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期货研发中心谷物类月报x0_第1页
新华期货研发中心谷物类月报x0_第2页
新华期货研发中心谷物类月报x0_第3页
新华期货研发中心谷物类月报x0_第4页
新华期货研发中心谷物类月报x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产品研究I月度报告新华朗XINHUA FUTURES谷物分析师:王其东TEL:摘谷物类9月份报告(2011年8月26日)QQ农产品事业部:8月行情回顾外强内弱 谷物类期价上涨不易豆类:王艳南8月份国际谷物市场延续反弹,但国内谷物类期货市场整体偏油脂:彭东杰弱。国际方面,继前期的一轮反弹之后, 8月份美盘谷物期市在因美债危机、金融市场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延续反弹行情。小麦、玉米谷物:王其东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美国玉米年末库存数据利多、海外需求前景改善(特别是中国采购)及炎热和干燥天气担忧,继续走高;国内方面,郑州小麦弱不禁风,连续下探,目前处于下跌趋势。大连玉米亦没受到美盘玉米反弹提振,而是一反常态

2、,开始反弹后的回头,幅度较大。相比之下,郑州早籼稻期市则依然保持震荡。影响因数分析:1、最低收购价托底,但相较目前期货价格,仍存下行空间;2、通货膨胀严重,生产成本上升,但同时警惕CPI见顶回落;3、养殖业规模扩大,饲料消费增加,但随着猪肉价格回落,或难支撑饲料高价;4、增产预期较强不利于谷物期价上行;5、库存量较大,构成顶部压力;6、国内谷物行情烙上“政策市”印记,看涨情绪或降温。丄9月行情展望:总体来看我国谷物市场处于上有压力、下游支撑因素被逐步消耗的局面。谷物期市各品种出现一定分化,特别是小麦已经走出箱体震荡,继续下行。虽 然自8月以来,在美债危机中,谷物与其它品种相比,表现出一定的抗跌

3、性能。但在无更多利多因素的情况下,目前,操作上不宜做多,建议投资者目前可在 逢高适当做空小麦,而谨慎观望玉米、早籼稻,后市可密切关注天气、国家政 策等情况,待市场有变,再做抉择。、8月行情回顾玉米:因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美国玉米年末库存数据利多、海外需求前景改善(特别是中国采购)及炎热和干燥天气担忧,8月CBOT玉米期货市场继续走高。截至8月末(8月24日),CBOT玉米主力12月合约报收美分/蒲式耳, 较上月末(7月29日)美分/蒲式耳,上涨美分。受美债危机以及国内市场无利多进一步提振影响,8月大连盘玉米期货市场在上半月冲高后开始回落。截至8月末(8月24日)主力合约1205报收2380 元/吨

4、,较上月(7月29日)2383元/吨,下跌3元/吨。现货方面,广东港口玉米主流成交价格在2470-2480元/吨。北方港口玉米收购价格在2270-2280元/吨,平舱价格在2310-2320元/吨。山东地区用粮 企业玉米收购价格集中在 2320-2480元/吨不等。河南、河北等地用粮企业玉米收购价格集中在 2320-2360元/吨。南方销区市场东北产玉米到站价格在 2450-2560 元/ 吨。(美国CBOT玉米12月期货走势图,来源:新华期货博弈大师)(大连玉米期货1205合约走势图,来源:新华期货博弈大师)小麦:8 月份初因美债危机,美盘小麦期市出现回调行情,而后由于新的利好 因素刺激开始

5、延续反弹,截至 8 月 24 日,交投最活跃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0T)12月小麦期货报收于美元/蒲式耳。郑州小麦则在从 8月开始,受美债危机,采购商收购谨慎, 临储小麦成交 低迷的影响,强卖期价一路下跌,在 8月 24日创年内新低 2661元/吨,目前依然处于下跌行情中。(美国CB0T1月小麦期货走势图,来源:新华期货博弈大师)郑州强麦期货 1201合约走势图,来源:新华期货博弈大师) 早籼稻: 稻米市场平稳运行,因正处暑期,需求略显清淡。其中,我国东北 地区黑龙江大米出厂价普遍下调元 / 斤,走货仍然缓慢。苏皖地区因粮源紧张 基本上处于有价无市状态。 而南方早稻收购主体购粮意愿较强, 但

6、整体非常谨 慎,目前收购价普遍在元 / 斤,产区农户对当前价格并不认可, 捂粮惜售普遍。期货市场亦表现平淡,目前窄幅震荡,截止 8月 24日,早籼稻 1201合约收盘价为: 2569元/ 吨郑州早籼稻期货 1201合约走势图,来源:新华期货博弈大师)、影响因数分析 1、最低收购价托底,但相较目前期货价格,仍存下行空间 强农惠2010 年 12 月 12 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强调了宏观调控,还提出 了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任务。会中指出, 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 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 要 千方百计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农业

