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十 化学计算题(试卷部分)优质课件_第1页
(全国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十 化学计算题(试卷部分)优质课件_第2页
(全国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十 化学计算题(试卷部分)优质课件_第3页
(全国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十 化学计算题(试卷部分)优质课件_第4页
(全国版)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十 化学计算题(试卷部分)优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专题二十化学计算题中考化学中考化学 (全国专用)21.(2017黑龙江哈尔滨,15,2分)现有部分被氧化的铜粉固体混合物,为研究铜粉的组成情况,取4 g混合物,先加热完全氧化后,再加入60 g 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固体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A.80%B.64%C.16%D.96%好题精练3答案答案A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60 g9.8%=5.88 g,设加热完全氧化后氧化铜的质量为x,固体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为yCuO+H2SO4 CuSO4+H2O8098x5.88 g80 98=x 5.88 g x=4.8 g与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4.8 g-4 g=0.8 g2Cu+

2、O2 2CuO12832 y 0.8 g128 32=y 0.8 g y=3.2 g固体混合物中铜单质的质量分数为3.2 g4 g100%=80%,故选A。42.(2017天津,15,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相等的氧化镁和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为3 1B.质量相等的硫和碳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硫比碳消耗氧气的质量大C.硝酸铵和氯化钾的混合物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14%,该混合物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40%D.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不会出现蓝色沉淀答案答案AC设氧化镁和硫酸镁的质量都是100 g,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100 g

3、(100%)=60 g,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100 g(100%)=20 g,二者的质量比为3 1,故A正确;设硫和碳的质量均为100 g,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通过计算得出硫比碳消耗氧气的质量小,故B错误;设硝酸铵的质量为100 g,则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为35 g,氮元素在硝酸铵和氯化钾的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14%,则硝酸铵和氯化钾的混合物的质量为250 g,故氯化钾的质量为150 g,硝酸铵和氯化钾的混合物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100%=40%,故C正确;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有剩余,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

4、,故D错误。24241624243264100 g250 g53.(2015湖南郴州,20,2分)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将50 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6 gB.8 gC.13.2 gD.20 g答案答案B50 g CaCO3和CaO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反应前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50 g 60%=30 g,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反应后钙元素的质量仍为30 g,反应后氧化钙的质量为30 g(100%)=42 g,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差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50 g-42 g=8 g,故应选

5、B项。405664.(2018安徽,16,6分)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CO2+2NH3 CO(NH2)2+H2O,请计算:(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2)生产6 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答案答案(6分)(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2)设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x。CO2+2NH3 CO(NH2)2+H2O 3460 x 6 t=x=3.4 t答:略。286034x606 t解析解析(1)根据尿素的化学式CO(NH2)2计算出氮元素的质量分数。(2)根据制备尿素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生产6 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7

6、5.(2018内蒙古包头,11,7分)某兴趣小组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2 g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将120 g稀盐酸平均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30303030剩余固体的质量/g9632分析数据计算(结果精确到0.1%):(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12 g样品中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8答案答案解:(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3.3%(1分)(2)设恰好完全反应所消耗HCl的质量为x,生成的Ca

7、Cl2质量为y,CO2的质量为zCaCO3+2HCl CaCl2+H2O+CO2(1分)100 73 111 4410 g x y z= x=7.3 g(1分)= y=11.1 g(1分)= z=4.4 g(1分)分析表格数据:10 g CaCO3完全反应需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10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7.3%(1分)(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5%(1分)答:略(答案合理均给分)10 g12 g10010 g73x10010 g111y10010 g44z7.3 g100 g11.1 g10 g100 g4.4 g9解析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知30 g稀盐酸

8、与3 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四次加入30 g稀盐酸只反应掉1 g碳酸钙,说明第四次反应后剩余的2 g固体是杂质,样品中碳酸钙质量为12 g-2 g=10 g,进而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碳酸钙的质量求出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根据表格中数据知,10 g碳酸钙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100 g,即可求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碳酸钙的质量,分别求出生成的CaCl2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然后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即可求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

9、的质量分数。106.(2018福建,16,5分)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C2H5OH+3O2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 g CO2。(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多少?(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 g CO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 棵树吸收的CO2。11答案答案(1)解:设得到乙醇的质量为x。2CO2+3H2O C2H5OH+3O288 46968 g x=x=506 g答:得到乙醇的质量为506 g。(2)208846968 gx解析解析(1)利用一

