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语文人教版通用总复习周周测(五)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句默写Word版_第1页
2021版高考语文人教版通用总复习周周测(五)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句默写Word版_第2页
2021版高考语文人教版通用总复习周周测(五)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句默写Word版_第3页
2021版高考语文人教版通用总复习周周测(五)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句默写Word版_第4页
2021版高考语文人教版通用总复习周周测(五)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句默写Word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周周测(五)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句默写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春节,标志着合家团圆、幸福快乐。国人对春节的期待,实在无须赘述。但有人认为,“年味”正在变淡。这是否意味着,传统文化正在 从我们的生活中悄悄退场?春节,是家人一年的相聚,是重新出发的起点。互相关爱、真诚祝福 ,构成了每一个春节的底色。传统文化,无须大张旗鼓的宣传,也无须不厌其烦的诉 说,它早已印刻在每一张摆放着年夜饭的餐桌上、每一个温暖人心的拥抱里、每一幅合家欢乐的幸福画面中。当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欢度春 节的方式也发生着变化。 不是可取的态度。想过好春节,不妨大胆做好减法,去除其中的

2、陋习。同时,()。全家一起进电影院看电影或在家追网剧,何尝不是一种新年俗?俏皮的表情包取 代了勺祝福,有趣的抢红包打消了 “节日腐败”的烦恼积极拥抱新事物,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才能获得蓬勃的生 机。我们只要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 统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开拓。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不仅 又 故步自封 千篇一律B. 不仅更抱残守缺千篇一律C. 虽然 却 故步自封 一成不变D. 虽然也抱残守缺一成不变【解析】选B前后句是递进关系,排除C D两项。抱残守缺:形容保 守不知改进。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此处

3、并非强调安于 现状,且下文有“去除其中的陋习”所以选“抱残守缺”。千篇一律指诗 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一成不变:一经形成,永 不改变。此处说以往大家的祝福都差不多,没有新意,用“千篇一律”更恰 当。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我们必须确立新的表达方式B. 确立新的表达方式,我们就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C. 为了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们应确立新的表达方式D. 我们确立新的表达方式,目的是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解析】选C。上文是先目的后做法,而下文谈的都是怎么做,此处将“确 立新的表达方式”放在后半句,与上下文的联系更紧密,

4、故排除B项和D 项。A项将“传统文化”作为陈述对象与上下文不一致。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我们只要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 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B. 我们只要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 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C. 只要我们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 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D. 只要我们能把握时代脉搏,为传统文化找到新“语态”,春节等传统 节日的内涵还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解析】选D。此处前后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该放在主语前面,“内 涵

5、”与“拓展”搭配得当。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5分)我是一位酷爱看书的女孩,惠存了许多经典名著,经常阅读别人的 作品。前些日子,读到了我的舍弟撰述的一段抒情文字:青瓦上的故乡 是遥远的乡愁、农历里的季节、亲人的倾诉;是童年的遥想、民间的歌 谣、婉转的鸟鸣;也是李商隐缠绵的“巴山夜雨” 、。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此。(1)文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找出并修改。(3分)(2)请仿照画线部分,在空白横线处补写两句,要求风格一致,形成排比。(2分)答案:(1)“惠存”改为“保存”或“收藏“我的舍弟”重复了攻为“我的弟弟”或删掉“我的”“撰述”改为“写”巽述”一般用于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著作上,文艺创作不

6、宜用)。(每点1分,共3分) 李太白清幽的“床前明月”1分)陶渊明悠闲的“采菊东篱”(1分)5. 下面是某校为学生编写的职业生涯规划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答:答案:做职业生涯规划首先需要确定志向,做出自我评估,然后通过生 涯机会评估之后确定职业,设立职业生涯目标,拟订行动计划,最终进 行职业评估,通过职业评估反过来印证和指导自我评估。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9分)马廷鸾,字翔仲,饶州乐平人。甘贫力学,既冠,里人聘为童子师,遇 有酒食馔,则念母藜藿不给,为之食不下咽。登淳祐七年进士第,调池州 教授。宝

7、祐三年,迁太学录,召试馆职。时外戚 谢堂厉文翁、内侍卢允 升董宋臣用事,廷鸾试策言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近习。大与时迕, 迁秘书省正字。初,丁大全令浮梁,雅慕廷鸾,弥欲钩致之,廷鸾不为动。 试策稍及大全,及廷鸾当轮对,大全私谓王持垕往间焉。廷鸾素厚持垕 且同馆,不虞其谍也,密露大意。持垕绐曰:“君犹未改秩,姑托疾为后 图乎?”廷鸾曰:“此微臣千一之遭,其何敢不力。”持垕以告大全,及候 对殿门,格不得见。翼日,以监察御史朱熠劾罢。宋臣遣八厢貌士索奏 稿,稿虽焚,闻者浸广,而廷鸾之名重天下。开庆元年,吴潜入相,召为校 书郎。景定元年,兼沂靖惠王府教授。时大全党多斥,宋臣尚居中,言路 无肯言者,