7、生产补贴, 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消息,我国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并适当提高2011年最低收购价水平。2011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 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咼到每 50公斤102兀、107兀、128兀,比 2010年分别提高9元、10元、23元。而上个月,国家发改委还对今年小麦收购价格进行调整,白小麦、红小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 50公斤95元、93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5元、7元。2011年1月份,东北玉米临储收购价确 定为:黑龙江元/斤(新国标三等),吉林元/斤,辽宁元/斤,与去年相比分 别提咼了兀。但与目前期现价格相较,目前期价仍

8、然存在一定的下行空间。(谷物国家最低收购价,来源:新华期货研发中心)品种玉米黑龙江元/斤吉林元/斤辽宁兀/斤小麦白小麦兀/斤红小麦兀/斤稻早籼稻元/斤中晚籼稻元/斤粳稻元/斤2、通货膨胀严重,生产成本上升,但同时警惕CPI见顶回落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8月份经济数据显示,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 上涨,涨幅比上月扩大了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农村上涨从商务部重点 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来看,8月份CPI同比增速还将维持在6%X上的高位。尽管7月份的“涨价王”一一猪肉价格在8月份有所回调,但是牛羊肉、鱼类 以及禽蛋的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只有蔬菜价格出现了下跌。而与此同时,近几个月来非食品CPI总

9、体仍然处于上升通道中。因此多家研究机构维持9月份CPI 同比增速继续高位运行的判断,预测区间值落在 %,与 6 月份历史新高 %的水平相当。通货膨胀致使谷物的劳动力成本在持续提高。农业生产需要考虑机会成本,金融危机后,由于用工荒,农民工的工资普遍上涨的二倍以上,这会推高 从事粮食生产的比较成本;农民工打工成本上涨 , 使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 大增。通过对小麦和稻谷产区调研发现,华北地区小麦平均每亩总费用达到708 元,比 2010 年增加 120 元;江西省部分地区,早稻每亩生产成本在 400元左右,较去年提高 36 元,种植成本大幅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 cpi 在连续增长,年内有见顶回落的

10、预期,后期可能对市场有较大影响。(CPI走势图,来源:新华期货研发中心)3、养殖业规模扩大,饲料消费增加,但随着猪肉价格回落,或难支撑饲料高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12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 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 , 近一个时期 , 猪肉价格涨幅较大 , 影响了 群众生活 , 带动了物价上涨。针对这一情况, 为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 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确定了一系列措施扶持生猪生产,比如投资 25 亿支持大型养殖场建设、 扩大能繁殖母猪与疫病补助范围及力度等等。随着猪肉高企及国家扶持政策落实,散户补栏积极性高涨,生猪存栏率不 断提升,将进一

11、步刺激猪饲料消费。另外,水产养殖也进入旺季,下半年饲料 企业饲料销量将持续放大,市场对后期需求放大仍有所期待。不过,因玉米价格较高,且距新粮上市还需 1 个月时间,而现小麦因上市 量较多,且质优价廉, 目前国内多数饲料企业开始采购部分小麦替代玉米, 来 满足禽料生产。有调查显示,今年小麦替代玉米的量不会低于 1500 万吨,这 影响近期国内玉米现货涨速。 此外,目前国内大部分饲料企业手中都存有一定 的玉米库存, 继续采购玉米意愿减弱, 而部分深加工企业因亏损, 现多处于停 机检修或者限产状态,也给市场带来些打压。另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六月份中国玉米出口量为 9544 吨,远远低 于五月份的

12、出口量 27491吨;一月到六月期间, 中国玉米出口量比上年同期减 少 29%,为 57193 吨。生猪存栏量,来源:新华期货研发中心)22 省猪粮比价,来源:新华期货研发中心)4、增产预期较强 不利于谷物期价上行2011/12 年度国内小麦供大于求格局未变当前, 2010/2011 年度小麦已悉数归仓,实现了国内小麦 八连增 的丰收 格局,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根本上上决定了国内麦价 难以出现暴涨局面。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 2011 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 2415 万公顷,较上年减少 %。其中冬小麦面积增加,春小麦面积减少。预计2011 年小麦总产量11679万吨,较上

