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2-宏观经济学数据与国民收入决定_第1页
宏观2-宏观经济学数据与国民收入决定_第2页
宏观2-宏观经济学数据与国民收入决定_第3页
宏观2-宏观经济学数据与国民收入决定_第4页
宏观2-宏观经济学数据与国民收入决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acro 2 企业企业 生产并出售物品与劳务生产并出售物品与劳务 雇佣并使用生产要素雇佣并使用生产要素家庭家庭 购买并消费物品与劳务购买并消费物品与劳务 拥有并出售生产要素拥有并出售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 家庭出售家庭出售 企业购买企业购买物品与劳务市场物品与劳务市场 企业出售企业出售 家庭购买家庭购买收益收益支出支出物品与劳物品与劳务出售务出售物品与劳物品与劳务购买务购买劳动、土劳动、土地和资本地和资本生产投入生产投入工资、租工资、租金与利息金与利息收入收入n国民收入核算:衡量一国创造的财富总产出n总收入=总产出n两个问题:(1)采用什么指标进行衡量?(2)如何计算这个指标? 1

2、.衡量指标GNPn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要点:(1)衡量一年内所创造的财富,不包括以前年度的;(2)最终产品,不算中间产品,例如农民将鸡蛋卖给店铺,得0.5元钱,店铺再将这个鸡蛋加工成鸡蛋饼,卖1元钱,全社会创造的财富是1元,而不是1.5元(3)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比如电视机、电视节目、理发服务、工程咨询、教育GDPn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国范围内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nGDP从地域角度,考虑的是一国经济领土内经济产出总量;GNP从身份角度,统计利用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

3、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n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GNP。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n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相对重要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出指标。其它总量指标n国内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s: NNP):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n由于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的价值,而是以前创造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因而,从理论上讲,与GDP或GNP相比,NNP是更为

4、可取的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n然而,由于折旧占GDP或GDP比例一般来说是相对稳定,用GDP(GNP)与NNP在表示经济活动总量变动意义上差别不大,人们一般更为习惯采用GNP或GDP概念。 其它总量指标n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广义国民收入泛指GDP、GNP等经济活动总量。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n狭义国民收入,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国民收入要加上折旧、间接税等才形成GDP。其它总量指标n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PI):个人从各种来源得

5、到的收入总和,即国民收入中不包括公司利润等部分。n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 用GDP衡量国民收入的问题n绿色GDP:考虑环境破坏与保护的GDPnGDP是由本其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须排除过去生产而当期交易的物品,如二手商品(1)支出法n产品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n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

6、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n采用产品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下项目2.核算方法:支出法1.消费(consumption,C):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一半以上。2.投资(investment,I):n固定投资(fixed investment):分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固定”表示这类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n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3.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G):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4.净出口(net exports,N

7、X):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 GDP(1980 年以来若干年份) (单位:亿元)年以来若干年份) (单位:亿元) 年份年份 GDP 最 终 消最 终 消费费 资本形成资本形成 净出口净出口 NX (其中)(其中) 居民消费居民消费 C 政府消费政府消费 G (其中)(其中) I 固定资本固定资本 存货增加存货增加 1980 4551.3 2976.1 2317.1 659.0 1590.0 1318.0 272.0 -14.8 1985 8792.1 5773.0 4589.0 11

8、84.0 3386.0 2641.0 745.0 -366.9 1990 18319.5 11365.2 9113.2 2252.0 6444.0 4732.0 1712.0 510.3 1995 58510.5 33635.0 26944.5 6690.5 23877.0 20300.5 3576.5 998.5 1997 74894.2 43579.4 34854.6 8724.8 28457.6 25154.2 3303.4 2857.2 1999 82429.7 49684.6 39398.6 10286.0 30496.3 29475.5 1020.8 2248.8 中国近年经济发展

9、状况n2007年,中国GDP为246619亿,增长11.4%;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了4.8%。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 中国近年经济发展状况n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36463亿元,这是首次突破60万亿元。以美元计,亦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n2015年67.67万亿元,增长6.9%(2)收入法n收入法(income approach),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从收入角度计算GDP,即把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

