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屋面施工工艺标准及方法_第1页
坡屋面施工工艺标准及方法_第2页
坡屋面施工工艺标准及方法_第3页
坡屋面施工工艺标准及方法_第4页
坡屋面施工工艺标准及方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仅供参考坡屋面施工工艺标准及方法坡屋面施工工艺及方法一、总平简介: 建筑 (包括住宅、宾馆、商业)占地面积仅为 77000建筑密度仅为16.9%。整个区的绿化面积达到了72.8%,真正体现了人居环境,以人为主的设计特点。由公司承建的B区I标段是整个B区房屋结构较复杂,难度较大的一个标段, 由十栋仿古风格的别院和两栋超市组成,建筑面积达到37000 m,每栋别院均为砖混结构,三层,面积约为3700由20户人家组成。内部庭院由3米高左右的围墙分隔成四个小花园。每个别院的外部装饰,大到屋面、墙、美人靠、门窗,小到檐、梁、挂落、吊瓜均体现古代川西搂的特点;而内部的布置更是体现了现代装饰的精华每个别

2、院的每个房间,无不充分体现了今古结合的精髓所在,达到人文屋居的效果 ;室外是古色与临近的小桥流水草坪相结合,相得益彰。 基础和主体的施工工艺和别的砖混结构房屋的施工工艺并无多大区别,其施工重点和难度集中在坡屋面的施工上,坡屋面的施工周期在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上占很大的比重;从高程控制到抄平放线,从模板的支撑系统到模板的拼架从钢筋的加工到钢筋的绑扎以及砼的浇筑顺序等均体现了这一特点。现以已施工完毕的 2 号院为例,对坡屋面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进行介绍。二、 2 号院屋面工程特点 : 本工程为仿古格住宅楼,屋面结构为全现浇钢筋砼屋面,结构较复杂,屋面坡度较大,细部处理较多 ,特别要注意梁、板节点的处

3、理,以及对现浇坡屋面砼浇筑质量的控制。本工程坡屋面以屋脊为最高点,其标高为9.861m;檐口为最低点,标高为6.500m;从屋脊到檐口整个坡屋面分四种不同的坡度起折,坡度从上到下为 65% 、 55%、 50% 、45%;而屋面板的厚度也因不同的位置而变化,具厚度从80加到120 mm不等 ;多处地方的梁也从不同的地方进行交汇搭接,为了保证因此,屋面的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其屋面板、梁等各个细部的标高。三、屋面作业的安全要求 由于屋面结构坡度较陡,为了工程的施工能安全进行和完结,施工将安全作为一个重点来抓。施工前由技术部和质安部组织所有参加屋面工程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将注意事项传达到每一

4、个人员。具体安全事项略。四、确定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点 根据本工程屋面结构设计的特点 ,本工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了控制 : 1 、 由于本屋面工程屋面坡度较大而且转折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部位(墙砌体、梁及板支模的下部、各个转折点 ) 的标高进行控制 ; 2 、 对屋面结构施工中的材料运输及现场砼浇筑的控制 ; 3 、 对砼现场搅拌及砼的浇筑顺序的控制。五、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1 、主体第三层砖墙的施工 因主体第三层砖墙的施工直接影响到坡屋面工程的施工,坡屋面每个坡度的转折点标高以及每根梁的下表面标高以及位置均要在第三层砖墙上体现出来,因此在坡屋面施工前必须对第三层的砖墙加以控制 ,以保证坡屋面各

5、部尺寸的准确性。 由于 2 号院坡屋面的许多细部尺寸在设计图纸中未标注明确 ,无法直接对墙体和屋面进行施工放线,为了保证墙体每个位置砌筑高度的准确性,本次施工前技术部充分利用了现代管理工具电脑以及电脑软件对其进行模拟放线:利用电脑软件 AutoCAD 根据设计图纸现有的尺寸及图形输入电脑中 ,按照相同比例确定每一个结构细部的位置尺寸及标高;再根据电脑确定的尺寸进行现场放样,进而反推其原来尺寸是否吻合。采用电脑模拟放线,既节约了工期,又减少不必要的返工。经过重复模拟论证,然后再根据这些尺寸现场放线确定位置及高度,然后在每个转折点位置立皮数杆,并标明每个折点的高度,然后将同一匹墙的每个折点的最高点

6、用广线连接,从而控制砖墙的砌筑坡度。因砖墙采用的是KP1 多孔砖砌筑,而在砖墙上部有一道随墙体坡度的钢筋砼圈梁 ,为了保证砼在浇筑过程中,其砼浆不至于从多孔砖的孔洞中流失,本次砌筑时在多孔砖的上部铺砌了一皮实心砖加以防止 ,很好地避免了由于漏浆造成砼形成蜂窝、麻面及狗洞。2、模板及支撑系统模板工程是保证坡屋面砼施工质量 ,加快屋面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结合本工程坡屋面的特点、规模,选择适宜的模板及支撑体系 ,是坡屋面模板工程施工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能可靠承受新浇筑砼的自重、侧压力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本屋面板底模采用厚 12mm

7、,板面平整,无翘曲变形、干裂脱层现象的高强竹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无严重腐蚀、破裂、翘曲变形、 100x 50mm的木材和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缝等质量缺陷的中48 x 3.5mm焊接钢管及配套扣件。坡屋面底模支撑搭设满堂红脚手架,立杆纵横间距为0.81.2m,水平杆步距为1.5m,并在离地150项设扫地杆一道,在紧靠现浇屋面板底模沿屋面坡度方向加设横杆一道,以使支撑系统形成井字架结构。安装支架立杆前,按施工规范要求设置了 50mm x 200mm通长垫木。在搭设满堂红脚手架前根据电脑模拟放线得出的转折点、梁位置及标高进行拉线分别设置一排脚手架,然后以此为基准点搭设屋面板的底模,在确定其每个转折坡度均准确无误后,再在其间按上述要求设置满堂红脚手架。由于屋面结构坡度较大,为确保底模的稳固 ,于板底模脚手架支撑部位,沿坡屋面底模设水平杆一道,模板的顶撑紧固采用木楔顶紧加固,具体做法见节点示意图。支架搭设完毕后组织项目部各个管理部门以及邀请建设单位现场代表认真重复了检查板下木楞与支架立杆连接是否稳定、牢固 ,根据给定的标高线,认真调节校正木枋下横杆高度,将木楞找平。底模铺设完毕后 ,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 ,并进行校正。一切无误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