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生产和成本理论_第1页
4:生产和成本理论_第2页
4:生产和成本理论_第3页
4:生产和成本理论_第4页
4:生产和成本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456长短期成本概念和分类长短期成本概念和分类短期短期C C规律与短期规律与短期Q Q规律规律各短期成本规律及其联系各短期成本规律及其联系短期短期C C与短期与短期Q Q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789收益的概念收益的概念两种两种10q 本章以及后文的厂商均衡理论本章以及后文的厂商均衡理论, ,都是生产者行为都是生产者行为理论理论( (或称生产者选择理论或称生产者选择理论) )的组成部分。的组成部分。q生产者行为理论是关于生产者行为理论是关于供给供给方面的问题和规律性方面的问题和规律性研究理论。研究理论。q 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与与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存在对偶关系,存在对偶关系,

2、其研究问题、方法和原理极为相似,学习中要善于其研究问题、方法和原理极为相似,学习中要善于联系、比较,联系、比较,温故知新温故知新。q 本章中的短期生产分析类似于本章中的短期生产分析类似于“基论基论”( (边际分边际分析法析法) )。11q本章中的长期生产分析较多类似于本章中的长期生产分析较多类似于“序论序论”( (无差异分析无差异分析法法),),也类似于也类似于“基论基论”( (也可用边际分析法也可用边际分析法) ) 。q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行为涉及以下三个问题;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行为涉及以下三个问题; 产量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化规律产量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化规律( (即生产函数

3、即生产函数) ) ,如,如何进行要素投入量的最优组合何进行要素投入量的最优组合本章的本章的生产理论生产理论部分部分研究这一问题;研究这一问题; 收益与成本的变化规律收益与成本的变化规律, ,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行为行为) )原则是什原则是什么么本章的本章的成本理论成本理论部分研究这一问题;部分研究这一问题; 各类市场各类市场( (竞争竞争) )结构差异的因地制宜问题结构差异的因地制宜问题以下两以下两章章厂商均衡理论厂商均衡理论研究这一问题。研究这一问题。12 厂商的行为是生产经营,行为的目标是厂商的行为是生产经营,行为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生产是对

4、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 ,以制成以制成产品的行为;产品的行为;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经济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经济资源资源: :劳动劳动L,L,资本资本K,K,土地土地N,N,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E E。13 q 生产系统生产系统( (生产线生产线 车间车间 工厂等工厂等) )在一定时期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内,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最大可能产量最大可能产量与各要与各要素投入量之间的素投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关系。q Q=f(Q=f(X X1 1,X X2 2,X Xn n) );q Q = f ( L , K ) Q = f ( L , K ) q Q = AL

5、Q = ALKK (式中(式中A .A .为参数)为参数) 据据1899-19221899-1922年美国有关经济资料得:年美国有关经济资料得: Q = 1.01 LQ = 1.01 L0.75 0.75 K K0.250.25X Xi i代表第代表第i i种要素投种要素投入量入量14q 显明成本显明成本(Explicit Costs): (Explicit Costs): 是财务会计学上的成本是财务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它是指厂商会计账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账上的各概念。它是指厂商会计账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账上的各项支出费用,由于这些成本在账目上一目了然,所以称为项支出费用,由于这些成本在账目上

6、一目了然,所以称为显明成本。显明成本。 q 隐含成本隐含成本(Implicit Costs):(Implicit Costs):是指厂商自己提供生产要是指厂商自己提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费用。但这些费用并没有在会计成本账目上素所应支付的费用。但这些费用并没有在会计成本账目上表现出来,所以叫做隐含成本。隐含成本相当于厂商本身表现出来,所以叫做隐含成本。隐含成本相当于厂商本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 (通常称为通常称为“正常利润正常利润”) ),它是,它是厂商将自有的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到自己经营的企业中厂商将自有的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到自己经营的企业中而放弃的将这些生产性资源

7、用于其他用途可赚钱的收入。而放弃的将这些生产性资源用于其他用途可赚钱的收入。 隐含成本隐含成本 正常利润正常利润15q 经济成本经济成本 = =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 = = 显明成本显明成本 + + 隐含成本隐含成本 = = 会计成本会计成本 + + 正常利润正常利润 ( (自有资源的机会成本自有资源的机会成本) )q 经济利润经济利润 = = 收益收益 经济成本经济成本 = = 收益收益 ( (会计成本会计成本 + + 正常利润正常利润) ) = = 会计利润会计利润 正常利润正常利润 = = 超额利润超额利润 ( (可正可负可正可负) )16q 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量产量对所购企业

8、的生产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量产量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很明显,企业货币支出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很明显,企业货币支出总额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生产的产量总额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生产的产量Q(它决(它决定了要素的投入耗用量)定了要素的投入耗用量)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P。成。成本函数可以记做:本函数可以记做:C=f ( Q , P) 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在要素市场上生产要素的供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在要素市场上生产要素的供求决定的。这里,假定要素的价格不变,因此,本求决定的。这里,假定要素的价格不变,因此,本章研究的是成本支出与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成本章研究的是成本支出与

