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中2019-2020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兰州一中2019-2020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兰州一中2019-2020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兰州一中2019-2020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兰州一中2019-2020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兰州一中2019-2020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兰州一中2019-2020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言志,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领域的开山纲领。作为一种文学观念,诗经在对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的萌芽,明确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作为一种理论概念,诗言志最早大约是出自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到了战国时代,诗言志的说法就比较普遍了,这个时期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非完全

2、相同,但占主流的还是指思想、抱负和志向,带有强烈的政治和伦理道德倾向。汉代,诗言志的内涵开始发生了变化,加入了情的内容。先秦的志到了两汉,主要指志向抱负和情感相融合,情理结合。孔颖达明确提出了情志一也: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汉代将情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其意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的分别,道学家往往割裂二者,导致对各种情感抒发的抹杀。而汉人的情志统一,一来是合理的,并且出现了诗歌创作上汉魏风骨的伟大成就,成为后世的典范;二来对后来缘情说的兴起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大理论意义。汉魏之后,特别是六朝时期,诗歌创作则朝向重情的方向发展。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

3、,赋体物而浏亮。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指出: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些观念的提出,反映了诗歌创作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言志的志在汉代虽然也包含着吟咏情性的因素,但是,这种情只能是符合礼义之情,这种志也在儒家政教怀抱的范围。而六朝的缘情说目的在于突破儒家礼义的束缚,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再囿于儒家政教怀抱的志,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与要求,而且情甚至反过来包含了志。刘勰提出了为情造文之说: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为情造文的情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情感,而是包含了先秦的志。作为对佛道思想的批判和对儒学思想复兴的努力,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文

4、以载道的文学观念,反对仅仅将诗歌看作表达个人情感的工具,而是要尽力回溯到儒家诗言志的开端。唐代诗歌创作重新回到了情志一也,这一点从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那里都可以明显感受到。对前代情志的综合,正是唐代文学得以正常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迎来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黄金时代。到了宋代,随着宋明理学兴起,宋代诗歌表现出说理的特征,成为圣贤之道的附庸,慢慢脱离了传统的志与情,中国诗歌的高峰和黄金时代也就此过去了。(摘编自肖朗诗言志与诗缘情的流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言志作为古代诗歌理论纲领,最早大约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时代成为较为普遍的说法。B诗言志的含义,在先

5、秦时期主要指思想、抱负和志向,汉代开始内涵更加丰富。C汉魏之后,诗歌创作从言志转变为缘情,诗家不再言儒家政教怀抱之志。D古代诗歌创作中志与情的关系大致有重志轻情、志情相融、重情轻志及志含情中。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为纲,论证了诗言志与诗缘情的流变及其影响。B文章引经据典,考据严谨,论证清晰,评析结合,体现了文学评论的特点。C对汉代诗言志内涵的变化,文章既肯定了其积极意义,又指出了存在的不足。D文章第三段两次引述刘勰的话,意在强调六朝吋期诗歌创作重情的特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把诗言志与诗缘情有机统一起来,是汉唐诗

6、歌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B诗歌中情感的抒发被抹杀,根本原因是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之别。C唐代诗歌创作重回情志统一,是韩愈、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D由于背离了诗言志这一创作理论而偏重说理,宋代诗歌成为了圣贤之道的附庸。(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金庸本名查良镛,出生于海宁袁花镇,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消息一出,海宁各中小学开展悼念追忆活动。金庸于1935年从袁花镇中心小学毕业,1992年首次重返家乡时,金庸给学校捐资建图书馆。当地教育部门介绍,金庸生前回乡时曾多次走进海宁校园,自称是学子的大师兄,

7、为家乡传递正能量。金庸及其侠义精神,今后将作为海宁中小学名人文化教育传承项目,继续深入校园、课堂,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摘编自蒋亦丰再见了,大侠校友)材料二:金庸逝世信息传播渠道占比各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逐一亮相信息传播渠道占比(摘编自李阳一周(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文旅观察:金庸逝世引发全民追思各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密集挂牌成立)材料三:2007年6月,金庸先生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演讲并与北大学子交流。整理笔记素材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只要照着笔记往电脑里敲字就行了,先生的每一句话,落在文字上,根本不需要重新组织语言,语言结构完整同时富有文采。我想,正因为这样的功底,先生

8、才在办报、写小说、做学问上游刃有余。让我服气的还有金庸先生那天的演讲内容,是关于中华文明融合发展的,有理有据,是他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喜欢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但最喜欢的还是他写的袁崇焕评传,而听完他的演讲,我理解了先生的历史观因何而来。后来我在一篇报道中看到,先生说他真正喜欢的是做学问,写小说只是玩玩,这让我知道所谓厚积薄发的境界。我接触金庸先生时,他已年过八十,刚在剑桥大学完成硕士学位。金庸先生说,现在的知识早已远离了靠记忆力的阶段,过去,什么东西不懂到图书馆查几本书就可以明白。现在,做学问的关键是要有所创新,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彼时,是2007年,距今已有11年。而今天,创新正成为全体中国

