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杀菌剂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问题研究(2)_第1页
微生物杀菌剂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问题研究(2)_第2页
微生物杀菌剂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问题研究(2)_第3页
微生物杀菌剂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问题研究(2)_第4页
微生物杀菌剂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问题研究(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生物杀菌剂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问题研究(2)陈功友等34研究表明,萤光假单胞杆菌P420-4和芽孢杆菌B526-7及其混合制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炭疽病菌和斑点落叶病菌都具一定拮抗作用。范青等35用从土壤中分离到的枯草芽孢杆菌B-912活菌液对柑桔青、绿霉病有抑制效果,这可能与活菌争夺营养或不断繁殖产生抗菌素有关。张丽丽等36发现2株枯草芽抱杆菌生防菌对梨轮纹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果实上梨轮纹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9A的培养滤液对杧果炭疽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分生孢子萌发,在防病中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37.2.3 真菌杀菌剂目前已有20多个属的真菌杀菌剂被用于植物病害 的 防 治

2、 ,研 究 和 应 用 最 广 泛 的 是 木 霉 菌(Trichoderma) 和 链 孢 粘 帚 霉 (Gliocladiumcatenulatum)。木霉菌能对植物病原菌如立枯病、菌核病、腐霉病、灰霉病、霜霉病等至少18个属20余种病原真菌和多种病原细菌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国际上商业化的100余种生物杀菌剂中,70%的品种以木霉菌成分为主,如SoilGard、Bule Circle、Epic,市场前景广阔38-40.杜安楠等41研究表明,木霉菌剂处理显着提高草莓微繁殖苗白粉病抗性。岳宪化42应用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较好,经济使用浓度为300 倍液,生产上连续喷施 3 次为

3、宜,并配以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汪军等43施用淡紫拟青霉结合套作可促进香蕉生长,提高根际微生物数量,增加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刘淑宇等44应用绿色木霉菌发酵液处理可增强杜果果实采后活性氧代谢,显着抑制炭疽病的发生。王国平等45指出,由于嘧啶类杀菌剂嘧霉胺作用位点单一,加上连年使用和不合理的提高用药量,许多地区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为了延长嘧霉胺的使用寿命,降低抗药性和使用成本,木霉菌素与嘧霉胺混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有增效作用,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3 微生物除草剂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大概有30万种杂草广泛的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1800多种杂草对作物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可达9.7%46.因此,杂草

4、控制一直是植物保护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少植物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具有能够选择性地杀灭某些杂草的特性,不污染环境,且对人、畜毒性极低。应用微生物除草剂进行杂草的生物防治工作进展非常迅速,研究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一方面寻找新的除草素,另一方面通过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修饰。有许多微生物除草剂研究成果已进入应用。双丙氨膦是第1个商品化成功的除草剂,具有非选择性,对哺乳动物低毒,作用速度比草甘膦快而比百草枯慢,可被土壤微生物很快分解,常用于果园防除1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及阔叶杂草,同时具有很高的杀螨活性。Devine是美国第1个微生物除草剂,它是棕搁疫霉的厚壁孢子制成的液态药剂,用于防治柑橘园莫伦藤和其他

5、多年生作物田中的藤本植物47.鲁保一号是中国应用微生物除草剂的先例,是一种对人畜无毒害的寄生性真菌生物除草剂,防治菟丝子有良效,经济效益显着48.4 微生物农药在果树生产应用中的问题4.1 微生物农药市场良莠不齐开发出的微生物农药剂型主要为可湿性粉剂,剂型单一;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生产工艺落后;甚至有些不法商家为了争取国家扶持,提高微生物农药的速效性,在生物农药中掺杂隐形化学农药成分。4.2 微生物农药的药效不稳定首先,活体微生物农药的贮藏和施用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药效较慢。另外,农用抗生素在应用主要有2 个问题,一是因为在果树病害防治生产中滥用抗生素,致使病原菌产生抗性,二是由于抗生素

6、在应用时受环境影响而效力下降,具有不稳定的弊端,某些抗生素还存在毒性的副作用。4.3 缺乏有效的微生物农药评价体系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制定的农药登记资料规定主要参考FAO、美国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标准。虽然列出了微生物农药登记所需提供的技术资料要求,但是缺乏专门的微生物农药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在微生物农药药效评价和管理上视同化学农药,这是微生物农药评价的误区;.4.4 微生物农药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国内虽然筛选出的菌种不少,微生物农药小试的产品和品种也很多,但很多都停留在小规模试验水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生产应用严重滞后于研究开发,大规模的室外生物防治试验不仅费用大,而且各种外界干扰因素(