9、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成本函数记做:函数记做: C=f (Q) 17 至少有一种要素的投入量来不及改变的生产时至少有一种要素的投入量来不及改变的生产时期。期。( (通常假定通常假定L L可变,可变,K K既定不变既定不变) ) 短期生产短期生产, ,短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 ,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 ,可变成本与不变成本可变成本与不变成本, ,边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际产量递减规律( (或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或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假定只有一假定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通常记为通常记为 Q Q=f(L,Kf(L,K0 0) ) ,或或 Q Q=

10、f(L) f(L) 18 所有要素的投入量都可以改变,因而不存在不所有要素的投入量都可以改变,因而不存在不变要素和不变成本等概念的生产时期。变要素和不变成本等概念的生产时期。 长期生产长期生产, ,长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 ,规规模扩大与规模收益模扩大与规模收益,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理论分析常用的长期生产函数理论分析常用的长期生产函数: : 假定只有劳假定只有劳动和资本这两类投入要素变量的生产函数动和资本这两类投入要素变量的生产函数, ,通常通常记为记为 Q Q=f(L,K)f(L,K)。不一定,不具体;不一定,不具体; 重工业长于轻工业,资本密集长于劳动密集。重

11、工业长于轻工业,资本密集长于劳动密集。19规律特征规律特征递增递增递减递减 ( ( 正正 负负););重要作用重要作用是支配短期生产的基本规律;是支配短期生产的基本规律;假设前提假设前提技术水平不变技术水平不变; ; 其他要素投入量既定。其他要素投入量既定。(被视为同义词:边际产量,边际报酬,边际收益)(被视为同义词:边际产量,边际报酬,边际收益) 当两种或多种要素结合生产一种产品时,若当两种或多种要素结合生产一种产品时,若和和固定不变,只有固定不变,只有,随着该可变要素投入,随着该可变要素投入的的逐渐逐渐,其边际其边际产量表现出的先上升而最终下降的规律性特征。产量表现出的先上升而最终下降的规

12、律性特征。(MPMPL L:升升降降零零负)负) LMP0 MP MP* * * * * * * * * * 第第4 4 章章 * * * * * * * * * *q 讨 论 :讨 论 : 技 术 进 步技 术 进 步 与与 马 尔 萨 斯 预 言 的 失 败马 尔 萨 斯 预 言 的 失 败n马尔萨斯预言:马尔萨斯预言:随着人口的膨胀,食物的需求也在膨胀,虽随着人口的膨胀,食物的需求也在膨胀,虽然也有越来越多的劳动耕种土地,但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劳然也有越来越多的劳动耕种土地,但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会导致食物产出的增长速度动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会导致食物产出的增长速度赶不上

13、赶不上食食物需求的增长速度,因而会产生大的饥荒和社会灾难物需求的增长速度,因而会产生大的饥荒和社会灾难。n数据显示食品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数据显示食品增长超过人口增长。n技术已经导致了产品过剩和价格下降。技术已经导致了产品过剩和价格下降。n马尔萨斯没有考虑到马尔萨斯没有考虑到技术的潜在影响技术的潜在影响,没有料到食品供给增长速度竟会超过没有料到食品供给增长速度竟会超过需求增长速度需求增长速度。n即马尔萨斯没有考虑到即马尔萨斯没有考虑到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会使会使食品的边际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食品的边际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LMP0 MP MP MPMP/ /21 边际产量来自于新增一单位可变要素边

14、际产量来自于新增一单位可变要素( (例如例如L)L)的作用的作用, ,而新增一单位可变要素而新增一单位可变要素(L)(L)的作用包括:的作用包括: 因逐渐增加的各单位可变要素因逐渐增加的各单位可变要素 “ “同同质假设质假设”而相同而相同, ,即保持不变;即保持不变; L L与与K K的比例适宜时为最大的比例适宜时为最大( (因符合其互补性的客观要因符合其互补性的客观要求求) ),偏离时变小,偏离时变小( (各要素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替代各要素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替代, ,但但替代过多会降低效率替代过多会降低效率) ),存在,存在“升升降降零零负负”规律。规律。存在存在“升升降降零零负负”规律

15、。规律。22边际收益劳动投入劳动投入L L0 0劳动影响的协作效率曲线A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 MPL=A+B劳动的效率直线B边际量边际量( (效率效率) )23 生产系统在一定的生产系统在一定的L水平下生产的全部产量水平下生产的全部产量 生产系统在一定的生产系统在一定的L L水平下水平下, ,平均每单位平均每单位L L生生产的产量。产的产量。APAPL L = TP/L = TP/L 生产系统在一定的生产系统在一定的L L水平下水平下每增加一单位变每增加一单位变动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动投入所增加的产量。MPMPL L=TP/L,=TP/L,或或=dTP/dL =dTP/dL 24 递递 增增 左上

