公众 发布、公开的信息,如一些政府公告、政策法规、政府办事流程等;部门间共享 信息,即各政府部门之间协同工作或部门间工作联系共同利用的信息, 这些信息 并

19、不宜向社会公开; 部门专有的政务信息, 即只能在部门内部或部门内少数人之 间传播的信息; 政府绝密信息, 如涉及国家安全的绝密文件、 尖端科学技术发展 计划等。 政务信息具有一定的运行周期,有的信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具有效用, 有的每隔一段时间需要遵照执行, 有的只是临时发布并只在一段时间有效。 鉴于 这种状况,我们可以把政务信息分成:常规政务信息,如政策法规文件、政府公 文、政府办事指南等;周期性政务信息,如政府年度报告、周期性的农业生产方 面的文件、 夏季城市用电政策等; 动态性政务信息, 是指政府开展的一些重大活 动发布的信息,也包括政府为处理一些重大事件从社会和媒体采集到的有关信 息

20、;突发性政务信息,是指如重大疫情、土地纠纷、重大事故、防汛抗旱、抗灾 救灾等事件产生的有关政务信息。 6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主题分类 政务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从形式上也可以反映出信息的某些作用。 从 表现形式上我们可以将政务信息分为: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技术标准、政策法 规、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政府公告、会议资料、规划资料、政府工作日志、政 府档案等。 信息都具有一定的主题, 人们查找信息一般都从主题去查找, 因此政务信息 需要按主题进行分类。 主题分类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多种, 如按照信息的主题内容, 给出代表这一内容的主题词, 主题词的选择可以借助现有的政务主题词表或各学 科主题词表。

21、 另一种按主题内容分类的方法是, 利用现有的文献分类表 (如中国 图书分类法),将政务信息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并给予相应的类号。当然也可 以根据政务信息的特点,编制政务信息分类表,将政务信息按此分类表归类。 2.3 项目建设思路 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将目前各部门已有系统, 可获取 的所有数据信息, 根据工作的重点, 利用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和业务系统, 建设提 升业务水平、服务领导决策的人口业务系统和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 政务信息资源广博、多样化,准确、充分和全面的利用这些资源,需要对信 息资源进行编目;为保证信息资源的数据完整性, 同时满足各职能部门协同工作, 需要将编目信

22、息进行共享交换; 围绕不同领导的关注重点, 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 分类、整理、定向汇总;传统的统计报表不能直观展现效果,需要打破传统报表 的局限性,实现多种应用方式,将信息资源转变为知识,为领导制定政策、管理 党务政务,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针对以上需求, 智慧城市项目需要实现资源编目、 共享交换、分类及应用。 2.3.1 资源定位和梳理目录和交换体系 政务信息资源是智慧城市项目的基础, 由于政务信息资源覆盖面广, 并且物 理分散、形式多样, 对信息资源进行定位和梳理, 是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首要工 作。目录与交换体系是智慧城市项目的基础设施,需要满足如下需求: 满足各委办局系统不同类型信息资源的汇

23、总需求, 为共享交换系统提供技术 支撑环境。各级政务部门的办公文档、文本、图片、各类报表、多媒体等不同类 型的共享信息资源需要将信息编目, 建设统一的政务信息条目, 形成综合性政务 信息目录,实现数据的大汇总。 智慧城市项目的目录与交换体系的建设, 实现将各委办局业务系统的共享数 据信息汇总为电子政务外网智慧城市数据中心, 为物理集中的政府信息资源的数 据仓库提供技术实现方法。 2.3.2 资源加工和管理智慧城市数据中心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是电子政务外网的后台服务中心, 为了构建智慧城市数据 中心,需要建立国家基础数据库、 业务数据库和目录数据库等基础类数据库。 国 家基础数据库指国家对几大基础

24、数据库已经定义, 包括有人口基础数据库、 法人 基础数据库、 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数据库、 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 文化资源基础 数据库和感知库等;业务数据库是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能中必不可少的业务数据, 是历史积累下来的数据,如税务、财政、统计、工商等业务系统基础数据信息; 目录数据库指汇总各职能部门不同类型信息的综合库。 在这些数据库基础上实现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包括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 析展示系统、 共享交换体系技术支撑系统、 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和综合数据采 集系统和数据比对清洗系统。在支撑系统基础上建设应用系统。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的重点工作是为工作人员提供业务上的支撑、 为各委办局 提供智

