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内容电工作业安全技术防雷保护v防雷保护目的:为了防止建筑物和电气设备遭受雷击过电压的破坏而造成人身伤亡及设备事故。v过电压是指对电气设备绝缘有危险的突然升高的电压。按产生过电压的原因可分为大气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两大类。v大气过电压是指雷击引起的过电压,它又分为直击雷过电压与感应雷过电压两种。v内部过电压是指电力系统内由于某种内在的原因而引起的过电压,它又分为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等。v第一节 雷电及其危害v第二节 防雷装置v第三节 防雷措施 雷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当带不同电荷的雷云或雷云与大地凸出物相互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将会产生激烈的放电,伴随出现强烈的闪光。由于放电时温度高达2000
2、,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发生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闪电和雷鸣。由于光和声音的传播速度不一样,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雷云放电时,先见闪电,后听雷鸣。 雷电过电压主要是大气中的雷云放电所引起的。它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直击雷是雷云和大地之间的放电。雷云如果直接对导线放电,雷云中的大量电荷将聚集到导线上,会产生直击雷过电压,其数值可高达几百万伏。感应过电压:感应雷也称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当架空线路上空出现雷云时,它会使线路感应出大量电荷,当这些电荷成为自由电荷时就会沿线路以很大的速度运动,从而形成很高的感应过电压,其幅值最高可达5060万伏。 雷电参数系指雷暴日、雷电流幅值、雷电流
3、陡度、冲击过电压等电气参数。1、雷暴日:为了表明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常用年平均雷暴日来衡量。只要一天内能听到雷声的就算一个雷暴日。年平均雷暴日不越过15日的地区称为少雷区,超过40日的叫多雷区。湖南大部分地区的雷暴日为5060日,属于多雷区。2、雷电流幅值:雷电放电具有冲击特性。雷电流幅值即雷电冲击电流的 最大值,亦即主放电时雷电流的最大值。雷电流幅值可高达数十至数百千安。3、雷电流陡度:雷电流随时间上升的速度叫雷电流陡度。雷电流陡度可高达50千安/微秒,平均陡度约30千安/微秒。雷电流陡度越大,其对电气设备造成的危害也越大。4、雷电流冲击过电压:直击雷冲击过电压可用下式表达: u2=ilRc
4、+L 式中:u2直击雷冲击过电压,千伏; il雷电流,千安; Rc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欧; 雷电流陡度,千安/微秒; L雷电流通路的电感,微亨; 由上式可见,直击雷冲击过电压的大小决定于雷电流大小和雷电流陡度以及雷电流通道的特征。dtdtdildildtdtdildil感应过电压:当雷击点距线路50米以上时,线路上的静电感应过电压可按下式计算: Ug = 式中 : Ug 感应过电压最大值,千伏; Ilf 雷电流幅值,千安; h 线路平均高度,米; S 雷击点至线路的水平距离,米。 从式中可以看出:静电感应过电压决定于导线高度及其与雷云之间的几何关系。即雷云点至线路的水平距离S越小,则线路上感应出的电荷越多,电压也越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烤肉创意画课件
- 礼物折叠画课件
- 轻粘土雕塑课件
- 关注普法公益课件
- 培训学校年度课程
- 座次礼仪安排培训
- 课件显示路径不存在问题
- 廉洁从业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古代汉语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青岛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完整版)教师考试教育法律法规全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水果代收协议书
- 2025外汇展业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
- 公务员入职礼仪培训课件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知识清单
- 排污许可审核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退休教师国庆节活动方案
- 施工企业消防培训方案(3篇)
- 低效林改造管理办法
- 院前急产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