16、凹左上凹 顶顶 点点 拐拐 点点 递递 减减 右下凹右下凹 零零 点点 顶顶 点点 负负 值值 递递 减减 AP AP(L(Li i) )原点与原点与TPTP(L(Li i) )连线斜率连线斜率 最大时最大时 递增转递减递增转递减 有最大值有最大值 MP AP MP AP 递递 增增 MP = AP MP = AP 最最 大大 MP AP MP AP 递递 减减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支配短期生产的基本规律;支配短期生产的基本规律;曲线的形状决定曲线的形状决定曲线和曲线和曲线曲线的的形状。形状。25L=L=L L1 1时,时,MPMP数值最大,对应数值最大,对应TPTP曲线最陡;曲

17、线最陡;( (因为某点因为某点MPMP值值 TPTP对应点切线斜率对应点切线斜率) )L=L=L L2 2时,时,MPMP与与APAP两线相交,两线相交,APAP数值最大数值最大, ,对应对应TPTP曲线与原点曲线与原点射线相切;射线相切;( (因为某点因为某点APAP值值TPTP对应点与原点连线斜率对应点与原点连线斜率) )L=LL=L3 3时,时,MPMP数值为数值为0(0(正转负的正转负的转折点转折点) ), TPTP数值最大。数值最大。( (因因为为TPTPMPMP的累计的累计) )26 L=L1时,耗用可变要素时,耗用可变要素L的边际效率最高;的边际效率最高; L=L2时,可变要素时

18、,可变要素L的总的总体效率最高;体效率最高; L=L3时,耗用可变要素时,耗用可变要素L产生的总产量最高。产生的总产量最高。 生产第生产第IIII阶段。在市场阶段。在市场条件允许下,理性厂商会在条件允许下,理性厂商会在此选择与其既定的此选择与其既定的K K相匹配相匹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可变要素投入量L L。 厂商在资本规模既定(即短期生产短期生产) )条件下生产某一产量所耗费的成本。包括包括AFCAVCSACMFCMVCSMCTFCTVCSTC平平均均固固定定成成本本平平均均可可变变成成本本短短期期平平均均成成本本”,则则若若“平平均均单单位位产产量量边边际际固固定定成成本本边边际际可可变变成

19、成本本短短期期边边际际成成本本则则若若“边边缘缘单单位位产产量量”,固固定定成成本本总总可可变变成成本本总总成成本本总总短短期期则则若若“一一定定产产量量水水平平”,:产产量量”“某某一一: 可变成本可变成本耗用可变要素价值的货币量;耗用可变要素价值的货币量; 不变成本不变成本耗用不变要素价值的货币量。耗用不变要素价值的货币量。v短期边际成本短期边际成本 短期短期总成本增量总成本增量/ /产量产量增量增量(STC/Q)(STC/Q); v边际边际可变成本可变成本 总总可变可变成本增量成本增量/ /产量产量增量增量(TVC/Q)(TVC/Q);v边际边际不变成本不变成本 总总不变不变成本增量成本

20、增量/ /产量产量增量增量(TFC/Q) (TFC/Q) = 0= 0 。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成本(SAC) (SAC) 短期短期总成本总成本/ /产量产量 (STC/Q)(STC/Q);平均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AVC) (AVC) 总可变成本总可变成本/ /产量产量 (TVC/Q) (TVC/Q) ;平均平均不变成本不变成本(AFC) (AFC) 总不变成本总不变成本/ /产量产量 (TFC/Q)(TFC/Q)。 长短期成本概念和分类长短期成本概念和分类 厂商在最优要素组合 (即长期生产长期生产) )条件下生产某一产量所耗费的成本。包括包括)长长期期平平均均成成本本(则则若若“平平均均单单

21、位位产产量量”,)长长期期边边际际成成本本(则则若若“边边缘缘单单位位产产量量”,)成成本本(总总长长期期则则若若“一一定定产产量量水水平平”,:“某某一一产产量量”LACLMCLTC: 为什么在短期生产中,总成本为什么在短期生产中,总成本、边际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平均成本的代号(英的代号(英文缩写)文缩写)STCSTC、SMCSMC、SACSAC 都冠以都冠以“ S S ” ”表示表示“短期短期”,而可变,而可变成本、不变成本、成本、不变成本、平均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平均平均不变成本的代号不变成本的代号 TVCTVC、TFCTFC、AVCAVC、AFCAFC 却不冠以却不冠以“ S

22、S ” ”表示表示“短期短期”? STCSTC、SMCSMC、SACSAC 冠以冠以“ “ S S ”表示表示“短期短期”, ,其目的是与长其目的是与长期生产中的期生产中的总成本总成本 LTCLTC、边际成本边际成本 LMCLMC、平均成本、平均成本LACLAC 的的“ “ L L ”( ”(表示表示“长期长期”) )相区别;相区别; 可变成本可变成本TVCTVC 、不变成本、不变成本TFCTFC 、平均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AVCAVC、平均平均不不变成本变成本AFCAFC等概念是短期生产所特有,不存在区别问题。等概念是短期生产所特有,不存在区别问题。长短期成本概念和分类长短期成本概念和分类2