9、人的共识和努力方向。(摘编自王庆环时时真诚事事谦恭采访金庸先生二三事)材料四:2001年5月,在雅静的南开明珠园,77岁的金庸先生和90岁数学家陈省身先生重逢了。老友相见格外动情,除了陈先生刚组建的数学研究中心的话题外,谈论的都是金庸的武侠和江湖。交谈中陈省身说,他最喜欢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我请教陈先生为何最喜欢黄蓉,金庸先生心领神会地笑着说:我小说里的人物,黄蓉是最懂算数的,是武侠中的数学家。听到这个解释,陈省身先生纵声大笑起来。陈省身先生解释为何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他认为武侠和数学在最高层面是相通的。数学其实也是一门艺术,是关乎心灵与智力的学问,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而金庸的武侠小说里蕴藏

10、着高度的美感和哲学内涵,这和数学的境界是相通的。温暖的笑声中,两位大师投入和沉浸的表情,加之充满哲学意味的交谈,令人感动和折服。(摘编自张建星侠之大者温润如玉忆金庸大师)材料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曾摘取自己14部武侠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创作了这幅浑然天成的对联。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总结自己的小说体现的人生观,他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小说完成了经典化蜕变,融入了对大众疾苦冤屈的关怀,告诉人们包括自己竭尽全力做自己所当为之事,同时渗透着现代精神。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凸显,人们在文化消费品的选择上,普遍倾向于娱乐化、轻松化、治愈系。当今时代的大众文化话语,

11、已成为玄幻、修真、盗墓、穿越。我们不禁要发问: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文化形态,武侠文化真的要消亡了吗?武侠文化该怎样发展?(摘编自连锦添金庸,带着武侠梦远去了等)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庸的去世引发了家乡中小学开展悼念追忆活动,而金庸生前也关心家乡发展,为学校捐建图书馆,多次走进校园,为家乡传递正能量。B梳理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一周的文旅行业热点信息可知,武侠小说家金庸逝世引发了全民讨论,话题热度最高。C金庸先生有着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和对中华文明的深入理解,随意玩玩,就能创作出深受欢迎的作品,把武侠小说推到新高度。D金庸在武侠小说里寄寓了自己的人生观,

12、体现了对大众疾苦冤屈的关怀,倡导竭尽全力做自己所当为之事,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周文旅观察显示,金庸逝世那一周,金庸逝世信息传播渠道主要是APP、 ,各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逐一亮相渠道主要是 、新闻。B金庸先生有远见,他不看重记忆,因为不懂的东西到图书馆查几本书就可明白,他认为做学问的关键是要有所创新,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C金庸先生和陈省身先生惺惺相惜,从他们关于数学与武侠小说的对话中可看到一代大师虽研究领域不同,但对学问的认知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D虽然金庸先生的小说完成了经典化蜕变,但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玄幻、修真、盗墓、穿越等小

13、说的兴起,表明大众文化发展前景令人担忧。6.金庸之后,武侠文化该怎样发展?根据所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我只欠母亲赵鑫珊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节选自赵鑫珊散文选)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到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B上了大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更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立,没再向母亲要过一分钱。C散文用拙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含情脉脉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D当赵宝珊出生后,母亲为了挣回在赵家的地位,偷偷求神拜佛

14、,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反映了当时社会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的现象很严重。8.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意义?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6分)9.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干宝字令升,新蔡人也。祖统,吴奋武将军、都亭侯。父莹,丹阳丞。宝少勤学,博览书记,以才器召为著作郎。平杜弢有功,赐爵关内侯。中兴草创,未置史官,中书监王导上疏曰:夫帝王之迹,莫不必书,著为令典,垂之无穷。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

15、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陛下圣明,当中兴之盛,宜建立国史,撰集帝纪,上敷祖宗之烈,下纪佐命之勋,务以实录,为后代之准,厌率土之望,悦人神之心,斯诚雍熙之至美,王者之弘基也。宜备史官,敕佐著作郎干宝等渐就撰集。元帝纳焉。宝于是始领国史。以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著晋纪,自宣帝迄于愍帝五十三年,凡二十卷,奏之。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性好阴阳术数,留思京房、夏侯胜等传。宝父先有所宠侍婢,母甚妒忌,及父亡,母乃生推婢于墓中。宝兄弟年小,不之审也。后十余年,母丧,开墓,而婢伏棺如生。载还,经日乃苏。言其父常取饮食与之,恩情如生。在家中吉凶辄语之,考校悉验,地中亦