13、年增加 %;2 011/12 年度小麦消费预计将达到 11520 万吨, 较上年度的 11050 万吨增长 470 万吨,增幅。主要是因为小麦与玉米的比 价低于正常水平,小麦替代玉米增多,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增加较多。预计2011/12 年度国内小麦结余量为 130 万吨,较上年度的 569 万吨减少 439 万 吨。小麦国内年总产量,来源:新华期货研发中心)全国早稻收获进入高峰 丰收在望目前国内早稻已进入收获期, 早稻收割工作从南到北已全面展开。 尽管今 年干旱和洪涝灾害对早稻栽插有影响, 但与去年生长时期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 相比,今年旱涝的影响并没有想象的严重, 早稻整体生长形势好于去年。

14、据中 华粮网调查显示,籼稻产区广东、湖南、江西等地,单产及总产均有所增长, 质量也将好于去年,预计今年早稻增产基本定局。据中华粮网数据显示:预计 2011 年稻谷产量有望达到 3979 亿斤,同比增83 亿斤,增幅%;预计稻谷口粮消费量将继续保持缓慢趋升态势, 2011年国内稻谷消费量约 3745 亿斤,进出口总量仍将维持在低水平,同比变化不大。稻谷国内年总产量,来源:新华期货研发中心)种植效益提高 玉米种植面积继续扩大由于种植收益较高, 今年东北地区继续扩大玉米播种面积。 据中华粮网最 新消息, 2011年东北三省一区玉米播种面积亿亩,较上年增加近 1000万亩,增幅%。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面积

15、稳定增加且玉米种植收益较好,预计今年夏播 玉米播种面积也将提高。 预计 2011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亿亩, 比去年增加 1400万亩,增幅 %。如果后期主产区天气基本正常,预计玉米产量继续增加,预计 2011 年全国玉米产量亿吨,较上年增加 5%。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于 2011年 7 月 13 日发布 7 月份食用谷物市场供需状 况报告、饲用谷物市场供需状况报告中,预测 2011 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 3315万公顷,较上年增加。预计 2011 年中国玉米产量为 18150万吨,较上年增加 %。虽然各方对玉米增产幅度的预测略有差异,但对玉米种植面积、产量的增 加都比较有信心。而玉米产量的增加或将一

16、定程度缓和新季玉米供需矛盾。玉米国内年总产量,来源:新华期货研发中心)5、库存量较大,构成顶部压力今年 3 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 “两会”期间,围绕民生的物价问题成为政府官员回答频率最高的问题, 来自发改委、 农业部和粮食局等部门的政策 “最强 音”,首次对外公布了国内小麦库存供应高达一亿吨的统计数字, 几乎相当于 我国小麦作物的年产量。 此后不久, 政府高层也明确表示, 当前国内主要口粮谷物类) 库存总量不低于两亿吨, 进一步降温包括小麦在内的粮食购销市场 看涨氛围。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根据外电的先后报道称,由于全球天气影响导致谷物减产,特别是优质小麦供求格局趋紧导致价格上涨, 中国粮食进口节

17、奏明显加快。同时,据国外机构的乐观预期,2011 年全年我国进口玉米总量可能高达 900 万吨,小麦进口量最终可能达到300 万吨甚至 400 万吨,这对国内谷物市场而言无疑形成预期压力各国玉米期初库存,单位:万吨,来源:新华期货研发中心)国内优质强劲小麦仓单数量,来源:新华期货研发中心) 国内黄玉米仓单数量,来源:新华期货研发中心)6、国内谷物行情烙上“政策市”印记,看涨情绪持续降温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粮食局 4月 1日上午发布收购进展公告称, 截至今年3月 25日,国内主产区已经累计收购 2010年新产玉米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了万吨,占收购总量的 26%。作为国内饲料养殖和食品加工的

18、重要原料,玉米价格的长期走势对于小麦品种具有指导作用, 而近期本网针对主产区 原粮收购市场进行的电话调查中,多数贸易商对玉米的收购热情高于小麦。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农民出库玉米的意愿季节性增强, 中储粮在主产区进 行批量的政策性玉米收购,导致玉米“货紧价坚”;资金周转率显然玉米要高 于小麦,这也促使后者的市场人气相对偏弱。 随着国家针对粮价实行调控的密 集政策出台, 国内市场对粮食价格看涨预期的降温, 包括小麦制成品终端市场 需求的整体偏淡, 面粉厂和贸易商的原粮收购意愿不积极, 农民售粮心态也明 显趋于平稳。三、9 月行情展望随着玉米上涨到当前高位,买家入市略显谨慎,玉米涨势已经开始放缓, 但由于后期养殖需求放大预期已被一定消耗, 预计 9 月份国内玉米行情上行不 易,或将进入涨跌两难的境地,呈现震荡走势。进入 9 月份,我国东北主产区 玉米作物已经进入较为关键的扬花和授粉期, 同时,华北黄淮一带玉米作物也 即将进入抽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