8、诸学官抗疏,疏上即行。会日食,与秘书省同守局,因相与草 疏。潜以书告廷鸾曰诸公言事纷纷皆疑潜所嗾闻馆中又将论列校书宜 无与以重吾过廷鸾对曰公论也不敢避私嫌越数日 ,宋臣竟坐谪,徙安吉 州。兼权枢密院编修官。时贾似道自江上还,位望赫奕,廷鸾未尝亲之。 度宗初年,诏询故老,专以修攘大计叩之赵葵。葵极意指陈曰:“老臣出 入兵间,备谙此事,愿朝廷谨之重之。”似道作色曰:“此三京败事者,词 巨失言。”廷鸾每见功赏稽迟,将校不出死力,于边阃升辟,稍越拘挛。似道颇疑异己,黥堂吏以泄其愤。及辞相位,帝恻怛久之曰:“丞相勉为 朕留。”廷鸾言:“陛下与元老大臣惟怀永图,臣死且瞑目。”顿首涕泣 而退。自罢相归,又十

9、七年而薨。(选自宋史马廷鸾传,有删改)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潜以书告廷鸾曰/诸公言事纷纷/皆疑潜所嗾/闻馆中又将论列/校书 宜无/与以重吾过/廷鸾对曰/公论也/不敢避私嫌/B. 潜以书告廷鸾曰/诸公言事纷纷/皆疑潜所嗾/闻馆中又将论列/校书 宜无与/以重吾过/廷鸾对曰/公论也/不敢避私嫌/C. 潜以书告廷鸾曰/诸公言事/纷纷皆疑潜所嗾/闻馆中又将论列/校书 宜无与/以重吾过/廷鸾对曰/公论也/不敢避私嫌/D. 潜以书告廷鸾曰/诸公言事/纷纷皆疑潜所嗾/闻馆中又将论列/校书 宜无/与以重吾过/廷鸾对曰/公论也/不敢避私嫌/【解析】选B。原文中,“纷纷”

10、是“言事”的修饰语1“言事”相连“皆疑” 呼应“言事:写诸公的动作,应独立成句,故“纷纷”后断句非除C、D项;“与”参与,“宜无与”是对廷鸾的建议“以重吾过”是“宜无与”的原故“与”划到上句非除A。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外戚:指与皇帝、皇后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往往通过血缘关系而拥有 权力。B. 试策:古代考试取士的方法之一,以政事、经义等设问,令应试者作 答。C. 故老:文中指天子的老臣或资望高深的大臣。 也可用来指年龄大而见 识多的人。D. 顿首: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也常常作为敬辞用于书信、奏 表中。【解析】选A与皇帝有血缘关系的

11、亲属称“宗室”,A项错在把“宗室”“外 戚”混在一起。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马廷鸾颇有学问,富有孝心。马廷鸾二十岁就被同乡聘请为老师 ,碰 上有酒菜的食物就想起母亲连野菜都吃不上,并因此难受得吃不下饭。B. 马廷鸾不惧权势,直言上书。当时外戚、内侍掌权,马延鸾应试策对 时直言加强君主仁德,加重宰相权力,招揽正直的大臣,提防亲近的宠 臣。C. 马廷鸾交友不慎,被人算计。马延鸾应试策对稍微涉及丁大全 ,丁大 全让王持垕前往试探,马延鸾一向厚待王持垕,没料到他是密探,透露 了大致内容。D. 马廷鸾尽心公事,遭遇忌恨。马廷鸾常常见到军中办事不力的情况 ,

12、 于是对边帅的提升征召加以牵制,贾似道便怀疑这是与自己作对,将他 直接问罪。【解析】选D。D项,“将他直接问罪”错误原文“黥堂吏以泄其愤”是将堂 吏问罪刺面以发泄他的愤恨。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初,丁大全令浮梁,雅慕廷鸾,弥欲钩致之,廷鸾不为动。(5分) 译文:(2)持垕绐曰:“君犹未改秩,姑托疾为后图乎?” (5分)译文:【解析】(1)令:名词作动词,当县令。雅:一向、一直。弥:非常、迫切 钩致:请来。(2)绐:欺骗。改秩:改官升级。托:假托,以为借口。 图:打算。答案:(1)当初,丁大全任浮梁县令,一向仰慕马廷鸾,迫切想要把他请 来,马廷鸾没有被他打动(2