16、不觉为恶。既而嫁之,生子。又宝兄尝病气绝,积日不冷,后遂悟,云见天地间鬼神事,如梦觉,不自知死。宝以此遂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凡三十卷。以示刘惔,惔曰:卿可谓鬼之董狐。宝既博采异同,遂混虚实,因作序以陈其志。宝又为春秋左氏义外传,注周易周官凡数十篇,及杂文集皆行于世。(节选自晋书干宝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B. 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C. 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

17、而纪传不存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D. 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禅于魏至德/大勋等踪上圣/而纪传不存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侯是古代的爵位名,礼记中说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可见侯为五等爵的第二等,直到清代仍在使用。B.国史,是一国的历史,文中的国史是古代的史官,他们记史明得失,躬览载籍,一定广泛记忆,备帝王问答。C.术数,术是方法,数是气数,术数最主要的意思是用各种方术观察自然界现象,推测人和国家的气数和命运。D.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孔子在鲁国做官期间撰写了春秋,春秋左氏义外传是干宝著作之一。12.下列对原文有

18、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干宝才能卓著,建有功勋。他年少勤学,博览群书,凭才干被朝廷召任著作郎,在平定流民叛乱中建立了功勋,被朝廷赐予爵位。B.干宝受命修史,真实简略。他受到政治家王导提携,担任史官,直笔修史,语气委婉,在太守任上修有晋宣帝到晋愍帝时期的史书。C.干宝家庭剧变,敏悟著作。他喜好阴阳术数,母亲去世与父亲合葬、哥哥假死等事件中发生的奇异现象,这都激发了干宝创作的灵感。D.干宝博采异同,著作丰厚。他撰集有神灵怪异人物变化的搜神记,又著有史书晋纪,为周易等著作进行注解,另有杂文集行世。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宝兄弟年小,不之审也。后

19、十余年,母丧,开墓,而婢伏棺如生。(2)惔曰:卿可谓鬼之董狐。宝既博采异同,遂混虚实,因作序以陈其志。(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咏梅 【宋】王安石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诗人借世俗之人对梅花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C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D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

20、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15.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情况。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降落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月球背

21、面是天文学家_的观测场所,将填补低频射电观测点的空白。整个降落过程可谓_,嫦娥四号继承了嫦娥三号绝大部分月面软着陆技术,但落月难度更大。嫦娥四号与地面交流需要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中转,其间会产生约60秒的延时,这对于_的降落过程显然太久,因此落月全程需要由它自主完成。嫦娥四号探测器之所以能够完全自主判断,实现盲降,靠的是CNC系统。研发费时三年的C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为了防范在最紧张的、不可逆的月球背面着陆过程中鹊桥出现问题,影响数据上传,CNC系统设计了数据延时注入功能,即把要注入着陆器计算机的数据做成带有时间标签的数据包提前发送到着陆器的某个

22、地方暂存。()CNC系统还可以全程自主故障诊断与重构,万一发生故障,系统可以随时自己给自己进行诊断,找到并剔除病灶,保障机体整体功能的正常,确保落月过程_。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朝思暮想 惊心动魄 变幻莫测 万无一失B梦寐以求 触目惊心 瞬息万变 安然无恙C朝思暮想 触目惊心 变幻莫测 安然无恙D梦寐以求 惊心动魄 瞬息万变 万无一失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数据便自动注入B待到该标签时间和着陆器上的时间相同时,数据便自动注入C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自动被数据注入D待到该标

23、签时间和着陆器上的时间相同时,自动被数据注入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研发费时三年的C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奔月、环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B费时三年研发的CNC系统负责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奔月、环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C费时三年研发的C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D研发费时三年的GNC系统负责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一般来说, ,技术则解

24、决实际问题。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 。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则叫发明。总之,二者 。2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联系现实,写一段评论。要求:运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观点明确,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100字。(5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文字是一个文明璀璨文化的重要表现。楔形文字是大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刻在石头或泥版(泥砖)上的文字,是我们已知最早

25、的文字。楔形文字在西亚流行的时间长达3000年,大约公元前75年开始,楔形文字再也无人知晓。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是古代埃及的文字,它发源于5200年前的青铜时代早期,圣书体一直使用到公元5世纪,随后消亡。甲骨文,主要指我国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它上承原始刻绘,下启西周文字,我们现代使用的文字就是由它渐渐演变而来。玛雅文字是中美洲玛雅文明文字系统,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这个文字于西班牙人在公元16-17世纪入侵玛雅后消亡。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特征,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兰州一中2019-2020-1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 C2. D3. A4. C5. B6.在娱乐性之外,还要体现社会现实和哲学意义,特别是传承金庸作品中的家国情怀。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