7、天气、土壤等)较多。4.5 微生物农药推广力度不够目前,药效快是农民选用化学农药的首要因素,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等问题容易被忽视,造成微生物农药在防治面积和市场份额等方面无法与化学农药相提并论;其次是微生物农药药效相对慢,不能及时防治大规模的病害发生;还有一些不法厂商为了追求销售利润,生产假冒产品,使农民对微生物农药的持怀疑或不满态度。5 微生物农药在果树生产应用中的建议5.1 深入开展微生物高效菌株的筛选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和改良有益微生物,使之成为对人类有益的功能菌,这是生态有机果业研究的热点领域。同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增进有效菌株毒力等多种有效手段提高微生物农药效果,开发成本低的微生物农

8、药,为其大规模田间应用奠定基础。5.2 稳定功效微生物农药制剂的商品化开发筛选和开发可以提高微生物农药的防治和贮存效果的微生物农药的新助剂和新剂型。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果树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应该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补充。5.3 建立健全微生物农药研究、开发、生产和推广体系政府部门应对微生物农药的研制及其产业开发给予经费上的支持,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支持微生物农药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联合攻关机制,科研院所按照微生物农药登记试验准则,开展承担微生物肥料机理、新功能菌种选育、新工艺和新产品等上游源头创新任务;企业主要承担技术工艺的集成、产品规模化生

9、产技术形成、推广应用技术等中下游技术组合(集成)创新工作;政府通过政策、资金等扮演行业支持和引导的角色,强化实施微生物农药补贴政策。5.4 完善微生物农药登记管理政策微生物农药的登记管理政策倍受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及社会普遍关注。依据微生物农药的特点,从微生物农药的作用机理、环境保护、农产品的安全等方面建立微生物农药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微生物农药产业的健康发展。5.5 提升农民主动意识,变让我用;为我要用;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果树科技下乡活动,使农民认识到微生物农药的优点。同时应加强果品安全检测和抗药性监测,严格执行农产品的责任追溯系统,减少化学农药残留。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微生物农药,避免单独使

10、用某种农药产生抗药性。同时要抓住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契机,大力推广有机果品和建设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促进微生物农药的快速发展。6 结语微生物农药代表了未来农药产业的发展趋势,是生产有机果品的首选农药,其最大的优势在于降低果品农药残留和环境的污染,实现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同时,微生物农药的大面积应用促进了果品品质和价格大幅上升,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中国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农业部2006年提出绿色植保;的理念,2007年以后陆续出台推进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计划到2020年绿色防控总体覆盖率达到60%以上49.目前,尽管微生物农药在果树生产中的开

11、发和推广应用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微生物农药的研究方向符合未来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未来微生物农药市场前景广阔、潜力无限,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不可估量。同时,增强产学研的联动科研攻关机制,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让科研、企业和市场一体化同步发展,形成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微生物农药制剂,实现农药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果业可持续循环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美丽果园梦。参考文献1 杨峻,林荣华,袁善奎,等。我国生物源农药产业现状调研及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4,30(4):441-4452 沈寅初,张一宾。生物农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4-15.3 明亮,陈志谊,储西平,等。生物农药剂型研

12、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9):125-128.4 陈源,卜元卿,单正军。微生物农药研发进展及各国管理现状J.农药,2012,51(2):83-89.5 Vasquez Marlen I, Marios Violaris, Andreas Hadjivassilis, et al.Susceptibility of Culex pipiens (Diptera: Culicidae) FieldPopulations in Cyprus to Conventional Organic Insecticides,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israelensis, and MethopreneJ.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2009,46(4):881-887.6 杨华,马光。BT 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J.北方果树,2003(6):12.7 苏俊平,葛东华,郭丽伟,等。一株对苹果树鳞翅目害虫高毒力的苏云金芽胞杆菌XY-1J.应用昆虫学报,2012,49(2):503-508.8 潘飞,秦双,严春雨,等。斜纹夜蛾对 15 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4,36(5):1042-1047.9 邵杰。生物农药研究进展J.安徽科技学院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