23、9 C (元元)TVCTVC0 0Q(件件)C (元元)TFCTFC0 0Q(件件)C (元元)STCSTC0 0Q(件件)TFCTFCTFCTFC各短期成本规律及其联系各短期成本规律及其联系30n据据“AVC=TVC/Q”AVC=TVC/Q”可知可知,AVC,AVC曲线上曲线上“对应对应点点”( (例如例如b b点点) )的高度的高度, ,即即AVCAVC数值数值, ,等于等于TVCTVC曲线曲线上上“对应点对应点”( (产量相同的点产量相同的点, ,例如例如B B点点),),与坐标与坐标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原点的连线的斜率, ,例如例如AVCAVCb b=TVC=TVCB B/Q=tg/Q=t

24、g。n所以所以TVCTVC曲线的曲线的“连线连线”斜率的变化规律斜率的变化规律AVCAVC曲线的高度的变化规律,即:曲线的高度的变化规律,即:“ADB”ADB”的的“连线连线”斜率变小,斜率变小,“adb”adb”的高度变低;的高度变低;B B点的点的“连线连线”斜率最小,斜率最小,b b点的高度点的高度最低;最低;“BC”BC”的的“连线连线”斜率变大,斜率变大,“bc”bc”的高度变高。的高度变高。b ba aAVCAVCTVCTVCB BA AD DC TVC (元元) co od dQ(件件)o o AVC(元元/件件)Q(件件)各短期成本规律及其联系各短期成本规律及其联系310 0

25、C (元元/件件)AVCAVCQ(件件)Q(件件)0 0 C (元元/件件) SACSACAFCAFCAVCAVC C (元元/件件) 0 0Q(件件)AFCAFC各短期成本规律及其联系各短期成本规律及其联系32STCSTCb ba ad d0 0Cb ba aB BA AD Dd dCMVCMVC0 0TVCTVC C (元元) C (元元/件件)00Q(件件)Q(件件)或或SMCSMC各短期成本规律及其联系各短期成本规律及其联系n据据“MVC=dTVC/dQ”可知可知, ,MVC曲线上曲线上“对对应点应点”( (例如例如b b点点) )的高度的高度, ,即即MVCMVC数值数值, ,等于等

26、于TVCTVC曲线上曲线上“对应点对应点”( (产量相同的点产量相同的点, ,例如例如B B点点),),的切线的斜率的切线的斜率, ,例如例如MVCMVCb b= =dTVCTVCB B/ /dQ Q。n所以所以TVCTVC曲线的切线斜率的变化规律曲线的切线斜率的变化规律MVCMVC曲曲线的高度的变化规律,即:线的高度的变化规律,即:“DA”DA”的的切线切线斜率变小,斜率变小,“dada”的高度变低;的高度变低;A A点的点的切线切线斜率最小,斜率最小,a a点的高度最点的高度最低;低;“ABC”ABC”的的切线切线斜率变大,斜率变大,“abcabc”的高度变高。的高度变高。33短期平均成本

27、、平均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 与与 短期边际成本短期边际成本 C (元元) Q(Q(件件) )0 0TVCTVCSMCSMC Q(Q(件件) )0 0C (元元/件件)AVCAVCSTCSTCSACSAC各短期成本规律及其联系各短期成本规律及其联系34TPTP或或Q Q(件件)TVCTVCC CTVCTVCb bTVCTVCa aTVC变变化规律化规律TVCTVC(元元)n mn m OTVCTVCP PL L既定的劳动价格既定的劳动价格P PK K既定的资本价格既定的资本价格TVC = TVC = P PL L. .L LTPL 变变化规律化规律 TP =MPTP =MPTPTP

28、La b ca b cm m n nOTPTPL L或或 TVCTVCa aTVCTVCb bTVCTVCc cTVCTVCAPL 变变化规律化规律 AP=TP/LAP=TP/LAPAPL b OAPAPL L或或 TVCTVCb b TVCTVC或或 TVCTVCa aTVCTVCc c TVCTVCMPL 递递减规律减规律 L a a c cMPMPOMPMPL LTVCTVC = P= PL L. .L L短 期短 期 C 规 律 与 短 期规 律 与 短 期 Q 规 律规 律35AVC.MVC 变变 化化 规规 律律 AVC=TVC/QAVC=TVC/Q MVC=TVC/Q MVC=T

29、VC/Q TPTP或或Q Q(件件)C(元元/件件)n n m m MVCMVC AVCAVC OSTC变变化规律化规律 STC=TVC+TFCSTC=TVC+TFCn n m m o o c b ac b aTPTP或或 Q Q(件件) T TC(元元) STC TVC TFCTFC OTVC变变化规律化规律TPTP或或Q Q(件件)TVCTVC(元元)n n m m OTVCTVCTVCTVCC CTVCTVCb bTVCTVCa a SAC.SMC变变 化化 规规 律律C(元元/件件) SAC=AVC+AFCSAC=AVC+AFC AFC=TFC/Q AFC=TFC/Q SMC=MVC+

30、0 SMC=MVC+0SACSACSMCSMC AVCAVC n m o AFC OTPTP或或Q Q(件件)短期短期C规律与短期规律与短期Q规律规律36 设设PL=10元元/工时工时, 则只则只需将需将L的的 “工工时时”单位换为单位换为TVC的的“10元元”单位即可。单位即可。TPL变变 化规律化规律TVC变变化规律化规律O mO m n 0 n 0 a b ca b c L TPL变化规律变化规律 TPTP或或Q Q TPTPL L或或 TVCTVCa a TVCTVCb b TVCTVCc c TVCTVC短期短期C规律与短期规律与短期Q规律规律q 左翻左翻180037TPL变变 化规