25、能、高效地综合报表、 多功能图表的数据资源, 以六大基础类数据库为核 心,按不同的领域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构建主题库, 形成辅助业务和决策的科 学依据数据,是政务发展和业务水平提升的必然需求。 2.3.3 资源分析和应用业务和辅助领导决策应用 基于目录与交换基础设施,各部门共享的数据逻辑汇总成智慧城市数据中 心。将数据中心的信息资源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方便、直观地为各 委办局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服务,是智慧城市项目应用要满足的根本需求。 智慧城市项目应用应满足以下要求: ? 全面准确整合人口数据,支撑人口业务应用。 智慧城市项目需要从计生委、公安、民政等部门,以及社区采集详细、准确

26、的人口数据,为人口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为设计人口业务的各部门提供业务支撑。 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人口业务系统实现了计生、 流动人口等基本的人口管理和服 务功能,为人口发展和管理服务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 分专题展示统计分析信息,条理清晰。 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面向各委办局领导和工作人员, 按照不同的应用领域 建立专题, 将政务系统信息资源按照不同的专题展示。 将数据规模不断增长的信 息资源进行有效统计和分析。 各部门人员只需订阅自己关注的专题, 屏蔽其他信 息,节省阅读时间,确保“看得少、看得精” 。信息资源展示时不是孤立呈现的, 而是按照一定的关联方式进行,体现信息资源内在的联系性、完整性

27、和连续性。 专题展示还应做好权限控制,禁止越权查看信息资源。 ? 覆盖社会、经济全领域,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基于各部门上报的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围绕领导关注的专题, 进一步揭示区域人口、 经济、社会等问题的数量、 质量和结构发展变化的过程及 其活动规律,在调整结构、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发展繁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方 面,为各委办局领导和管理部门提供丰富有效的决策依据。 在功能使用上要注重 易用性,避免复杂的分析操作,通过技术保障快速得出客观的分析结果 2.4 安全需求 政务信息资源是敏感的、 涉密的, 在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过程中, 需要保障 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将信息资源的表示和安全相

28、结合, 对信息资源设置相关安全 属性。政务外网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同于其他信息化系统, 要根据政务外网系统各 项制度政策, 确定保密与公开的边界, 加强政务外网信息化的安全管理, 要严格 按照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原则、范围、保密程度等方面的要求,对政务信息 进行分类、分级界定。在信息资源充分应用的同时保持信息安全性。 智慧城市项目应具有高强度的授权控制。 政务信息资源的应用应严格根据用 户权限确定用户可访问的资源范围, 用户权限的划分可根据用户的角色、 职责与 信息资源的秘密级别相结合的方式设定。 另外进入政务外网的单机和业务系统都 应该经过保密评测,保证安全。 政务系统信息资源建设安全保障系统

29、应根据国家保密局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 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 和公 安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中的相关规定, 在现有各个层面的安全保障机制 的基础上,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 3项目建设方案 3.1项目整体架构 智慧城市项目逻辑上由基础设施层、 数据来源层、基础支撑层、数据资源层、 应用支撑层和应用服务层六层组成。 应用服务层 个人门户子系统简报浏览子系统 信息查询子系统 简报制作子系统营f日程安排子系统 系统管理子系统 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 人口业务系统 人口业务系统 应用支撑层 J工作流引擎 J J流媒体服务 数据挖掘 百匚SSO/U

30、UM 基础支撑 即席查询 OLAP 交互式图表 GIS展现 VJ 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系统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数 据 资 源 层 宏观经济人口税务 应急指挥 民生 数据仓库 部门其他 业务信息办公信息部门公文信息资源 信息 结构化信息资源库非结构信息资源库 目录服务内容 信息库 交换 信息库 共享 信息库 信息库 业务数据库 地理信息 文化信息 资源库 感知库 基础支撑层 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 信息编目目录管理 共享信息服务 目录推送 共享交换体系技术支撑系统 信息交换桥接 交换前置服务 交换传输服务 交换监控管理 综合数据采集 系统 综合数据采集 系统 数据来源层 工商社区数据 应