10、、利润、利息、租金加总得到国民收入。n国民收入与GDP最重要差别有两点:一是不包含折旧即重置投资,二是不包括间接税如营业税等。n在国民收入基础上加进折旧和间接税得到GDP。收入法 我国依据收入法统计GDP分四项:(1)劳动者报酬:包括货币工资、实物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三部分。(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因为从事生产活动使用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3)固定资产折旧:为了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4)营业盈余:经济活动增加值在扣除了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余额,主要指企业的营业利润。国内生产

11、总值:收入法中国按收入法计算的中国按收入法计算的 GDP(90 年代若干年份;亿元)年代若干年份;亿元) 项目项目 1992 1992 1995 1995 1997 1997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 3537.4 3537.4 7595.7 7595.7 10312.210312.2 劳动者报酬劳动者报酬 12052.4 12052.4 27893.7 27893.7 41540.341540.3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净额 3273.8 3273.8 7811.2 7811.2 10245.010245.0 营业盈余营业盈余 7780.6 7780.6 16147.4 16147.4 13606

12、.613606.6 总计总计 26644.3 26644.3 59448.1 59448.1 75775704.104.1 (3)部门法n部门法(sector approach)又称生产法(production approach)。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增加值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P来源。政府部门劳务按其收入计算。n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掘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生产或部门法统计。国内生产总值:部门法中中国按部门法计算的国按部门法计算的 GDP(1997 年;亿元)年;亿元) 部门部门 GDP 部门部门 GDP 1)农业 14741.6 10)金属

13、产品制造业 2747.1 2)采掘业 3568.7 11)机械设备制造业 7202.1 3)食品制造业 3825.7 12)建筑业 4997.5 4)纺织缝纫及皮革制造业 4513.5 13)运输邮电业 3923.5 5)其他制造业 3479.2 14)商业饮食业 6436.2 6)电力及蒸汽等供应业 1688.1 15)建材及非金属矿物制造业 2782.5 7)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 720.2 16)金融保险业 2194.5 8)化学工业 4085.5 17)其他服务业 5147.2 9)公共事业及居民服务业 3651.0 总计总计 75704.1 原材料原材料中间件中间件水电气水电气工资

14、工资折旧折旧间接税间接税(增值税、(增值税、营业税)营业税)(所得税前)(所得税前)利润利润增加值(增加值(GDP)成本价格/总收入利息利息租金租金劳动者劳动者报酬报酬土地等土地等其他要其他要素所有素所有者报酬者报酬债务资债务资本报酬本报酬权益资权益资本报酬本报酬加总构成狭义国民加总构成狭义国民收入,即所有要素收入,即所有要素所有者的报酬所有者的报酬以前转移到以前转移到现在的财富现在的财富政府提供公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共产品/服务服务的报酬的报酬 GDPGDP衡量一国经济生产的所有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衡量一国经济生产的所有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如果一年的如果一年的GDPGDP高于上一年份,可能是

15、因为:高于上一年份,可能是因为:n 经济中生产了更多的物品与劳务经济中生产了更多的物品与劳务n 以更高的价格销售物品与劳务以更高的价格销售物品与劳务GDP增长率024681012141613579 11 13 15 17GDP增长率19815.219829.1198310.9198415.2198513.519868.8198711.6198811.8319894.119903.819919.2199214.2199313.5199412.6199510.519969.619978.819987.8 GDP GDP 是衡量经济福利的重要指标。是衡量经济福利的重要指标。GDP GDP 是衡量社会

16、经济福利的最好是衡量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好指标吗?指标吗?案例研究:案例研究:GDPGDP的国际差异与生活质量的国际差异与生活质量2.2.总供求模型(国民收入决定理论)n总需求n总供给n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2.2.1 总需求n整个社会对产品与劳务需求的总和n总需求的构成:(1)消费(2)投资(3)政府支出(4)净出口(1)消费Cn消费:居民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或支出n构成:耐用消费品支出、非耐用消费品支出、住房租金、服务支出n决定消费的因素:(1)收入:收入越高,消费支出越大;(2)收入预期:未来预期收入越高,当前消费支出越大;(3)利率:利率越高,储蓄越高,消费支出越少(4)其他因素:目前拥有的财富