31、律化规律TVC变变化规律化规律q 左翻左翻1800TPL变化规律变化规律TPTP或或Q Qc b ac b a O mO m n 0 n 0 LTPTPL L或或TVCTVC TVCTVCc c TVCTVCb b TVCTVCa a 设设PL=10元元/工时工时, 则只则只需将需将L的的 “工工时时”单位换为单位换为TVC的的“10元元”单位即可。单位即可。短期短期C规律与短期规律与短期Q规律规律38TPL变变 化规律化规律TVC变变化规律化规律TPL变化规律变化规律TPTP或或Q Qc b ac b a O mO m n 0 n 0 LTPTPL L或或TVCTVC TVCTVCc c T

32、VCTVCb b TVCTVCa a 设设PL=10元元/工时工时, 则只则只需将需将L的的 “工工时时”单位换为单位换为TVC的的“10元元”单位即可。单位即可。900短期短期C规律与短期规律与短期Q规律规律39TPTP或或Q Qc b a c b a L0 n m o0 n m oTPTPL L或或TVC TVCTVC TVCC C TVCTVCb b TVCTVCa aTVTVC CTPL变变 化规律化规律TVC变变化规律化规律 设设PL=10元元/工时工时, 则只则只需将需将L的的 “工工时时”单位换为单位换为TVC的的“10元元”单位即可。单位即可。短期短期C规律与短期规律与短期Q规

33、律规律90040 ( 由关系式:由关系式:SMC = STC/Q = SMC = STC/Q = P PL LL/Q+0L/Q+0 = = P PL L/(Q/L) = /(Q/L) = P PL L/MP/MP 可可 知知 :SMCSMC与与MPMP存在以下反向关系存在以下反向关系 先先递增(上升)递增(上升) 先先递减(下降)递减(下降) 到到最大(峰顶)最大(峰顶) 到到最小(谷底)最小(谷底) 后后递减(下降)递减(下降) 后后递增(上升)递增(上升) LMP0 MPMPQMC0 SMCSMC短 期短 期 C C 与 短 期与 短 期 Q Q 的 对 应 关 系的 对 应 关 系( “

34、 跨 代跨 代 ” 联 系 、 支 配 )联 系 、 支 配 )说明说明:Q和和TP都代都代 表总产量表总产量, 所以所以 MP = Q/L41 由关系式:由关系式:AVC = TVC/Q = AVC = TVC/Q = P PL L L/ L/ = = P PL L/(/(/L) = /L) = P PL L/AP/AP 可可 知知 :AVCAVC与与APAP存在以下反向对应关系存在以下反向对应关系 先先递增(上升)递增(上升) 先先递减(下降)递减(下降) 到到最大(峰顶)最大(峰顶) 到到最小(谷底)最小(谷底) 后后递减(下降)递减(下降) 后后递增(上升)递增(上升) QAC0 AV

35、CAVCLAP0 APAP短 期短 期 C C 与 短 期与 短 期 Q Q 的 对 应 关 系的 对 应 关 系(“跨代跨代”联系、支配)联系、支配)说明说明:Q和和TP都代都代 表总产量表总产量, 所以所以 AP = Q/L42在长期生产中在长期生产中,在技术水平不变在技术水平不变 下下,两种,两种( (实为各种实为各种) )生产要素按生产要素按相同的比例相同的比例( (即不改变技术即不改变技术 系数系数) )增加增加, ,从而使产量增加从而使产量增加, , 这一过程称为这一过程称为“规模扩大规模扩大”, , 而由此产生的而由此产生的组合要素组合要素的边际产量称为的边际产量称为“规模收益规

36、模收益”。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系统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系统的效率通常存在以下三阶段的变化规律,即:的效率通常存在以下三阶段的变化规律,即:1 1、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增:产量增长的幅度产量增长的幅度大于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扩大规模可带规模扩大的幅度,扩大规模可带来节约(即来节约(即“经济经济”),故称之为),故称之为“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或或“内在经济内在经济”;2 2、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不变:产量增长的幅度产量增长的幅度等于等于规模扩大的幅度;规模扩大的幅度;3 3、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递减:产量增长的幅度产量增长的幅度小于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扩大规模会变规模扩大的幅度

37、,扩大规模会变得不经济,故称之为得不经济,故称之为“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或或“内在不经济内在不经济”。43(与(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颇为相似)颇为相似) 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LAC)(LAC)递减;递减; 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LAC)(LAC)不变;不变; 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LAC)(LAC)递增。递增。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是支配是支配长长期生产的基本规律期生产的基本规律;规律特征规律特征递增递增不变不变递减递减;技术系数前提技术系数前提不改变不改变技术系数技术系数( (即即各各要素比例不变要素比例不变) ); 技术水平前提技术水平前提不变技术水平。不变技

