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维设计全国版-通史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曲折—_第1页
2020年三维设计全国版-通史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曲折—_第2页
2020年三维设计全国版-通史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曲折—_第3页
2020年三维设计全国版-通史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曲折—_第4页
2020年三维设计全国版-通史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课时跟踪检测(二)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曲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跟踪检测(二)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曲折一一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2019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相国,复置丞相,设一员称 丞相,设二员称左、右丞相,确立了丞相制度。秦始皇的举措意在() A .恢复传统官制B .减少决策失误 C.强化专制统治D .完善中枢机构 解析:选C 传统官制是世卿世禄制度,故A项错误;置丞相是为了辅佐皇帝处理全 国政务,故B、D两项错误;根据材料 “复置丞相,设一员称丞相,设二员称左、右丞相, 确立了丞相制度”,结合所学,丞相职能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出于强化皇权的目的,

2、 故C项正确。 2下表为部分正史文献中,对汉代四个皇帝称谓出现频率统计(单位:次) 汉咼祖(汉咼帝)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武帝 晋书 22 7 1 20 北史 7 6 3 隋书 21 19 3 17 宋史 16 1 14 金史 7 5 1 明史 11 6 1 8 合计 84 44 5 63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汉高祖对汉朝的历史贡献最大 B .汉景帝在汉代诸皇帝中影响力最小 C.汉武帝给后世留下的印象深刻 D .晋代因崇尚统一而比较欣赏汉武帝 解析:选C A、B两项的表述过于绝对,均排除;从表格信息看出,汉武帝在部分正 史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说明汉武帝给后世留下印象深刻,故C项正确;晋书

3、中汉高祖 出现的频率比汉武帝高,且汉高祖建立统一的国家汉朝,故D项错误。 3.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 较缓慢,皇帝便将处理机要事务的责任转移到内廷,逐渐形成中朝。据此可知,设置中朝有 利于() A .制约丞相权力B .提高行政效率 C.加强中央集权D .监察三公九卿 解析:选B 中朝的建立有利于制约丞相权力,但与材料建立中朝的原因无关,故A 项错误;材料中建立中朝的原因是三公九卿“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 较缓慢”,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故 B项正确;中朝的建立有利于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 中朝不属于监察机构,与监察三公九卿无关,

4、故D项错误。 4. (2019博雅闻道第二次联合质量测评 )据历史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 宗室籍、 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 “大家” 冲家” “小家”(或“细民” )三个等 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 ) A .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 B . 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 C.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 D . 确立世豕大族的地位 解析:选C “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主要服务于国 家,不是为豪强地主,故 A项错误;“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有利 于特权阶层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一般平民籍又分为 大家中家小家(或细 民)三个等级”主要方便征

5、税,故 C项正确;“西汉”这种政策与“世家大族”没有直接 关系,故D项错误。 5. 如图为汉代画像石中的农事图。由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 中原地区人地矛盾的缓和 B. 田庄的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C. 个体农户精耕细作的特点 D 雇佣关系成为普遍的现象 解析: 选 C 人地矛盾出现在明清时期,故 A 项错误;田庄采用集体耕作的方式能够 提高耕作效率,故 B 项错误;由图片信息可知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是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 体现,故 C 项正确;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突出特征是雇佣关系,故D 项错误。 6. (2019 东佛山顺德区二模)董仲舒曾经提出三条主张:一是在中央建立太学,地方

6、设庠、 序, 广泛培养官吏人才; 二是责令地方官每年推举二人给朝廷; 三是朝廷对这些人才 进行考察,量才授官。他的这些主张 () A 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 B 为察举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C.以“大一统”为根本指导思想 D强调对官僚队伍进行全面管理 解析: 选 C 材料不仅强调建立学校,也有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的信息,A、D 两项描 述不全面;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廉,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 项错误;董仲舒的这些主张适 应了 “ 大一统 ” 的需要,以 “ 大一统 ” 为根本指导思想,故 C 项正确。 7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 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

7、法的神。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仁政观念深入人心B 儒家思想的神学化 C儒家思想的官学化D 经学之士积极推动 解析: 选 C 仁政是孟子的观点,故 A 项错误;儒家思想神学化主要还是由于经过改 造后的儒学思想官方化,故 B 项错误;孔子地位由凡入圣,主要是汉武帝后儒家学说成为 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地位提高,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逐渐提高,故C 项正确;经学之士推 动有促进孔子神化的作用,但相对于官方来说,并非主要原因,故D 项错误。 & (2019四川德阳一模)西汉初,文人创作群体以诸侯王为中心,创作多是抒发怀才不 遇之情; 西汉中叶以后, 创作群体逐渐转移到以朝廷为中心, 创作内容多是

