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语境下的广东碳交易特点 摘要: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党和政府对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愈发重视。碳交易即为生态补偿的方式之一,而广东碳交易作为试点之一,对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也有影响。本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结合广东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广东碳交易的现状与特点,探索广东碳交易对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的作用。同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鼓励政府更合理的使用碳收入,进一步完善广东碳交易市场,解决生态补偿在实践中难以量化以及缺乏操作可行性等问题,同时提高社会对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的意识,鼓励全民参与减排。关键词:生态保护 生态补偿 广东碳交易1.序言所谓生态补偿在国际上通用的定义为“生态服务付费”(
2、Payment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或“生态效益付费”(Payment for Environmental Benefit),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一类是对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本身的补偿;二类是对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大活动的补偿;三是为保护生态环境而放弃发展机会的个人或者集体的补偿,即“污染者付费,保护者受益”。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对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近年来,党和政府深刻意识到生态保护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进生态补偿,同时,十八届三中全
3、会明确将环保纳入政府工作考核,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1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关于生态补偿的根本原因是环境的外部性问题,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不等,社会边际收益与私人边际收益不等,导致市场失灵,存在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的可能。现有的关于生态补偿的理论主要源于两个传统理论庇古的理论和科斯理论。庇古理论认为,当环境存在外部性时,适当的矫正措施应当是对污染排放活动征收一定单位的税收,这就需要外部力量,即政府干预加以解决。在现实生活中,碳税、能源税、生态公益林补助等措施即为庇古理论的
4、具体应用。科斯(1960)在对“庇古税”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庇古截然不同的思想科斯定理,科斯认为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市场可以在政府不干预的情况下以有效的方式消除外部性,这为排污权交易的产生埋下了种子。在此理论的影响下,欧盟、美国、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先后出现了污染物排放权或排放指标的交易。1.2 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国外生态补偿实践就补偿模式层面可以分为三类: 政府作为唯一补偿主体模式:政府作为唯一补偿主体对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所引起的缺失补偿主体的生态类型给予补偿,如美国设立的废矿恢复治理基金。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作为增益性和损益性生态补偿主要支付者,主要包括政府实施直接补偿、建立生态
5、补偿基金制度、征收生态补偿税、区域转移支付制度、流域(区域) 合作等形式,如在德国对新开发区矿区业主要求预留企业年利润3%作为复垦专项基金;瑞典、比利时、芬兰设立与环境有关的税收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生态补偿产品创新,实现对产权关系相对明确的生态补偿类型实现补偿,包括绿色偿付、配额交易、生态标签、排放许可证交易、国际碳汇交易等,如美国、欧盟的配额交易;哥斯达黎加的碳汇交易等。目前我国实践中的生态补偿模式也主要为政府补偿模式和市场补偿模式。政府补偿模式主要有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天然林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治理工程、生态经济林等;市场补偿模式主要有水权交易和全国七大试点的碳交易等。1.3
6、 研究意义碳交易市场机制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态保护机制,不仅将资源的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落到实处,还是将环境外部性问题内部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损毁的生态环境予以补偿及修复。广东作为能源消耗和排放大省,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以资源环境的牺牲为代价,且广东省内发展水平不均,贫富差异较大。同时,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部分地区贫困状况加剧地区发展模式陷入先污染再治理的恶性循环。而广东碳交易作为试点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量化企业对环境的损害程度,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进而推动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实现。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为综述,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主要为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语境下的广