17、、退休年龄和预计寿命、社会习惯(2)投资In投资:厂商对投资品的需求或支出n构成: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厂房、设备)、存货投资(原材料、半成品、未销售的产成品)、居民住房投资n决定因素:(1)利率:利率越高,投资越少(投资分两部分,一部分不随利率变化,称为自发投资;另一部分随利率变化,称为引致投资)(2)投资效率(3)预期:将来能否卖出去(3)政府支出Gn政府对各种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或支出n政府转移支付,如救济下岗工人、补贴中西部地区不算在内n决定因素:满足政府日常需要、提供公共物品、政府的财政政策(4)净出口X-Mn出口:外国居民对本国产品或服务的需求n出口决定因素:外国经济状况、汇率n进口:本国

18、居民对外国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减少了本国商品的需求n进口决定因素:本国经济状况、汇率总需求ADn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构成一国的总需求nAD=C+I+G+X-M总需求曲线ADYPn总需求曲线随价格水平上升而下降n原因:实际资产效应:价格水平升高,人们持有的资产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支出(消费、投资等)下降跨期替代效应:价格水平升高,当前消费不合算,人们将增加储蓄,转而增加未来的消费(开放替代效应:价格水平上升,购买外国商品更便宜,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总需求曲线的移动AD1YPAD2AD1 AD2自发消费、政府支出、出口或自发投资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或者说,预期、政府政策和世界经济是总需求曲

19、线变动的原因2.2.2.总供给ASn总供给:全部产品与服务供给/销售的总和(用货币衡量)n一方面决定于社会拥有的资源土地、资本、劳动力、企业家等生产要素;资源越多,总供给就越大;n另一方面决定于要素的所有者是否愿意将这些要素投入经济,如工人多参加劳动(延长劳动时间)、多储蓄这主要由要素的价格决定,比如工资水平(劳动的价格)、利率(资本的价格)、租金(土地的价格)短期总供给曲线ASYP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原因:社会产出增加,对要素的需求增加,价格上升,比如劳动力的价格(工资)上升、资本的价格(利息)上升,利用这些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就上升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AS0PAS1Y原因:要素价格(成

20、本)上升预期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ASYP阶段1:资源未充分利用,产出增加要素的价格不变,比如中国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基本不变,因为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阶段2:资源接近充分利用,产出增加使要素价格上升阶段3 :资源已经充分利用,不管价格水平如何上升,总产出不能增加2.2.3.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ASADYP均衡国民收入总体物价水平总需求=总供给国民收入均衡的含义n国民经济均衡:总体上供求平衡,物价稳定n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总体上供不应求,导致物价上升n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总体上供过于求,社会上有大量产品积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情形一)ASYPAD1AD2AD3Y1Y2Y3在资源利用很不充分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加

21、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并且总体价格水平保持不变,即没有通货膨胀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情形二)ASYPAD1AD2AD3Y1Y2Y3在正常情况下(资源非充分利用,但短期内变得越来越稀缺),总需求增加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并伴有通货膨胀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情形三)ASYPAD1AD2AD3在资源已经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加仅仅使价格上升通货膨胀,国民收入无法增加经济停滞,所谓“滞涨”,这时候增加国民收入必须改变总供给曲线AD42.2.4.国民收入的变动n总需求冲击n总供给冲击AD0AD1ASAS0AS1AD静态:国民收入的决定静态:国民收入的决定动态:经济增长与波动动态:经济增长与波动1181003

22、04 .351995年的物价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的目的是衡量生活费用的变动。消费物价指数的目的是衡量生活费用的变动。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5%,是不是意味着生活费用,是不是意味着生活费用也上升了也上升了5%呢?呢?年份19811982198318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通货膨胀率(%)2.41.11.52.88.867.318.517.82.12.95.413.221.714.86.10.8-2.6通货膨胀率(% )-1001020301357911 13 15 171931年,美国总统哈伯

23、特年,美国总统哈伯特.胡佛胡佛(Herbert Hoover)的年薪为的年薪为7.5万美元。万美元。1995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年薪为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年薪为20万美元。万美元。年的物价水平年的物价水平年的薪水年的薪水1931199519311995万美元万美元75.927 . 86 .1075 . 71981年,一个大学教师的月收入为年,一个大学教师的月收入为56元。元。 1999年的一个大学年的一个大学老师的收入为老师的收入为980元。元。年的物价水平年的物价水平年的薪水年的薪水1981199919811999元元14177 .109 .27056n名义利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调整的利率。名义利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调整的利率。n实际利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实际利率:根据通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