31、用服务器群 云计算 前置服务器群数据库服务器群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总体架构图 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汇聚点提供数据交换共享和应用服务的云计算基础设施, 基于 云计算技术实现应用服务器、 前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逻辑集中, 分布式计算, 提供数据资源服务。 数据来源层 数据来源层指智慧城市项目建设资源服务应用、目录和交换体系的数据来 源。政务系统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及其应用项目的数据来源主要有各局委办 的业务系统数据、 办公系统数据、 公文政策文件等各种结构化数据资源和非结构 化数据资源。通过在各部门部署前置库为政务系统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及其 应用项目提供数据。 基础支撑层 智慧城市项目

32、基础支撑层主要实现各委办局数据的采集和社区数据的采集, 其中各委办局数据的采集通过共享交换平台实现, 社区数据采集通过建设综合数 据采集系统实现。 此外,还包括基础支撑系统: 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和交换体 系技术支撑系统。 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将各委办局的非结构化数据资源, 包括 各种政策文件、公文、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进行编目,并将目录信息进行共享 供各部门各系统进行资源检索。 共享和交换系统实现了各委办局业务数据的共享 和交换,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政务协同,为政务应用提供综合信息。 数据资源层 数据资源层建设以六大基础库为主,即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 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数据库、

33、 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 文化资源基础数据库和感知 库,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包含目录数据、共享交换数据、业务数据、专题数据等各 种数据资源信息库, 构成了智慧城市数据中心。 数据资源层是智慧城市项目的数 据支撑平台,并为其他应用系统提供了目录服务和资源服务。 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包括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系统、共享交换体系技术支 撑系统、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和综合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比对清洗系统。 应用 支撑层实现了基础的应用支撑功能,支撑上层应用系统建设。 应用服务层 应用服务层包含了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和人口业务系统。 基于目录和数据 中心基础上,通过基础支撑功能和集成 GIS功能的统计

34、分析展现工具,实现政务 信息源服务应用, 包括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和人口业务系统。 其中领导信息资 源服务系统包含个人门户子系统、 简报制作子系统、 信息查询子系统、 简报制作 子系统、日程安排子系统和系统设置子系统, 人口业务系统为人口发展和管理服 务提供相应的功能。 应用服务层为各委办局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各种资源应用服 务,支撑业务、辅助决策。 3.2 应用系统 3.2.1 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 3.2.1.1 个人门户子系统 个人门户能为用户提供个人收藏和个人设置功能, 系统功能模块和专题信息 快捷访问的方式。 个人门户分角色为不同用户提供具有个人特色的操作界面。 系 统管理员在系统初始

35、化阶段根据各个用户角色的工作范畴规定用户可选择的信 息资源内容,将用户职责范围内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经济指标、人口专题、 文化产业、综治信息、社会民生等专题信息主动推送到用户的个人门户供用户选 择和使用。用户在个人门户系统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和关注点, 收藏相关 信息资源。 3.2.1.2 主 题定制子系统 主题定制子系统可以让用户根据需要灵活定制所需的主题, 通过个人门户子 系统展现定制的主题。 用户可以对主题进行浏览查看, 找到感兴趣的主题然后定 制若干主题,定制的主题会自动展现在个人门户。 3.2.1.3 资源定制子系统 资源定制子系统可以让用户根据需要灵活的定制所需的资源, 资源

36、包括服务 平台中所产生的数据统计分析图表资源、 政策公文文件、 图片音视频文件等一系 列党建、民生等数据资源。资源定制系统实现这些资源的分类查询和定制展示。 3.2.1.4 简报浏览子系统 简报浏览子系统可以让用户看到与某一专题相关的所有简报, 同时可以让用 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查找以往的简报。 在查看具体一个简报时, 用户不仅能看到图 文信息,更可以深度查看, 或者放大图表。 在同一界面内呈现文字、 数字、视频、 音频、图片等综合元素,体现信息资源的联动性。支持对组成简报的单个元素, 如一篇政策文件、一个统计图、一段视频等,实现一键收藏。 3.2.1.5 信息查询子系统 信息查询子系统主要为领导