10、升“人造树叶”每天吸收CO2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出得到乙醇的质量。(2)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 g二氧化碳,一升“人造树叶”可吸收968 g CO2,则968 g48.4 g=20,故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于20棵树吸收的二氧化碳。127.(2018湖北武汉,32,6分)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氯化镁。为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称量5.00 g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58 g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氢氧化钠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色。(2)计算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答案答案(1)蓝(2)解:设样品中含氯化镁

11、的质量为x2NaOH+MgCl2 Mg(OH)2+2NaCl 95 58 x 0.58 g=x=0.95 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00%=81%答: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81%。95x580.58 g5 g0.95 g5 g13解析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2)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根据氢氧化镁的质量,通过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氯化镁的质量,然后计算出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最后求出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48.(2018河北,36,5分)小明用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12、g。(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答案(1)4.4(2)解:设第一次加入的50 g盐酸中HCl质量为x。第一次加入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m(CO2)=50 g+12 g-59.8 g=2.2 gNa2CO3+2HCl 2NaCl+H2O+CO2 73 44 x 2.2 g= x=3.65 g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73x442.2 g3.65 g50 g15解析解析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2 g+50 g+50 g-107.6 g=4.4 g。规律技巧规律技巧 当题目中已知数据都是混合物的质量时可考虑差量法,分析差量是哪种物质

13、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质量是纯净物的质量。169.(2017安徽,16,6分)实验室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0 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 g。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答案答案(6分)(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8.0 g-18.4 g=9.6 g。(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245 96 x 9.6 g=x=24.5 g答:(略)245969.6 gx解析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直接求出生成的氧气的质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生成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反应消耗氯酸钾的质量,

14、即为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1710.(2017山西,30,6分)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他们称取了24.5 g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20%,加热到完全分解。请你通过计算,得出他们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答案答案解:或24.5 g(1-20%)=19.6 g(2分)设制得氧气的质量是x2KClO3 2KCl+3O2(1分)245 9619.6 g x(1分)=(1分)x=7.68 g(1分)答:制得氧气的质量是7.68 g。24.5 g 20%4.9 g(1)24.5 g4.9 g19.6 g(1)分分2459619.6 gx解析解析略。18解

15、题关键解题关键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求出氯酸钾的质量。答题规范答题规范 本题是化学计算题,要注意解计算题的步骤:设未知数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标出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列比例式求解。1911.(2017江西,24,10分)学习小组测定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HNO3,不含固体杂质)中H2SO4的含量。取100 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100 g 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得到176.7 g溶液。(可溶性杂质不参加反应,过滤后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1)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2)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为避免工业废

16、水污染环境,排放前应对废水进行中和处理,需加入的物质是 。20答案答案(10分)(1)23.3(2分)(2)解:设100 g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x。BaCl2+H2SO4BaSO4+2HCl(1分)98233 x23.3 g(1分)=(1分)x=9.8 g(1分)硫酸的质量分数=100%=9.8%(1分)答: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设、答全对得1分)(3)氢氧化钙或Ca(OH)2等(2分)9823323.3 gx9.8 g100 g解析解析(1)在100 g含硫酸的废水中加入100 g 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76.7 g溶液,发生的反应为H2SO4+BaC

17、l2BaSO4+2HC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0 g+100 g-176.7 g=23.3 g。(2)利用上述方程式和沉淀的质量可计算出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9.8 g,由此求出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3)熟石灰呈碱性且廉价易得,工业上常用熟石灰来中和酸性废水。2112.(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18,5分)煤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将煤通过一定方式可转化为汽油、乙醇(C2H5OH)和气体燃料。乙醇可用作燃料,我国已经推广使用一种车用乙醇汽油,这种汽油的燃烧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请计算:(1)69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在氧气不足的

18、情况下,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若69 g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88 g二氧化碳,则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答案答案(1)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C2H5OH+3O2 2CO2+3H2O1分46 8869 g x=1分x=132 g1分答:69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 g。(2)2 92分468869 gx22解析解析(1)根据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得出乙醇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已知乙醇的质量为69 g,可求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 g。(2)二氧化碳与乙醇的质量分别为88 g、69 g,故分子个数比为(88/44) (69/46)=4

19、3,根据乙醇分子中碳原子个数等于二氧化碳分子与一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之和,乙醇分子中氢原子个数等于水分子中氢原子个数,可以推出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 9。2313.(2016宁夏,18,6分)生铁是铁的合金之一。小华为了测定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假设生铁中的其他成分都不与稀硫酸反应):生铁样品17.5 g+稀硫酸150 g剩余混合物166.9 g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2)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24答案答案(6分)解:(1)氢气的质量为:17.5 g+150 g-166.9 g=0.6 g(1分)(2)设生铁中铁的质量为x。Fe+H2SO4 FeSO4

