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物理知识点讲义 初二部分 (内部资料) 说明:此部分可用于初一升初二的学生预习使用,初二升初三的学生复习使用,也可用于初三学生中考综合复习用,同时也可教师用于教学参考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1mm=1 000n lm=1 000nm4
2、、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测量的人有关;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h=60min lmin=60s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1 机械运动:物
3、体位置的变化。 2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3 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择的标准物体。 4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5 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计算公式是:v=s/t 7 变速运动: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样的运动叫 8 平均速度:物体通过一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 第三章 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
4、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
5、音的品质叫音色7.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8.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第四章:光和眼睛一、光的传播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6、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二、光的颜色1、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三、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
7、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5、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用是扩大视野;还有凹面镜,如: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汇聚起来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骗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空气垂直射入
8、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五、看不见的光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它用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紫外线验钞机。六、透镜与凸透镜成像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凸透镜的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1)焦距:用字母f表示,是指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物距:用字母u表示,是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2)凸透镜成像规
9、律和应用列表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u2ffu2f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u=2fu=2f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u阻力推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推力阻力9 合力: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两个力的合力。 二力合成:求两个力的合力。10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11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相同。12 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互成角度时,它们的合力小于这两个力力的和,并且夹角增大,合力减小;夹角减小合力增大。 一般用平
10、行四边形法则来求大小,即二力为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则合力是过力的作用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二力的夹角越大,合力越小;二力的夹角越小,其合力越大)第七章:我们周围的物质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符号m表示,质量不会因为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 (mg)等。换算关系是1t=1000kg,1kg=1000g,1g=1000mg。3、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常用太平测量质量。常见的工具还有台秤、磅秤、电子秤等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1)称量前要把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
11、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2)称量时把待测物体放到左盘,法码放在右盘,取法码时要用镊子(3)读数时待测物体的质量等于法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刻度的质量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所含质量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和位置无关,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状态有关。2.密度公式:=m/v 单位是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cm3)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g/m3=1x10-3gcm3。6、物体的密度的测量(1)一般固体密度的测量用
12、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向量筒中注入适良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用细线系住固体放入量筒的水中,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和固体的体积v2;根据所测数据用=m/v求出固体的密度。(2)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用烧杯装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漫漫地注入量筒中,记下倒入液体的体积v;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液体的质量m2 ,求出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根据所测数据用=m/v求出液体的密度第八章:压强与浮力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2压强公式:,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1pa1n/m2,压力f单位是:n;
13、受力面积s单位是:m2 3 ;。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 (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4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5液体压强计算:pgh,(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据液体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质量及容器的形状无关。6连通器:上端开口、下
14、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7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8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mm高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mm汞柱1.013105帕。9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10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在1标准大气压下,抽水机最多可把水抽到10
15、.2m高。1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1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时浸没在液体中)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g 下沉;(2)f浮 g 上浮 (3)f浮 g 悬浮或漂浮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 下沉;(2) 上浮 (3) 悬浮。(不会漂浮)1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14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16、(浸没的物体,v排v物。)15计算浮力的方法有:(1)称量法:f浮g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16浮力的利用:(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热气球充入的是热空气。实际上是对气球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停止加热,热气球就会下沉。17流体(指液体和气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第九章:简单机械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
17、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4三种杠杆:省力杠杆:l动l阻,平衡时f动f阻。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费力杠杆:l动l阻,平衡时f动f阻。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等臂杠杆:l动l阻,平衡时f
18、动f阻。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第十章:功和机械能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j);f牛顿(n);s米(m)。(1j 1nm)。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
19、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5斜面:flgh 或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也是斜面的一种)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w);w焦(j);t秒(s)。(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8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简称能)。但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能和功的单位是一样的,一个物体消耗了多少能就要做多少功,或者说做了多少功就要消耗多少能是同一个意思。9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10势能分
20、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1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j)。12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第十一章:从粒子到宇宙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
21、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初二物理公式汇总
22、单位换算:1 m=10dm=102cm=103mm1h=60min=3600 s; 1min=60s物理量 单位v速度 m/s km/hs路程 m kmt时间 s h速度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物理量 单位g重力 n m质量 kg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 合力公式: f = f1 + f2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f = f1 - f2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3=1103kg/m31m3=106cm3 1l=1dm3 1ml=1cm3物理量 单位密度 kg/m3 g/cm3m质量 kg gv体积 m3 cm3密度公式:物理量 单位f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浮力公式:f浮=g f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物理量 单位f浮浮力 n 密度 kg/m3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f浮=g排=m排gf浮=水gv排提示:当物体处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赋艺网页设计制作合同
- 防洪铁路考试题及答案
- 俄罗斯商务考试题及答案
- 动画绘制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余邻氨基苯甲酸项目申请报告
- 电子专业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电网考试题原题及答案
- 石油液化气充装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
- 电气安规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与最值有关的问题)(含简单答案)
- 建筑用土工布订购条款
- 《泥沙淤积对水库功能影响评价导则》
- 《地下建筑结构绪论》课件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 华为BLM战略模型
- 八大员-标准员习题库(附答案)
- 制氢技术与工艺 课件 第3章 天然气制氢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 (高清版)AQ 2013.2-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局部通风
- 化肥生产企业电子防伪追溯系统建设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