37、及工作人员提供综合信息查询功能。 信息查询子 系统能够根据查询条件将来自网站群的数据信息、政务外网业务系统、0/系统、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的公文、政策文件和音视频文件等进行关联搜索、综合展示, 为领导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辅助决策。 3.2.1.6 简报制作子系统 简报制作子系统是制作专题简报的管理系统,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数据、 文件、多媒体等信息资源经过加工处理, 形成可供领导查阅, 具有辅助决策功能 的专题简报信息。包括模版设置、内容编辑和成果发布三个功能模块。 3.2.1.7 日 程安排子系统 日程安排子系统可以实现日程的制作。 日程管理子系统可添加日程, 并添加 信息资源、简报作为行程当天

38、所需的资料。 3.2.1.8 信息订阅子系统 信息订阅子系统主要满足用户及时收到关注的信息有更新的通知。 用户可以 按照关键词和主题资源分类两种方式进行订阅, 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功能更改订阅 内容。当订阅的信息有更新时, 用户可以收到短信或者邮件, 也可以根据需要设 定发送通知的时间。 信息订阅子系统满足了用户对信息时效性的获知需求, 及时 了解更新状况,充分利用最新的资源参与到工作中。 3.2.1.9 用户管理子系统 用户管理子系统用于管理维护资源服务平台各种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名 称、登录密码和用户组等。 用户管理子系统是保障资源服务平台各应用系统正常 运行和信息安全的基础功能,通过用户管理

39、建立、删除和修改用户信息。 3.2.1.10 安全管理子系统 安全管理子系统主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管理, 并且进行严密的身份认证。 对 于合法用户,严格控制其操作权限, 防止越权使用。 安全管理子系统从事前预防 和事中验证和等方面进行安全管理。 3.2.1.11 操作审计子系统 操作审计子系统实现了对系统操作的审计, 以日志的形式详细的记录系统的 操作记录。 操作审计子系统包含了系统操作审计、 数据操作审计, 对用户使用系 统,访问数据库行为进行记录,便于事后追溯。 3.2.1.12 系统管理子系统 系统管理是对软件系统的设置、 运行、维护及监控的管理, 包括组织机构设 置、工作流设置、界面设置

40、、菜单设置、系统日志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访 问控制、系统安全设置、服务器监控等管理功能。 322全员人口管理系统 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员人口管理系统以社区居委会人口工作平台,人口 数据统计辅助决策子系统、人口 GIS子系统为特色,实现人口业务的全面信息化。 3.2.2.1社区居委会人口工作平台 社区居委会人口工作平台包括:社区居委会人口工作基础信息系统和社区居 委会人口工作服务跟踪系统两部分,功能模块组成如下图所示: 社区居委会人口工作平台 社区居委会人口工作基础信息系统社区居委会人口工作服务跟踪系统 I 社区居委会组织网络信息 管理 人口信息员管理 驻社区单位花名册管理 社区活动大事及

41、居民自治活动 记录管理 、厂戈目乍屯/会比亏准進 rrry.二二、寸 j tin rnu 0r才 mu 一孩生育服务证发放管理 新婚服务管理 怀孕出生服务管理 重点服务对象服务与管理 知情选择重点服务人群指导记录 管理 人口迁移管理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咨询解答及实事解决记录管理 居委会人口信息变更管理 社区现居住地址人口反馈信息管 m 二 理 社区居委会人口工作平台功能模块图 I丨 社区居委会人口工作基础信息系统 社区居委会人口工作基础信息系统主要实现功能包括: 社区(居委会)组织 网络信息管理、计划生育信息员管理、驻社区单位花名册管理、社区活动大事及 居民自治活动记录管理、计划生育协会活动管

42、理、一孩生育服务证发放管理。 社区居委会人口工作服务跟踪系统 社区居委会计生工作服务跟踪系统主要实现功能包括:新婚服务管理、怀孕 出生服务管理、重点服务对象服务与管理、知情选择重点服务人群指导记录管理、 人口迁移管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咨询解答及实事解决记录管理、 居委会人口 信息变更管理、社区现居住地址人口反馈信息管理等。 322.2人口综合管理子系统 人口综合管理系统的业务目标是由区计生委管理系统收集来自区下各个社 区的信息进行本地统一数据管理,并且经过专门的审核审查信息的准备和正确, 信息通过审核后及时上传市计生委人口库进行数据同步处理。同时,区计生委业 务定期从市人口委下载人口信息数据