13、)王持垕骗他说:“你还没有改官升级,姑且借口生病为今后做打算好吗? ”附【译文】马廷鸾,字翔仲,饶州乐平人。甘于贫贱,努力读书,满二十岁以后, 同乡聘请他做孩子的老师,碰上有酒菜的食物,就想起母亲连野菜都吃 不上,因此难受得吃不下饭。淳祐七年考中进士 ,调任池州教授。宝祐 三年,迁任太学录,(皇帝)召来面试后授予馆职。当时外戚谢堂厉文翁、 内侍卢允升、董宋臣掌权,马廷鸾应试策对论说加强君主仁德,加重宰 相权力,招揽正直的大臣,提防亲近的宠臣。很不合时宜,迁任秘书省正 字。当初,丁大全任浮梁县令,一向仰慕马廷鸾,迫切想要把他请来,马 廷鸾没有被他打动。应试策对稍微涉及丁大全,等轮到马廷鸾上殿策对

14、 时政时,丁大全私下叫王持垕前往试探他。马廷鸾一向厚待王持垕,而且住同一处,没料到他是密探,悄悄地透露了大致内容。王持垕骗他说: “你还没有改官升级,姑且借口生病为今后做打算好吗 ?”马廷鸾说: “这是小官们一千个里头只有一个的机遇,怎么敢不尽力。”王持垕把 情况告诉了丁大全,等到在殿门等候策对时,阻挠不让他见到皇帝。第 二天,因为监察御史朱熠弹劾被罢免。董宋臣派遣守卫京师的士兵对容 貌像士人的人搜查奏章原稿,原稿虽然被焚烧,听说的人渐渐增多,因 而马廷鸾的名声被天下人推重。开庆元年 ,吴潜入京任宰相,征召马廷 鸾做校书郎。景定元年,兼任沂靖惠王府教授。当时丁大全党羽多被排 斥,董宋臣尚在宫中

15、,谏官没有肯说话的,众学官上书直言,疏章奏上立 即照行。适逢日食,与秘书省共同守候太史局,因而相互起草奏疏。吴 潜写书信告诉马廷鸾说:“各位大人纷纷奏事,都怀疑是我唆使的,听说 馆阁内部又将论次评定,校书你最好不要参与,会因此加重我的过错。” 马延鸾回答说:“是公众的意见,不敢因私人关系回避。”过了数日,董 宋臣终于因罪贬谪,贬至安吉州。兼任代理枢密院编修官。当时贾似道 自江上回朝,地位声望显赫,马廷鸾从未亲附他。度宗初年,诏令征询老 臣,专门向赵葵询问有关准备排除外敌的重大策略。 赵葵极力指明和陈 述说:“老臣出入战场,这事知道得很清楚,希望朝廷谨慎再谨慎。”贾 似道变脸说:“这就是三京打败

16、仗的人,文学侍从官说错了话。”马廷鸾 常常见到奖赏军功滞压拖延,将校不拼死尽力,对于边帅的提升征召, 稍稍过分牵制。贾似道非常怀疑他与自己作对,将堂吏问罪刺面以发泄 他的愤恨。等到辞去相位,皇帝难过很久说:“丞相勉强为我留下吧。” 马廷鸾说:“陛下同元老大臣只要想着恢复,臣死也瞑目。”叩头哭泣着 退下。自从罢相归家,又过了十七年去世。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9分)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王维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注】箭:这里指古代计时的漏壶中所用之箭,用以指示壶上刻度。 这里用“晓箭”借指早晨的更鼓

17、之声。袁安:后汉贫穷而有贤德的人。 有一年下大雪,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吃,袁安却闭门而卧,固穷守志。 翛(xi a o)然形容无拘无束、超脱或自由自在的样子。10.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雪夜的寂静,表现了作者无边的痛苦 与寂寞。B. 颔联既实写所见之景,又可从“竹”和“雪”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品 行节操。C. 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读来音韵和谐,让人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音 韵之美。D. 全诗写景优美,细腻生动,历历如在眼前,令人觉得美不胜收,极富感 染力。【解析】选A。A项“表现了作者无边的痛苦与寂寞”不对,此诗中没表现 作者的痛苦寂寞。11. 本诗为忆友之作,然而全诗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请结合尾联简要 赏析诗人是如何回忆胡居士的。(6分)答案:尾联借用典故和想象的手法回忆胡居士。(2分)尾联借用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2分)写出胡居士像袁安一样贤达而 固穷守志,表达了诗人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怀念。(2分)四、名句默写12. 补全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