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氮磷钾配比_第1页
数学建模氮磷钾配比_第2页
数学建模氮磷钾配比_第3页
数学建模氮磷钾配比_第4页
数学建模氮磷钾配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农作物的生长所需营养素主要是氮、磷、钾,肥料的选择及施用量的选取对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该地区的土豆与菜做了一定的数量实验,当一个营养素的施肥量变化时,总将另两个营养素的施肥量保持在第七个水平上,结合各变量的散点图可以判断土豆产量与氮肥施用量之间应该可以用二次函数关系来拟合。利用SPSS进行曲线估计考察选择曲线拟合函数的类型,用MATLAB编制相应的程序进行计算,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对施肥的效果做出分析,给予田间生产一定的参考作用关键字:曲线拟合、散点图、施肥效果、SPSS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发生了改变,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平衡膳食、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

2、,营养师提倡大家多吃绿色植物,因此农作物中的营养元素越来越少到是消费者的关注,而保持农作物中的营养元素也越来越重要。某地区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素主要是氮(N)、钾(K)、磷(P)。某作物研究所在某地区对土豆与菜做了一定数量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列表所示,其中 ha 表示公顷,t 表示吨,kg 表示公斤。当一个营养素的施肥量变化时,总将另两个营养素的施肥量保持在第七个水平上,如对土豆产量关于 N 的施肥量做实验时,P与K的施肥量分别取为 196kgha与372kgha。 试分析施肥量与产量之间关系,并对所得结果从应用价值与如何改进等方面做出估计。土豆: N P K施肥量 N(kg/ha) 产量 (t

3、/ha) 施肥量 P(kg/ha) 产量 (t/ha) 施肥量 K(kg/ha) 产量 (t/ha) 0 15.18 0 33.46 0 18.98 34 21.36 24 32.47 47 27.35 67 25.72 49 36.06 93 34.86 101 32.29 73 37.96 140 39.52 135 34.03 98 41.04 186 38.44 202 39.45 147 40.09 279 37.73 259 43.15 196 41.26 372 38.43 336 43.46 245 42.17 465 43.87 404 40.83 294 40.36 558

4、 42.77 471 30.75 342 42.73 651 46.22 菜: N P K 施肥量 (kg/ha) 产量 (t/ha) 施肥量 (kg/ha) 产量 (t/ha) 施肥量 (kg/ha) 产量 (t/ha) 0 11.02 0 6.39 0 15.75 28 12.70 49 9.48 47 16.76 56 14.56 98 12.46 93 16.89 84 16.27 147 14.33 140 16.24 112 17.75 196 17.10 186 17.56 168 22.59 294 21.94 279 19.20 224 21.63 391 22.64 372

5、 17.97 280 19.34 489 21.34 465 15.84 336 16.12 587 22.07 558 20.11 392 14.11 685 24.53 651 19.40 二、模型假设1.两种植物在相同的温度、适宜的水分、充足的光照等外界环境下生长2.两种植物的施肥量相同,不同的营养元素对两种植物的影响3.两种植物的营养元素相同,不同的施肥量对两种植物的影响三、符号说明N1土豆含N的施肥量 Y1施N后土豆的产量N2菜含N的施肥量 Y12施N后菜的产量P1土豆含P的施肥量 Y2施P后土豆的产量P2菜含P的施肥量 Y22施P后菜的产量K1土豆含K的施肥量 Y3施K后土豆的产量

6、K2菜含K的施肥量 Y32施K后菜的产量四、模型分析 利用散点图,对所拟合问题的曲线类型做出判断当需要拟合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时,首先需要确定所求函数对应曲线的类型,然后根据曲线类型对所 求函数的对应关系进行假设,并利用已知数据计算所需参数,从而形成对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最终确定.考虑函数所对应曲线的类型,通常有三个参照指标 1.是绘制两个变量的散点图,从图象的角度判断函数关系的类型;2.是根据给出变量的数据关系以及数据走向来判断3.是根据所考虑变量之间内在的规律来讨论.本问题中,我们需要考察的是土豆产量与各营养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应用Matlab程序得下图绘制土豆和生菜与三种营养素之间的散点

7、图如下: 土豆产量与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之间关系的散点图从散点图中我们可以看到:N肥的用量对有些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是:当N肥的使用量较少时,随着N肥的用量的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会增加,到一定用量后产量达到最大值,然后,当N肥的用量继续增加时,农作物的产量反而会降低。而在一定的范围内,P肥和K肥的用量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将随着其用量的增加而一直增加,只是当P肥和K肥用量较少时,随着其用量的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不大。具有这种特点的函数关系在数学上用二次多项式就能很好的反映出来。五、模型建立与求解(一)确定各变量间函数关系由上段的讨论, 可以确定土豆产量与各营养素施用水平之间的函数关系为:等为待拟合常

8、数。(二)生菜与三种营养元素的关系直接利用SPSS进行曲线估计可得,生菜产量与氮肥、磷肥、钾肥用量之间拟合的函数关系(见下图)用SPSS软件拟合可得到结果(三)模型求解1.土豆产量的求解编制Matlab程序,对上述拟合问题进行求解,可以解得: 从而所拟合的函数为:氮肥:磷肥:钾肥:2.生菜产量的求解利用SPSS曲线估计对上述拟合问题进行求解,由数据分析可得拟合函数为三次函数时均比较大,因此三个图的拟合曲线均可利用三次函数表示:令 氮肥: 磷肥:钾肥:分析结果表明土豆的产量对N具有强线性依赖性, 而生菜是对P;最佳施肥方案中N、P、K的用量土豆为292, 246,542( 公斤/公顷), 生菜为

9、213,667 , 427(公斤/公顷)。对应产量为43.18和23.13吨/公顷, 且均在试验范围内达到, 可信性强;对土豆, 强影响因子依次为N、K、P, 对生菜为P、N、K;六、模型评价1.模型优点 本模型利用Matlab编程,SPSS曲线估计较成功地解决了施肥最佳方案问题, 方法简练, 道理清晰, 结果可信。SPSS曲线估计用统计量比较得知虽适合曲线,最终得到拟合曲线函数表达式。2.模型缺点在实际工作中, 三种肥料之间除了与产量有直接的数量关系外,还有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 本模型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 要得到三种营养素与产量之间的准确关系, 应该在实验之初就采取正交实验或均匀设计的

10、方法, 得到更有价值的实验数据, 从而更好的把握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以达到直到农业生产实践的目的。七模型应用1.出钢时所用的盛钢水的钢包,由于钢水对耐火材料的侵蚀,容积不断增大。研究使用次数与增大容积之间的关系2.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模型3.岩心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关系模型参考文献1赵静,但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张志涌.MATLAB教程(R2006a-R2007a)M.北京:北京航天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165-168&177-192.3刘志芳.施肥效果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9)附录1N与产量的关系应用Matlab程序如下:N1=0 3

11、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Y1=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plot (N1,Y1,+)N2=0 28 56 84 112 168 224 280 336 392;Y12=11.02 12.70 14.56 16.27 17.75 22.59 21.63 19.34 16.12 14.11;Plot(N2,Y12,+)2P与产量的关系应用Matlab程序如下:P1=0 24 49 73 98 147 196 245 294 342;Y2=0 47 93 140 186 279 372 465 558 651;plot (P1,Y2,*)P2=0 49 98 147 196 294 391 489 587 685;Y22=6.39 9.48 12.46 14.33 17.10 21.94 22.64 21.34 22.07 24.53;Plot(P2,Y22,*) 3K与产量的关系应用Matlab程序如下:K1=0 47 93 140 186 279 372 465 558 651;Y3=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