43、, 获得本地数据的更新,实现市区计生数据 的统一性。人口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月报告单的审核管理、卫生服务机 构管理、社区工作考核管理、工作信息提示管理。 人口综合管理系统 人口综合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 3.2.2.3人口信息发布服务子系统 信息发布服务平台是人口管理单位与公众就相关全员人口信息沟通宣传的 媒介和桥梁,对人口工作的进行和政府人口政策的宣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 过信息发布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人口工作的透明化;实现人口管理单位与公众 的信息交互;实现公众对人口工作的有效监督;从而有利于完善和健全人口部分 工作流程和管理体制。 数据互动共享平台的功能主要包括: ? 政府信息发布管

44、理:提供人口工作政府要闻,通知公告,政策法规,政 策解读,统计公报,以及相关人事信息的宣传。 ? 服务互动管理:提供办事指南,公众留言,意见征求,网上调查,效能 投诉,工作信箱,服务反馈,维权热线,嘉宾访谈,网上视频点播等互 动服务,与人民群众直接互动,让公众清晰而正确地领会国家的精神。 ? 综合服务信息管理:提供时政、人口新闻,工作动态,热点专题,科普 文献等信息,充分落实政府相关工作的实施,加强大众对相关政策的思 想认识。 3.2.2.4 人口数据统计辅助决策子系统 人口数据统计辅助决策系统基于人口信息基础库的全员人口数据, 通过对数 据的统计和灵活、 互动的多维分析, 实现对人口数量、

45、素质、结构、分布、迁移、 就业、出生率、 孕龄夫妻数量和结构等人口和人口问题的综合统计和分析。 使领 导和相关部门能够及时、直观的了解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社会保障、 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的情况, 对领导和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作用, 提高 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管理水平和人口发展科学决策水平。 人口数据统计辅助决策系统灵活互动的多维分析和图报表制作功能, 可以使 用户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城市人口及人口情况, 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人口数据统 计辅助决策系统还具有将统计分析结果以图表、 报表等多种形式生成、 管理、打 印、查询等功能。 人口数据统计辅助决策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 统计报表:以数

46、据仓库管理技术为基础,针对人口数据生成各种报表, 并且支持报表打印,导出等操作。 ? 联机分析处理: 利用数据深度挖掘的分析工具, 针对人口综合数据信息, 通过上卷、下钻、钻取明细等操作,实现对数据的动态深入分析,为人 口委工作人员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 数据互动展现: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灵活设置生成多种图形报表供领导 查询分析,能够以互动方式充分展示各种统计数据的价值。 n % r 中 ri*lp 虹鼻=口 Mntiii-a iritaiK 三 .D1=S JlH TH Aja* 统计报表效果示意图 Ik 当Ifl Rt 0 ie 炜 nia msw而ROLAP 主要通过一些软件工具或中间软件

47、实现,物理层仍采用关系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因此称为虚拟 OLAP ( VirtualOLAP )。 HOLAP 由于MOLAP和ROLAP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如下表所示),且它们的结 构迥然不同,这给分析人员设计 OLAP 结构提出了难题。为此一个新的 OLAP 结构混合型 OLAP( HOLAP )被提出,它能把 MOLAP 和 ROLAP 两种结构的优点结合起来。迄今为止,对 HOLAP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定义。但很明显, HOLAP结构不应该是MOLAP与ROLAP结构的简单组合,而是这两种结构技 术优点的有机结合,能满足用户各种复杂的分析请求。 332基础支撑系统 3.321共享交换体系

48、技术支撑系统 共享交换体系技术支撑系统包括交换桥接子系统、前置交换子系统、交换传 输子系统、交换管理子系统交换体系技术支撑系统技术架构如下图所示: Vi息空抿眾罐 部门工 Ift也 心 舷1 诂戎嵌野第i 晞H誓城 1 1 1 * r ;山 1 ! !部(卫 二1 - _j L 部门3; 交换体系技术支撑系统结构模型图 信息交换系统是整个交换体系建设的核心,通过信息交换系统完成多个部门 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逐步推进,各个政务部门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业务 系统,形成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各部门的业务又不是相关孤立的,在部门业务办 理过程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 交换桥接子系统可