20、+H2(1分)56 2 x 0.6 g(1分)=(1分)x=16.8 g(1分)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0%=96%(1分)答:(略)5620.6 gx16.8 g17.5 g解析解析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为17.5 g+150 g=167.5 g,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66.9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67.5 g-166.9 g=0.6 g。利用化学方程式,得出铁与氢气的质量关系,已知氢气的质量为0.6 g,则铁的质量为16.8 g,进而求得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2514.(2016安徽,16,6分)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

21、的先驱。现有含1.6 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答案答案 (6分)解:(1)CuSO4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2)设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为x。Fe+CuSO4 FeSO4+Cu56 160 x 1.6 kg=x=0.56 kg答: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为0.56 kg。6416056x1601.6 kg解析解析(1)根据硫酸铜的化学式CuSO4,可求铜元素的质量分数。(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根据化学方程式和CuSO4的

22、质量可求出消耗铁粉的质量。2615.(2015山西,28,7分)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欲测定一定量的某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如图所示盐酸的质量 g。量取盐酸与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将两种液体都倒入 中(填仪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2)将(1)中配制好的稀盐酸加入盛有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27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答案答案(1)2

23、0(1分)最低处(1分)烧杯(1分)(2)解: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 CaCl2+H2O+CO2(1分)100 73 x 75 g7.3%(1分)=(1分)x=7.5 g(1分)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7.5 g。100 x7375 g7.3%28解析解析(1)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盐酸的质量为100 g7.3%36.5%=20 g。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溶液稀释的操作应在洁净干燥的烧杯内进行。(2)根据图像可知,当稀盐酸的质量为75 g时与石灰石恰好完全反应,利用该数据和反应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即可。2916.(2015

24、天津,26,7分)某碳酸钠样品含有少量的硫酸钠,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完全溶解在水中配制成100 g溶液,将其全部加入到1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后,所得溶液质量是195.6 g,将溶液蒸干,得到15.6 g硫酸钠。计算:(1)加入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原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30答案答案(7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0 g+100 g-195.6 g=4.4 g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的硫酸质量为y,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z。Na2CO3+H2SO4 Na2SO4+H2O+CO2106 98 14

25、2 44 x y z 4.4 g106 44=x 4.4 g x=10.6 g98 44=y 4.4 g y=9.8 g142 44=z 4.4 g z=14.2 g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9.8%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88.3%答: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9.8 g100 g10.6 g(15.6 g14.2 g)10.6 g31解析解析(1)硫酸钠和硫酸不反应,碳酸钠和硫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使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减小,反应前的总质量减去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已知二

26、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反应的H2SO4的质量,进一步求出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样品的质量为碳酸钠的质量和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和,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为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得到的硫酸钠质量减去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然后用碳酸钠质量除以样品质量即可得到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217.(2014四川成都,16,10分)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关系密切。(1)碳可以作燃料,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可以生成一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3 g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3)一氧化碳应用广泛,其主要用途为

27、 (举一例),但使用时要特别小心,防止 。答案答案(10分)(1)C+O2 CO2(2分)(2)解:设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0.5分)2C+O2 2CO(1分)24 56(2分)3 g x=(1分)x=7 g(1分)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7 g。(0.5分)(3)作燃料或作还原剂(1分)中毒或泄漏(1分)243 g56x56 3 g2433解析解析(1)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3)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利用其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利用其可燃性可以用来作燃料;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在使用一氧化碳时要防止中毒,还要防止发生爆炸事故。3

28、418.(2014内蒙古呼和浩特,18,5分)将一定质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依次通入盛有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实验测得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增重5.4克,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增重8.8克。试计算:(1)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2)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 ,混合气体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答案答案(1)解:设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为x。CH4+2O2 CO2+2H2O 1分1636x 5.4 g16/x=36/5.4 g 1分x=2.4 g 1分答: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是2.4克。(2)12 7(1分

29、)12 3 4(1分)35解析解析只有甲烷燃烧生成水,根据水的质量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求出甲烷的质量,同时计算出甲烷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6.6克,则一氧化碳燃烧生成2.2克二氧化碳,结合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克,就可进行第(2)小题的计算。36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1.(2018河南,20,2分)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加热24 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 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 g。答案答案Cu2(OH)2CO3 2CuO