7、东碳交易特点,第三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2.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语境下的广东碳交易特点2.1 广东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广东作为改革的先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2012年广东实现GDP总值5.71万亿元,人均GDP达到54095.38元,已经迈进中上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门槛。然而,广东经济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从城乡二元化方面分析,过去十年,广东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均保持平均每年10%左右的增幅。然而城乡却呈现不平衡发展,2012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226.71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10542.8元(见图1:),图1: 2003年-2012年广东人均收入及人均G
8、DP状况(单位:元)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3,自己整理城乡收入差距逐渐变大,广东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存收入之比基本上呈现上升的趋势(见图2)。图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存收入之比来源:广东统计年鉴,自己整理从区域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对广东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占据着广东GDP 中4/5的比重,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珠三角在广东经济总量中的占有率最高是2011年的80.6%。东西两翼:以及山区总共占广东经济的比例大约为20%,这说明广东区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表1:分区域在广东经济总量中的占有率珠三角东翼西翼山区市200679.86.67.56.12007806
9、.47.26.4200879.76.57.36.5200979.76.77.26.4201079.36.87.46.5201180.66.87.84.8201279.16.87.86.3注:珠三角市为珠三角九个市、山区市为山区五市。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3从生态指标分析,韶关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资源居广东首位,是全国重点林区, 森林覆盖率达71.9%. 梅州市、河源市、清远市的森林覆盖率也在70%左右,而深圳市森林覆盖面积为47.6%,广州森林覆盖率为38.3% 中山、东莞森林覆盖率低于30%,区域之间森林覆盖率不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也不相同,相对而言,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对于生态保
10、护承担了更多的责任。2.2广东碳交易现状与特点2.2.1 广东碳交易现状机制设计方面:广东碳交易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之一,是在广东省政府的牵头下启动,市场组织和管理工作由广东省发改委承担。广东省政府是在借鉴欧美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符合广东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的广东碳交易市场制度和法规体系。广东省碳排放交易试点共分为三期,第一期(2012年2015年)为试点试验期,第二期(2016年2020年)为试验完善期,第三期(2020年后)为成熟运行期; 十二五期间的第一期在分为3个阶段展开,2012年2013年上半年为筹备阶段,2013年下半年2014年为实施阶段,2015年为深化阶段。广东碳交易
11、的市场制度方面的现状见表2:表2: 广东碳交易现状时间2012-2015年为试点试验期2016-2020年为试验完善期2020年后为成熟运行期,启动(2012.9.11)交易2013.12.19控排企业电力、水泥、钢铁、陶瓷、石化、纺织、有色、塑料、造纸九大行业中2011-2014年任一年排放2万吨CO2(或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排放量报告2011-2014年任一年排放1万tCO2(或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交易平台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以碳排放权配额为主,即由政府发放给企业等市场主体量化的CO2排放权益额度。同时经国家或广东省备案、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自愿
12、减排量作为补充交易产品配额分配方式根据控排企业2010-2012年CO2历史排放情况,结合所属行业特点,一次性向控排企业发放2013-2015年各年度碳排放权配额。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参考企业报告的上一年度碳排放情况,适时对企业本年度碳排放权配额进行合理调整且一级市场分配方式为免费分配为主,有偿为辅,2013年有偿比例为3%交易参与方政府纳入控制碳排放总量的企业抵消机制有抵消机制,接受CCER,抵消机制(CCER)占当年排放配额数量的比例10%,且70%以上的CCER应为广东省本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市场运营方面,截至2014年7月14日,广东碳交易一级市场的累计成交量11,123,339吨,累
13、计成交金额为667,400,000元,二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1,063,456吨,累计成交金额为59,533,853.06元,一级、二级市场合计的累计成交金额为12,186,795吨,占七个交易试点累计总成交量的50%,见图3图3:碳交易累计成交量(吨)来源:广东碳排放权交易所 累计成交金额为726,933,853元,占七个交易试点累计总成交金额的63%,见图4:图4:碳交易累计成交金额(元)来源:广东碳排放权交易所配额履约方面,截至2014年7月15日,有182家企业在配额注册登记系统提交配额完成履约,仅有2家企业没有完成履约,18家企业符合要求转为报告企业,企业履约率达98.9%,配额履约率
14、达到99.97%。2.2.2广东碳交易特点广东碳交易作为一种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Cap-and-trade system),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能够以灵活的成本有效的方式实现政府设定的环境目标,同时对监管者信息要求比较低,能够减少监管成本。同时,广东碳交易作为中国碳交易的试点之一,又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广东碳交易基数大,范围广:广东碳交易2013年首批纳入电力、水泥、钢铁、石化四大行业,逐渐纳入陶瓷、纺织、有色、塑料、造纸九大行业,“十二五”期末力争将交通运输、建筑行业的相关企业纳入碳排放总量控制和配额交易范围。 广东省九大行业年减排量6亿吨,可交易的减排量在2.56亿吨左右。 其次