49、以实现部门业务信息库与交换信息库之间的双向信息同 步、多操作系统多数据库支持、 结构化数据及非结构化数据支持、 增量数据自动 识别等功能,同时交换桥接子系统提供图形化的信息交换桥接配置及管理工具, 并支持多个桥接任务或服务同时运行和远程部署。 前置交换子系统由交换前置服务器、 交换信息库和交换适配器等组成。 前置 交换子系统与部门业务应用系统之间隔离, 保证部门业务信息库和业务应用系统 的独立性。 信息交换传输子系统用来构建前置交换子系统之间安全、 可靠、 稳定、高效 的信息交换通道,实现信息的打包、转换、传递、路由、解包等功能。信息交换 传输子系统根据部署的交换流程, 实现部门前置交换信息库

50、之间的信息处理和稳 定可靠、不间断的信息传递。 交换管理子系统实现对整个信息交换过程的流程配置、 部署、执行和整个信 息交换系统运行进行监控、 管理。 主要包括交换流程的配置、 部署与管理以及对 交换系统运行情况的监视与管理两个方面。 为实现主题应用的扩展需要对系统的接入部门与交换指标项进行扩展。 本项 目提供的信息交换系统产品对平台的接入部门与交换指标项可通过简单的配置、 开发即可实现。信息交换系统的扩展设计主要包括接入部门与交换指标项的扩展 两部分。 3.3.2.2 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 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包括共享信息服务子系统、 编目子系统、 目录传输子 系统、目录管理子系统、目录服务

51、子系统等五个系统,实现目录的编目、审核、 发布、目录信息检索、 共享信息资源检索功能。 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结构模型 如下图所示: 部门 t却同 帝 “ r* 社会 丄公共 _ -q *非环宦FM 弓总 目疋腥行系境 卷亚匕F.E 訂讓 誓理锻务 LT 诗何 JHBE3H * =tl 旨刑容 H眾住输柔fit f衣换年台丿 mo 洁息5帯婆 逊諡申 f- 业家7炫 信恳阵 _X rt 1 _J 垢詡就*痔看确 萼 芝 贋目闻 卜二信輔: *曲+ ; 网Sft 覚快平合 曲门 亚务应用 即 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结构模型图 共享信息服务子系统用于搭建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环境,实现共享信息资源的 生成、

52、管理与发布、以及信息资源的查询与获取服务。部门信息资源服务系统提 供了文件信息资源、数据库信息资源的采集、管理、审核发布功能,为党委系统 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在信息采集、信息发布环节提供技术支撑。 编目子系统对已发布的共享信息资源进行编目。 通过提取其基本特征,按照 目录体系标准中核心元数据标准、 分类标准、资源标识编码标准,实现元数据赋 值,形成目录内容,并提供目录内容审核、管理、报送等功能,为党委信息资源 体系建设在信息标引环节提供技术支撑。 中心目录管理子系统为目录中心操作人员提供针对汇聚的目录内容进行审 核维护和应用主题相关的管理工作。共享信息服务子系统的应用主题维护和应用 主题划分功能为

53、党委系统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在信息组织环节提供技术支撑。 目录服务子系统基于网络实现对目录内容的发布, 并向用户提供目录内容的 查询,同时用户可以通过目录的核心元数据项中的资源在线链接地址访问/获取 信息资源,为党委系统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在信息标引内容发布环节提供技术支 撑。 3.3.3 综合数据采集系统 综合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网格化社区内涉及人口、统计、民政、公安、工商 等各类数据的即时无纸化数据采集。 综合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社区人口、 统计、民 政、治安、法人、宏观经济等综合数据的一站式、无纸化的快速采集工作,改变 以前信息多头采集和采集过程繁琐的情况。 3.3.3.1 数据查询子系统 社区工作人

54、员通过手持终端设备登录综合数据采集系统, 使用数据查询子系 统实现对受访居民或企业涉及人口、人口、统计、民政、公安、工商、质监等多 类信息的查询,充分了解受访居民或企业的基本情况。 3.3.3.2 数据采集子系统 社区工作人员利用手持终端设备登录综合数据采集系统, 通过数据采集子系 统录入受访居民或企业的涉及人口、统计、工商、民政、治安、质监等相关业务 数据。数据采集子系统实现了基础数据的无纸化、 一站式的快速采集, 改变过去 现场手工纸质记录, 然后在集中式数字化录入方式所存在的效率低、 错误率高的 状况。 3.3.3.3 数 据分发子系统 综合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分发子系统, 将数据采集子系