38、术水平。44 收益变化率收益变化率/ /规模变化率规模变化率1 1, 即:即:“收益规模弹性收益规模弹性”1 1 ; 收益变化率收益变化率/ /规模变化率规模变化率1 1, 即:即:“收益规模弹性收益规模弹性” ” 1 1 ; 收益变化率收益变化率/ /规模变化率规模变化率1 1, 即:即:“收益规模弹性收益规模弹性”1 1 。 (收益(收益产量产量 ;规模;规模“组合要素组合要素”投入量)投入量)http:/ 45 右图所示的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右图所示的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规规模扩大模扩大时的三种产量曲线;时的三种产量曲线; 其中,其中,规模扩大规模扩大时的边际产量曲时的边际产量曲线线(即即曲线曲

39、线)反映了规模收益反映了规模收益变化的图形特征;变化的图形特征; 长期生产的长期生产的“三量三量” 变化图形特变化图形特征与短期生产的相似。征与短期生产的相似。 图中横轴代表按既定不变的投入图中横轴代表按既定不变的投入比例组合的两种要素投入量比例组合的两种要素投入量(用用“组合单位组合单位”计量计量).若若(L,K)=(2(L,K)=(2人人,1,1机机),),则横轴上坐标值为则横轴上坐标值为5 5的点的点, ,所表示的要素投入量为所表示的要素投入量为: :5 5(2(2人人,1,1机机)= (10)= (10人人,5,5机机) )。参见参见 P89图图4-1146以生产函数以生产函数 Q Q

40、ALALKK为例为例, ,设规模扩大为原设规模扩大为原来的来的倍倍(1 1,即即规模扩大规模扩大), ,即即 L L1 1LL0 0,K K1 1KK0 0 , ,或或 L L1 1/L/L0 0,K,K1 1/K/K0 0。试分析其规模收益情况。试分析其规模收益情况. .扩大后产量扩大后产量Q Q1 1=AL=AL1 1KK1 1=A(L=A(L0 0) )(K(K0 0) ) = =(AL(AL0 0KK0 0)=)=QQ0 0当当1 1时时, ,有有Q Q1 1QQ0 0 , ,即即Q Q1 1/Q/Q0 0= L= L1 1/L/L0 0= K= K1 1/K/K0 0, 说明该生产函

41、数处于说明该生产函数处于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增阶段;阶段;当当1 1时时, ,有有 Q Q1 1QQ0 0 ,即,即Q Q1 1/Q/Q0 0, 说明该生产函数处于说明该生产函数处于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不变阶段;阶段;当当1 1时,时,Q Q1 1QQ0 0 ,即,即Q Q1 1/Q/Q0 0, 说明该生产函数处于说明该生产函数处于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递减阶段。阶段。47据据1899-19221899-1922年美国有关经济资料得:年美国有关经济资料得: Q=1.01LQ=1.01L0.750.75K K0.250.25。设各要素投入量增加设各要素投入量增加20%,20%,即即=1+20%=

42、1.2=1+20%=1.2。 试证该宏观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函数。试证该宏观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函数。规模扩大前产量规模扩大前产量Q Q0 0=1.01L=1.01L0.750.75K K0.250.25 规模扩大后产量规模扩大后产量Q Q1 1=1.01(1.2L)=1.01(1.2L)0.750.75(1.2K)(1.2K)0.250.25 =(1.2=(1.20.75+0.250.75+0.25)(1.01L)(1.01L0.750.75K K0.25 0.25 )=1.2Q)=1.2Q0 0Q Q1 1/Q/Q0 0=1.2,=1.2,即产量增加幅度即产量增加幅度(Q(Q1 1-Q

43、-Q0 0)/Q)/Q0 0 = 0.2 = 20% = = 0.2 = 20% = 该宏观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函数。该宏观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函数。 A A、专业化分工协作效率提高(有利于劳动熟练和采用大、专业化分工协作效率提高(有利于劳动熟练和采用大设备、高技术以提高效率设备、高技术以提高效率, ,以及节约市场交易成本等);以及节约市场交易成本等); B B、组织过大管理效率降低(容易出现混乱和内耗等)。、组织过大管理效率降低(容易出现混乱和内耗等)。 48 图图4 4 规模收益变化规律的二元解析图规模收益变化规律的二元解析图 管理协调效率曲线管理协调效率曲线B B 规模收益曲线规模收

44、益曲线A+BA+B 规模规模 (组合要素数量) 0 0 规模规模 收益收益 分工协作效率曲线分工协作效率曲线A A49 价格、固定费用等。价格、固定费用等。( (影响影响“经济经济”, ,但一般不影响产量但一般不影响产量) ) 在规模较小时在规模较小时, 随着规模扩大随着规模扩大, 使使“A”大大提高而大大提高而“B”不变或略降不变或略降, 结果总效率递增结果总效率递增,平均成本递减平均成本递减,此为规此为规模经济模经济(即内在经济即内在经济)。 在规模适中时,随着规模扩大,使在规模适中时,随着规模扩大,使“A”的提高和的提高和“B”的降低相抵消,结果总效率不变的降低相抵消,结果总效率不变,平