15、,有偿竞买与无偿发放结合:广东是七个试点中唯一一个在发放环节实施有偿发放机制的试点地区,有偿竞买与无偿发放相结合,有偿拍卖的资金用于支持碳市场建设,企业节能改造等,同时也能够激励企业创新,提高能源效率;另外,广东碳交易也预留了新增企业和设施以及用于市场调配的配额量。然而,广东碳交易的不足之处在于有偿竞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同时存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初期均存在的问题:与其他试点缺乏链接机制;市场流动性不强;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和惩罚力度有限,碳交易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亟待完善。2.3 广东碳交易对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的作用碳交易本身即作为生态补偿的一种方式,符合“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广东碳交
16、易也有此作用。此外,广东碳交易本身的一些特点也对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产生作用。量化生态补偿:在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行政先导基础上,广东碳交易通过设定排放配额量化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通过碳交易对破坏做了补偿。另外,广东碳交易利用排放权碳交易、排污权污染物限量控制、低碳技术转移以及投融资服务等市场化手段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引领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和鼓励绿色GDP的低碳、创新、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偿竞买收入:广东作为唯一在配额初始发放环节实施有偿发放机制的试点,政府通过碳收入进行转移支付来支持碳市场建设,促进市场发展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产生了影
17、响。森林碳汇: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而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国外有过估算,每1000英亩(1英亩=4046.9平方米)森林能够储存的二氧化碳超过20万吨,相当于每年4万辆汽车的总排放量。 广东作为林业大省,属于典型的“七山一水二分田”。林业用地面积1097.31万公顷,森林面积达1049.9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4.55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7.3%,发展森林碳汇交易前景广阔。广东碳交易已经将森林碳汇作为补充机制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同时广东碳交易是第一个按VCS方法学开发了30万亩地近300万吨减排量, 且准备交易。另外,广东省正积极申报林业碳
18、汇计量监测核证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广东碳交易通过森林碳汇,一年就可以减排8000万吨到1亿吨二氧化碳。不仅如此,广东森林地区多为欠发达地区,广东碳交易通过森林碳汇,赋予森林以生态价值,用市场手段促进森林的维护与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同时还促进碳资金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促进广东协调发展。海洋碳汇: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CO2, 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海洋的固碳能力约为4000万亿吨,年新增储存能力约5亿吨6亿吨。广东作为沿海省份,省内有湛江,茂名,阳江,江门,珠海,深圳,惠州,汕尾,揭阳,汕头,潮州沿海,其中湛江沿海为广东沿海之最,同为中国地级市之首,湛江海岸线为1556公里
19、。2012年2月2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首次提出要在全省试点“海洋蓝色碳汇”,欲将“贝类增殖、海藻养殖、海草种植”等,纳入海洋经济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广东碳交易通过海洋碳汇,也将会对生态补偿做出贡献。3.结论与政策建议:广东碳交易作为中国碳交易试点之一,整体制度框架与其他试点大同小异,但在覆盖行业范围、配额分配方法,市场交易主体等方面呈现不同的特点:广东碳交易基数大,范围广;有偿竞买与无偿发放相结合;为新增企业和设施以及用于市场调配的配额量等等。同时,广东碳交易作为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的一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补偿进行了量化,政府通过使用有偿竞买收入,为生态补偿提供资金支持:森林碳汇和海洋碳汇也为生态补偿做出了贡献。然而,作为中国碳交易的试行阶段,广东碳交易还有以下可以改进的地方:进一步完善广东碳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衣品质检验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服装制作工艺-服装设计与工艺-轻工纺织大类
- Section B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人教新目标版2012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12
- 任务三 纸板凳的制作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劳动七年级上册浙教版
- 3.1 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 第2课时 列代数式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集团有限公司资产管理办法
- 蔬果类营养知识培训课件
- 4.7 数学建模活动:生长规律的描述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二册-人教B版2019
- 第八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历史中国历史 (全一册)人教版
- 2025年体能专业理论知识考试题库
- 2025年全民(药膳与食疗)技能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慢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解读课件
- 廊坊市广阳区2025年小升初素养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附件6工贸高风险企业高危领域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隔声窗施工方案
- (高清版)DB11∕T687-202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医药电子商务实务》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钢板仓施工流程及安全保证方案
- 农业互联网与农产品营销策略优化
- 知识产权具体实施细则
- 泄密案件整改报告范文
- 船舶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