55、统采集到的各类数据 按照事先设定的分发规则进行数据的自动分发。 数据分发子系统按照设定的数据 分发规则将人口、工商、民政、卫生、公安、质监等多种类型业务数据,按照不 同的业务需求发送到相对应的业务系统,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流程。 333.4系统管理子系统 综合数据采集系统的系统管理子系统,实现对综合数据采集系统的管理功 能。系统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 ?数据查询、数据采集页面模板的设计和管理; ?数据查询权限管理; ?数据采集数量统计,实现对社区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的统计汇总; ?数据分发规则的管理。 社区居民 登门巡访 社区企业 信息查询 信息录入 n信息查询 数据录入 社区工作人员 计生数据 |

56、4数据查询 1 数据采集 | + 系统管理 数据分发 社区综合数据采集系统 民政数据 工商数据 计生业务系统 民政业务系统 工商业务系统 信息查询 1 L 智慧和平数据 经济数据 中心 统计业务系统 综合数据采集系统工作流程图 334数据比对清洗系统 根据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对各委办局的数据、社区采集数据进行比对和清 洗。首先由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根据业务和数据特征,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 范,将这些标准用计算机实现为比对校验规则, 通过ETL工具将各委办局业务数 据和社区采集的数据抽取出来,根据比对校验规则进行比对和清洗, 最终将符合 标准的数据存入数据中心。 智慧和平 数据中心 数据比对清洗

57、流程图 3.4数据库建设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以六大基础库为基础,即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 数据库、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数据库、 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文化资源基础数据 库和感知库,这些基础库中存储的信息包括经过清洗比对的各种结构化业务数据 的结构化信息资源库;通过交换体系整合的部门公文、政策文件和音视频文件等 各种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存储按照主题或专题建立的模型和支撑分析型应用的数 据仓库。此外,还包括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的目录服务内容信息库和目录内容 管理信息库;交换体系技术支撑系统的交换信息库和共享信息库;支撑人口业务 等的业务系统。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数据库 专题2 专题3 宏观经济库 人口

58、库 专题n 专题1 业务信息 数据仓库 办公信息 业务系统 法人库 地理信息库 结构化信息资源库 部门公文 信息 部门其他 信息资源 业务系统 非结构信息资源库 业务系统 i文化信息资源库 感知库 目录服务内容I目录内容管理i 信息库 信息库 交换 信息库 共享 信息库 目录体系 共享交换体系 数据资源层结构模型图 3.4.1六大基础库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以六大基础库为基础, 即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 数据库、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数据库、 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文化资源基础数据 库和感知库。 3.4.2结构化信息资源库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的结构化信息资源是通过共享交换平台从各委办局业务 系统交换

59、来的结构化数据,主要包括各部门的业务系统和办公系统的业务数据和 办公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存储在各部门业务系统和办公系统的数据库中,以关系 型二维表的形式存在。结构化信息资源在数据中心也是存储在根据数据库设计三 范式设计的二位关系表中,为数据仓库提供结构化数资源。此外,结构化信息资 源在数据交换中通过清洗和比对, 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可以作为共享数据通过共 享交换平台供各部门在权限范围内使用。 3.4.3 非结构化信息资源库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的非结构化信息资源是通过共享交换平台从党委和政府 等系统中各部门的业务系统、 办公系统、公文流转系统中交换采集的公文、 政策、 音视频、图片等非结构化文件资源

60、信息。 非结构化信息资源在数据中心通常通过 分布式文件系统进行存储和管理,为应用系统提供非结构化的信息资源。另外, 非结构化信息资源同样可以通过共享交换平台提供给各部门在权限范围内共享 使用。 3.4.4 目录信息资源库 目录信息资源库存储各政务部门注册到目录服务中心的目录内容, 目录服务 中心使用目录内容服务信息库提供目录查询检索服。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使用目录 内容管理信息库实现对所汇集目录内容的管理。 中心目录内容管理信息库的主要 数据表是元数据表及相应的代码对照表、 审核发布管理信息表组成, 元数据表的 内容基本上与部门目录内容相同。 最终提供给用户使用是目录内容服务信息库中 的目录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