45、均成本也平均成本也不变。不变。 在规模过大时,随着规模扩大,使在规模过大时,随着规模扩大,使“A”略升或不变略升或不变而而“B”大为降低,结果总效率大为降低,结果总效率递减递减,平均成本平均成本递增递增,此为规此为规模模不不经济经济(即内在即内在不不经济经济)。50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比例增加,即生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当收益递增达到最大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当收益递增达到最大时就不再扩大规模,并使这一规模维持下去。时就不再扩大规模,并使这一规模维持下去。(1 1)行业的技术特点)行业的技术特点: : 一般来说,所需的投资量大,所用的设

46、一般来说,所需的投资量大,所用的设备复杂、先进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就大备复杂、先进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就大; ; 反之反之, , 所需投资比较所需投资比较少,所用的设备比较简单的行业,适度规模也比较小。少,所用的设备比较简单的行业,适度规模也比较小。(2)市场条件)市场条件: 一般来说,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一般来说,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厂商,适度规模也大,反之,则适度规模就小。程度高的厂商,适度规模也大,反之,则适度规模就小。(3)其它原因)其它原因: 诸如能源、原料的诸如能源、原料的供给,管理水平,政府政策等因素。供给,管理水平,政府政策等因素。q 要考虑要考虑随着规模扩

47、大随着规模扩大而改进技术方式的结果。而改进技术方式的结果。51http:/ 在长期生产中,在长期生产中,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既定下,能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既定下,能使生产者用既定成本获得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使生产者用既定成本获得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q 在长期生产中,在长期生产中,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既定下,能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既定下,能使生产者用最小成本获得既定产量的要素组合。使生产者用最小成本获得既定产量的要素组合。 要素的最适组合是生产者在要素投入方面的要素的最适组合是生产者在要素投入方面的 q与研究消费者均衡一样,研究生产要素的最与研究消费者均衡一样,研究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即生产均衡

48、)的方法也有两种:适组合(即生产均衡)的方法也有两种: 边际分析法边际分析法 等产量分析法等产量分析法53q在成本(在成本(C C)与生产要素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P PL L ,P,PK K)既定)既定下,应该使所购买(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下,应该使所购买(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的边际产量(MPMPL L ,MP ,MPK K)与其价格()与其价格(P PL L ,P ,PK K)的比例相等(的比例相等(MPMPL L/P/PL L=MP=MPK K/P/PK K),即要使每一),即要使每一单位货币无论购买何种生产要素都能得到相单位货币无论购买何种生产要素都能得到相等的边际产量。

49、等的边际产量。(耗在各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耗在各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成本带来的产量都相等)成本带来的产量都相等) 说明:受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支配作用。说明:受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支配作用。54 Q QL L劳动购买劳动购买( (投入投入) )量;量; MPMPL L劳动的边际产量劳动的边际产量(MP(MPL L=TP/Q=TP/QL L);); P PL L劳动价格;劳动价格; Q QK K资本购买资本购买( (投入投入) )量;量;MPMPK K资本的边际产量资本的边际产量(MP(MPK K =TP/Q=TP/QK K) );P PK K资本价格。资本价格。 C C 一定的货币成本一定的货币

50、成本 ;MPMPC C货币成本的边际产量。货币成本的边际产量。55 P PL L . . Q QL L + P + PK K . . Q QK K = = C C 约束条件约束条件 MPMPL L/ /P PL L = = MPMPK K/ /P PK K = = MPMPC C 均衡条件均衡条件 P PX X . . Q QX X + P+ PY Y . . Q QY Y = M M 约束条件约束条件 MUMUX X/ /P PX X = = MUMUY Y/ /P PY Y = = MUMUM M 均衡条件均衡条件56此后要常与此后要常与“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 比较其无差异分析中的比较其

51、无差异分析中的“大同小异大同小异”。q Q=f(XQ=f(X1 1,X2X2,Xn)Xn); Q=f(L,K)Q=f(L,K) q 在在技术水平不变技术水平不变下下最大最大可能产量水平相同可能产量水平相同的两种要素的两种要素投入量的所有组合点的集合投入量的所有组合点的集合(或称(或称“轨迹轨迹”),图形表现),图形表现为凸向原点的曲线。为凸向原点的曲线。 Q Qf(f( L,K)L,K)Q Qi i , ,式中式中Q Qi i代表某一产量水平。代表某一产量水平。同无差异曲线。同无差异曲线。1Q2Q3Q0LK123QQQ 57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的特征n同一坐标平面图上同一坐标平面图上 ,

52、可有许多条可有许多条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 ,越远离原点越远离原点 效用效用 水平越高。水平越高。n同一坐标平面图上,任何两条同一坐标平面图上,任何两条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 都都不能相交。不能相交。n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说明斜率为负并且绝对凸向原点,说明斜率为负并且绝对值递减。值递减。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产量产量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58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凸向原点 ,说明两种说明两种商品商品 之间既有替之间既有替代性又有互补性代性又有互补性 ,替代性越大替代性越大(互补性越小互补性越小),凸度越小。凸度越小。两种极端的两种极端的无差异

