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预习导引预习导引课程标准课程标准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观点和政治主张。观点和政治主张。2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重点重点:孔子儒家思想及教: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后世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的影响。2难点难点:对孔子儒家思想: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和评价。礼、仁、中庸的理解和评价。一、追求礼乐的一生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少年学礼:少年学礼:苦研苦研诗诗书书礼礼乐乐,以传承,以传承_为己任。为己任。2讲学收徒:讲学收

2、徒:对对“六经六经”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办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办_的成功使他闻名遐迩。的成功使他闻名遐迩。3从政失败:从政失败:出仕为官,官至司寇,后做官失败,结束从政出仕为官,官至司寇,后做官失败,结束从政生涯。生涯。4周游列国: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采纳。5献身文教:献身文教:68岁后回到鲁国,整理典籍,删修岁后回到鲁国,整理典籍,删修_。礼乐文化礼乐文化私学私学春秋春秋深化认知深化认知 从孔子的经历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可从孔子的经历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可以看出:孔子志向专一、执着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

3、一以看出:孔子志向专一、执着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对于我们而言,要立志成才,矢志不渝,才能实现人生,对于我们而言,要立志成才,矢志不渝,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生的价值。二、开创儒家思想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背景(1)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_社会转变的时期。社会转变的时期。(2)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3)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的社会道义。封建制封建制2内容内容(1)礼的思想:礼及周礼,主张礼的思想:礼及周礼,主张“_”,匡正社会,匡正社

4、会秩序。秩序。(2)仁的思想:仁的思想:_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_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将礼和仁结合,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让仁有礼的约束。将礼和仁结合,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让仁有礼的约束。(3)中庸思想:为了协调仁和礼,提出中庸思想。他认为中庸思想:为了协调仁和礼,提出中庸思想。他认为“_”,要恰到好处,要恰到好处,“和而不同和而不同”。(4)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仁仁德德过犹不及过犹不及知识点拨知识点拨

5、孔子的思想因为有利于社会稳定,缓和矛孔子的思想因为有利于社会稳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所以封建社会的历代君主基本上都用该思盾,维护统一,所以封建社会的历代君主基本上都用该思想统治国家,以仁、礼、中庸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想统治国家,以仁、礼、中庸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经过长期积淀,已渗透进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内涵,经过长期积淀,已渗透进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之中。三、古代大教育家三、古代大教育家1教育对象教育对象主张主张“_”,开创私学。,开创私学。2教育目标教育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要把学生培养成“君子君子”。君子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君子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修养

6、,还要_。3教育内容教育内容(1)起初为使学生起初为使学生“成人成人”,主要教授,主要教授诗诗_礼礼乐乐。(2)为使学生成为为使学生成为“君子君子”,还教学生,还教学生“_”和治国和治国的本领。的本领。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兼济天下兼济天下书书政事政事4教育方法教育方法(1)注重注重_,对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对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取不同的教学方法。(2)注重注重_,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什么是君子之,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什么是君子之道。道。5整编古籍整编古籍孔子整理编撰了古代文化典籍孔子整理编撰了古代文化典籍“六经六经”,即,即诗诗书书礼礼易易乐乐_。因材施教因

7、材施教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春秋春秋误区警示误区警示 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的,涉及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的,涉及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方面的言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四、对后世的影响四、对后世的影响1积极意义积极意义(1)对中国对中国政治上:孔子编订的政治上:孔子编订的“六经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_的理论基础。的理论基础。文化上:文化上:“

8、六经六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教育方面: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教育方面: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目标、目标、_、办学形式等诸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办学形式等诸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年。传统政治传统政治教育内容教育内容(2)对世界对世界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_、日本等、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的开科取士。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_被译被译成

9、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成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鉴和鼓舞。2局限性:局限性:维护等级,不平等。维护等级,不平等。朝鲜朝鲜论语论语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今天我们倡导的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公民道德教育育”“”“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都与儒家思想有关。,都与儒家思想有关。【史料探究【史料探究】史料一史料一子曰: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何可求,从吾所好何可求,从吾所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10、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子曰:“为仁为仁(旧贵族旧贵族)不富矣,为富不富矣,为富(新地主和商人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不仁矣。”主题一孔子的思想主张主题一孔子的思想主张史料二史料二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颜渊曰:“请问其目?请问其目?”子曰: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言,非礼勿动。”颜渊曰: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论语颜渊颜渊

11、史料三史料三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贫且贱贱”,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社会地位。思考思考(1)依据史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依据史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上述主张产生的经济背景。子上述主张产生的经济背景。(2)史料二表明孔子是怎样看待史料二表明孔子是怎样看待“仁仁”和和“礼礼”的关系的?的关系的?(3)史料三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史料三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变化

12、?答案答案(1)主张:孔子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求富应该符合主张:孔子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求富应该符合奴隶制的经济秩序和道德规范奴隶制的经济秩序和道德规范(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背景:奴隶制经济逐渐衰落,封建经济兴起。背景:奴隶制经济逐渐衰落,封建经济兴起。(2)“仁仁”和和“礼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克己克己复礼复礼”,才能实现,才能实现“仁仁”。(3)“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社会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学在官府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

13、子弟。子弟。【史论总结】孔子的主张及评价【史论总结】孔子的主张及评价主张主张评价评价政政治治思思想想“克己克己复礼复礼”目的是改变春秋时期的混乱,匡正社会秩目的是改变春秋时期的混乱,匡正社会秩序,但社会变革是不可阻挡的序,但社会变革是不可阻挡的“仁者仁者爱人爱人”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庸中庸思想思想协调礼和仁的关系,强调和谐完美,有利协调礼和仁的关系,强调和谐完美,有利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教教育育思思想想“有教有教无类无类”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打破贵族垄断文