30、+H2O+CO26解析解析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2CuO+H2O+CO2;设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为a,反应后固体的总质量为x,则反应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也是a,故=3 4,得x=18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24 g-18 g=6 g。24 gaax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利用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守恒可以计算出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差值即为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372.(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16,5分)实验室中发现一瓶因长期放置而被氧化的铝粉。取6.0克铝粉样品,将10

31、0克硫酸溶液逐滴加入其中,固体质量随加入硫酸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测得产生氢气0.1克。请计算:(1)样品中铝单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8答案答案(1)解:设样品中铝单质的质量为x2Al+3H2SO4Al2(SO4)3+3H2(1分)54 6x 0.1 g=(1分)x=0.9 g(1分)答:样品中铝单质的质量为0.9 g。(2)24.5%(2分)5460.1 gx解析解析(1)根据铝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铝和氢气的质量关系,列出关系式,计算出铝的质量。(2)根据铝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根据样品的质量和

32、铝的质量求出氧化铝的质量,再根据氧化铝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氧化铝消耗硫酸的质量;最后根据题图找出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进而求出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9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根据图像找出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根据题图可知,铝和氧化铝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80 g,不是100 g。403.(2018湖北黄冈,29,3分)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现称取12.5 g石灰石矿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得到二氧化碳

33、气体4.4 g(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请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分数?答案答案(共3分)解:设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x。CaCO3+2HCl CaCl2+H2O+CO2(1分)100 4412.5 gx 4.4 g100/44=12.5 gx/4.4 g(1分)x=80%(1分)答:该石灰石样品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80%。解析解析可利用CO2气体的质量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求出样品中CaCO3的质量,进而求出样品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414.(2018吉林,20,6分)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20 g,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1)

34、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2)生成NaCl的质量。答案答案(1)4(1分)(2)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NaOH+HCl NaCl+H2O(2分)(1分)=(或=或40 58.5=4 g x)(1分)x=5.85 g(1分)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5.85 g说明:计算题中设错、单位错、未写答,这三项每错一处均扣1分,如果出现多个上述问题,也只扣1分。其他解法,合理均给分。4058.54 gx4058.54 gx404 g58.5x解析解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氢氧化钠的质量=20 g20%=4 g;(2)根据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氢氧化钠的质量可求

35、出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425.(2018江西,24,10分)2018年5月18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 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 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202020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39.9259.8479.8099.80(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第三次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43答案答案(1)0.20(或0.

36、2也给分)(2)解:设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Zn+H2SO4 ZnSO4+H2652x 0.2 g=x=6.5 g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100%=67.5%答: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3)ZnSO4和H2SO4 6520.2 gx20 g6.5 g20 g44解析解析(1)黄铜是铜锌合金,锌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的总质量为20 g+80 g-99.80 g=0.20 g;铜与稀硫酸不反应。(2)根据化学方程式Zn+H2SO4 ZnSO4+H2,利用氢气的质量可计算出锌的质量为6.5 g,由此计算出铜的质量分数为67.5%。(3)第一次加入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40 g-39.9

37、2 g=0.08 g;第二次加入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39.92 g+20 g-59.84 g=0.08 g;说明每20 g稀硫酸能与合金粉末反应产生0.08 g的氢气;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59.84 g+20 g-79.80 g=0.04 g;第四次加入稀硫酸后没有产生氢气,说明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后,合金中的锌完全反应但硫酸没有反应完,因此剩余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和ZnSO4。456.(2017黑龙江哈尔滨,35,5分)某钢铁厂实验室为测定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

38、化学方程式为 ;(2)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200 g稀硫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 ;(4)若向最终滤液中加入16 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该钢铁厂每天用上述赤铁矿石1 900 t来生产生铁,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5%的生铁的质量为 。46答案答案 (5分)(1)Fe2O3+3H2SO4 Fe2(SO4)3+3H2O(1分)(2)64%(1分)(3)=(1分)(合理即可)(4)25%(1分)(5)896 t(1分)29416024 gx47解析解析(1)赤铁矿中的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 Fe2(SO4)3+3H2O 。(2)反应前稀硫酸和赤铁矿石粉末的质量和为225 g,反应没有气体、沉淀生成,反应后滤液为216 g,向滤液中再加入赤铁矿石粉末20 g,滤液质量增大,则第一次加入的赤铁矿粉末石中的Fe2O3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杂质为9 g,Fe2O3的质量为216 g-200 g=16 g,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100%=64%。(3)最后得到的滤液质量为224 g,说明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