53、曲线无差异曲线完全替代完全替代商品商品的的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完全互补完全互补商品商品的的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X(X(右脚鞋右脚鞋) )Y(左脚鞋左脚鞋)0 0U3U2U1 X X( (小麦小麦) )Y(大米大米)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 要素要素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要素要素B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要素要素要素要素要素要素E要素要素A要素要素DQ3Q2Q159各要素投入各要素投入同幅度同幅度变动时引起的产量变动。变动时引起的产量变动。规模收益变化特征表现在等产规模收益变化特征表现在等产 量线的间隔变化上。量线的间隔变化上。产量增加幅度产量增加幅度要素增加幅度要素增加幅度产量增加幅

54、度产量增加幅度要素增加幅度要素增加幅度产量增加幅度产量增加幅度要素增加幅度要素增加幅度 “增加幅度增加幅度”表示表示“增长增长率率”; 各产量水平等差递增各产量水平等差递增 ; 各成本水平各成本水平非非等差增加等差增加 ; 这说明规模收益在变化这说明规模收益在变化.0LK 100200300400500600各条收益水各条收益水平等差的等产量线越来越密平等差的等产量线越来越密。0LK 100200300400500600各条收益水各条收益水平等差的等产量线密度不变。平等差的等产量线密度不变。0LK 100200300400500600各条收益水各条收益水平等差的等产量线越来越稀。平等差的等产量

55、线越来越稀。61在技术和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在技术和产量不变的条件下, 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量所能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投入量所能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记为记为MRTS。q 其值大小受技术条件影响;与效其值大小受技术条件影响;与效用论中的用论中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相区别。相区别。说说 明要素的相互替代越来越难明要素的相互替代越来越难.L替代替代K的边际技的边际技 术替代率递减;反之术替代率递减;反之, K 替代替代L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是否也递减?是否也递减?62:组合组合方式方式资本资本(K K)劳动劳动(L L)a ab bc cd d6 63

56、 32 21 11 12 23 36 6LK6106154322345adcbL LK KMRTSMRTSLKLKa ba bb cb cc dc d1 11 13 3 3 3 1 1 1 13 31 10.330.3363L L与与K K既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性,也存在着一定既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性,也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的互补性;随着替代程度(无论谁替代谁)的不断加深,随着替代程度(无论谁替代谁)的不断加深,要素间存在的替代性便利逐渐用尽,而互补性要素间存在的替代性便利逐渐用尽,而互补性要求越显突出,结果使其要求越显突出,结果使其“替代替代”愈变困难,愈变困难,表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现为边际技术替

57、代率| |K/K/L|L|递减。递减。若是若是K K替代替代L , L , 则其边际技术替代率为则其边际技术替代率为| |L/L/K| ,K| ,同样存在着递减规律。同样存在着递减规律。64在要素价格在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花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花费一定货币成本费一定货币成本()所能够购买到的两种要素最大数量组所能够购买到的两种要素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合点的轨迹, 在二维坐标图上表现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在二维坐标图上表现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若货币成本若货币成本( () )或要素价格或要素价格( () )发生变化发生变化, ,等成本线就会产生位移等成本线就会产生位移, ,其移动原理如

58、同前文的其移动原理如同前文的“消费可消费可能线能线( (即预算线即预算线)”)”的移动原理。的移动原理。 C C0 0 = = L + L + KK或或 K = CK = C0 0/ /- -/ /LL随随C C0 0 、而动而动65BA0LKL1K1EL1K1E= / = / = /66 MRTSMRTSLKLK = MP = MPL L/MP/MPK K取同一条曲线上的任意两点取同一条曲线上的任意两点A A、B,B,设由设由A A到到B B的替代的替代. . TP TPB B = TP= TPA A+MP+MPL LL+MPL+MPK KK = TPK = TPA A (由等产量特征所决定

59、)(由等产量特征所决定) MP MPL LL+MPL+MPK KK = 0 K = 0 ( (等产量特征要求等产量特征要求L L、K K对产量的贡献一增、一减对产量的贡献一增、一减 , ,相互抵消相互抵消) ) MRTS MRTSLK LK K/K/L L MPMPL L/MP/MPK KTUTUB B = TU = TUA A+MU+MUX XX+MUX+MUY YY = TUY = TUA A(等效用特征)(等效用特征) MUMUX XX+MUX+MUY YY = 0Y = 0 MRSMRSXYXY Y/Y/X = MUX = MUX X/MU/MUY Y MUMUX X/P/PX X M

60、UMUY Y/P/PY Y( (基论基论) );MRSMRSXYXYP PX X/P/PY YMUMUX X/MU/MUY YP PX X/P/PY Y( (序论序论) )67各等各等产量线上斜率为产量线上斜率为0 0的点与原点的的点与原点的连线连线, ,或者斜率或者斜率为为的点与原点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连线。等产量线与等产量线与垂直垂直线线的切点的轨迹的切点的轨迹.等产量线与等产量线与水平线水平线的切的切点的轨迹点的轨迹.两条脊线所围两条脊线所围的区域。的区域。为什么等产量曲线存在倒钩现象,而无差异曲线不存在?为什么等产量曲线存在倒钩现象,而无差异曲线不存在?生产中存在边际产量负值,而消费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