14、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有利于教育的推广化的局面,有利于教育的推广“成人成人”、成成“君子君子”培养博学明礼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博学明礼的高素质人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言传身教言传身教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史料探究【史料探究】史料史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论语颜渊颜渊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论语八佾八佾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有耻且格。论语论语为政为政君子和而

15、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论语子路子路主题二礼、仁、中庸的相互关系主题二礼、仁、中庸的相互关系思考思考(1)概括孔子上述言论反映出他怎样的政治主张?概括孔子上述言论反映出他怎样的政治主张?(2)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原因和目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原因和目的。的。答案答案(1)重视礼,强调仁,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以中重视礼,强调仁,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以中庸思想协调礼和仁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完美。庸思想协调礼和仁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完美。(2)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奴隶制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奴隶制的社会秩序受

16、到猛烈冲击,新旧社会势力矛盾激化,人际关系紧张。孔子主张击,新旧社会势力矛盾激化,人际关系紧张。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恢复周礼的权威,改变天下大乱的局面,恢复周礼的权威,改变天下大乱的局面,重建奴隶制的社会秩序。但政治实践又使孔子认识到,形重建奴隶制的社会秩序。但政治实践又使孔子认识到,形式上的礼乐必须以仁德为根基,礼和仁必须结合起来,并式上的礼乐必须以仁德为根基,礼和仁必须结合起来,并以中庸之道协调礼和仁的关系,达到完美与和谐。以中庸之道协调礼和仁的关系,达到完美与和谐。【史论总结】礼、仁、中庸的关系【史论总结】礼、仁、中庸的关系礼、仁、中庸是孔子思想中的三位一体的理论体系。三者礼、

17、仁、中庸是孔子思想中的三位一体的理论体系。三者都是伦理道德、政治理想和方法技巧的综合,但又各有侧都是伦理道德、政治理想和方法技巧的综合,但又各有侧重。重。(1)“仁仁”侧重于伦理道德范畴,强调个人的内在修养,以侧重于伦理道德范畴,强调个人的内在修养,以个人内在的个人内在的“仁仁”为出发点向外延伸到外在的行为规范就为出发点向外延伸到外在的行为规范就体现为体现为“礼礼”。(2)“礼礼”侧重于政治范畴,强调社会各等级各有不同于其侧重于政治范畴,强调社会各等级各有不同于其他等级的行为规范,将他等级的行为规范,将“礼礼”内化到个人的道德和情感就内化到个人的道德和情感就表现为表现为“仁仁”。(3)“中庸中

18、庸”侧重于哲学范畴,也是一种至高的道德修养和侧重于哲学范畴,也是一种至高的道德修养和方法技巧,强调既坚持原则又适当变通,以实现方法技巧,强调既坚持原则又适当变通,以实现“礼礼”和和“仁仁”的和谐统一。的和谐统一。总之,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孔子儒家思总之,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想的核心。【学思之窗【学思之窗】1结合课文仔细分析,到孔子时代,儒的含义发生了哪结合课文仔细分析,到孔子时代,儒的含义发生了哪些变化?些变化?(教材第教材第21页页)提示提示儒最初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儒最初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

19、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春秋时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春秋时期,孔子针对当时期,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通过恢复周礼,宣传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社会的道义,通过恢复周礼,宣传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使儒承担起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的一切美德,使儒承担起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的含义。含义。2通过以上言行,说说你对孔子的通过以上言行,说说你对孔子的“仁仁”“”“礼礼”有哪些有哪些进一步的认识?进一步的认识?(教材第教材第22页页)提示提示孔子认为孔子认为“礼礼”与

20、与“仁仁”是密不可分的,要用一种是密不可分的,要用一种仁爱的精神来讲礼乐,以便使礼乐具有爱人的精神内涵。这体仁爱的精神来讲礼乐,以便使礼乐具有爱人的精神内涵。这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孔子对百姓的关心与呵护。孔子的现了人道主义和孔子对百姓的关心与呵护。孔子的“仁仁”尽管尽管适用于所有的人,但主张适用于所有的人,但主张“亲亲为大亲亲为大”,为维护,为维护“亲者亲者”的形的形象而犯法具有局限性。象而犯法具有局限性。3这些是孔子对君子人格的规范。想一想,这样的君子这些是孔子对君子人格的规范。想一想,这样的君子人格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价值追求?今天看来,哪些是积极的?人格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价值追求?今天看来,哪些是

21、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哪些是消极的?(教材第教材第23页页)提示提示孔子的价值追求是:要做一个有为的人,做一个谋孔子的价值追求是:要做一个有为的人,做一个谋求仁和礼的人。在今天看来大部分仍然具有积极意义。但他对求仁和礼的人。在今天看来大部分仍然具有积极意义。但他对贫贱、义与利的观点具有消极影响。贫贱、义与利的观点具有消极影响。【资料回放【资料回放】(教材第教材第21页页)从这句话中,你看出孔子抱着什么信念?从这句话中,你看出孔子抱着什么信念?提示提示孔子在少年时就立志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而孔子在少年时就立志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而“礼乐礼乐”为周文王所制定,故孔子的话体现了他要将周文王的为周文王所制定,故孔子的话体现了他要将周文王的礼治社会恢复起来的政治理想,这也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礼治社会恢复起来的政治理想,这也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目的。【探究学习总结【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教材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