8、渲染皇帝的尊严 或者描写帝王游猎的宏大场景。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央权威的加强B 儒学正统地位形成 C.选官制度的变革D .文化专制空前加强 解析: 选 A 题干提及文人创作群体由以诸侯王为中心转移到以朝廷为中心, 创作内容 变为渲染帝王,结合汉朝中央集权的加强的所学,故 A 项正确;儒学正统地位形成是中央 集权加强的思想要求,只是原因之一而已,故 B 项错误;西汉察举制强调孝廉,与题干无 关,故 C 项错误;文化专制空前加强是在明清时期,故 D 项错误。 9. (2019广东湛江调研)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 疫和麻疹疫乱。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

9、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这一事件() A .说明世界已经联成一个整体 B .表明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C.反映出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 D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 解析: 选 C A 、 D 两项不符合史实, B 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据材料可知,天花、 鼠疫和麻疹疫乱作为传染性疾病, 罗马和汉朝人民都曾经得过, 说明两国之间存在交流, 故 C 项正确。 10. 对于魏、蜀、 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 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 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当时政治形势发生剧烈变化 B .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至南方 C.两宋政权官方哲学明显不同 D

10、 .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渐趋客观 解析:选A 据材料“北宋学者多以蜀汉政权为正统”结合所学北宋政权是来自于 后周的禅让而南宋是继承北宋而建立的政权,二者为了宣扬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不同的认识, 故 A 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政治的变化而不是经济和官方哲学,故B、 C 两项错误;据材 料结合所学可知二者的解释带有主观色彩,不是客观,故 D 项错误。 11. (2019安徽蚌埠二模)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 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 曹魏时九品中正制形成, 中正官由政府委任, 把私人品 () 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 A 有

11、利于维护中央集权B 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 C.更加注重德行的考查D 不利于选拔有用人才 解析: 选 A 根据材料 “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 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 ”可知九 品中正制的形成,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 项正确;九品中正制实行并未 改变察举制的选拔范围,故 B 项错误;察举制选官标准也是德行,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 可知九品中正制在当时削弱了地方势力,有利于选拔有用人才,故D 项错误。 12. (2019博雅闻道第二次联合质量测评 )山越分布于闽浙等地的山区, 处于比较原始的 状态。孙吴政权建立后,山越不纳赋税,并不时出山掳掠。孙权派兵征讨,将其迁至平原, 纳入郡县编

12、户。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 将中华文明扩展到江南地区 B 抵御落后民族维护中原文明 C.迟滞了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D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解析: 选 D “ 孙吴政权 ” 本是南方政权,故 A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孙吴政权对山 越采取进攻政策,故 B 项错误; “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 ”是有利于南方民族融合 的,故C项错误;“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 纳入郡县编户”对开发江南地区有积极的意 义,故 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第13题25分,第 14题12分,共 37分) 13. (2019福建宁德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夏、 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

13、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 并列存在, 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 民心层面, 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 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 在此过程中, 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 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 民心也更加 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 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 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 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元朔五年, 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子弟, 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 划 分全国为十三州, 每州设刺史一人, 直接代表皇

14、帝监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禄的高官乃至诸侯王。 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 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 在全 国各地设盐官 38 处,铁官 48 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 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15 分 ) (2)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国家治理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10 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使得该时期 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可得出 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据材料一 “最终经历过 中央集权体制的飞 跃

15、” 可得出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第二小问, 根据所学可得, 这种变化需要从社会宏观层 面来进行说明,即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如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民 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 中原文化传播, 法家思想的影响, 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 动。第 (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 “武帝令各地诸侯王 转移至内廷的方法 ” 即历史上有 名的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设盐官 38处,铁官 48 处,均统归大 司农管辖 ”即经济上的盐铁官营。 第二小问, 根据上述的措施即可得出, 如“全国各地设盐 官 38 处, 铁官 48 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 可得

16、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元 朔五年乃至诸侯王 ” 可得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与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 答案: (1)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原因: 封建经济的发展, 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中原文 化传播的影响;法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动。 (2)措施: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并设刺史监察地方,在中央设立中朝;经济上盐铁官营。 意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与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不少学者指出 “封建专制 ”这一词的荒谬。 刘北成指出: “在马克思、 恩格斯

17、 那里,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这是两个不相兼容的概念,凡是典型的、纯粹的封建主义,必 然是 等级的所有制 ,其统治权是分裂和分散的, 那就不可能有专制主义。 ”何怀宏也指出, “封建专制 ”“从其本义来说,其实是自相矛盾的。 ”“封建 就意味着分封,意味着权力分 散。因而,如果是 封建 就不可能是中央集权,不可能是君主一人 专制 ”。 摘编自黄敏兰从四种“封建”概念的演变 看三种“封建社会”的形成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评论材料中两位学者关于“封建专制”一词的观点。(要 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概念清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 分) 解析:首先结合材料明确两位学者的观点, 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是两个不相兼容的概念。 其次进行充分论证, 从封建的含义, 介绍发展历程,同时也可以从不同朝代,论证说明“ 封 建专制 ” 这一词是荒谬的。 答案: 我同意“封建”与“专制”两个概念是不相兼容的观点。 第一,“封建”的本义是分封,即统治权的分散, “专制”的本义是权力高度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